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單於、兩位大王,營門外有漢軍使者前來求見難樓大人,說是奉了征烏桓元帥張遼和軍師荀文若的命令而來。”帳外的親衛大聲的請示道。
單於王帳裏的三個人頓時臉色一僵,難樓的臉色更是變得十分難堪,黑著臉呼喝道:“哪裏來的使者?給本王亂棍打將出去。”
“且慢!”烏延急忙開口阻止,然後回頭朝難樓說道:“難樓大人,既然漢人派來了使者,也許是有意要與我們達成和解,你我又何必拒人於千裏之外呢?不如請他進來,我們三人一起接見於他,看看他有何話說。”
樓班也頗以為然的點點頭,歎息道:“雖然我有意要奪取幽州,為我烏桓一族尋得更為富庶的繁衍之地,可惜冀州人早有準備和安排,所以隻能作罷。此番若是他們願意達成和解,我們烏桓一族再度蟄伏一時,也未嚐不可。”
“那好,那就讓他進來,我們一起看看他要說什麽。”難樓也不再矯情,當即回頭對帳外的親衛說道:“把那冀州使者帶到這裏來。”
“喏!”那親衛應諾一聲,然後轉頭而去,不多會便將人帶了進來。
唐浩昂然走進王帳,滿臉傲氣的朝在座的三人拱手為禮,說道:“在下冀州唐浩,見過樓班單於,烏延大人,難樓大人,怎麽蹋頓大王不在嗎?”
“蹋頓大人已經被我家單於派回去鎮守柳城了,使者不是要找本王的嗎?怎麽突然對蹋頓大人那麽感興趣了?”難樓雖然對唐浩的態度很有意見,但是也心知在人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隻能捏著鼻子忍了。
唐浩笑盈盈的說道:“在下當然是來找難樓大人,隻是看到蹋頓大王不在感覺有些奇怪,這才順口問了一句,還請諸位大人不要見怪才好。”
唐浩口口聲聲叫蹋頓“大王”,而自己和難樓卻是“大人”。烏延自然感覺心中不喜,滿臉不豫的說道:“唐使者,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還請速速道來,我們三人共同進退,你們漢人若是想用離間之計挑撥我們的關係。未免也太過天真了。”
“豈敢,豈敢。”唐浩笑容不改。但是神色已經變得十分認真:“其實在下今日奉軍師之命前來,隻是將峭王的原話帶給難樓大人。峭王大人說,上穀烏桓和遼東烏桓本是一家,既然大人您如今身在右北平,無力照顧上穀郡的族人,他不介意幫大人代為照顧。”
“什麽?蘇仆延這是想要竊奪我上穀郡的基業嗎?”難樓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那上穀郡烏桓一族,可是傾注了他們一家幾代人的心血,要是就這樣被蘇仆延竊奪。那可真是拿刀子在他心頭上割肉了:“唐使者,莫非你們冀州就是這樣仗勢欺人的嗎?”
唐浩忍不住冷笑了起來:“難樓大人,如今你我兩家好像是敵對關係,難道你還指望我們冀州軍為你主持公道嗎?別忘了,峭王如今可是臣服於我冀州的烏桓王,我們怎麽會為了一個敵人而開罪自家的兄弟呢?”
“唐使者。別兜圈子了,你們冀州軍有什麽條件才肯放過難樓大人?”難樓關己則亂,但是烏延顯然很輕易的察覺了冀州人的打算:“要是隻是想要蘇仆延兼並上穀烏桓,你們完全無需知會我們,所以……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烏延大人果然英明睿智,難怪能生出烏熊將軍那樣的絕世猛將。”唐浩故意拿出烏熊暗暗朝烏延示威,隨即對難樓說道:“難樓大人。不瞞你說,我家主公不想和烏桓全麵開戰,有意招安上穀烏桓一脈,隻要大人能夠立刻撤兵返回上穀,並接受我軍的整編和統一調度,那麽你我兩家便可化幹戈為玉帛。”
“這……”難樓臉色微微一僵,隨即遲疑的問道:“那樓班單於和烏延大人呢?他們是不是也可以和貴軍達成和解?單於雖然一時糊塗,但終究並未造成太大的傷害,何不將彼此的恩怨就此揭過?”
“非是我們不願與烏桓一族和平共處,實在是你們屢屢襲擾我冀州疆域,大將軍已經忍無可忍,此番出兵定然需要一個結果。”唐浩想起韓楓說過,蹋頓才是烏桓人中最大的威脅,當即說道:“其實,在下有個建議不知當說不當說。”
樓班此時早已經沒有了揮師南下時的銳氣,臉上顯出幾分謙卑之色,連連說道:“使者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早就聽聞,總攝三部王蹋頓自恃地位尊崇,一向獨斷專行,對單於以及諸位大人十分不敬,大將軍聞之也是十分震怒。”唐浩煞有介事的說道:“我大漢最重尊卑有別,樓班單於乃是烏桓一族的君主,幾位大人也是蹋頓的長輩,焉能受生受如此侮辱?”
唐浩說得慷慨激昂,樓班等人自然也是感同身受,尤其是難樓和烏延更是如此。要不是因為蹋頓對他們太不尊重,他們也不會想到擁立樓班來和他進行對抗,因為他們都清楚樓班比蹋頓差得太多了,隻有蹋頓才是最適合的烏桓單於。
唐浩見三人微微動容,他心頭暗喜隨即繼續說道:“大將軍認為,此次烏桓大舉南下,定然是出自蹋頓所為,故而決議要攻打柳城誅滅此獠。大將軍身為大漢天下兵馬大元帥,就是要借蹋頓之首昭告天下,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大將軍威武,大將軍威武!”樓班等人心頭巨震,根本來不及多做思忖,隻能連聲附和道。
“當然,若是三位大人能夠替我冀州軍打下柳城,那我家大將軍自然會感受了三位大人的友善。”唐浩毫不遲疑的信口開河道:“說不得,我家將軍還會動用手中的大將軍印信,親自為三位大人冊封單於之位,使你們可以和蘇仆延單於一樣,得到我大漢朝廷的承認。”
唐浩並非是信口開河,在東漢末年的大將軍權力極度暴漲,大將軍的印信不僅可以號令天下兵馬,甚至可以隨意任免地方官員,有些時候甚至已經和皇帝的玉璽可以相提並論了。不要說區區幾個番邦不值錢的單於,就算是河北四州的刺史他照樣隨意任免,雖然故作姿態的上書朝廷,可是從來不關心小皇帝是否反對。
曹操自然也知道大將軍之位是何等重要,可是麵對冀州鐵騎軍就已經讓他束手無策,再想想韓楓麾下數十萬精銳之師,他哪裏還敢覬覦這大將軍之位?說不得,隻好忍痛割愛了。
唐浩的話,讓樓班等人心動不已。他們雖然一個個自立為王為單於,但是作為大漢的藩屬,他們一天沒有得到大漢的承認就一天名不正言不順。蹋頓為什麽可以不尊重樓班,遼西烏桓人為什麽隻承認蹋頓而不認識樓班?不就是因為樓班的單於之位名不正言不順嗎?
思慮再三,在烏延和難樓殷切的目光中,樓班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唐使者,蹋頓雖然對我有些不敬,但終究還是我從兄,而且他麾下的遼西烏桓精銳更是家父生前打下的基業。若是我們與之公然開戰,未免有自相殘殺之嫌,不如我們回去規勸他也及早向大將軍臣服,如何?”
“單於宅心仁厚,唐某佩服之至。”唐浩滿臉冷笑的看著樓班等人,說道:“此番烏桓犯我邊疆,使得大將軍顏麵盡失,故而一定要有人為此負責,既然三位大人覺得蹋頓大王不適合來承擔這個責任,那你們誰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就自縛雙手前去我冀州大營告罪吧,逾期不至那後果你們自己心裏清楚。”說完,唐浩起身就準備離開。
“使者且慢!”烏延見唐浩要走,急忙開口問道:“方才使者口口聲聲說我兒烏熊如何,不知他如今安在?請使者體諒我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將我兒的訊息告之與我,以解我思念之苦。”
“烏延大人不問我倒是忘了。”唐浩停住了腳步,回頭對烏延說道:“烏熊將軍勇力無雙,深得我冀州諸位將軍欣賞,所以我們並未傷他性命,隻是將他暫時扣押在監牢之中,準備將他送往鄴城交給大將軍處置。”
烏延頓時臉色微微一變,忙哀聲求告道:“唐使者,我兒烏熊乃是我右北平烏桓一族的少主,老朽已經年邁不堪,眼看就已經半截身子入土了,正準備將單於之位傳於他,還請使者回去代我向張將軍、荀軍師求個情,讓他們可憐可憐我這老頭,將我兒還給我吧,我願意傾盡家產隻求換回他一命。”
“烏延大人誤會了。”唐浩滿臉笑意盈盈的說道:“烏熊將軍是天生的猛將,吾主最是喜歡搜羅這樣的勇士充任親衛,故而張將軍才特意將其送往鄴城,若是有幸被大將軍看上,那可是天大的機緣,老大人又何須擔心呢?還是好好考慮一下,你們該如何給予我軍一個滿意的答複吧,明日午時之前,我們靜候佳音。”
說完話,唐浩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烏桓王帳,隻留下樓班等人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單於王帳裏的三個人頓時臉色一僵,難樓的臉色更是變得十分難堪,黑著臉呼喝道:“哪裏來的使者?給本王亂棍打將出去。”
“且慢!”烏延急忙開口阻止,然後回頭朝難樓說道:“難樓大人,既然漢人派來了使者,也許是有意要與我們達成和解,你我又何必拒人於千裏之外呢?不如請他進來,我們三人一起接見於他,看看他有何話說。”
樓班也頗以為然的點點頭,歎息道:“雖然我有意要奪取幽州,為我烏桓一族尋得更為富庶的繁衍之地,可惜冀州人早有準備和安排,所以隻能作罷。此番若是他們願意達成和解,我們烏桓一族再度蟄伏一時,也未嚐不可。”
“那好,那就讓他進來,我們一起看看他要說什麽。”難樓也不再矯情,當即回頭對帳外的親衛說道:“把那冀州使者帶到這裏來。”
“喏!”那親衛應諾一聲,然後轉頭而去,不多會便將人帶了進來。
唐浩昂然走進王帳,滿臉傲氣的朝在座的三人拱手為禮,說道:“在下冀州唐浩,見過樓班單於,烏延大人,難樓大人,怎麽蹋頓大王不在嗎?”
“蹋頓大人已經被我家單於派回去鎮守柳城了,使者不是要找本王的嗎?怎麽突然對蹋頓大人那麽感興趣了?”難樓雖然對唐浩的態度很有意見,但是也心知在人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隻能捏著鼻子忍了。
唐浩笑盈盈的說道:“在下當然是來找難樓大人,隻是看到蹋頓大王不在感覺有些奇怪,這才順口問了一句,還請諸位大人不要見怪才好。”
唐浩口口聲聲叫蹋頓“大王”,而自己和難樓卻是“大人”。烏延自然感覺心中不喜,滿臉不豫的說道:“唐使者,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還請速速道來,我們三人共同進退,你們漢人若是想用離間之計挑撥我們的關係。未免也太過天真了。”
“豈敢,豈敢。”唐浩笑容不改。但是神色已經變得十分認真:“其實在下今日奉軍師之命前來,隻是將峭王的原話帶給難樓大人。峭王大人說,上穀烏桓和遼東烏桓本是一家,既然大人您如今身在右北平,無力照顧上穀郡的族人,他不介意幫大人代為照顧。”
“什麽?蘇仆延這是想要竊奪我上穀郡的基業嗎?”難樓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那上穀郡烏桓一族,可是傾注了他們一家幾代人的心血,要是就這樣被蘇仆延竊奪。那可真是拿刀子在他心頭上割肉了:“唐使者,莫非你們冀州就是這樣仗勢欺人的嗎?”
唐浩忍不住冷笑了起來:“難樓大人,如今你我兩家好像是敵對關係,難道你還指望我們冀州軍為你主持公道嗎?別忘了,峭王如今可是臣服於我冀州的烏桓王,我們怎麽會為了一個敵人而開罪自家的兄弟呢?”
“唐使者。別兜圈子了,你們冀州軍有什麽條件才肯放過難樓大人?”難樓關己則亂,但是烏延顯然很輕易的察覺了冀州人的打算:“要是隻是想要蘇仆延兼並上穀烏桓,你們完全無需知會我們,所以……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烏延大人果然英明睿智,難怪能生出烏熊將軍那樣的絕世猛將。”唐浩故意拿出烏熊暗暗朝烏延示威,隨即對難樓說道:“難樓大人。不瞞你說,我家主公不想和烏桓全麵開戰,有意招安上穀烏桓一脈,隻要大人能夠立刻撤兵返回上穀,並接受我軍的整編和統一調度,那麽你我兩家便可化幹戈為玉帛。”
“這……”難樓臉色微微一僵,隨即遲疑的問道:“那樓班單於和烏延大人呢?他們是不是也可以和貴軍達成和解?單於雖然一時糊塗,但終究並未造成太大的傷害,何不將彼此的恩怨就此揭過?”
“非是我們不願與烏桓一族和平共處,實在是你們屢屢襲擾我冀州疆域,大將軍已經忍無可忍,此番出兵定然需要一個結果。”唐浩想起韓楓說過,蹋頓才是烏桓人中最大的威脅,當即說道:“其實,在下有個建議不知當說不當說。”
樓班此時早已經沒有了揮師南下時的銳氣,臉上顯出幾分謙卑之色,連連說道:“使者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早就聽聞,總攝三部王蹋頓自恃地位尊崇,一向獨斷專行,對單於以及諸位大人十分不敬,大將軍聞之也是十分震怒。”唐浩煞有介事的說道:“我大漢最重尊卑有別,樓班單於乃是烏桓一族的君主,幾位大人也是蹋頓的長輩,焉能受生受如此侮辱?”
唐浩說得慷慨激昂,樓班等人自然也是感同身受,尤其是難樓和烏延更是如此。要不是因為蹋頓對他們太不尊重,他們也不會想到擁立樓班來和他進行對抗,因為他們都清楚樓班比蹋頓差得太多了,隻有蹋頓才是最適合的烏桓單於。
唐浩見三人微微動容,他心頭暗喜隨即繼續說道:“大將軍認為,此次烏桓大舉南下,定然是出自蹋頓所為,故而決議要攻打柳城誅滅此獠。大將軍身為大漢天下兵馬大元帥,就是要借蹋頓之首昭告天下,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大將軍威武,大將軍威武!”樓班等人心頭巨震,根本來不及多做思忖,隻能連聲附和道。
“當然,若是三位大人能夠替我冀州軍打下柳城,那我家大將軍自然會感受了三位大人的友善。”唐浩毫不遲疑的信口開河道:“說不得,我家將軍還會動用手中的大將軍印信,親自為三位大人冊封單於之位,使你們可以和蘇仆延單於一樣,得到我大漢朝廷的承認。”
唐浩並非是信口開河,在東漢末年的大將軍權力極度暴漲,大將軍的印信不僅可以號令天下兵馬,甚至可以隨意任免地方官員,有些時候甚至已經和皇帝的玉璽可以相提並論了。不要說區區幾個番邦不值錢的單於,就算是河北四州的刺史他照樣隨意任免,雖然故作姿態的上書朝廷,可是從來不關心小皇帝是否反對。
曹操自然也知道大將軍之位是何等重要,可是麵對冀州鐵騎軍就已經讓他束手無策,再想想韓楓麾下數十萬精銳之師,他哪裏還敢覬覦這大將軍之位?說不得,隻好忍痛割愛了。
唐浩的話,讓樓班等人心動不已。他們雖然一個個自立為王為單於,但是作為大漢的藩屬,他們一天沒有得到大漢的承認就一天名不正言不順。蹋頓為什麽可以不尊重樓班,遼西烏桓人為什麽隻承認蹋頓而不認識樓班?不就是因為樓班的單於之位名不正言不順嗎?
思慮再三,在烏延和難樓殷切的目光中,樓班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唐使者,蹋頓雖然對我有些不敬,但終究還是我從兄,而且他麾下的遼西烏桓精銳更是家父生前打下的基業。若是我們與之公然開戰,未免有自相殘殺之嫌,不如我們回去規勸他也及早向大將軍臣服,如何?”
“單於宅心仁厚,唐某佩服之至。”唐浩滿臉冷笑的看著樓班等人,說道:“此番烏桓犯我邊疆,使得大將軍顏麵盡失,故而一定要有人為此負責,既然三位大人覺得蹋頓大王不適合來承擔這個責任,那你們誰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就自縛雙手前去我冀州大營告罪吧,逾期不至那後果你們自己心裏清楚。”說完,唐浩起身就準備離開。
“使者且慢!”烏延見唐浩要走,急忙開口問道:“方才使者口口聲聲說我兒烏熊如何,不知他如今安在?請使者體諒我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將我兒的訊息告之與我,以解我思念之苦。”
“烏延大人不問我倒是忘了。”唐浩停住了腳步,回頭對烏延說道:“烏熊將軍勇力無雙,深得我冀州諸位將軍欣賞,所以我們並未傷他性命,隻是將他暫時扣押在監牢之中,準備將他送往鄴城交給大將軍處置。”
烏延頓時臉色微微一變,忙哀聲求告道:“唐使者,我兒烏熊乃是我右北平烏桓一族的少主,老朽已經年邁不堪,眼看就已經半截身子入土了,正準備將單於之位傳於他,還請使者回去代我向張將軍、荀軍師求個情,讓他們可憐可憐我這老頭,將我兒還給我吧,我願意傾盡家產隻求換回他一命。”
“烏延大人誤會了。”唐浩滿臉笑意盈盈的說道:“烏熊將軍是天生的猛將,吾主最是喜歡搜羅這樣的勇士充任親衛,故而張將軍才特意將其送往鄴城,若是有幸被大將軍看上,那可是天大的機緣,老大人又何須擔心呢?還是好好考慮一下,你們該如何給予我軍一個滿意的答複吧,明日午時之前,我們靜候佳音。”
說完話,唐浩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烏桓王帳,隻留下樓班等人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