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天蠶絲
隻是這些都半年後的事,現在的易懂事卻是和幾個老婆在群山之中飛行。向殷朝索賠的事交給了易舒心處理,自己當然要回道教去看看了。
回到五峰山後,易懂事了解了一下道教的狀況。靈獸魔獸們的修煉還比較讓人欣慰,無論是靈力或者魔法元素,最差的都達到了兩種,最好的是易靈嬌,快土、金、木、水四行大圓滿了,按道教充足的資源供應以及易懂事那神秘氣團帶給他人的靈氣的融合xing,估計一兩年後易靈嬌就可以成為下一隻仙獸。其它的仙獸魔獸大都是三係,但是李大鷹卻是好好給了易懂事一個驚喜。它們五個最早跟隨易懂事的魔鷹現在都是四係魔法力的魔鷹,而魔獸追求的卻不是靈力的五行,而是地、火、水、風四大魔法元素的融合,其它的魔法元素有當然好,沒有也可以,這和易懂事當初以為的魔獸也要五行俱全有些出入。
就在一個月以前,李大鷹它們幾個都勉強感悟到了最後的火元素,現在開始在融合了。隻是它們體內的每種魔法元素的量都比較少,要達到圓滿,估計是要遠遠落後於易靈嬌的。但是隨著這種融合的開始,它們感覺到了生命力在緩慢的增加,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再為自己的壽限擔心了,這才是它們開心的原因。幾年前,它們哪裏想得到現在的情況?此時易懂事也才了然於心,自己本就不了解魔獸的修煉,隻能摸著石頭過河的幫助那些魔獸,現在多少有了一些成果和結論,也算皆大歡喜。隻是那可是十倍以上資源砸出來的啊,但是現在缺的就是強力的手下,隻要能讓大家成長無法心痛那些靈物了。
但魔獸們晉級後該叫什麽呢,誰能告訴我?前後兩世都沒有魔獸使用獸修功法修煉成功的先例啊,暫時叫仙魔獸吧。
人類弟子中,除了天才的杜鵑開始木靈氣的築基之外,高風雲終於也突破了凝氣期,開始進入煉氣期。由於煉氣期的難度是最低的,基本都是幾個月到一兩年就可以完成,所以高風雲也很快就可以進入築基初期。現在進入築基初期的弟子就比較多了,那原來的七個控靈師,現在有了功法,除築基中期的路天地以外其他六個都是毫不意外地成為築基初期的一員,都成了八代弟子,相比之下反而是三代弟子、二代弟子和一代弟子的進展不大。
花了兩天考較大家的修真程度和答疑。此時的易懂事才有時間去逗弄一下自己的兩個侄兒,一個是二嫂杜鵑生的,一個是大嫂太妃生的,相差一個多月時間出生。可惜那時易懂事正在侍神海拚命,沒能慶祝一下。而易誌堅這個一直看重傳宗接代的老人可是在每一個孫子出生後都是好好慶祝了一下的。杜鵑是二媳婦但她的兒子在易家第三輩人中卻是老大,大媳婦太妃的反而是老二。
不過這次易誌堅可是知道自己起名字的水平有限,還沒有動用自己老太爺的特權給兩個孫子起名,而是習慣xing的遇到大事都想等易懂事回來商量一下再決定。最後經過大家表決大侄兒叫易逍遙,二侄兒叫易經天,這兩個名字都是易懂事建議的,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易懂事探查過了兩個侄兒的靈根狀況,大侄兒繼承了杜鵑的體質,也是木屬xing單靈根,而且得益於在杜鵑懷孕期間正好引靈氣入體成功,在娘胎裏就給他洗經伐髓了,現在才兩個多月的小孩子,皮膚下就有隱約的靈光流動,如果他稍微長大一些有了正常的理解能力,絕對是修真的天才中的天才,至少那修煉的初期的速度是會超過易懂事的。要不是自己和幾個老婆有雙修功法,連築基以後的修煉的速度,易懂事都怕是要自愧弗如的。不過這小子以後怕是很難找到功力比他深厚的雙修伴侶,所以後期的修煉速度應該沒法和易懂事叫板,但他萬一也頭腦發熱也來個老少配,弄一個仙獸什麽的做老婆,那結果就不是易懂事可以預料的了。無論如何這小子走上修真的道路是必然的了,所以名字就帶了出塵的成分。
而易經天的修真天賦也不錯,明顯是繼承了太妃的血統而不是繼承易長久的三靈根,他是木土雙靈根。但是易家的第三代直係後代現在就這兩個,易逍遙如果專注於修真,雖然易經天也有不錯的修真天賦,但華夏帝國的皇帝大位怕是還要他勉強來坐上幾十年,所以名字才叫易經天。現在易懂事的另一個大嫂路玉珠才懷孕不久,生出來的小孩想不想做皇帝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呢,就算願意做皇帝,兩人輪流,每人至少也可以做幾十年的。
至於易懂事夫妻幾人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懷孕的,其他人不知道原因,有現代科學知識的易懂事可清楚得很。由於長期的雙修,老公老婆體內的jing子和卵子都被全部煉化了,哪裏還能懷孕。要想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至少男女都要停止使用雙修功法半年以上才可能有健康的jing子和卵子。但現在自己的實力低微,麵臨的敵人太強大,哪裏能停止雙修呢。況且現在自己雖然體型和正常人差不多了,但實際年齡也不過十六歲多而已,還沒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傳宗接代的任務還是交給都已經滿了二十歲的大哥和二哥去完成吧。況且前麵還有一個十八歲的三姐,她都沒有忙,自己這個做老四的急什麽。
易懂事立即要做的就是尋找天蠶絲和冰蠶絲。現在自己的能力最多對付一兩個普通的神,要是來三五個就開始要拚命了,那更多的話就沒轍了。易懂事翻來覆去的想過之後,隻有通過陣法才能暫時增強自己的實力,而這陣法不是普通的陣法。雖然理論上來說,無論在地上、地下、空中或者水中都可以布陣,但陣法一般布成以後都無法移動。所以陣法一般都是以守為主。但前世的陣法大師還是發明了陣旗和陣圖這兩種可以移動的好東西,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麵。有了陣旗可以隨時布陣,一個意念之間就可以把對手圍起來,可以說是殺敵的利器,但也有一個局限,陣旗是人陣,必須人去cā控或者輸入cā控者的靈力去支撐,如果雙方的差距太大,對方被陣法困住之後的反抗太過劇烈,對cā控陣法之人的靈力消耗及其巨大,再如果對方數量比較多,很有可能衝破陣法。
陣圖卻是把陣法布置在一副圖畫之中一般,可以移動,但必須先把陣圖融於原來的環境,把敵人誘入之後才能發起攻擊,如果對方有了發覺,不進入陣圖,起不了作用。但有短必有長,陣圖的攻擊力量的源泉可以靠外界的靈力提供,隻要不超過煉製材料的承受極限,而且有足夠的靈力來源的話,那麽靈力的供給幾乎可以做到無窮。
現在易懂事想做的就是在年底之前煉製出兩幅陣圖,一副陣旗。兩幅陣圖做成以後,在南沙島和北川島一處放一副,隻要神界的人從這兩個島上下界,絕對無法防備,肯定會被陣圖困住。而自己有海量的水jing、金jing等靈力源,想必困死幾百幾千個神應該不是問題,就算是神主、大神主不小心進入其中估計也無法逃脫。陣旗易懂事就準備隨時帶在身邊,萬一有神從侍神海的其他島嶼下界,而自己又沒法可想的時候,就可以召出陣旗用於臨時殺敵,想必在自己掛掉之前,幾個神主當先一步走上黃泉路了。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現在沒有煉製陣旗和陣圖的主要材料。按腦海中的煉器知識易懂事知道,這兩種東西的主材都是天蠶絲。但天蠶絲卻是十分稀罕之物,天蠶絲的韌xing是普通蠶絲的五倍左右,而且冬暖夏涼,不懼水火,不懼毒素,不過由於無法家養,在前世的地球全球的產量一年不過才五公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中國黑龍江的寧安和湖南的南嶺。由於都是瘴霧毒蟲叢生之地,收集十分不易,導致代價高昂。而修真之人需要的天蠶絲又要求是通靈之後的天蠶吐出的絲,收集難度也就更高,所以前世真正以天蠶絲煉成的陣圖也就兩幅,一是山河社稷圖,一是八卦圖。
當然還有更好的材料,那就是冰蠶絲,可惜冰蠶絲更難收集。首先冰蠶不像天蠶那樣群居,天蠶隻要找到了,那麽至少幾十萬隻,甚至上百萬隻都有可能,不過由於天敵太多,能最後吐絲結繭的百不餘一。可是冰蠶卻是獨居的,更是難覓,一繭難求。其次冰蠶生長於極寒的荒冥之地,以柘樹葉為食,由於耐寒的柘樹品種本就不多,又極大地限製了冰蠶的數量。第三,冰蠶、天蠶等和普通蠶一樣,隻有四個月左右的壽命,但一旦有通靈的冰蠶,卻是要每三年蛻一次皮,共九次二十七年才能完成通靈的過程,比天蠶通靈還不容易。但冰蠶絲能承受靈力的強度卻是天蠶絲的百倍以上。按易懂事的估計,真要有這麽一副陣旗,把這個世界所有的神和神主困進去而自己又能提供足夠靈力的話,那些人不死也得脫層皮。
還有,天蠶絲和冰蠶絲經過加工後,本身就是幾乎透明的,用於yin人比依靠空冥石的特xing隱藏外形的其他武器要好得太多。
此時易懂事當初在路王國國子監學到的東西發揮了大作用。首先是了解到天蠶的食物不是桑樹葉,而是柞樹葉,其產地主要在溫帶也就是殷朝更南一點,或者周朝更北一點。其次,天蠶是唯一的蠶類中身體是綠sè的物種,而且比一般的蠶類身體大三倍左右。綜上所述,雖然大地球的人不知道蠶類的用途,但對能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這種東西剛好有記載,在九龍大陸周朝以北畢吉帝國的喀拉沼澤中就有。這樣一來易懂事也就省去了去尋找的時間。這個季節。天蠶還沒有孵化,通靈與否還是未知數,憑易靈嬌作為尋寶鼠的能耐也是無法找到它們的存在,所以多學知識還是很有用的。此時易懂事夫妻幾人就是在去往喀拉沼澤的途中。
喀拉沼澤也算是一處凶險之地,別看地上大部分都是荒草,而且還東一大片西一大片的長著不少的樹,但草叢中和**的樹葉下那一個個小水塘卻是催命的東西。由於其承載力十分有限,人或者大一點的動物一旦掉下去,很少能再次從不知道多深的爛泥裏逃出來。更害人的是由於千萬年來樹葉、枯草或者動植物的屍體腐爛在這些隨處可見的小水塘中,形成的瘴霧一旦被人吸入就會開始頭發昏,在這種遍地都是陷阱的地方,再加上沼澤中的各種細小的毒蟲,能幸免於難的人實在不多。不過這個沼澤也算不上無人之地,對於那些可以飛行的武聖、武神而言,隻要注意觀察避開瘴霧幾乎就沒有危險。而且喀拉沼澤的麵積並不大,雖然占了畢吉帝國四分之一的麵積,但也就相當於十分之一個彎月島而已,差不多兩個省的麵積。
在柞樹的一些樹葉背麵,易懂事看到了大量的帶黑sè小圓點的蠶卵,確認是天蠶卵以後,易懂事往畢吉帝國的王城而去。按易懂事的設想,隻要發現了天蠶卵的柞樹林自己都要用聚靈陣把它們圍起來,這樣一來希望可以更多地催生一些通靈的天蠶來,否則隻靠隻有短短幾個月壽命的天蠶自己通靈,也不知道要把白發等到幾千丈。雖然天蠶的通靈能力比一般的獸類強,但那也無異於大海撈針。然後每個小樹林之中都要派一兩個武聖駐守,主要任務不是防人,而是一旦發現天蠶的天敵就要抓掉,也就是用武聖來做農夫。也隻有易懂事才敢有這種妖孽的想法,武聖在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地位高高的存在,就算是在周朝這種宗主國,武聖雖然多但也是軍隊中的核心力量,從來沒有用來做農夫的。而且這些武聖農夫一旦發現結繭完成的,就要摘下來,先煮一下,把裏麵的蠶蛹煮死,然後每天集中到一個地方,飛行的魔獸或者靈獸自然每天都會來取一次,也就是說這些武聖農夫從每年的四月到七月都是標準的養蠶人了。
由於這些武聖平時的補給要從附近購買,免不了出現在附近的人群之中,任誰發現了幾千個武聖隨時在自己國家出沒心中都會發毛的。而且每年的幾個月以內,自己國家的土地上有些地方自己的人還不能去,更是無法接受的。所以易懂事得去和畢吉帝國的國王打下招呼。
當易懂事到達畢吉帝國的王宮外等候的時候,當然是有大量的侍衛把他們監視了起來,兩個武神和幾個武聖也升空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不過當易懂事自報是易三少,有事與國王相談時,這些人的表情卻是來了一個大轉彎,從敵視轉向了恭敬。雖然他們現在還不知道侍神海的事,消息傳到這裏還要幾個月呢。但他們知道大半年前強橫的美ri帝國滅國之事,也知道近半年前殷朝王城被眼前之人一把火燒掉的事,更知道離畢吉帝國不遠的周朝的在幾個月前那些他們要仰望的存在被易三少幾句話就全部帶走的事,現在的易三少這幾個字是他們完全不敢有不良想法的存在,所以他們立即派人去通報國王畢呈魁畢協王,大多數人卻是沒敢離開,就在空中陪著易懂事幾人。
不一會,白胡子老頭畢協王來到,飛往空中相迎,實力也達到了武神一階,看來畢吉帝國也是一個實力不錯的國家。
一行人回到畢吉帝國的議事堂。在這裏沒人敢對易懂事擺架子,畢協王也是離開高高的王座在易懂事對麵的一排椅子上坐下,開始了交談。一番禮節xing的客氣之後,易懂事就直接點明了自己的來意。每年三月底到七月底的這一段時間,自己想在這裏養蠶,地點在喀拉沼澤,華夏帝國願意出每年一百萬兩銀子的租金。畢協王考慮了一下,一百萬兩銀子雖然不少,但相對於那麽一大片土地來說還是太寒磣了一些。不過人家是租,不是買,而且那片土地對帝國來說幾乎沒有產出,現在有這筆收入也算是略感心理平衡。還有,這一片沼澤也畢吉帝國是與周朝之間的天然屏障,現在自己的國家在十來年前也不向周朝上貢了,畢竟離得太近還一直擔心周朝來問責,想必有了華夏帝國的利益存在,周朝是不敢破壞那片沼澤了,從這一點說倒是希望華夏帝國長期租這片沼澤。更重要的是自己現在有反抗眼前這個青年小夥子的底氣和實力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所以出租這一片土地從名譽上來說主權是有一點受損的,但反過來一想,所得也不小,咱認了。
事情談妥,易懂事立即就告辭,現在時間還是太緊,沒辦法接受畢協王的挽留。至於正式簽國家之間的協議的事,易懂事放飛一隻早就準備好的黃蜂鳥就好了,通知易長久來處理,順便帶兩千名武聖過來。華夏帝國的武聖數量這些年雖然每年都在軍中急劇增加,但兩千名武聖還是已經占到現在華夏帝國武聖數量的三分之一了。不過當易懂事離開了畢吉帝國之後,這些武聖開始在畢吉帝國的沼澤邊安營紮寨開始活動的時候還是把畢協王嚇了一跳,畢吉帝國雖然在四十年前才成為帝國,但未成帝國前也算是傳承了上千年的老牌大王國了,可是現在所有的武聖加起來也不過六百來人,而華夏帝國用來養蠶的就達到兩千人,這是一個多麽恐怖的國家,怪不得那麽輕易的就顛覆了殷朝,也那麽輕鬆地就讓周朝屈服。
於是在短短一年後,周朝憑借虛神之威重新強勢要求原來的分封國開始朝貢時,畢吉帝國很幹脆地選擇了向華夏帝國稱臣,做了華夏帝國的附屬國。華夏帝國在九龍大陸的中部地區也就收了這樣一個小弟。而以後周朝也從華夏帝國的策略中學到了一些東西,在從屬國達到四十多個的時候就不再擴張,避免了以前管不過來導致宗主國地位最後分崩離析的隱憂。至此,除以周朝和華夏帝國為中心的兩片區域保持了相對的安定和繁榮外,九龍大陸其它各地也陷入了毫無顧忌的戰亂,那次戰亂的根源易懂事可以拍著胸脯說與華夏帝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是周朝放棄了宗主國的責任才造成的。但是對於九鳳大陸的戰亂,易懂事一直沒有發表任何評論。沒辦法,無論從哪方麵來說,九鳳大陸的越加混亂華夏帝國都是推脫不了一定的責任的。
易長久是二十一天後才帶著那些武聖到達喀拉沼澤的,比易懂事他們的速度慢了很多,一是易舒心要挑選人員耽誤了五天,二是這些大都是武聖一階、二階的人的飛行速度真的無法和鳳凰易天人和李小鳳還有綠翎靈孔雀孔媚這些靈獸相比,連一半都不到,自然在路途上花費的時間就比易懂事一行多得多了。
而此時的易懂事夫妻幾人卻是每天布陣累得要死,這些武聖到了之後幾人才輕鬆起來,易懂事隻要指出地點就可以了,而不用像前麵那樣還要去動手挖坑把玉石埋下去。要知道這些坑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最大的達到半米寬,最深的達到七米多深,都是苦力活,要是碰到陣腳處正好是一個沼澤的小水坑,那就悲劇了,需要填充很多的泥土,有時碰到無底洞似的陷坑實在是用泥土都填不滿,就不得不搬整塊的大石頭來把陷坑蓋住才能在上麵放置玉石。幸虧現在手裏有了乾坤戒,幾噸幾十噸的石頭可以先收到戒指中然後輕鬆搬到目的地,否則易懂事可以肯定沒人可以對付那麽多陷坑的,上百個武聖也無法抬起幾十噸重的石頭啊。易懂事夫妻能做到的就是靠法術把這些東西砸碎,而無法搬動的。
到三月底,喀拉沼澤中的兩千多處有天蠶卵的柞樹林的外圍終於完成聚靈陣的布置。易懂事戒指中的玉石也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現在,這些武聖們開始了蠶農的生涯,開始捉天蠶的天敵了。易懂事也私下承諾,如果這些人願意,幾年後退役了,願意的可以加入道教外門,反正現在道教外門除了高山斷流和幾個打雜的人外還是空架子呢,這些人有成仙的機會而易懂事得到免費的勞力,大家都高興,而且如果外門的弟子達到一定數量以後,類似養天蠶、運玉石到五峰山的雜事也可以讓他們來完成,就可以不用軍方或者其他民用人員來完成了。
由於冰蠶在以前的各種竹簡、木簡中都沒有記載,再加上冰蠶是單個存在,不是群居的,數量稀少,易懂事也沒辦法按收集天蠶絲這種辦法收集了。但易懂事大致也從國子監的文獻中知道,寒帶的柘樹在九龍大陸的極北的六個國家和九鳳大陸極南的四個國家有天然生長,少不得易長久這個外交部長要跑這幾個國家開始新的外交了。讓易長久去和這幾個國家商談,發布消息,就說華夏帝國收購一種接近蠶繭一樣的東西,不過比普通蠶繭大七八倍,而且不是一般的白sè而是黃sè,五十兩銀子一個。五十兩銀子相當於普通國家一個壯勞力二十五年的收入,想必想發財的人不少吧。當然還有更美好的事,如果有誰發現了幾乎透明的這種蠶繭,價格是一千兩銀子一個,那就發大財了。這裏就可以看到擁有俗世勢力的好處了,這種連修真者都無法做到的事,依靠俗世的財力,發動俗世的人卻可以做到。當然易長久得帶不少除去了蠶蛹的普通蠶繭到幾個國家大肆發放樣品,大地球的不少貴族現在是可以穿上絲綢服裝了,但他們也不知道絲綢服裝是如何生產的,也就不知道蠶繭是什麽東西,普通的平民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樣品還是有必要的。
到七月底之前的這幾個月,易懂事就隻有回返五峰山等了,希望天蠶絲和冰蠶絲都有收獲吧。
隻是這些都半年後的事,現在的易懂事卻是和幾個老婆在群山之中飛行。向殷朝索賠的事交給了易舒心處理,自己當然要回道教去看看了。
回到五峰山後,易懂事了解了一下道教的狀況。靈獸魔獸們的修煉還比較讓人欣慰,無論是靈力或者魔法元素,最差的都達到了兩種,最好的是易靈嬌,快土、金、木、水四行大圓滿了,按道教充足的資源供應以及易懂事那神秘氣團帶給他人的靈氣的融合xing,估計一兩年後易靈嬌就可以成為下一隻仙獸。其它的仙獸魔獸大都是三係,但是李大鷹卻是好好給了易懂事一個驚喜。它們五個最早跟隨易懂事的魔鷹現在都是四係魔法力的魔鷹,而魔獸追求的卻不是靈力的五行,而是地、火、水、風四大魔法元素的融合,其它的魔法元素有當然好,沒有也可以,這和易懂事當初以為的魔獸也要五行俱全有些出入。
就在一個月以前,李大鷹它們幾個都勉強感悟到了最後的火元素,現在開始在融合了。隻是它們體內的每種魔法元素的量都比較少,要達到圓滿,估計是要遠遠落後於易靈嬌的。但是隨著這種融合的開始,它們感覺到了生命力在緩慢的增加,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再為自己的壽限擔心了,這才是它們開心的原因。幾年前,它們哪裏想得到現在的情況?此時易懂事也才了然於心,自己本就不了解魔獸的修煉,隻能摸著石頭過河的幫助那些魔獸,現在多少有了一些成果和結論,也算皆大歡喜。隻是那可是十倍以上資源砸出來的啊,但是現在缺的就是強力的手下,隻要能讓大家成長無法心痛那些靈物了。
但魔獸們晉級後該叫什麽呢,誰能告訴我?前後兩世都沒有魔獸使用獸修功法修煉成功的先例啊,暫時叫仙魔獸吧。
人類弟子中,除了天才的杜鵑開始木靈氣的築基之外,高風雲終於也突破了凝氣期,開始進入煉氣期。由於煉氣期的難度是最低的,基本都是幾個月到一兩年就可以完成,所以高風雲也很快就可以進入築基初期。現在進入築基初期的弟子就比較多了,那原來的七個控靈師,現在有了功法,除築基中期的路天地以外其他六個都是毫不意外地成為築基初期的一員,都成了八代弟子,相比之下反而是三代弟子、二代弟子和一代弟子的進展不大。
花了兩天考較大家的修真程度和答疑。此時的易懂事才有時間去逗弄一下自己的兩個侄兒,一個是二嫂杜鵑生的,一個是大嫂太妃生的,相差一個多月時間出生。可惜那時易懂事正在侍神海拚命,沒能慶祝一下。而易誌堅這個一直看重傳宗接代的老人可是在每一個孫子出生後都是好好慶祝了一下的。杜鵑是二媳婦但她的兒子在易家第三輩人中卻是老大,大媳婦太妃的反而是老二。
不過這次易誌堅可是知道自己起名字的水平有限,還沒有動用自己老太爺的特權給兩個孫子起名,而是習慣xing的遇到大事都想等易懂事回來商量一下再決定。最後經過大家表決大侄兒叫易逍遙,二侄兒叫易經天,這兩個名字都是易懂事建議的,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易懂事探查過了兩個侄兒的靈根狀況,大侄兒繼承了杜鵑的體質,也是木屬xing單靈根,而且得益於在杜鵑懷孕期間正好引靈氣入體成功,在娘胎裏就給他洗經伐髓了,現在才兩個多月的小孩子,皮膚下就有隱約的靈光流動,如果他稍微長大一些有了正常的理解能力,絕對是修真的天才中的天才,至少那修煉的初期的速度是會超過易懂事的。要不是自己和幾個老婆有雙修功法,連築基以後的修煉的速度,易懂事都怕是要自愧弗如的。不過這小子以後怕是很難找到功力比他深厚的雙修伴侶,所以後期的修煉速度應該沒法和易懂事叫板,但他萬一也頭腦發熱也來個老少配,弄一個仙獸什麽的做老婆,那結果就不是易懂事可以預料的了。無論如何這小子走上修真的道路是必然的了,所以名字就帶了出塵的成分。
而易經天的修真天賦也不錯,明顯是繼承了太妃的血統而不是繼承易長久的三靈根,他是木土雙靈根。但是易家的第三代直係後代現在就這兩個,易逍遙如果專注於修真,雖然易經天也有不錯的修真天賦,但華夏帝國的皇帝大位怕是還要他勉強來坐上幾十年,所以名字才叫易經天。現在易懂事的另一個大嫂路玉珠才懷孕不久,生出來的小孩想不想做皇帝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呢,就算願意做皇帝,兩人輪流,每人至少也可以做幾十年的。
至於易懂事夫妻幾人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懷孕的,其他人不知道原因,有現代科學知識的易懂事可清楚得很。由於長期的雙修,老公老婆體內的jing子和卵子都被全部煉化了,哪裏還能懷孕。要想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至少男女都要停止使用雙修功法半年以上才可能有健康的jing子和卵子。但現在自己的實力低微,麵臨的敵人太強大,哪裏能停止雙修呢。況且現在自己雖然體型和正常人差不多了,但實際年齡也不過十六歲多而已,還沒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傳宗接代的任務還是交給都已經滿了二十歲的大哥和二哥去完成吧。況且前麵還有一個十八歲的三姐,她都沒有忙,自己這個做老四的急什麽。
易懂事立即要做的就是尋找天蠶絲和冰蠶絲。現在自己的能力最多對付一兩個普通的神,要是來三五個就開始要拚命了,那更多的話就沒轍了。易懂事翻來覆去的想過之後,隻有通過陣法才能暫時增強自己的實力,而這陣法不是普通的陣法。雖然理論上來說,無論在地上、地下、空中或者水中都可以布陣,但陣法一般布成以後都無法移動。所以陣法一般都是以守為主。但前世的陣法大師還是發明了陣旗和陣圖這兩種可以移動的好東西,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麵。有了陣旗可以隨時布陣,一個意念之間就可以把對手圍起來,可以說是殺敵的利器,但也有一個局限,陣旗是人陣,必須人去cā控或者輸入cā控者的靈力去支撐,如果雙方的差距太大,對方被陣法困住之後的反抗太過劇烈,對cā控陣法之人的靈力消耗及其巨大,再如果對方數量比較多,很有可能衝破陣法。
陣圖卻是把陣法布置在一副圖畫之中一般,可以移動,但必須先把陣圖融於原來的環境,把敵人誘入之後才能發起攻擊,如果對方有了發覺,不進入陣圖,起不了作用。但有短必有長,陣圖的攻擊力量的源泉可以靠外界的靈力提供,隻要不超過煉製材料的承受極限,而且有足夠的靈力來源的話,那麽靈力的供給幾乎可以做到無窮。
現在易懂事想做的就是在年底之前煉製出兩幅陣圖,一副陣旗。兩幅陣圖做成以後,在南沙島和北川島一處放一副,隻要神界的人從這兩個島上下界,絕對無法防備,肯定會被陣圖困住。而自己有海量的水jing、金jing等靈力源,想必困死幾百幾千個神應該不是問題,就算是神主、大神主不小心進入其中估計也無法逃脫。陣旗易懂事就準備隨時帶在身邊,萬一有神從侍神海的其他島嶼下界,而自己又沒法可想的時候,就可以召出陣旗用於臨時殺敵,想必在自己掛掉之前,幾個神主當先一步走上黃泉路了。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現在沒有煉製陣旗和陣圖的主要材料。按腦海中的煉器知識易懂事知道,這兩種東西的主材都是天蠶絲。但天蠶絲卻是十分稀罕之物,天蠶絲的韌xing是普通蠶絲的五倍左右,而且冬暖夏涼,不懼水火,不懼毒素,不過由於無法家養,在前世的地球全球的產量一年不過才五公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中國黑龍江的寧安和湖南的南嶺。由於都是瘴霧毒蟲叢生之地,收集十分不易,導致代價高昂。而修真之人需要的天蠶絲又要求是通靈之後的天蠶吐出的絲,收集難度也就更高,所以前世真正以天蠶絲煉成的陣圖也就兩幅,一是山河社稷圖,一是八卦圖。
當然還有更好的材料,那就是冰蠶絲,可惜冰蠶絲更難收集。首先冰蠶不像天蠶那樣群居,天蠶隻要找到了,那麽至少幾十萬隻,甚至上百萬隻都有可能,不過由於天敵太多,能最後吐絲結繭的百不餘一。可是冰蠶卻是獨居的,更是難覓,一繭難求。其次冰蠶生長於極寒的荒冥之地,以柘樹葉為食,由於耐寒的柘樹品種本就不多,又極大地限製了冰蠶的數量。第三,冰蠶、天蠶等和普通蠶一樣,隻有四個月左右的壽命,但一旦有通靈的冰蠶,卻是要每三年蛻一次皮,共九次二十七年才能完成通靈的過程,比天蠶通靈還不容易。但冰蠶絲能承受靈力的強度卻是天蠶絲的百倍以上。按易懂事的估計,真要有這麽一副陣旗,把這個世界所有的神和神主困進去而自己又能提供足夠靈力的話,那些人不死也得脫層皮。
還有,天蠶絲和冰蠶絲經過加工後,本身就是幾乎透明的,用於yin人比依靠空冥石的特xing隱藏外形的其他武器要好得太多。
此時易懂事當初在路王國國子監學到的東西發揮了大作用。首先是了解到天蠶的食物不是桑樹葉,而是柞樹葉,其產地主要在溫帶也就是殷朝更南一點,或者周朝更北一點。其次,天蠶是唯一的蠶類中身體是綠sè的物種,而且比一般的蠶類身體大三倍左右。綜上所述,雖然大地球的人不知道蠶類的用途,但對能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這種東西剛好有記載,在九龍大陸周朝以北畢吉帝國的喀拉沼澤中就有。這樣一來易懂事也就省去了去尋找的時間。這個季節。天蠶還沒有孵化,通靈與否還是未知數,憑易靈嬌作為尋寶鼠的能耐也是無法找到它們的存在,所以多學知識還是很有用的。此時易懂事夫妻幾人就是在去往喀拉沼澤的途中。
喀拉沼澤也算是一處凶險之地,別看地上大部分都是荒草,而且還東一大片西一大片的長著不少的樹,但草叢中和**的樹葉下那一個個小水塘卻是催命的東西。由於其承載力十分有限,人或者大一點的動物一旦掉下去,很少能再次從不知道多深的爛泥裏逃出來。更害人的是由於千萬年來樹葉、枯草或者動植物的屍體腐爛在這些隨處可見的小水塘中,形成的瘴霧一旦被人吸入就會開始頭發昏,在這種遍地都是陷阱的地方,再加上沼澤中的各種細小的毒蟲,能幸免於難的人實在不多。不過這個沼澤也算不上無人之地,對於那些可以飛行的武聖、武神而言,隻要注意觀察避開瘴霧幾乎就沒有危險。而且喀拉沼澤的麵積並不大,雖然占了畢吉帝國四分之一的麵積,但也就相當於十分之一個彎月島而已,差不多兩個省的麵積。
在柞樹的一些樹葉背麵,易懂事看到了大量的帶黑sè小圓點的蠶卵,確認是天蠶卵以後,易懂事往畢吉帝國的王城而去。按易懂事的設想,隻要發現了天蠶卵的柞樹林自己都要用聚靈陣把它們圍起來,這樣一來希望可以更多地催生一些通靈的天蠶來,否則隻靠隻有短短幾個月壽命的天蠶自己通靈,也不知道要把白發等到幾千丈。雖然天蠶的通靈能力比一般的獸類強,但那也無異於大海撈針。然後每個小樹林之中都要派一兩個武聖駐守,主要任務不是防人,而是一旦發現天蠶的天敵就要抓掉,也就是用武聖來做農夫。也隻有易懂事才敢有這種妖孽的想法,武聖在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地位高高的存在,就算是在周朝這種宗主國,武聖雖然多但也是軍隊中的核心力量,從來沒有用來做農夫的。而且這些武聖農夫一旦發現結繭完成的,就要摘下來,先煮一下,把裏麵的蠶蛹煮死,然後每天集中到一個地方,飛行的魔獸或者靈獸自然每天都會來取一次,也就是說這些武聖農夫從每年的四月到七月都是標準的養蠶人了。
由於這些武聖平時的補給要從附近購買,免不了出現在附近的人群之中,任誰發現了幾千個武聖隨時在自己國家出沒心中都會發毛的。而且每年的幾個月以內,自己國家的土地上有些地方自己的人還不能去,更是無法接受的。所以易懂事得去和畢吉帝國的國王打下招呼。
當易懂事到達畢吉帝國的王宮外等候的時候,當然是有大量的侍衛把他們監視了起來,兩個武神和幾個武聖也升空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不過當易懂事自報是易三少,有事與國王相談時,這些人的表情卻是來了一個大轉彎,從敵視轉向了恭敬。雖然他們現在還不知道侍神海的事,消息傳到這裏還要幾個月呢。但他們知道大半年前強橫的美ri帝國滅國之事,也知道近半年前殷朝王城被眼前之人一把火燒掉的事,更知道離畢吉帝國不遠的周朝的在幾個月前那些他們要仰望的存在被易三少幾句話就全部帶走的事,現在的易三少這幾個字是他們完全不敢有不良想法的存在,所以他們立即派人去通報國王畢呈魁畢協王,大多數人卻是沒敢離開,就在空中陪著易懂事幾人。
不一會,白胡子老頭畢協王來到,飛往空中相迎,實力也達到了武神一階,看來畢吉帝國也是一個實力不錯的國家。
一行人回到畢吉帝國的議事堂。在這裏沒人敢對易懂事擺架子,畢協王也是離開高高的王座在易懂事對麵的一排椅子上坐下,開始了交談。一番禮節xing的客氣之後,易懂事就直接點明了自己的來意。每年三月底到七月底的這一段時間,自己想在這裏養蠶,地點在喀拉沼澤,華夏帝國願意出每年一百萬兩銀子的租金。畢協王考慮了一下,一百萬兩銀子雖然不少,但相對於那麽一大片土地來說還是太寒磣了一些。不過人家是租,不是買,而且那片土地對帝國來說幾乎沒有產出,現在有這筆收入也算是略感心理平衡。還有,這一片沼澤也畢吉帝國是與周朝之間的天然屏障,現在自己的國家在十來年前也不向周朝上貢了,畢竟離得太近還一直擔心周朝來問責,想必有了華夏帝國的利益存在,周朝是不敢破壞那片沼澤了,從這一點說倒是希望華夏帝國長期租這片沼澤。更重要的是自己現在有反抗眼前這個青年小夥子的底氣和實力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所以出租這一片土地從名譽上來說主權是有一點受損的,但反過來一想,所得也不小,咱認了。
事情談妥,易懂事立即就告辭,現在時間還是太緊,沒辦法接受畢協王的挽留。至於正式簽國家之間的協議的事,易懂事放飛一隻早就準備好的黃蜂鳥就好了,通知易長久來處理,順便帶兩千名武聖過來。華夏帝國的武聖數量這些年雖然每年都在軍中急劇增加,但兩千名武聖還是已經占到現在華夏帝國武聖數量的三分之一了。不過當易懂事離開了畢吉帝國之後,這些武聖開始在畢吉帝國的沼澤邊安營紮寨開始活動的時候還是把畢協王嚇了一跳,畢吉帝國雖然在四十年前才成為帝國,但未成帝國前也算是傳承了上千年的老牌大王國了,可是現在所有的武聖加起來也不過六百來人,而華夏帝國用來養蠶的就達到兩千人,這是一個多麽恐怖的國家,怪不得那麽輕易的就顛覆了殷朝,也那麽輕鬆地就讓周朝屈服。
於是在短短一年後,周朝憑借虛神之威重新強勢要求原來的分封國開始朝貢時,畢吉帝國很幹脆地選擇了向華夏帝國稱臣,做了華夏帝國的附屬國。華夏帝國在九龍大陸的中部地區也就收了這樣一個小弟。而以後周朝也從華夏帝國的策略中學到了一些東西,在從屬國達到四十多個的時候就不再擴張,避免了以前管不過來導致宗主國地位最後分崩離析的隱憂。至此,除以周朝和華夏帝國為中心的兩片區域保持了相對的安定和繁榮外,九龍大陸其它各地也陷入了毫無顧忌的戰亂,那次戰亂的根源易懂事可以拍著胸脯說與華夏帝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是周朝放棄了宗主國的責任才造成的。但是對於九鳳大陸的戰亂,易懂事一直沒有發表任何評論。沒辦法,無論從哪方麵來說,九鳳大陸的越加混亂華夏帝國都是推脫不了一定的責任的。
易長久是二十一天後才帶著那些武聖到達喀拉沼澤的,比易懂事他們的速度慢了很多,一是易舒心要挑選人員耽誤了五天,二是這些大都是武聖一階、二階的人的飛行速度真的無法和鳳凰易天人和李小鳳還有綠翎靈孔雀孔媚這些靈獸相比,連一半都不到,自然在路途上花費的時間就比易懂事一行多得多了。
而此時的易懂事夫妻幾人卻是每天布陣累得要死,這些武聖到了之後幾人才輕鬆起來,易懂事隻要指出地點就可以了,而不用像前麵那樣還要去動手挖坑把玉石埋下去。要知道這些坑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最大的達到半米寬,最深的達到七米多深,都是苦力活,要是碰到陣腳處正好是一個沼澤的小水坑,那就悲劇了,需要填充很多的泥土,有時碰到無底洞似的陷坑實在是用泥土都填不滿,就不得不搬整塊的大石頭來把陷坑蓋住才能在上麵放置玉石。幸虧現在手裏有了乾坤戒,幾噸幾十噸的石頭可以先收到戒指中然後輕鬆搬到目的地,否則易懂事可以肯定沒人可以對付那麽多陷坑的,上百個武聖也無法抬起幾十噸重的石頭啊。易懂事夫妻能做到的就是靠法術把這些東西砸碎,而無法搬動的。
到三月底,喀拉沼澤中的兩千多處有天蠶卵的柞樹林的外圍終於完成聚靈陣的布置。易懂事戒指中的玉石也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現在,這些武聖們開始了蠶農的生涯,開始捉天蠶的天敵了。易懂事也私下承諾,如果這些人願意,幾年後退役了,願意的可以加入道教外門,反正現在道教外門除了高山斷流和幾個打雜的人外還是空架子呢,這些人有成仙的機會而易懂事得到免費的勞力,大家都高興,而且如果外門的弟子達到一定數量以後,類似養天蠶、運玉石到五峰山的雜事也可以讓他們來完成,就可以不用軍方或者其他民用人員來完成了。
由於冰蠶在以前的各種竹簡、木簡中都沒有記載,再加上冰蠶是單個存在,不是群居的,數量稀少,易懂事也沒辦法按收集天蠶絲這種辦法收集了。但易懂事大致也從國子監的文獻中知道,寒帶的柘樹在九龍大陸的極北的六個國家和九鳳大陸極南的四個國家有天然生長,少不得易長久這個外交部長要跑這幾個國家開始新的外交了。讓易長久去和這幾個國家商談,發布消息,就說華夏帝國收購一種接近蠶繭一樣的東西,不過比普通蠶繭大七八倍,而且不是一般的白sè而是黃sè,五十兩銀子一個。五十兩銀子相當於普通國家一個壯勞力二十五年的收入,想必想發財的人不少吧。當然還有更美好的事,如果有誰發現了幾乎透明的這種蠶繭,價格是一千兩銀子一個,那就發大財了。這裏就可以看到擁有俗世勢力的好處了,這種連修真者都無法做到的事,依靠俗世的財力,發動俗世的人卻可以做到。當然易長久得帶不少除去了蠶蛹的普通蠶繭到幾個國家大肆發放樣品,大地球的不少貴族現在是可以穿上絲綢服裝了,但他們也不知道絲綢服裝是如何生產的,也就不知道蠶繭是什麽東西,普通的平民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樣品還是有必要的。
到七月底之前的這幾個月,易懂事就隻有回返五峰山等了,希望天蠶絲和冰蠶絲都有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