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至尊龍天同學的打賞支持,非常感謝!
而同樣的,若是蟲洞通道不被徹底關閉的話,一旦等地球文明的遠征作戰取得勝利結果之後,即便是地球文明穩守蟲洞通道一側,絕不向通道另一側發動任何攻勢,蟲洞另一側的星際文明也一定會坐立不安,打內心深處充滿不安全感,勢必要掃除地球文明的威脅,重新占據蟲洞兩側的優勢地盤才肯善罷甘休。
這種事情無關乎人性,無關乎道德,隻是一種文明的本能罷了。
任何一個文明,在感受到了外來文明深深的威脅之後,都會毫不猶豫的將威脅掐死在萌芽階段,問題隻在一個能不能,而不在於會不會。
也是因此之故,這條橫在地球文明與外來文明之間的蟲洞通道若是不能夠被妥善處置的話,兩個文明之間就絕對不可能保持安定和平衡。
地球文明不可能坐視這個域外文明在自己的身邊一點一點壯大,最終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那個域外的不知名文明,也不可能坐視一條直通自己文明腹心之地的蟲洞通道居然並不在自己的牢牢掌握之中。
本來這個文明在有著一條突然開啟的蟲洞通道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利好,自身文明有了周圍其他文明誰也相比不了的巨大發展空間與回旋餘地,這對一個文明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結果突然一下子,蟲洞另一側新建起來的發展基地被蟲洞另一側的本土文明給推平了,蟲洞通道也被該文明給占據了下來,這一下子,便捷的時空通道成為了巨大的戰略漏洞,文明腹心之地直接和一個敵對文明接壤,外來文明隻要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發動一場同如其來的戰爭,人家怎麽可能站得住腳,不發動全力,打個你死我活才怪!
而一旦兩方文明陷入到彼此攻伐不斷的境況之後,這條蟲洞通道無疑就將成為一條無比血腥的戰線,成為兩個文明欲罷不能的出血口,隻有一方流盡了鮮血,戰無可戰了,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妥協。
這樣的流血戰爭一旦徹底成形的話,可以說對地球文明的壓力將是極其之大的,地球文明的劣勢幾乎一覽無遺,這種堵在蟲洞通道上的近距離戰爭,可以說根本就顯示不出超光速飛船的實力來,小小的一條蟲洞通道,隻是可以並排駛過幾艘幾百米直徑的大中型飛船罷了,這樣的一條高速通道,根本就用不著是用什麽超光速飛船,隻需要幾條高速行駛的亞光速飛船一衝之下,整條通道就立刻會被貫通了,在蟲洞通道前麵,幾乎可以說是守無可守的。
而一旦守不住蟲洞通道的最前線,敵對文明無疑就可以從容不迫地從蟲洞通道之中源源不斷的向外暴兵了,這時候,作為純粹的戰場,超光速飛船與亞光速飛船之間的戰爭性能區別雖然依舊巨大,但是,兩者之間卻再也不是完全無法抗衡得了。
最起碼的一點,依靠本土優勢,敵對異域文明可以源源不斷的從自己本土之中派遣來無數的亞光速飛船,以超密集的作戰陣型,為己方構架出一個作戰陣地出來。
若是以此陣地為基礎,後方源源不斷調遣來人力物力,建造星球前沿作戰基地,那麽,即便是地球文明的超光速艦隊全幅火力開動,也恐怕未必能夠取得什麽優勢。
而一旦敵方徹底站穩了腳跟,重新占據恒星係作為作戰前線的話,那麽地球文明甚至有不戰自敗的風險……畢竟,說到底地球文明的本土距離這個戰場也還是有著上百光年的距離的,即便是想要派遣援軍過來,所需時間也是需要動輒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的,而即便是派來了新的軍力,也必然是為數不多的超光速戰艦。
以區區少量的,造價高昂的超光速戰艦來和敵人無以計數的,造價低廉的亞光速飛船進行對抗作戰,地球文明勢必不可能有任何便宜可占的。
說句難聽的話,一艘超光速飛船,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之一座可居住星球的價值都低不到哪裏去,隨便磕著碰著都是巨大的損耗,而人家的亞光速飛船,以一顆星球為基地,年產量甚至無以計數,這兩者之間的戰鬥,根本就是沒有絲毫性價比可言的。
在常規模式之下,超光速飛船從來都不是作為硬靶子來和敵人的亞光速飛船硬碰硬的,超光速飛船的作戰目標,通常都是敵對星球!
以一顆超光速飛船的實力,衝過重重堵截,直插敵陣,對核心星球進行戰略打擊,直接覆滅敵方星球的有生力量,癱瘓其作戰、生產體係,這才是超光速飛船所應該完成的作戰目標,而不是和敵人玩什麽陣地戰,硬碰硬!
然而,若是蟲洞通道無法在第一時間關閉的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硬碰硬的作戰方式,卻似乎是根本就難以避免的。
地球文明遠征艦隊,畢竟隻是少量超光速飛船所組成的作戰艦隊,若是不能夠第一時間將蟲洞通道按蟲洞網絡通用程序關閉的話,那麽,以如此少量的飛船數量,很大程度上來說,是阻止不了這種硬碰硬的作戰模式的演變發生的。
因為戰爭一旦打響,地球文明艦隊為避免兩麵作戰,必然依舊要以蟲洞通道為目標,以空間震撼彈為基礎,先行短暫擾亂蟲洞通道的傳送機製,避免敵人援軍源源不斷從蟲洞另一側趕來支援,第一時間清除敵方在本時空的既有作戰力量,以免蟲洞通道恢複正常之後,陷入到兩麵作戰的危險之中。
然而如此一來的話,敵人一旦反應過來,還是不可避免的要派遣大量戰艦進行蟲洞通道的搶奪,地球艦隊依舊要陷入大量亞光速戰艦的硬戰之中,這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而地球文明若要避免這種幾乎難以避免的硬仗,那麽,唯一的解決之道就變成了,在地球文明以空間震撼彈封鎖蟲洞通道之前,先行派遣少部分超光速飛船通過蟲洞通道,來到對方星域之中,然後在以空間震撼彈封鎖蟲洞通道,地球文明艦隊一分為二,背靠背依托被封鎖的蟲洞通道為天險,進行兩麵獨立作戰。
一旦采取這種作戰策略,那麽,留在本土時空的作戰艦隊相對來說其作戰環境雖然會因為己方艦隊成員數量縮小而更添幾分風險,但是,總體來說,其風險還是相對較小且可控的。
畢竟,己方艦隊突然襲擊,全體艦隊成員都是超光速戰艦,想要打擊敵方一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前沿開發星係,這無論如何都是不成問題的,實在不行的話,進行毀滅性打擊,盡殲該星係所有敵對者艦隊和建築就是了。
但這種作戰策略之下,通過蟲洞通道進入敵方文明大本營作戰的艦隊成員,其風險就無疑要巨大的多了。
畢竟,在這種冒險至極的作戰策略之下,因為完全沒有前期作戰偵測的緣故,作戰艦隊所需要麵臨的風險將會是無上限的……誰都不知道,敵方文明在蟲洞的這一側,到底都布置了何等嚴密的防禦設施,到底安排了何等規模的作戰力量。
更有甚者,艦隊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將要出現在什麽樣的的環境之中,這其中所蘊含的風險,無疑是無比的巨大的,甚至一個不小心的話,甚至地球文明的整個作戰艦隊都將會被全數摧毀,這並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
這種作戰計劃也是因此之故,而幾乎是完全不可取的。
但是,如果未來地球文明對於蟲洞科技的研究水平始終達不到讓人滿意的標準的話,那麽,為了抑製敵對文明的成長,平息地球文明的邊境隱患,這又成為了唯一可行的辦法,因為實行這項計劃的話,最起碼還可以賭個萬一:萬一敵對文明因為種種緣故而沒有在蟲洞另一側形成嚴密的防禦體係的話,那麽,這樣的作戰行為,無疑就具備了成功的可能性。
從這一點來說的話,地球文明的艦隊,倒也真的未必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因為最起碼從多年的情報監控來看,這個異域文明一直都以為周邊的星域是沒有什麽文明存在的,也是因此之故,他們在蟲洞附近也沒有建立大規模防禦體係的跡象,若是按此推測的話,蟲洞另一側也未建立起防禦體係的可能,也並不是不存在的,最起碼來說,敵人的警惕心並不高,那麽,即便是有一些防禦體係存在,恐怕其級別,也未必就能對超光速艦隊構成威脅,而這,正是地球艦隊的一線生機之所在。
隻要艦隊成功的衝出了蟲洞通道,在敵人未及反應之前散開隊形,脫離了敵方的防禦體係的限製,那麽,地球文明的冒險計劃幾乎就成功了一半了。
哪怕敵人在隨後立刻發現了異常的情況,身處於大範圍星際空間之中的超光速艦隊,也完全具備了與任何敵人周旋的能力。
當然,地球文明艦隊之所以冒險進入蟲洞,是為了有效遏製敵對文明的進攻能力的,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和敵人的作戰力量戰幾個回合的問題,關鍵在於,以最快的速度,發現敵方的作戰基地、後勤基地,可居住星球等等,隻有解決了這些關鍵性的目標,才可以盡可能地瓦解敵人的亞光速戰艦作戰能力,讓地球文明的超光速艦隊,具備控製戰場的能力。
以地球超光速艦隊的能力而言,想要做到這一切,顯然並不是什麽難事。
而一旦敵人的本土後勤星球體係被徹底癱瘓,那麽,即便是一個龐大的星際文明,受限於恒星係與恒星係之間的遙遠距離問題,數量最為巨大的亞光速飛船也將變得毫無用武之地,想要在最短時間內發動反擊作戰,也都必須要用到超光速飛船才行,而且這個所謂的最短時間,通常也都要消耗十幾、幾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
有了這十幾幾十年時間的緩衝,地球艦隊早就回複完畢,重新具備完全的作戰能力了,哪裏會懼怕敵方的超光速艦隊。
可以說,在相對少量的超光速飛船之間的作戰模式之中,地球文明專門設計的超光速戰艦,是絕對不會畏懼任何同等級的飛船的……敵方作為沒有獨立製造超光速飛船能力的星際文明,可想而知,不但超光速飛船的數量不可能無窮無盡之外,甚至,恐怕連專用的超光速戰艦也都未必具備。
以民用級別的超光速飛船和地球文明特意製造的作戰型戰艦相抗衡,地球文明艦隊不狠狠給它點顏色看看才怪了呢。
可以說,如此一來的話,地球文明就完全控製了局勢,掌握住了蟲洞通道的所有權。
但是,如此一來的話,地球文明也就有可能遇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那就是一旦敵方文明選擇了曝光該蟲洞通到的話,地球文明又很有可能因此而麵臨諸多的威脅,甚至是某些比地球文明更強大的文明的威脅。
總之種種戰局推演之下,地球文明的所有官方作戰高層人員都已經明確了一個關鍵,那就是,無論地球文明所準備的作戰艦隊有多麽龐大的數量,無論作戰計劃準備的多麽周全,想要最大程度的實現地球文明奪取該蟲洞通道,解決地球文明這一重要邊界隱患的唯一核心關鍵就是,對與蟲洞通道的控製能力。
地球文明有能力控製蟲洞通道的話,即便其它條件都稍差一些,也無損於作戰目標的完成,而一旦地球文明對蟲洞通道的控製出現了問題的話,即便是其它工作做得再好,也都有可能麵臨無數意想不到的問題。
而想要徹底解決對蟲洞通道的控製問題,地球文明所能夠依賴的最終也隻有蟲洞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了。
正是因此之故,地球文明高層對整個蟲洞研究團隊不單單給予了無以倫比的待遇和支持,更是給予了其無比殷切的期盼!
而這樣的期盼,則毫無疑問,成為了整個蟲洞研究團隊心頭之上無限之大的壓力。(未完待續。)
而同樣的,若是蟲洞通道不被徹底關閉的話,一旦等地球文明的遠征作戰取得勝利結果之後,即便是地球文明穩守蟲洞通道一側,絕不向通道另一側發動任何攻勢,蟲洞另一側的星際文明也一定會坐立不安,打內心深處充滿不安全感,勢必要掃除地球文明的威脅,重新占據蟲洞兩側的優勢地盤才肯善罷甘休。
這種事情無關乎人性,無關乎道德,隻是一種文明的本能罷了。
任何一個文明,在感受到了外來文明深深的威脅之後,都會毫不猶豫的將威脅掐死在萌芽階段,問題隻在一個能不能,而不在於會不會。
也是因此之故,這條橫在地球文明與外來文明之間的蟲洞通道若是不能夠被妥善處置的話,兩個文明之間就絕對不可能保持安定和平衡。
地球文明不可能坐視這個域外文明在自己的身邊一點一點壯大,最終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那個域外的不知名文明,也不可能坐視一條直通自己文明腹心之地的蟲洞通道居然並不在自己的牢牢掌握之中。
本來這個文明在有著一條突然開啟的蟲洞通道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利好,自身文明有了周圍其他文明誰也相比不了的巨大發展空間與回旋餘地,這對一個文明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結果突然一下子,蟲洞另一側新建起來的發展基地被蟲洞另一側的本土文明給推平了,蟲洞通道也被該文明給占據了下來,這一下子,便捷的時空通道成為了巨大的戰略漏洞,文明腹心之地直接和一個敵對文明接壤,外來文明隻要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發動一場同如其來的戰爭,人家怎麽可能站得住腳,不發動全力,打個你死我活才怪!
而一旦兩方文明陷入到彼此攻伐不斷的境況之後,這條蟲洞通道無疑就將成為一條無比血腥的戰線,成為兩個文明欲罷不能的出血口,隻有一方流盡了鮮血,戰無可戰了,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妥協。
這樣的流血戰爭一旦徹底成形的話,可以說對地球文明的壓力將是極其之大的,地球文明的劣勢幾乎一覽無遺,這種堵在蟲洞通道上的近距離戰爭,可以說根本就顯示不出超光速飛船的實力來,小小的一條蟲洞通道,隻是可以並排駛過幾艘幾百米直徑的大中型飛船罷了,這樣的一條高速通道,根本就用不著是用什麽超光速飛船,隻需要幾條高速行駛的亞光速飛船一衝之下,整條通道就立刻會被貫通了,在蟲洞通道前麵,幾乎可以說是守無可守的。
而一旦守不住蟲洞通道的最前線,敵對文明無疑就可以從容不迫地從蟲洞通道之中源源不斷的向外暴兵了,這時候,作為純粹的戰場,超光速飛船與亞光速飛船之間的戰爭性能區別雖然依舊巨大,但是,兩者之間卻再也不是完全無法抗衡得了。
最起碼的一點,依靠本土優勢,敵對異域文明可以源源不斷的從自己本土之中派遣來無數的亞光速飛船,以超密集的作戰陣型,為己方構架出一個作戰陣地出來。
若是以此陣地為基礎,後方源源不斷調遣來人力物力,建造星球前沿作戰基地,那麽,即便是地球文明的超光速艦隊全幅火力開動,也恐怕未必能夠取得什麽優勢。
而一旦敵方徹底站穩了腳跟,重新占據恒星係作為作戰前線的話,那麽地球文明甚至有不戰自敗的風險……畢竟,說到底地球文明的本土距離這個戰場也還是有著上百光年的距離的,即便是想要派遣援軍過來,所需時間也是需要動輒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的,而即便是派來了新的軍力,也必然是為數不多的超光速戰艦。
以區區少量的,造價高昂的超光速戰艦來和敵人無以計數的,造價低廉的亞光速飛船進行對抗作戰,地球文明勢必不可能有任何便宜可占的。
說句難聽的話,一艘超光速飛船,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之一座可居住星球的價值都低不到哪裏去,隨便磕著碰著都是巨大的損耗,而人家的亞光速飛船,以一顆星球為基地,年產量甚至無以計數,這兩者之間的戰鬥,根本就是沒有絲毫性價比可言的。
在常規模式之下,超光速飛船從來都不是作為硬靶子來和敵人的亞光速飛船硬碰硬的,超光速飛船的作戰目標,通常都是敵對星球!
以一顆超光速飛船的實力,衝過重重堵截,直插敵陣,對核心星球進行戰略打擊,直接覆滅敵方星球的有生力量,癱瘓其作戰、生產體係,這才是超光速飛船所應該完成的作戰目標,而不是和敵人玩什麽陣地戰,硬碰硬!
然而,若是蟲洞通道無法在第一時間關閉的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硬碰硬的作戰方式,卻似乎是根本就難以避免的。
地球文明遠征艦隊,畢竟隻是少量超光速飛船所組成的作戰艦隊,若是不能夠第一時間將蟲洞通道按蟲洞網絡通用程序關閉的話,那麽,以如此少量的飛船數量,很大程度上來說,是阻止不了這種硬碰硬的作戰模式的演變發生的。
因為戰爭一旦打響,地球文明艦隊為避免兩麵作戰,必然依舊要以蟲洞通道為目標,以空間震撼彈為基礎,先行短暫擾亂蟲洞通道的傳送機製,避免敵人援軍源源不斷從蟲洞另一側趕來支援,第一時間清除敵方在本時空的既有作戰力量,以免蟲洞通道恢複正常之後,陷入到兩麵作戰的危險之中。
然而如此一來的話,敵人一旦反應過來,還是不可避免的要派遣大量戰艦進行蟲洞通道的搶奪,地球艦隊依舊要陷入大量亞光速戰艦的硬戰之中,這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而地球文明若要避免這種幾乎難以避免的硬仗,那麽,唯一的解決之道就變成了,在地球文明以空間震撼彈封鎖蟲洞通道之前,先行派遣少部分超光速飛船通過蟲洞通道,來到對方星域之中,然後在以空間震撼彈封鎖蟲洞通道,地球文明艦隊一分為二,背靠背依托被封鎖的蟲洞通道為天險,進行兩麵獨立作戰。
一旦采取這種作戰策略,那麽,留在本土時空的作戰艦隊相對來說其作戰環境雖然會因為己方艦隊成員數量縮小而更添幾分風險,但是,總體來說,其風險還是相對較小且可控的。
畢竟,己方艦隊突然襲擊,全體艦隊成員都是超光速戰艦,想要打擊敵方一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前沿開發星係,這無論如何都是不成問題的,實在不行的話,進行毀滅性打擊,盡殲該星係所有敵對者艦隊和建築就是了。
但這種作戰策略之下,通過蟲洞通道進入敵方文明大本營作戰的艦隊成員,其風險就無疑要巨大的多了。
畢竟,在這種冒險至極的作戰策略之下,因為完全沒有前期作戰偵測的緣故,作戰艦隊所需要麵臨的風險將會是無上限的……誰都不知道,敵方文明在蟲洞的這一側,到底都布置了何等嚴密的防禦設施,到底安排了何等規模的作戰力量。
更有甚者,艦隊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將要出現在什麽樣的的環境之中,這其中所蘊含的風險,無疑是無比的巨大的,甚至一個不小心的話,甚至地球文明的整個作戰艦隊都將會被全數摧毀,這並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
這種作戰計劃也是因此之故,而幾乎是完全不可取的。
但是,如果未來地球文明對於蟲洞科技的研究水平始終達不到讓人滿意的標準的話,那麽,為了抑製敵對文明的成長,平息地球文明的邊境隱患,這又成為了唯一可行的辦法,因為實行這項計劃的話,最起碼還可以賭個萬一:萬一敵對文明因為種種緣故而沒有在蟲洞另一側形成嚴密的防禦體係的話,那麽,這樣的作戰行為,無疑就具備了成功的可能性。
從這一點來說的話,地球文明的艦隊,倒也真的未必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因為最起碼從多年的情報監控來看,這個異域文明一直都以為周邊的星域是沒有什麽文明存在的,也是因此之故,他們在蟲洞附近也沒有建立大規模防禦體係的跡象,若是按此推測的話,蟲洞另一側也未建立起防禦體係的可能,也並不是不存在的,最起碼來說,敵人的警惕心並不高,那麽,即便是有一些防禦體係存在,恐怕其級別,也未必就能對超光速艦隊構成威脅,而這,正是地球艦隊的一線生機之所在。
隻要艦隊成功的衝出了蟲洞通道,在敵人未及反應之前散開隊形,脫離了敵方的防禦體係的限製,那麽,地球文明的冒險計劃幾乎就成功了一半了。
哪怕敵人在隨後立刻發現了異常的情況,身處於大範圍星際空間之中的超光速艦隊,也完全具備了與任何敵人周旋的能力。
當然,地球文明艦隊之所以冒險進入蟲洞,是為了有效遏製敵對文明的進攻能力的,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和敵人的作戰力量戰幾個回合的問題,關鍵在於,以最快的速度,發現敵方的作戰基地、後勤基地,可居住星球等等,隻有解決了這些關鍵性的目標,才可以盡可能地瓦解敵人的亞光速戰艦作戰能力,讓地球文明的超光速艦隊,具備控製戰場的能力。
以地球超光速艦隊的能力而言,想要做到這一切,顯然並不是什麽難事。
而一旦敵人的本土後勤星球體係被徹底癱瘓,那麽,即便是一個龐大的星際文明,受限於恒星係與恒星係之間的遙遠距離問題,數量最為巨大的亞光速飛船也將變得毫無用武之地,想要在最短時間內發動反擊作戰,也都必須要用到超光速飛船才行,而且這個所謂的最短時間,通常也都要消耗十幾、幾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
有了這十幾幾十年時間的緩衝,地球艦隊早就回複完畢,重新具備完全的作戰能力了,哪裏會懼怕敵方的超光速艦隊。
可以說,在相對少量的超光速飛船之間的作戰模式之中,地球文明專門設計的超光速戰艦,是絕對不會畏懼任何同等級的飛船的……敵方作為沒有獨立製造超光速飛船能力的星際文明,可想而知,不但超光速飛船的數量不可能無窮無盡之外,甚至,恐怕連專用的超光速戰艦也都未必具備。
以民用級別的超光速飛船和地球文明特意製造的作戰型戰艦相抗衡,地球文明艦隊不狠狠給它點顏色看看才怪了呢。
可以說,如此一來的話,地球文明就完全控製了局勢,掌握住了蟲洞通道的所有權。
但是,如此一來的話,地球文明也就有可能遇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那就是一旦敵方文明選擇了曝光該蟲洞通到的話,地球文明又很有可能因此而麵臨諸多的威脅,甚至是某些比地球文明更強大的文明的威脅。
總之種種戰局推演之下,地球文明的所有官方作戰高層人員都已經明確了一個關鍵,那就是,無論地球文明所準備的作戰艦隊有多麽龐大的數量,無論作戰計劃準備的多麽周全,想要最大程度的實現地球文明奪取該蟲洞通道,解決地球文明這一重要邊界隱患的唯一核心關鍵就是,對與蟲洞通道的控製能力。
地球文明有能力控製蟲洞通道的話,即便其它條件都稍差一些,也無損於作戰目標的完成,而一旦地球文明對蟲洞通道的控製出現了問題的話,即便是其它工作做得再好,也都有可能麵臨無數意想不到的問題。
而想要徹底解決對蟲洞通道的控製問題,地球文明所能夠依賴的最終也隻有蟲洞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了。
正是因此之故,地球文明高層對整個蟲洞研究團隊不單單給予了無以倫比的待遇和支持,更是給予了其無比殷切的期盼!
而這樣的期盼,則毫無疑問,成為了整個蟲洞研究團隊心頭之上無限之大的壓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