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以前在這樣弱不禁風的防線麵前,又怎麽可能不如魚得水一般輕取無數戰果,打得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防禦部隊毫無半點招架之力。
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有了監控網絡提前指引、預警的核心星域防線,那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一方麵是三大宇宙級文明可以提前預警,針對性的根據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調動情況,在自身文明內部盡最大可能的調動最充裕的兵力,在合適的地區提前布置好防線應對鋼鐵戰星的攻擊,提前張網以待。
而另一方麵,則是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的孤軍深入,在沒有任何可靠的情報保障的情況下,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發動攻擊。
這無形之中就相當於敵我雙方之間的優勢互換,三大宇宙級文明一下子就落到了某種程度的劣勢之中。
固然,鋼鐵戰星自身的一應作戰硬實力絲毫不會受到影響,其宛如戰場頂級戰將一般的衝鋒陷陣能力足以讓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即便是在受到重重圍困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在戰場上殺個七進七出。
但是以前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無疑是兼具著行蹤詭秘以及戰場衝殺、生存能力強悍的多重優勢的。
現在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情報網絡的監控之下,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行蹤狀況卻被三大宇宙級文明近乎於全麵掌握了,那上古文明就再也沒有半點的行蹤詭秘的優勢了,一下子就從之前的神出鬼沒變成了硬生生的往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槍口上撞。
可想而知這樣一來上古文明在實際戰爭作戰之中會損失多麽龐大的戰力和威懾力,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攻勢可以說立刻就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以前三大宇宙級文明摸不清上古文明的進攻目標,隻能夠無奈得采用全線防禦,但實際上相當於全線沒有防禦的策略,被動地應對上古文明的進攻,一個個核心星域接連淪陷。
而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掌握了上古文明的實際進攻路線,不僅僅被進攻的各個核心星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防守保護,更多的沒有受到上古文明進攻的核心星域也都能夠安心的過幾天太平日子,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要擔心受到上古文明的突襲了。
可以說僅此一點好處,都不知道節省了三大宇宙級文明多少的作戰資源,減少了多少的戰爭壓力。
並且三大宇宙級文明掌握了這樣成體係的對鋼鐵戰星監控能力,可不僅僅隻是減少了三大宇宙級文明自身的壓力,增強了各個核心星域的防守能力,削弱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部分戰力那麽簡單。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大大加強了三大宇宙級文明在戰爭中的作戰實力的發揮,變相增大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在戰場上的作戰風險。
要知道,鋼鐵戰星雖然是初階宇宙級文明之中,集科技大成的頂尖作戰裝備,各種各樣的最尖端、最實用的設備一應俱全,但是畢竟鋼鐵戰星整體規模擺在那裏,它所搭載的裝備的規格也是相當有限的。
至少單單鋼鐵戰星內部所能夠安裝的探測設備的數量和體積,顯然就是相當受製約的。
三大宇宙級文明依托於各個核心星域的眾多星球還有大量的大體型太空基地,這才布置出了一個探測範圍遍及各個核心星域及周遭地區,幾乎將三大宇宙級文明現如今所有疆域都層層覆蓋住的大型監控網絡,這顯然就遠遠不是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這套強大的監控係統的探測、預警體係之下,可以說哪怕就是稍微大點的太空隕石,隻要有需要的話都可以毫無障礙的探測到,而作為探測核心重點的鋼鐵戰星以及其載艦部隊,在整個探測監控網絡的全麵探測語境之下,自然更是近乎於無所遁形。
而相形之下,雖說因為窮盡了宇宙級文明的種種巔峰之作的緣故,鋼鐵戰星在探測能力上也是相對較強的,甚至能夠最遠距離探測到幾萬、幾十萬光年之外某些區域的大體情況,從而為戰星本身的超遠程時空跳躍能力進行指導,避免鋼鐵戰星直接跳躍到某些太空物質大量富集、甚至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太空區域之中。
但是真要說起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對外探測、監控能力,顯然是遠遠不足以和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成體係監控能力相提並論的。
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探測預警能力是全範圍的,深入到自身疆域的各個角落,除了一些邊緣的,即便是探測不到也不足以威脅到各個核心星域的安全的地區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死角可言了。
而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探測能力無疑就太過於相形見絀了,它雖然最遠能夠探測到幾十萬光年之外的距離,但是那個探測精度顯然就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地方了,除了能夠為鋼鐵戰星自身的時空跳躍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
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之外,鋼鐵戰星的探測能力充其量也就能夠探測到那裏的物質富集程度到底有多高,是不是有星球存在,連大點的衛星是不是存在都難以探測清楚,這就更別提這樣的距離之內到底有沒有地方的作戰部隊隱藏了。
以鋼鐵戰星的探測能力,想要做到足以發現敵對宇宙級文明的埋伏的地步,那最起碼也要在一百光年之內的範圍才行,再稍微遠上一點的話,鋼鐵戰星就幾乎相當於是近視眼了,哪怕就是在毫無物質遮掩的真空地帶,敵對文明明晃晃的擺出了大批作戰艦隊進行攔截,鋼鐵戰星的探測設備也都發現不了這樣的狀況。
這不是鋼鐵戰星的探測設備出了什麽毛病,而是因為受限於設備的體積和數量的限製,鋼鐵戰星的探測精度隻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而且在常規上來說,這樣的探測精度其實已經是足以滿足作戰的需求了。
畢竟常規來說,鋼鐵戰星的作戰任務都是要對外進行震懾,甚至是消滅某些惹怒了宇宙級文明的星際文明的。
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之中,鋼鐵戰星主要並非是什麽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角色,而是一個遠程戰略力量投送,以及戰場作戰指揮中樞的角色。
麵對著技術實力不足,探測能力不夠的星際級文明,鋼鐵戰星有著上百光年之遙的遠程探測能力,這已經可以說是完全能夠滿足作戰需求了。
真正要是打起來的時候,鋼鐵戰星一般根本就不會進入最前線去衝殺在前,而是提前釋放出海量的作戰艦船,讓它們來作為戰爭的主力,對前線環境進行探測的偵察者,這些載艦艦船在前出幾百光年的情況下,周圍到底什麽情況通過艦船的偵查就已經一目了然了,鋼鐵戰星匯總戰場相關信息,就已經完全可以掌控全局,根本就用不著自身有著幾百光年甚至更遠距離的精確探測能力。
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那些宇宙級文明在建設鋼鐵戰星的時候當然是想要把鋼鐵戰星的各方麵能力都堆得能有多高就有多高,恨不得強到爆才行。
但無奈鋼鐵戰星作為一款體型大小有著嚴格限製的戰爭裝備,它的各方麵性能也必須是要有權衡的,各種儀器的占比規模都有著嚴格的限製,務必要各方麵的能力都能夠滿足作戰需求才行。
所以鋼鐵戰星的探測設備自然也不可能無限量的膨脹,隻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施展,能夠有個幾十上百光年的精確探測能力,幾萬幾十萬光年的遠程探測能力,這已經足夠應對戰爭的需求了。
反倒是現在鋼鐵戰星深入到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境內,充當孤軍深入、刺敵殺將的角色,攻擊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這才顯得探測距離有點不夠用了。
相對於鋼鐵戰星一次時空跳躍動輒幾百光年的距離,僅僅隻有上百光年距離的精確探測能力,這自然是顯得有點近視眼,不足以滿足現如今鋼鐵戰星的作戰需求了,但問題是這是上古文明主動超綱,給了鋼鐵戰星遠超其最初設計的作戰任務,卻不是這些鋼鐵戰星在設計、製造上有什麽嚴重的缺陷和失誤。
事實上,鋼鐵戰星雖然存在著這樣的稍微有點近視的缺陷,但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建設起係統性的探測、預警網絡之前,這點缺陷從來沒有影響到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執行任務,它們一次有效的伏擊都沒有遇到過。
畢竟,星域與星域之間的範圍都太大了,而且三大宇宙級文明內部,正常的商貿往來貨物運輸什麽的也都根本就不是走星域之間的線路,而是通過各個蟲洞通道來進行往來運輸。
這就導致了星域之間的地帶不但距離遙遠、空間巨大,而且還異常偏僻,這樣廣闊的空間正常來說根本就監控不過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進攻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還不是老老實實得正常航行,人家都是超光速航行加短程時空跳躍來趕路的,這一個跳躍就是幾百光年的距離,沒有全麵係統的監控預警網絡,僅憑一個個太空中預先布置的探測器,真的是要走了狗屎運才能夠偶爾發現以下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影蹤。
而且往往發現一次之後,根本就監控不了多長時間,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就不知道跳到哪裏去了,三大宇宙級文明就算是想要提前布局,埋伏鋼鐵戰星進行伏擊,這顯然也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不過這種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建立起了針對鋼鐵戰星的,係統性的監控預警網絡之後,顯然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畢竟鋼鐵戰星的弊端三大宇宙級文明是清清楚楚的,在確認了鋼鐵戰星的相關特征,具體身份信息之後,三大宇宙級文明相互信息共享之下,對於任何一顆鋼鐵戰星各方麵的作戰數據三大宇宙級文明都是心知肚明的,這自然也就極大地增加了三大宇宙級文明進行埋伏作戰的成功率。
再加上上古文明獲得這些鋼鐵戰星的時間畢竟有限,在俘獲鋼鐵戰星的同時上古文明雖然也獲得了大量的戰星部隊的作戰人員,但是無論從什麽角度來看,顯然上古文明也是不可能用原班人馬來操作鋼鐵戰星,甚至發動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反攻的。
事實上,上古文明也確實沒有完全使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原班部隊人馬來操作鋼鐵戰星,而是以鋼鐵戰星的部分原部隊人員為骨幹,重新調整了各個作戰部隊的人員編製,該換了部分新的部隊人員,這才形成了新的鋼鐵戰星作戰部隊。
雖然有著大量的老成員充當部隊的骨幹,但是這樣一番調整下來,鋼鐵戰星的作戰部隊仍然不可避免得出現了水平下降的現象。之前在順風順水,三大宇宙級文明應對無力的時候,還顯現不出這方麵的弊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係統化監控預警網絡成型之後,有針對性的獲得了各個鋼鐵戰星部隊的航線、各種航行數據以後,這些情況卻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麵前顯露無疑。
按照三大宇宙級文明原本的鋼鐵戰星作戰標準來看,現如今上古文明鋼鐵戰星作戰部隊在一些作戰條令的執行上顯然是存在著一些不小的問題的。
正常來說鋼鐵戰星的航行跳躍軌跡,必須要在一係列技術和程序的安排下,盡可能不呈現某些周期性的航行規律,這是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應有的素質體現。哪怕就是對不可能威脅到鋼鐵戰星安全的星際文明發動攻擊,也必須要盡可能的迷惑敵人,不讓敵人掌握己方的規律,從而最大程度保證己方的安全。
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在對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進行一係列的數據分析後才發現,顯然這條鐵律一定程度上已經被忽視了,很多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發動進攻的鋼鐵戰星在航線選擇上都顯現出了許多麻痹大意、偷懶取巧的跡象。
而這,也為三大宇宙級文明有心算無心之下,對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進行埋伏作戰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有了監控網絡提前指引、預警的核心星域防線,那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一方麵是三大宇宙級文明可以提前預警,針對性的根據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調動情況,在自身文明內部盡最大可能的調動最充裕的兵力,在合適的地區提前布置好防線應對鋼鐵戰星的攻擊,提前張網以待。
而另一方麵,則是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的孤軍深入,在沒有任何可靠的情報保障的情況下,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發動攻擊。
這無形之中就相當於敵我雙方之間的優勢互換,三大宇宙級文明一下子就落到了某種程度的劣勢之中。
固然,鋼鐵戰星自身的一應作戰硬實力絲毫不會受到影響,其宛如戰場頂級戰將一般的衝鋒陷陣能力足以讓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即便是在受到重重圍困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在戰場上殺個七進七出。
但是以前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無疑是兼具著行蹤詭秘以及戰場衝殺、生存能力強悍的多重優勢的。
現在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情報網絡的監控之下,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行蹤狀況卻被三大宇宙級文明近乎於全麵掌握了,那上古文明就再也沒有半點的行蹤詭秘的優勢了,一下子就從之前的神出鬼沒變成了硬生生的往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槍口上撞。
可想而知這樣一來上古文明在實際戰爭作戰之中會損失多麽龐大的戰力和威懾力,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攻勢可以說立刻就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以前三大宇宙級文明摸不清上古文明的進攻目標,隻能夠無奈得采用全線防禦,但實際上相當於全線沒有防禦的策略,被動地應對上古文明的進攻,一個個核心星域接連淪陷。
而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掌握了上古文明的實際進攻路線,不僅僅被進攻的各個核心星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防守保護,更多的沒有受到上古文明進攻的核心星域也都能夠安心的過幾天太平日子,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要擔心受到上古文明的突襲了。
可以說僅此一點好處,都不知道節省了三大宇宙級文明多少的作戰資源,減少了多少的戰爭壓力。
並且三大宇宙級文明掌握了這樣成體係的對鋼鐵戰星監控能力,可不僅僅隻是減少了三大宇宙級文明自身的壓力,增強了各個核心星域的防守能力,削弱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部分戰力那麽簡單。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大大加強了三大宇宙級文明在戰爭中的作戰實力的發揮,變相增大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在戰場上的作戰風險。
要知道,鋼鐵戰星雖然是初階宇宙級文明之中,集科技大成的頂尖作戰裝備,各種各樣的最尖端、最實用的設備一應俱全,但是畢竟鋼鐵戰星整體規模擺在那裏,它所搭載的裝備的規格也是相當有限的。
至少單單鋼鐵戰星內部所能夠安裝的探測設備的數量和體積,顯然就是相當受製約的。
三大宇宙級文明依托於各個核心星域的眾多星球還有大量的大體型太空基地,這才布置出了一個探測範圍遍及各個核心星域及周遭地區,幾乎將三大宇宙級文明現如今所有疆域都層層覆蓋住的大型監控網絡,這顯然就遠遠不是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這套強大的監控係統的探測、預警體係之下,可以說哪怕就是稍微大點的太空隕石,隻要有需要的話都可以毫無障礙的探測到,而作為探測核心重點的鋼鐵戰星以及其載艦部隊,在整個探測監控網絡的全麵探測語境之下,自然更是近乎於無所遁形。
而相形之下,雖說因為窮盡了宇宙級文明的種種巔峰之作的緣故,鋼鐵戰星在探測能力上也是相對較強的,甚至能夠最遠距離探測到幾萬、幾十萬光年之外某些區域的大體情況,從而為戰星本身的超遠程時空跳躍能力進行指導,避免鋼鐵戰星直接跳躍到某些太空物質大量富集、甚至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太空區域之中。
但是真要說起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對外探測、監控能力,顯然是遠遠不足以和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成體係監控能力相提並論的。
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探測預警能力是全範圍的,深入到自身疆域的各個角落,除了一些邊緣的,即便是探測不到也不足以威脅到各個核心星域的安全的地區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死角可言了。
而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探測能力無疑就太過於相形見絀了,它雖然最遠能夠探測到幾十萬光年之外的距離,但是那個探測精度顯然就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地方了,除了能夠為鋼鐵戰星自身的時空跳躍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
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之外,鋼鐵戰星的探測能力充其量也就能夠探測到那裏的物質富集程度到底有多高,是不是有星球存在,連大點的衛星是不是存在都難以探測清楚,這就更別提這樣的距離之內到底有沒有地方的作戰部隊隱藏了。
以鋼鐵戰星的探測能力,想要做到足以發現敵對宇宙級文明的埋伏的地步,那最起碼也要在一百光年之內的範圍才行,再稍微遠上一點的話,鋼鐵戰星就幾乎相當於是近視眼了,哪怕就是在毫無物質遮掩的真空地帶,敵對文明明晃晃的擺出了大批作戰艦隊進行攔截,鋼鐵戰星的探測設備也都發現不了這樣的狀況。
這不是鋼鐵戰星的探測設備出了什麽毛病,而是因為受限於設備的體積和數量的限製,鋼鐵戰星的探測精度隻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而且在常規上來說,這樣的探測精度其實已經是足以滿足作戰的需求了。
畢竟常規來說,鋼鐵戰星的作戰任務都是要對外進行震懾,甚至是消滅某些惹怒了宇宙級文明的星際文明的。
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之中,鋼鐵戰星主要並非是什麽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角色,而是一個遠程戰略力量投送,以及戰場作戰指揮中樞的角色。
麵對著技術實力不足,探測能力不夠的星際級文明,鋼鐵戰星有著上百光年之遙的遠程探測能力,這已經可以說是完全能夠滿足作戰需求了。
真正要是打起來的時候,鋼鐵戰星一般根本就不會進入最前線去衝殺在前,而是提前釋放出海量的作戰艦船,讓它們來作為戰爭的主力,對前線環境進行探測的偵察者,這些載艦艦船在前出幾百光年的情況下,周圍到底什麽情況通過艦船的偵查就已經一目了然了,鋼鐵戰星匯總戰場相關信息,就已經完全可以掌控全局,根本就用不著自身有著幾百光年甚至更遠距離的精確探測能力。
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那些宇宙級文明在建設鋼鐵戰星的時候當然是想要把鋼鐵戰星的各方麵能力都堆得能有多高就有多高,恨不得強到爆才行。
但無奈鋼鐵戰星作為一款體型大小有著嚴格限製的戰爭裝備,它的各方麵性能也必須是要有權衡的,各種儀器的占比規模都有著嚴格的限製,務必要各方麵的能力都能夠滿足作戰需求才行。
所以鋼鐵戰星的探測設備自然也不可能無限量的膨脹,隻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施展,能夠有個幾十上百光年的精確探測能力,幾萬幾十萬光年的遠程探測能力,這已經足夠應對戰爭的需求了。
反倒是現在鋼鐵戰星深入到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境內,充當孤軍深入、刺敵殺將的角色,攻擊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這才顯得探測距離有點不夠用了。
相對於鋼鐵戰星一次時空跳躍動輒幾百光年的距離,僅僅隻有上百光年距離的精確探測能力,這自然是顯得有點近視眼,不足以滿足現如今鋼鐵戰星的作戰需求了,但問題是這是上古文明主動超綱,給了鋼鐵戰星遠超其最初設計的作戰任務,卻不是這些鋼鐵戰星在設計、製造上有什麽嚴重的缺陷和失誤。
事實上,鋼鐵戰星雖然存在著這樣的稍微有點近視的缺陷,但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建設起係統性的探測、預警網絡之前,這點缺陷從來沒有影響到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執行任務,它們一次有效的伏擊都沒有遇到過。
畢竟,星域與星域之間的範圍都太大了,而且三大宇宙級文明內部,正常的商貿往來貨物運輸什麽的也都根本就不是走星域之間的線路,而是通過各個蟲洞通道來進行往來運輸。
這就導致了星域之間的地帶不但距離遙遠、空間巨大,而且還異常偏僻,這樣廣闊的空間正常來說根本就監控不過來,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進攻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還不是老老實實得正常航行,人家都是超光速航行加短程時空跳躍來趕路的,這一個跳躍就是幾百光年的距離,沒有全麵係統的監控預警網絡,僅憑一個個太空中預先布置的探測器,真的是要走了狗屎運才能夠偶爾發現以下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影蹤。
而且往往發現一次之後,根本就監控不了多長時間,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就不知道跳到哪裏去了,三大宇宙級文明就算是想要提前布局,埋伏鋼鐵戰星進行伏擊,這顯然也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不過這種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建立起了針對鋼鐵戰星的,係統性的監控預警網絡之後,顯然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畢竟鋼鐵戰星的弊端三大宇宙級文明是清清楚楚的,在確認了鋼鐵戰星的相關特征,具體身份信息之後,三大宇宙級文明相互信息共享之下,對於任何一顆鋼鐵戰星各方麵的作戰數據三大宇宙級文明都是心知肚明的,這自然也就極大地增加了三大宇宙級文明進行埋伏作戰的成功率。
再加上上古文明獲得這些鋼鐵戰星的時間畢竟有限,在俘獲鋼鐵戰星的同時上古文明雖然也獲得了大量的戰星部隊的作戰人員,但是無論從什麽角度來看,顯然上古文明也是不可能用原班人馬來操作鋼鐵戰星,甚至發動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反攻的。
事實上,上古文明也確實沒有完全使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原班部隊人馬來操作鋼鐵戰星,而是以鋼鐵戰星的部分原部隊人員為骨幹,重新調整了各個作戰部隊的人員編製,該換了部分新的部隊人員,這才形成了新的鋼鐵戰星作戰部隊。
雖然有著大量的老成員充當部隊的骨幹,但是這樣一番調整下來,鋼鐵戰星的作戰部隊仍然不可避免得出現了水平下降的現象。之前在順風順水,三大宇宙級文明應對無力的時候,還顯現不出這方麵的弊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係統化監控預警網絡成型之後,有針對性的獲得了各個鋼鐵戰星部隊的航線、各種航行數據以後,這些情況卻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麵前顯露無疑。
按照三大宇宙級文明原本的鋼鐵戰星作戰標準來看,現如今上古文明鋼鐵戰星作戰部隊在一些作戰條令的執行上顯然是存在著一些不小的問題的。
正常來說鋼鐵戰星的航行跳躍軌跡,必須要在一係列技術和程序的安排下,盡可能不呈現某些周期性的航行規律,這是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應有的素質體現。哪怕就是對不可能威脅到鋼鐵戰星安全的星際文明發動攻擊,也必須要盡可能的迷惑敵人,不讓敵人掌握己方的規律,從而最大程度保證己方的安全。
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在對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進行一係列的數據分析後才發現,顯然這條鐵律一定程度上已經被忽視了,很多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發動進攻的鋼鐵戰星在航線選擇上都顯現出了許多麻痹大意、偷懶取巧的跡象。
而這,也為三大宇宙級文明有心算無心之下,對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進行埋伏作戰提供了極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