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鋼鐵戰星在這一輪的攻擊之中,用最直接、暴力的手段幹擾了地球艦隊部分戰艦的飛行航向,最終引導數以百計的地球戰艦進入到它的超光速炮彈道範圍之中,大量的地球戰艦遭受到了損傷。
這表麵上看是地球艦隊損失頗大。
但戰場上的事情從來就不是那麽簡單的。
地球艦隊在鋼鐵戰星的這一輪攻擊之中,固然是受創不小,但是總歸也不過是一輪攻擊之下幾百艘戰艦的損傷罷了,這對於地球艦隊整體近二十萬艘戰艦的龐大規模來說,實際上不過是一丁點的皮毛之傷,並不能真正影響到地球艦隊的戰力。
而且這些傷亡戰艦之中,絕大多數還都不過是戰艦有部分殘損故障的情況,隻有很少一部分戰艦是徹底被摧毀掉了。對於地球艦隊來說,這種情況就更是無足輕重了。
真正要算起來,其實鋼鐵戰星同樣也是頗有損失的。
最起碼在這一輪的攻擊之中,鋼鐵戰星就因為其過於粗暴直接的行動,讓地球文明摸清楚了它的部分操作手法。
在地球本部接收到這一輪打擊之中,地球艦隊所遭受到的種種狀況數據之後,很快就通過對大量的異常數據的精確分析,弄明白了鋼鐵戰星通過微妙手段精確引導地球戰艦航向的某些具體做法和表現特征。
同時依據這些已有收獲,地球文明重新對之前的幾輪攻擊之中,地球艦隊所接收到的周邊戰場的情況數據進行了分析、匹配,從中進一步找到了更多的有效數據,進而掌握了鋼鐵戰星偽造戰場數據,引導地球艦隊往火坑裏撞的行為模式。
具體來說,鋼鐵戰星就是依據其所擁有的部分戰場知情權,對地球艦隊進行具體分析之後,針對某些有較大可能通過進行引導進而產生殺傷效果的艦船,進行了一係列的戰場提前布局,通過種種製造障礙、製造危機的手法,讓地球戰艦不知不覺之中落入彀中。
為了不知不覺之中讓這些地球戰艦掉落到陷阱之中,鋼鐵戰星動用了大量的細微操作手法,充分利用了戰場環境能夠被其最大化影響、利用的便利條件,常常在眾多地球戰艦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為其人為製造了大量危機,進而引導地球戰艦走上自毀之路。
而這些鋼鐵戰星的細微操作手法,現在通過地球文明本部大量的數據分析,已經算是初步的分析了個七七八八,掌握了其絕大多數的具體特征。
有了這些數據之後,根據這些大量的特征資料,地球文明本部很快就編製了一批新的作戰反應機製模塊,回傳到了地球艦隊之中,快速加載到了每一艘地球戰艦的艦載超級計算機之中,隨時對戰場環境進行數據采樣分析。
有了這套數據模型,地球艦隊不但不會再輕易得被鋼鐵戰星引導到死路上,甚至還可以通過對鋼鐵戰星某些辨識度極高的操作手法的分析,反向解析出戰場上的哪些地帶,可能存在著致命的安全隱患,並且對其進行合理規避。
其實鋼鐵戰星未必不清楚自己貿然采取之前那種粗暴的操作手法,很有可能會導致自己被看破底牌,從而導致後續的操作手法變得徹底無效化。
但是鋼鐵戰星其實也是不得不為,因為鋼鐵戰星全麵掌控、監控著整個戰場的方方麵麵,對於地球艦隊與其文明本部之間的大量數據交換,鋼鐵戰星可謂是看的清清楚楚。
這種情況再明顯不過,很顯然地球艦隊是在向地球文明本部求援,讓地球文明本部對之前的大量戰場數據進行解析,從而破解鋼鐵戰星大量損毀地球戰艦的種種細微特征。
一旦之前的戰場情況被解析完畢,鋼鐵戰星再想要對地球艦隊的航向進行引導,那不啻於是癡人說夢的事情,鋼鐵戰星對地球戰艦的摧毀效率立刻就要一落千丈,再想要一波攻擊就摧毀地球艦隊數十上百艘艦船,那就成了近乎於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光年的漫長距離,超光速炮攻擊長達一天時間的戰場延遲效果,再加上地球戰艦隨時都有大量的戰場屏障可以依托,這將讓鋼鐵戰星的毀傷效率降低到讓人不忍卒睹的地步。
對於鋼鐵戰星而言,情況已經可謂是迫在眉睫。它雖然清楚的看到了地球艦隊的所作所為,也能夠清楚的知道地球艦隊到底意欲何為,但可惜的是,看的雖然清楚,但是鋼鐵戰星卻完全無法幹擾地球艦隊和地球文明本部之間的通訊。
雖然總體上來說,現在地球文明的通訊技術水平相對於鋼鐵戰星而言,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老實說地球文明的通訊技術也是絲毫不弱,無論是從通訊效率還是通訊安全上來說,都沒有太多的可以指摘的地方。
如果地球艦隊隻能夠朝著一個方向發送通訊信息的話,鋼鐵戰星還能夠通過更大功率的通訊幹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地球文明和艦隊之間的通訊效果,但問題是地球艦隊和文明本部之間通訊,是同時向著三個方向、通過三個直屬星域的信息中轉,和地球文明本部之間建立通訊聯係的,這樣一來鋼鐵戰星根本就沒有幹擾通訊的可能,這也就意味著鋼鐵戰星之前所表現出來的操作手法,遲早會被地球文明所破解。
並且時間拖得越久、數據標本采集的越齊全,鋼鐵戰星操作手法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就逼的鋼鐵戰星不得不冒險了,哪怕明知道出手次數越多、手法越粗暴越容易暴露有效信息,鋼鐵戰星也不得不冒險采取行動,因為時間拖得越久對它來說越不利,倒不如幹脆趁著地球艦隊沒弄清楚情況之前,多采取幾次行動,對地球戰艦多造成一點殺傷。
可以說這種情況下,多撈到一次成果對於鋼鐵戰星而言都已經算是賺到的了,比謹慎行事卻無所作為,最終還是讓地球文明破解了戰場關鍵要劃算得多。
隻是鋼鐵戰星萬萬沒有想到,地球文明居然如此得給力,它才僅僅隻是暴力行動了一次,就已經被地球文明抓住了馬腳,順藤摸瓜更是解析出了它之前大量的操作手法。
結果鋼鐵戰星之前還行之有效的種種操作手法,後來就再也沒有效果可言了,鋼鐵戰星一輪攻擊過後五分鍾時間內的安全時間之中,地球文明戰艦還顯得輕鬆一些,並沒有顯出那種識破一切陰謀詭計的強大洞察力,還總有著一些戰艦不知不覺的就已經進入到了危險的超光速炮攻擊彈道範圍內。
但是鋼鐵戰星一旦采取引導措施,動用種種手段想要讓地球戰艦向著引導方向變向,地球艦隊卻立刻就顯示出了精明的本質,往往第一時間就識破了鋼鐵戰星的詭計,根本就不往套裏鑽!
所以接下來的幾輪攻擊,鋼鐵戰星所收獲的戰果可謂是一輪更比一輪差,一次對地球艦隊造成的傷亡往往都在兩位數左右,而且絕大多數的受損戰艦也都不過是艦體輕微受損、能量護罩部分受創罷了,直接被一輪攻擊就徹底打包的艦船,數量可謂是微乎其微。
如此一來,之前的將地球艦隊主動引導向危險地帶的行動,至此算是已經徹底的破了產了,鋼鐵戰星每一輪攻擊,對地球艦隊所能夠造成的打擊的規模也都堪稱是少得可憐。
匆匆之間五天時間已經轉眼流逝,在這期間,鋼鐵戰星也曾不堪容忍失敗,反複尋找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試圖獲得更大的戰果,對地球艦隊造成更有成效的打擊效果。
期間鋼鐵戰星也有幾次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和最開始一樣,鋼鐵戰星往往得意不了多長時間,就很快被地球艦隊找到了破局的辦法,最終重新又將傷亡數量壓低到了最小化。
敵我雙方之間在這片廣袤的戰場上來來回回鬥了無數個回合,時間仿佛進入了加速度一般,幾乎是毫無知覺的就已經匆匆溜走了,在地球艦隊跳躍到這處戰場的第五天時,整個地球艦隊在鋼鐵戰星無數輪的狂轟濫炸之下,也僅僅隻是損失了三萬艘左右的戰艦。
原本地球艦隊被鋼鐵戰星直接攻擊摧毀的戰艦的數量其實僅僅隻有一萬艘左右的規模,其他大量的損傷都不過是僅僅隻是戰艦局部受損,能量護罩一定程度上失效罷了。
但是因為反抗聯盟防禦係統全部執掌在鋼鐵戰星的手中的緣故,這些第一線的作戰力量雖然失去了一開始將地球艦隊引導向死亡地帶的最大作用,但是在之後幾天的時間之中,在鋼鐵戰星的一手操作之下,這些光速亞光速的武器還是展現出了可怕的戰場作用,像螞蟻啃大象一般,硬生生的啃掉了地球艦隊兩萬多艘寶貴的時空跳躍戰艦!
原本這些技術含量遠遠落後於地球艦隊的武器係統,在麵對著地球艦隊的時候往往是發揮不出什麽效果的,地球艦隊就算是在跳躍引擎冷卻期內被大量的非超光速攻擊武器係統飽和性攻擊,借助於十多倍光速的巡航速度,靈活多變的變形航行技巧,還有防禦能力極其強大的多層能量護罩係統,地球艦隊就算是在萬軍叢中,依舊能夠登萍度水涉險而過,輕易不會受到什麽損傷。
但是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鋼鐵戰星的存在改變了一起。
即便鋼鐵戰星並沒有衝鋒在前,對地球艦隊發出最致命的打擊,但是鋼鐵戰星的存在依舊是主導一切,改變了太多的常識常理。
通過對地球艦隊發出的那一輪輪的遠程超光速打擊,鋼鐵戰星雖然僅僅隻是直接摧毀了一萬艘地球戰艦,但還有著數萬艘的戰艦被鋼鐵戰星一炮擊中,產生了大量的損傷。
這些戰艦哪怕僅僅隻是被鋼鐵戰星擊中一次,也都像是受到了撞擊的雞蛋一樣,出現了大小不等的裂痕,這就給了那些常規的作戰武器以可趁之機。
一次兩次的攻擊,地球戰艦能夠躲過去,但反抗聯盟防禦係統內的攻擊武器就算是均分到每一艘戰艦的身上,分到的數量也得用成千上萬的規模來計算,這些武器在鋼鐵戰星的有效指引之下,蒼蠅專盯有縫的卵,死盯著那些受損的戰艦不放,采取接力式的攻擊,最終還是用一波接著一波的攻擊,成功的摧毀了這些受損戰艦的防護罩,進而摧毀了這些戰艦的外殼,對這些戰艦施以了致命的打擊。
多達兩萬多艘地球戰艦就是這樣被零敲碎打,一點一點被摧毀的。
鋼鐵戰星在將這些戰艦摧毀到基本沒有了反抗的能力的時候,一開始還試圖俘獲這些戰艦,但是這些失去動力、失去反抗能力的地球戰艦最終都選擇了在最後關頭進行自毀,沒有讓鋼鐵戰星撿到一丁點的便宜。
後來鋼鐵戰星索性也就不浪費時間了,對那些被死死盯住的地球戰艦,都是一概徹底摧毀為止。
到了這場交火進入到了第四天,也就是地球艦隊完成跳躍之後的第五天,地球艦隊不僅僅是徹底失去了三萬多艘戰艦,同樣還有著好幾萬艘戰艦也都是傷痕累累不堪重負了。
好在這時候地球艦隊的時空跳躍引擎已經徹底的冷卻完畢,已經可以重新啟動時空跳躍了。
按說這個時候地球艦隊已經完全可以進行大規模時空跳躍,從而徹底擺脫鋼鐵戰星的威脅,讓艦隊進入到安全區域之中了進行修養。
鋼鐵戰星經過之前的一次短程時空跳躍,它在五天左右的冷卻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引擎冷卻工作的,這個時候地球艦隊采取時空跳躍行動,鋼鐵戰星隻能夠幹著急沒辦法,它對地球艦隊沒有絲毫的阻攔之力。
哪怕就是擔心鋼鐵戰星的跳躍冷卻期會在地球艦隊下一次的冷卻期到來之前結束,擔心地球艦隊會被重新跳躍過來的鋼鐵戰星發起新的一輪攻擊,地球艦隊也完全可以采用分散跳躍的方式,整個艦隊分成無數個小艦隊,四散到以三光年為半徑的廣袤星空之中。
這表麵上看是地球艦隊損失頗大。
但戰場上的事情從來就不是那麽簡單的。
地球艦隊在鋼鐵戰星的這一輪攻擊之中,固然是受創不小,但是總歸也不過是一輪攻擊之下幾百艘戰艦的損傷罷了,這對於地球艦隊整體近二十萬艘戰艦的龐大規模來說,實際上不過是一丁點的皮毛之傷,並不能真正影響到地球艦隊的戰力。
而且這些傷亡戰艦之中,絕大多數還都不過是戰艦有部分殘損故障的情況,隻有很少一部分戰艦是徹底被摧毀掉了。對於地球艦隊來說,這種情況就更是無足輕重了。
真正要算起來,其實鋼鐵戰星同樣也是頗有損失的。
最起碼在這一輪的攻擊之中,鋼鐵戰星就因為其過於粗暴直接的行動,讓地球文明摸清楚了它的部分操作手法。
在地球本部接收到這一輪打擊之中,地球艦隊所遭受到的種種狀況數據之後,很快就通過對大量的異常數據的精確分析,弄明白了鋼鐵戰星通過微妙手段精確引導地球戰艦航向的某些具體做法和表現特征。
同時依據這些已有收獲,地球文明重新對之前的幾輪攻擊之中,地球艦隊所接收到的周邊戰場的情況數據進行了分析、匹配,從中進一步找到了更多的有效數據,進而掌握了鋼鐵戰星偽造戰場數據,引導地球艦隊往火坑裏撞的行為模式。
具體來說,鋼鐵戰星就是依據其所擁有的部分戰場知情權,對地球艦隊進行具體分析之後,針對某些有較大可能通過進行引導進而產生殺傷效果的艦船,進行了一係列的戰場提前布局,通過種種製造障礙、製造危機的手法,讓地球戰艦不知不覺之中落入彀中。
為了不知不覺之中讓這些地球戰艦掉落到陷阱之中,鋼鐵戰星動用了大量的細微操作手法,充分利用了戰場環境能夠被其最大化影響、利用的便利條件,常常在眾多地球戰艦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為其人為製造了大量危機,進而引導地球戰艦走上自毀之路。
而這些鋼鐵戰星的細微操作手法,現在通過地球文明本部大量的數據分析,已經算是初步的分析了個七七八八,掌握了其絕大多數的具體特征。
有了這些數據之後,根據這些大量的特征資料,地球文明本部很快就編製了一批新的作戰反應機製模塊,回傳到了地球艦隊之中,快速加載到了每一艘地球戰艦的艦載超級計算機之中,隨時對戰場環境進行數據采樣分析。
有了這套數據模型,地球艦隊不但不會再輕易得被鋼鐵戰星引導到死路上,甚至還可以通過對鋼鐵戰星某些辨識度極高的操作手法的分析,反向解析出戰場上的哪些地帶,可能存在著致命的安全隱患,並且對其進行合理規避。
其實鋼鐵戰星未必不清楚自己貿然采取之前那種粗暴的操作手法,很有可能會導致自己被看破底牌,從而導致後續的操作手法變得徹底無效化。
但是鋼鐵戰星其實也是不得不為,因為鋼鐵戰星全麵掌控、監控著整個戰場的方方麵麵,對於地球艦隊與其文明本部之間的大量數據交換,鋼鐵戰星可謂是看的清清楚楚。
這種情況再明顯不過,很顯然地球艦隊是在向地球文明本部求援,讓地球文明本部對之前的大量戰場數據進行解析,從而破解鋼鐵戰星大量損毀地球戰艦的種種細微特征。
一旦之前的戰場情況被解析完畢,鋼鐵戰星再想要對地球艦隊的航向進行引導,那不啻於是癡人說夢的事情,鋼鐵戰星對地球戰艦的摧毀效率立刻就要一落千丈,再想要一波攻擊就摧毀地球艦隊數十上百艘艦船,那就成了近乎於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光年的漫長距離,超光速炮攻擊長達一天時間的戰場延遲效果,再加上地球戰艦隨時都有大量的戰場屏障可以依托,這將讓鋼鐵戰星的毀傷效率降低到讓人不忍卒睹的地步。
對於鋼鐵戰星而言,情況已經可謂是迫在眉睫。它雖然清楚的看到了地球艦隊的所作所為,也能夠清楚的知道地球艦隊到底意欲何為,但可惜的是,看的雖然清楚,但是鋼鐵戰星卻完全無法幹擾地球艦隊和地球文明本部之間的通訊。
雖然總體上來說,現在地球文明的通訊技術水平相對於鋼鐵戰星而言,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老實說地球文明的通訊技術也是絲毫不弱,無論是從通訊效率還是通訊安全上來說,都沒有太多的可以指摘的地方。
如果地球艦隊隻能夠朝著一個方向發送通訊信息的話,鋼鐵戰星還能夠通過更大功率的通訊幹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地球文明和艦隊之間的通訊效果,但問題是地球艦隊和文明本部之間通訊,是同時向著三個方向、通過三個直屬星域的信息中轉,和地球文明本部之間建立通訊聯係的,這樣一來鋼鐵戰星根本就沒有幹擾通訊的可能,這也就意味著鋼鐵戰星之前所表現出來的操作手法,遲早會被地球文明所破解。
並且時間拖得越久、數據標本采集的越齊全,鋼鐵戰星操作手法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就逼的鋼鐵戰星不得不冒險了,哪怕明知道出手次數越多、手法越粗暴越容易暴露有效信息,鋼鐵戰星也不得不冒險采取行動,因為時間拖得越久對它來說越不利,倒不如幹脆趁著地球艦隊沒弄清楚情況之前,多采取幾次行動,對地球戰艦多造成一點殺傷。
可以說這種情況下,多撈到一次成果對於鋼鐵戰星而言都已經算是賺到的了,比謹慎行事卻無所作為,最終還是讓地球文明破解了戰場關鍵要劃算得多。
隻是鋼鐵戰星萬萬沒有想到,地球文明居然如此得給力,它才僅僅隻是暴力行動了一次,就已經被地球文明抓住了馬腳,順藤摸瓜更是解析出了它之前大量的操作手法。
結果鋼鐵戰星之前還行之有效的種種操作手法,後來就再也沒有效果可言了,鋼鐵戰星一輪攻擊過後五分鍾時間內的安全時間之中,地球文明戰艦還顯得輕鬆一些,並沒有顯出那種識破一切陰謀詭計的強大洞察力,還總有著一些戰艦不知不覺的就已經進入到了危險的超光速炮攻擊彈道範圍內。
但是鋼鐵戰星一旦采取引導措施,動用種種手段想要讓地球戰艦向著引導方向變向,地球艦隊卻立刻就顯示出了精明的本質,往往第一時間就識破了鋼鐵戰星的詭計,根本就不往套裏鑽!
所以接下來的幾輪攻擊,鋼鐵戰星所收獲的戰果可謂是一輪更比一輪差,一次對地球艦隊造成的傷亡往往都在兩位數左右,而且絕大多數的受損戰艦也都不過是艦體輕微受損、能量護罩部分受創罷了,直接被一輪攻擊就徹底打包的艦船,數量可謂是微乎其微。
如此一來,之前的將地球艦隊主動引導向危險地帶的行動,至此算是已經徹底的破了產了,鋼鐵戰星每一輪攻擊,對地球艦隊所能夠造成的打擊的規模也都堪稱是少得可憐。
匆匆之間五天時間已經轉眼流逝,在這期間,鋼鐵戰星也曾不堪容忍失敗,反複尋找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試圖獲得更大的戰果,對地球艦隊造成更有成效的打擊效果。
期間鋼鐵戰星也有幾次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和最開始一樣,鋼鐵戰星往往得意不了多長時間,就很快被地球艦隊找到了破局的辦法,最終重新又將傷亡數量壓低到了最小化。
敵我雙方之間在這片廣袤的戰場上來來回回鬥了無數個回合,時間仿佛進入了加速度一般,幾乎是毫無知覺的就已經匆匆溜走了,在地球艦隊跳躍到這處戰場的第五天時,整個地球艦隊在鋼鐵戰星無數輪的狂轟濫炸之下,也僅僅隻是損失了三萬艘左右的戰艦。
原本地球艦隊被鋼鐵戰星直接攻擊摧毀的戰艦的數量其實僅僅隻有一萬艘左右的規模,其他大量的損傷都不過是僅僅隻是戰艦局部受損,能量護罩一定程度上失效罷了。
但是因為反抗聯盟防禦係統全部執掌在鋼鐵戰星的手中的緣故,這些第一線的作戰力量雖然失去了一開始將地球艦隊引導向死亡地帶的最大作用,但是在之後幾天的時間之中,在鋼鐵戰星的一手操作之下,這些光速亞光速的武器還是展現出了可怕的戰場作用,像螞蟻啃大象一般,硬生生的啃掉了地球艦隊兩萬多艘寶貴的時空跳躍戰艦!
原本這些技術含量遠遠落後於地球艦隊的武器係統,在麵對著地球艦隊的時候往往是發揮不出什麽效果的,地球艦隊就算是在跳躍引擎冷卻期內被大量的非超光速攻擊武器係統飽和性攻擊,借助於十多倍光速的巡航速度,靈活多變的變形航行技巧,還有防禦能力極其強大的多層能量護罩係統,地球艦隊就算是在萬軍叢中,依舊能夠登萍度水涉險而過,輕易不會受到什麽損傷。
但是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鋼鐵戰星的存在改變了一起。
即便鋼鐵戰星並沒有衝鋒在前,對地球艦隊發出最致命的打擊,但是鋼鐵戰星的存在依舊是主導一切,改變了太多的常識常理。
通過對地球艦隊發出的那一輪輪的遠程超光速打擊,鋼鐵戰星雖然僅僅隻是直接摧毀了一萬艘地球戰艦,但還有著數萬艘的戰艦被鋼鐵戰星一炮擊中,產生了大量的損傷。
這些戰艦哪怕僅僅隻是被鋼鐵戰星擊中一次,也都像是受到了撞擊的雞蛋一樣,出現了大小不等的裂痕,這就給了那些常規的作戰武器以可趁之機。
一次兩次的攻擊,地球戰艦能夠躲過去,但反抗聯盟防禦係統內的攻擊武器就算是均分到每一艘戰艦的身上,分到的數量也得用成千上萬的規模來計算,這些武器在鋼鐵戰星的有效指引之下,蒼蠅專盯有縫的卵,死盯著那些受損的戰艦不放,采取接力式的攻擊,最終還是用一波接著一波的攻擊,成功的摧毀了這些受損戰艦的防護罩,進而摧毀了這些戰艦的外殼,對這些戰艦施以了致命的打擊。
多達兩萬多艘地球戰艦就是這樣被零敲碎打,一點一點被摧毀的。
鋼鐵戰星在將這些戰艦摧毀到基本沒有了反抗的能力的時候,一開始還試圖俘獲這些戰艦,但是這些失去動力、失去反抗能力的地球戰艦最終都選擇了在最後關頭進行自毀,沒有讓鋼鐵戰星撿到一丁點的便宜。
後來鋼鐵戰星索性也就不浪費時間了,對那些被死死盯住的地球戰艦,都是一概徹底摧毀為止。
到了這場交火進入到了第四天,也就是地球艦隊完成跳躍之後的第五天,地球艦隊不僅僅是徹底失去了三萬多艘戰艦,同樣還有著好幾萬艘戰艦也都是傷痕累累不堪重負了。
好在這時候地球艦隊的時空跳躍引擎已經徹底的冷卻完畢,已經可以重新啟動時空跳躍了。
按說這個時候地球艦隊已經完全可以進行大規模時空跳躍,從而徹底擺脫鋼鐵戰星的威脅,讓艦隊進入到安全區域之中了進行修養。
鋼鐵戰星經過之前的一次短程時空跳躍,它在五天左右的冷卻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引擎冷卻工作的,這個時候地球艦隊采取時空跳躍行動,鋼鐵戰星隻能夠幹著急沒辦法,它對地球艦隊沒有絲毫的阻攔之力。
哪怕就是擔心鋼鐵戰星的跳躍冷卻期會在地球艦隊下一次的冷卻期到來之前結束,擔心地球艦隊會被重新跳躍過來的鋼鐵戰星發起新的一輪攻擊,地球艦隊也完全可以采用分散跳躍的方式,整個艦隊分成無數個小艦隊,四散到以三光年為半徑的廣袤星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