戰鬥在持續,雖然隻是襲擾但是如果有機會,烏桓人還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殺上城頭的機會。因為一旦突破了城頭,他們就有可能占領一塊前沿陣地,進而將幽州守軍一舉擊垮。為了不給烏桓人任何機會,公孫止身邊的部將們都已經親自披掛上陣,哪裏有危險他們就第一時間衝到哪裏。


    “報……”


    就在戰鬥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探馬飛也似的衝上城關,迅速衝進敵樓裏拜倒在公孫止麵前,口中說道:“啟稟將軍,城外有冀州使者求見,他說是奉冀州軍師田豐之命前來,希望能和將軍接洽。”


    “什麽?大敵當前,誰有時間去見他?”公孫止沒好氣的牢騷了一句,但是隨即又喝止了想要退出的探子,無奈的說道:“算了,你把他帶到這裏來見我。”


    “喏!”探子微微錯愕,隨即躬身退了下去。


    很快,冀州使者就被帶到了公孫止麵前,他一見到公孫止,便悠悠然的笑道:“公孫將軍,別來無恙啊!”


    “景山兄?怎麽會是你?”公孫止見到來人頓時大吃一驚,隨即釋然道:“原來景山兄終於被韓車騎慧眼識英才了?我不明白的是,家兄一再征辟先生,先生都堅辭不受,此番卻又為何會應了那韓楓的征辟?莫非先生也覺得他是你所期待已久的明主?”


    徐景山,有名徐邈。是幽州的名士,燕國薊人。雖然此時年方二旬卻已經在幽州之地享有赫赫聲名。曾屢次被公孫瓚所征辟,但卻一直不肯出仕。公孫止也曾多次隨同兄長們前去拜訪,加上兩人年紀相仿,所以一來二去倒也算有了幾分交情,所以才會這般直言問道。


    徐邈微笑著點點頭,說道:“其實,我一直不願出仕並非因為公孫使君不是明主,而是因為幽州向來重武輕文。隻修武功不興文治,雖然這樣也許能夠逞一時威風,可終究難以成就大業,所以我並不看好他。吾主雖然年幼,但卻天縱其才,如今不但坐擁冀州數十萬精銳,更有公與、元皓等智謀之士傾心輔佐。當可成就一番霸業。”


    “韓楓確實聲勢不小。”公孫止也不由讚歎了一聲,滿是遺憾的說道:“隻可惜,我公孫世家與他之間已經注定要成為敵人,不然我倒是很有興趣去見他一見,能讓景山你如此傾心相投,想來也是妙人一個啊!”


    公孫止已經明了徐邈此行的目的。所以故意如此言語,隻為了婉拒對方勸降之意。誰料,徐邈卻是絲毫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笑道:“公孫止將軍應該知道,令兄並非死於吾主刀下。而是為全名聲自刎於陣前,也算是求仁得仁。至於汝兄公孫太守。在聽聞幽州之變倉促撤軍之時,也遭逢鮮於銀、鮮於輔的伏擊,兵敗身死。如今,你公孫家四兄弟這一脈就隻剩下你一人獨活,續公子年幼,幾位公孫將軍留下的孤兒寡母無人照顧,難道將軍就如此狠心坐視不理?”


    “這……”公孫止聞言頓時猶豫了。


    公孫世家在幽州算是豪門望族,但是公孫瓚四兄弟不過是庶出,真正掌家族牛耳的卻是遼東太守公孫度一脈。這也是公孫瓚雖然號稱幽州刺史,卻始終無法將勢力發展到遼東的原因,襄平公孫家族自己都不支持,何況別人?如今三位兄長相繼戰死,若是公孫止再一心求死,那公孫瓚一脈可就真的名存實亡了。


    徐邈見公孫止終於動容,便繼續語重心長的說道:“公孫兄,你我雖說不上相交莫逆,也可算是推心置腹,我也不怕跟你明言。其實,原本元皓先生並沒有打算進軍居庸關,因為他認為你一定會第一時間撤軍,所以早就在關外張網以待。就連那探馬,都不過是他故意放給你的一個誘餌罷了。”


    公孫止忍不住微微錯愕,隨即冷笑著問道:“哦?那元皓先生卻又為何改變了主意?莫非是被我居庸關將士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決心不顧一切要來拯救我們了嗎?”


    “沒錯!”雖然名知道公孫止是在暗諷冀州軍,但是徐邈還是一本正經的回答道:“元皓先生對於將軍能放下個人恩怨,率領幽州將士死守居庸關的行為,甚是敬佩,所以才希望我能勸服將軍,為了幽州百姓拋下芥蒂,讓我冀州軍能入關支援。”


    說是入關支援,其實就是要接收居庸關。田豐麾下統領著龍驤、虎賁以及鐵騎三軍,共計十萬餘人,一旦進入居庸關哪裏還有可能讓公孫止自成一軍?要麽接受收編,要麽放下兵器成為階下囚,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公孫止雖然對此心知肚明,但是對此也絲毫沒有辦法。他當然可以拒絕冀州人的“支援”,可是這樣就使得麾下幽州士卒要獨力對抗來勢洶洶的烏桓兵馬,可能因此而令那些將士損失慘重,甚至會致使居庸關陷入烏桓人之手,令漁陽腹地大開,無險可守。


    想到這裏,公孫止隻能便隻能無奈的說道:“景山兄,此事事關重大,還請容我考慮一番。雖然我早已熄了與冀州為敵之心,但是要我就此繳械歸降,心裏總是感覺對不起我的幾位兄長,還請見諒。”


    所謂夜長夢多,這公孫止本就是個優柔寡斷之人,徐邈哪容得他仔細去思量?當即冷笑著說道:“我們等得,隻怕烏桓人等不得,你麾下那些部曲也等不得。要知道,若是你不肯合作,我們是去了這一座居庸關也沒有什麽,有我十萬大軍在也不會讓烏桓人入漁陽半步,而且我們還可以和閻柔合作,前後夾擊將蘇仆延徹底困死在這座雄關之中。隻是可惜了這上萬幽州兒郎,隻因你的一時私心,就要枉送了自己的性命。”


    公孫止自然知道徐邈所言非虛,烏桓人雖然凶悍但終歸人數不多,僅憑那幾萬扈從漢軍哪裏會是十萬冀州精銳的對手?若是自己一意孤行,恐怕隻會連累上萬幽州將士枉送性命,最後連隻能淪為誘餌。


    上萬條人命拿來當誘餌,而且還是為冀州人當誘餌,公孫止就算再鐵石心腸也狠不下心來。想到這裏,他無奈的歎息一聲,不甘的說道:“沒想到冀州軍竟然與閻柔那叛賊早有聯係,難怪那幫叛賊在我幽州鐵騎輪番攻擊下,非但沒有被擊垮反而愈發壯大,原來竟是得到了冀州的大力支持。”


    徐邈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反而正色的說道:“早前,冀州與幽州處於敵對立場,自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如今麵對外族的入侵,自當團結一致抵禦外敵。我泱泱華夏,就算彼此間有所嫌隙那也不過是兄弟閻牆,豈容外人輕易欺淩?公孫將軍,令兄此生最大的功績便是抵禦外敵,讓烏桓、鮮卑都不敢輕易犯我邊陲,相信他若是還在也希望你能協助我們,將蘇仆延一網打盡。”


    “景山兄果然好口才。”公孫止隻得無奈的打趣了一句,然後說道:“沒錯,若是家兄在世豈容此等宵小在我幽州恣意橫行?既然冀州軍有心誅除此獠,那我幽州自當竭力配合。隻不知,貴軍有何計劃要我們配合?”


    “元皓先生早已經有計劃,隻需將軍悄悄放開門禁讓我鐵騎軍入關,趁著烏桓人全力攻城之際,一舉殺出,定然可以大獲全勝。”徐邈胸有成竹的說著,旋即又有些猶豫的說道:“隻不過,為了吸引烏桓人全力進軍,恐怕還要委屈貴軍佯作不支,若是一個不小心少不得會遭受一些損失。”


    公孫止臉色微微一變,隨即笑道:“既然已經答應要協助貴軍,那無論多少損失都在所不惜,這便請景山兄回去告訴元皓先生,請他盡快派鐵騎軍進城吧,我這便安排人手將堵塞大門的沙石搬開,為貴軍開路。”


    原來,居庸關有兩道關牆,各有一道大門可供通行。為了不讓烏桓人從城門攻擊,所以在他們發動進攻的第一時間,公孫止就已經將大門堵住了,所以為了方便冀州鐵騎軍出城偷襲,隻能盡快清理那邊的通道了。


    “好,那就有勞將軍了。”徐邈見公孫止已經答應下來,便安心的說道:“將軍放心,我一定會在軍師麵前為你美言,保將軍一個好前程。”


    “不用了,景山兄。我已經決定此戰之後便解甲歸田,安心保護家中老弱婦孺,將幾個年幼的侄兒撫養成人,也順便過幾天安心的日子。”公孫止突然有些大徹大悟的感覺,淡淡的說道。


    “沒想到啊!”徐邈忍不住自嘲道:“想我徐邈號稱‘隱士’卻終於忍不住為了五鬥米而折腰,你公孫止倒是突然大徹大悟了?也罷,聽聞主公有意要將續公子的封邑遷至巨鹿平鄉,請封平鄉侯,那我就請軍師為你求一個平鄉尉吧。”


    “多謝吾兄。”公孫止由衷的感謝道。


    徐邈無奈的搖了搖頭,苦笑一聲便告辭而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叫韓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嘉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嘉庚並收藏我的父親叫韓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