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至尊龍天同學的打賞支持!非常感謝!


    偏偏隨著火星蟲洞研究項目的越見深入,整個研究團隊逐漸開始必須麵對越來越多的科研難關,整個團隊不到一百位的獨立研究人員,都在越來越深入、複雜、繁瑣專業的研究課題之中,開始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麵對越來越多浮現在水麵之上的科研攻關難題,區區一百位獨立研究人員,已經越來越顯得不敷使用了。整個團隊在工作量日益加劇,科研進展日趨緩慢推進的情況下,迫切之極的需要新的獨立研究人員的加入,以應對越來越繁瑣,越來越精細化的研究課題。


    應該說,這種事情也是很符合正常的科學研究規律的,是一種很平常的事情。


    一個科研研究人員,隨著對某各項目的研究深度的不斷加深,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難免越來越多,所需要應用的科學理論難免越來越艱深,交叉學科彼此關聯交匯的情況難免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限於研究者本人的資質、學識等等,科研研究人員不可避免的難以勝任越來越繁瑣龐雜的研究工作。


    大多數情況下,麵臨這種情況的研究者,隻能夠朝著更加細化的科學領域中進行探索和研究。


    這也就是說,原本一個項目,大致可以劃分成十個領域,但是隨著研究深入,細化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產生出來,原本可以獨當一麵的學者,漸漸地腦力不敷使用,知識結構難以滿足科研攻關需求,難以兼顧更多方向的研究重點,隻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專業,同時研究領域越發狹窄的細分領域的專家和研究人員。


    而這,無疑要求項目團隊不停地引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越來越多的精英人才。


    在常規情況下來說,研究人員不夠,再增加一些就是了,這種問題雖然可能會增加研究人員數量,增加科研成本,但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上來說,這卻也是一種增加工作崗位的方式,可以產生不錯的社會效益,隻要所研究的項目有前途有效益,就不會帶來什麽社會負擔,反而會促進社會發展。是一種讓人了見其成的好事。


    但是,這擱到蟲洞研究項目上時,這個事情的麻煩程度就太大了。


    蟲洞研究的門檻太高了,每一個可以進行獨立的,深入的研究和決策,提出建設性想法和意見的科學工作者,都是無數精英學者裏麵才能夠挑出一個的。


    地球政府為了滿足這項研究計劃的需求,可以說完全是從整個地球文明的疆域之中進行人員篩選的,那些年輕力壯頭腦靈活智商發達的青壯年學生學者,地球政府是拿出了大普查的手段,專門出考題,出理論從億萬人群之中進行人員篩選的。


    那些即便隻是篩選初級項目研究工作者的專業考試題目,都有著讓進行了數十年職業性學習的高校學生頭痛欲裂的本事,其題目的艱深晦澀程度,理論上的難以理解程度,足以讓任何一個不是學霸的學生看蒙了腦袋也理解不了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而這樣的難關,還隻是對那些低端研究者的篩選程序,至於那些身為項目最高決策層的獨立研究人員的篩選資格,則完全是在對蟲洞項目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進行的。


    低端的研究人員,在加入到項目組中之後,就會每人分發一大批的研究資料和講解視頻,讓其自行學習,啃得越多,學得越透,在學習考試中得分越多,就可以在之後的打雜研究工作之中分配一個越好的位置,然後在經過一段研究學習之後,就是更深一層的篩選,最終能夠學習領悟全套蟲洞研究理論基礎知識的研究人員,就基本上是具備了獨立分擔一個細分項目的獨立研究資格了。


    這套人才篩選機製不可謂不專業,不可謂不細致,也不可謂不保密,可以說完全是兼顧了各方麵的需求的,它的唯一一個問題是,最終能夠通過全套篩選程序的研究人員,一百萬個預選者中,也難以找出幾個合格的人才……對於高端的,獨立研究人員的補充篩選速度,堪稱是杯水車薪,遠遠滿足不了對於高端研究人員數量的需求。


    要知道,即便是一個隻具備預選資格的初級研究工作者,每一個也都是從幾百萬個高素質高智商的大學畢業生、理科研究人員之中篩選出來的,門檻之高,甚至遠超了現代軍隊選拔的嚴厲嚴格程度。


    但是,就是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先選出來的精英人才,絕大多數卻都通不過理論學習的第一道篩選門檻,最終在項目組中,也就隻能勝任一些自動設備難以勝任的低端重複性工作。


    也就是在這樣的人才困境之中,蟲洞研究項目的研究進度,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越來越進度緩慢了起來,而這,也自然而然的讓蟲洞研究項目的高層們,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來自於地球政府的壓力。


    對於地球政府來說,火星蟲洞研究項目,不單單是個立足長遠的科研工程,某種程度上決定這地球文明的命運抉擇,更是一個立竿見影就要用到的科研項目。


    在蟲洞研究愈發艱難、緩慢的同時,地球文明的全套工業體係,卻是在地球政府的全力要求之下,進入到了滿負荷的生產狀態之中。


    多達上千億的核心工業化人口,以及十倍於此數的工業化配套人口,都在國家力量的全力調度之下,滿員全功率的運行了起來,而最終的目的,則是為地球文明第一次遠征戰略任務,準備一套齊全的艦隊體係。


    而為了這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地球文明體係之中,很多重要的生產完任務項目、研究探索項目,都被長時間的擱置停頓了起來,集中一切人力物力,首先滿足於遠征艦隊的打造工作。


    總數多達數十艘之多的超光速戰艦艦隊集群,都在隨著地球文明的強大工業化生產能力的衝刺之下,正在一點一點得由規劃變成圖紙,由圖紙變成生產任務,而一項項生產任務又在數量眾多的超級量子計算機的巨量數據運算之下,成為一個體係配套,產量、時間不差分毫的巨大係統工程,從而最終將計劃之中的超光速戰艦,在一個個規模巨大的太空工廠之中,被一絲不苟的打造生產出來。


    除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遠征艦隊的硬件生產體係之外,各種模擬訓練係統、人員保障係統,信息模擬係統、戰術預演係統同樣也都在分擔著種種不同的任務,為地球文明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提供著自己的一份貢獻。


    但是,這些種種努力,種種準備,卻都還隻是整個作戰任務的一部分罷了,在整個計劃之中固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這些都不是整個任務的核心。


    以地球文明現如今的整體實力而言,這些工作固然繁瑣,固然複雜,固然代價巨大,但是隻要願意付出代價,卻都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部分,是屬於既定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


    但是,整個遠征任務的最終目的,核心解決辦法,卻都完全有賴於火星蟲洞科研攻關項目的努力和成果。


    這是因為,地球文明的這次遠征任務,從具體程序步驟上來說,固然是複雜、繁瑣到了極點,整個計劃的實施,前後包括現如今正在進行中的情報收集、裝備定製工作,還包括以後任務正式啟動之後的百光年遠程突擊偷襲計劃,需要完成一段距離以百光年記的漫長隱蔽行軍過程。


    在全程無損失、不暴露的前提之下,地球艦隊需要直插域外文明在敵占恒星係的腹心部分,以一波讓敵方不及反應的快速突襲作戰,迅速撕破外域文明的作戰體係防護,最終直接攻擊敵方最核心部分的蟲洞通道所在,在打掉敵方的後援通道之後,還需要完成對敵占區域的迅速清剿占領工作,最終占據這塊和地球核心文明腹地相距遙遠的這塊遠程飛地。


    在占據恒星係之後,整個遠征艦隊還要繼續駐守、協防,協助一部分地球移民完成該地區的全麵占領工作,清剿周圍不穩定因素等等。


    但是,這一切的行動計劃之中,都需要圍繞一個核心關鍵來行動,那就是對新占區的蟲洞通道的處理工作。


    這個整個遠征計劃的核心關鍵部分,可以說是直接關係到了地球文明未來的邊境穩定問題,也直接關係到整個遠征艦隊的任務細節,是整個地球文明在此次任務之中的最重要部分,而它的具體完成質量,直接關係到地球文明在此次作戰任務之中的戰略收獲。


    從地球文明的整體預期上來說,如果在地球遠征部隊開始出發之前,火星蟲洞研究項目團隊就能夠取得重大研究突破,甚而能夠研究出史前宇宙級文明整套蟲洞網絡的通用關閉程序的話,那麽,可以說整個地球遠征計劃在出發前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因為,隻要有了一套這樣的通用型蟲洞通道關閉程序,地球遠征艦隊就有了徹底掐斷地方後援的能力,可以一戰之下,畢全功於一役之中,通過一次突襲作戰,就能夠將這次外來威脅的根源徹底掐斷。


    然而,一旦這個目的達不到的話,問題無疑就複雜了。


    一條蟲洞通道連接著異域文明的疆域,如果不能夠將其徹底掐斷的話,那麽,這塊通過遠程奔襲奇襲新占領下來的,距離地球最遠邊緣地區都有著上百光年距離的超遠程飛地,無疑就將成為整個地球文明的出血口,其將源源不斷的消耗掉地球文明的有生力量、寶貴資源,並將給地球文明帶來不可想象的無窮隱患。


    畢竟,這個蟲洞的另一端,直接通往另一個偽星際文明的核心疆土之中,這個文明雖然不是正牌的星際文明,並沒有獨立自主建造超光速飛船的能力,但是其能夠在蟲洞通道開啟之後的短短時間之內,調集大批亞光速飛船,幾條超光速飛船通過蟲洞通道來到時空的這一端,並在接下來的時間之中連續不斷的將巨量的人口、資源和設備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這一切的細節無疑已經深深的說明了這個不知名星際文明的強大程度。


    一旦地球文明不能夠徹底切斷和這個不知名文明之間的蟲洞聯係,那就意味著一條永不休止的交火線將在兩個文明之間徹底展開,無盡的衝突將從這裏開始醞釀。


    地球文明顯然不可能放棄這條蟲洞通道,勢必將牢牢將其至少一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因為這條蟲洞通道的存在,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地球文明的安全,雖然它距離地球文明現如今的邊疆地區也有著一段堪稱遙遠的距離,但是,這絲毫不能讓地球文明有半點安之若素的感覺。


    上百光年的距離雖然漫長,但是,任何星際文明的發展速度都是不可以估量的,若是不加以遏製,讓對麵的文明在這邊徹底站穩腳跟的話,那麽依照其星際文明的發展水準而言,使用比較極端的方式,其完全可以用幾百年的時間,用幾條超光速飛船不停運輸的方式,將自己的人口迅速的來擴散到周邊的恒星係之中,從而事實上的占據周邊恒星係。


    甚至如果更極端一點的話,使用大量的亞光速飛船,隻要計算得當,反而可以更快速地將人口在周邊恒星係中擴散開去,最終占據周邊的可居住星球。


    一旦讓這個未知名文明以這種方式在地球文明的周邊發展起來的話,那麽,用不了一千年時間,地球文明的周邊就將崛起一個體量無比巨大的文明,成為地球文明的巨大安全隱患。


    所以,哪怕就是為了防止這種可能的不測事件的發生,地球文明都不得不組建超遠距離遠征艦隊,將一切可能,掐死在萌芽誕生之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金仙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為堯存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為堯存張並收藏星際金仙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