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卿顏同學的2張月票支持!非常感謝!
然而這些曾經阻礙上古文明蟲洞戰線不敢在遠距離擴建情報站的種種障礙,在現如今局勢大變的情況下,可以說都已經統統不再是一個問題了。
對於現在的上古文明來說,盡快擴大情報網絡的覆蓋範圍,為上古文明攻城略地摧毀三大宇宙級文明核心星域提供強大的情報保障,這已經是眼下上古文明眼中的第一要務了。
可以說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上古文明方麵就算是損失再多的作戰兵力,做出再大的犧牲那都是值得的!因為不如此的話,上古文明如今的尷尬局麵就無從解決,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就隻能夠坐困愁城,無法對三大宇宙級文明展開更進一步的攻擊行動,這顯然是上古文明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現在即便真的是要動輒調動數以億計的主戰艦船去大肆擴建情報站,這對於上古文明來說也都隻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上古文明的高層根本就毫不在乎這些普通戰艦的損失,損失就算是再大那也都是值得的,甚至上古文明高層早就已經做好了每一個蟲洞戰線之中都抽調上百億艘艦船用於情報站擴建的心理準備了。
畢竟,想要保障一個情報站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也能夠最大程度的自保,那動輒就需要抽調數億艘之多的作戰艦船,而這還隻是一個情報站的配置,上古文明想要將情報站擴充到距離蟲洞通道上萬光年之外的區域,這動輒就需要擴建十個以上的情報站,輕輕鬆鬆的就會消耗幾十億艘艦船的兵力。
可以說再加上可能被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攻擊所造成的損耗,就單單是這情報站的擴建工程一個項目上,持續投入上百億艘作戰艦船恐怕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如果說這是在各個上古文明蟲洞通道開辟之初的時候,上古文明各個作戰戰線想要從蟲洞防線之中調動上百億艘主戰艦船,用於對情報網絡的擴張,上古文明多半是不敢執行這樣的行動的。
因為一開始各個蟲洞防線之中的主戰艦隊加在一起也不過隻有百億多艘的數量,甚至因為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的不斷打擊,上古文明各個蟲洞防線的兵力還是消耗大於補充,防線之中駐紮的艦船的數量在不斷減少之中的。
這種情況下一旦決定要從蟲洞防線之中持續性得抽調達到上百億規模的作戰艦隊的話,那對於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安全絕對是足以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的,一旦蟲洞防線的兵力降低到了區區幾十億艘艦船的規模的話,那真的是連能不能成功守衛蟲洞通道的安全都無法完全保障了,就算是上古文明的軍方高層也都是不敢冒這樣的風險的。
在前線蟲洞通道長期得不到發展的情況下,這些深入到三大宇宙級文明內部的蟲洞通道,可以說每一條都是直接關係著上古文明前線戰爭的成敗的,一條蟲洞通道如果被消滅掉的話,這本身或許對於上古文明來說並不足以導致什麽太過於惡劣的結果。
但是問題是一旦由此引發了多米諾效應,導致上古文明各個蟲洞通道都遭遇到了安全危機的話,那對於上古文明來說損失可就太過於慘重了,甚至說不定就連這些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內部執行任務的鋼鐵戰星部隊都得折損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手中!
所以在當時的局麵下,上古文明是根本就不可能執行什麽情報網絡擴張的戰略的,實在是沒有那個物質基礎。
但是換到了現如今的這個環境,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在前線上古文明對三大宇宙級文明各個核心星域發動持續不斷的進攻的同時,上古文明的內部這些年來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要知道在以前,上古文明沒有成功開辟蟲洞通道之前,上古文明因為三大宇宙級文明接連自毀其核心星域,在兩大文明陣營之間製造了大範圍的戰略縱深地帶的緣故,已經是有著相當長的時間是沒有動用過大規模的主戰艦隊來和三大宇宙級文明相互對抗了。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中,上古文明都隻能是出動鋼鐵戰星部隊橫跨兩大陣營之間的漫長縱深地帶,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縱深內部的核心星域發動攻擊。
這就導致了在上古文明內部,主戰艦船這種作戰裝備長時間沒有實戰用途,消耗量也不大,保持大規模生產一定程度上看起來就好像是在浪費資源一樣。
所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中,上古文明都是在不斷地消減自身的主戰艦船產量的,反正一支鋼鐵戰星部隊一次行動動輒就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期間消耗的主戰艦船的數量也才不過幾千萬艘的規模,上古文明大幅度消減主戰艦船的產量對於前線作戰不但沒有絲毫的影響,還能夠騰出大量的資源用於文明其他方麵上的消耗,這自然是何樂而不為。
結果這樣一來,長時間的不斷消減產量之下,就導致了上古文明內部的主戰艦船的庫存大幅度減少,最終導致蟲洞通道成功開辟之後,上古文明想要大幅度得抽調主戰艦船部隊向各個蟲洞戰線之中補充,居然短時間內出現了根本無兵可調的狀況。
上古文明是從各個方向上前方百計得想辦法,才為最初開辟的各個蟲洞戰線補充了百十億艘主戰艦船,暫時先應付一下場麵。
從前線作戰的角度來說,這點兵力雖然對各個蟲洞戰線來說確實是有點不太夠用的樣子,但是終歸這些年下來前線各個蟲洞防線還是並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紕漏的。
然而上古文明高層卻是從這次兵力緊張之中吸取到了足夠的經驗教訓,重新發現了主戰艦船在戰場之中的用武之地,發現了主戰艦船在戰爭之中的巨大需求,所以這些年來上古文明早就已經把各個之前停產、縮減產量的戰艦生產線又重新開動了起來,調撥了足夠的生產資源,讓這些戰艦工廠一個個都開足了馬力生產了起來,同時為了組建足夠作戰需求的主戰艦隊,上古文明也在官兵培訓、教育等眾多配套係統之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擴建了大量的作戰部隊。
所以表麵上這些年來上古文明在各個蟲洞通道戰線之中增援的部隊數量並不多,隻是將各個蟲洞通道之中的駐軍數量一點一點得增加到了近兩百億的規模,但是實際上呢,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看不到的上古文明疆域內部,還有著大量的作戰艦隊就隱藏在無數的駐軍基地之中,一旦有需要的話,完全可以在最短時間之內將各個蟲洞防線之中的兵力數量增加好幾倍!
有著這樣的雄厚兵力,有著這樣不為人知的底牌,可以說上古文明現在實力雄厚,已經完全有了執行這項情報網絡擴張行動的能力了,就算是在擴建情報站的過程中投入了再多數量的主戰艦隊,那對於上古文明來說也都根本就是小菜一碟,甚至這項行動之中投入的兵力數量隻要不超過一百億的話,蟲洞防線方麵根本就無需向上古文明軍方高層提交任何報告,有著全權處理一切相關事宜的權限。
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上古文明方麵還巴不得以這條新的情報戰線為誘餌,靠著以本傷人的辦法,盡可能得去消耗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的精力,消耗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主戰艦船的數量,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形成牽製作用,從而為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創造更好的作戰良機。
畢竟,上古文明以蟲洞通道為起點,以一千光年的距離為單位向外不斷擴張情報站,這本身對於上古文明方麵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個距離蟲洞防線一千光年的情報站,上古文明一支鋼鐵戰星部隊隻需要一個來回,就完全可以在情報站之中調運數千萬艘的作戰艦船,讓情報站具有基礎的生存能力。兩支鋼鐵戰星部隊一個來回的時間,就可以在這情報站之中囤積兩倍的戰艦數量。
反過來再看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它們的航程距離可就要遠得多了!就算是四隻鋼鐵戰星部隊同時展開行動,因為距離上的劣勢,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也都完全沒有辦法阻止上古文明在這個距離上組建情報站。
隻有等到上古文明將情報站拓展到了更遠區域,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才能夠重新擁有優勢,能夠阻止上古文明情報站的繼續擴建,但是到了那個時候,顯然上古文明的情報網絡也就自然而然得得到了擴張,能夠掌握更大範圍的情報探測能力。
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隻要是不願意看到這一點,那它們就不得不持續得投入資源,在這條情報戰線上和上古文明方麵來不斷拉鋸,而這也正是上古文明方麵想看到的。
畢竟,現如今的三大宇宙級文明,其疆域都已經是縮水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文明生產力都已經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兩大文明陣營之間圍繞著這條新的情報戰線來不斷進行消耗戰的話,一方麵上古文明可以用自己支付得起的代價,將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都栓在情報戰線之中,大幅度得降低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對上古文明其他方麵上的威脅。
另一方麵,在這樣的消耗戰中,上古文明方麵本錢十足,主戰艦船消耗再多也無所謂,根本就不當成一回事兒。
然而三大宇宙級文明卻是勢單力薄,作戰資源相對比較匱乏。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主戰艦船消耗數量哪怕隻是上古文明消耗數量的一半甚至更低,在這樣長期的消耗中也足以給三大宇宙級文明造成大量的損失,讓三大宇宙級文明各個核心星域之中的兵力數量每況愈下,甚至讓三大宇宙級文明難以承受資源的消耗,進而無力和上古文明繼續展開情報戰線上的爭奪和消耗。
而這對於上古文明來說,顯然都是極好的事情,能夠讓上古文明在各個戰場之中都獲得更大的優勢,更輕易得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可以說隻要是有著這樣的一線可能,那就足夠上古文明朝著這方麵來進行努力了。
所以盤點好了方方麵麵的利弊之後,上古文明很快就下定了決心,開始了大肆擴建情報站的行動,各個蟲洞防線都向著三大宇宙級文明剩餘星域的所在方位,迅速擴建起了一個個的情報站,並且向著這些情報站中一撥撥得投送起了大量的主戰艦船作戰部隊。
因為之前貿貿然動用鋼鐵戰星部隊,向著距離蟲洞通道較為遙遠區域進發,大肆建造的情報站被三大宇宙級文明迅速動員,紛紛予以消滅的緣故,所以這次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再次行動起來,就暫時隻是在距離蟲洞通道一千光年的區域開辟了新的情報站。
但是各個蟲洞戰線之中,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都是行動迅速,所有的鋼鐵戰星都行動了起來,在戰星內部承載著所能夠承載的極限數量的載艦部隊,在這情報站的位置上迅速得輸送著載艦艦船。
所以在極短時間之中,在這些情報站中上古文明就迅速囤積了數以億計的主戰艦船,而在這些主戰艦船的重重保護之下,數以十計的情報網探測設備都已經被迅速安裝,並且都紛紛運轉了起來。
有著這十多套的情報探測設備,雖然上古文明每個蟲洞防線的探測範圍依舊還是隻增加了一千光年的探測距離,但是有著十多套的不同備份,不僅僅在這新增的一千多光年精確探測範圍之內上古文明的情報探測能力變得更加精細了一些,更加重要的是,隻要這十多套設備沒有被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盡數破壞掉,哪怕隻是保留著一套設備還能夠繼續運轉,那上古文明情報探測網絡新增的探測距離就依舊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安全性可謂是大大地提高了。
然而這些曾經阻礙上古文明蟲洞戰線不敢在遠距離擴建情報站的種種障礙,在現如今局勢大變的情況下,可以說都已經統統不再是一個問題了。
對於現在的上古文明來說,盡快擴大情報網絡的覆蓋範圍,為上古文明攻城略地摧毀三大宇宙級文明核心星域提供強大的情報保障,這已經是眼下上古文明眼中的第一要務了。
可以說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上古文明方麵就算是損失再多的作戰兵力,做出再大的犧牲那都是值得的!因為不如此的話,上古文明如今的尷尬局麵就無從解決,上古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就隻能夠坐困愁城,無法對三大宇宙級文明展開更進一步的攻擊行動,這顯然是上古文明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現在即便真的是要動輒調動數以億計的主戰艦船去大肆擴建情報站,這對於上古文明來說也都隻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上古文明的高層根本就毫不在乎這些普通戰艦的損失,損失就算是再大那也都是值得的,甚至上古文明高層早就已經做好了每一個蟲洞戰線之中都抽調上百億艘艦船用於情報站擴建的心理準備了。
畢竟,想要保障一個情報站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也能夠最大程度的自保,那動輒就需要抽調數億艘之多的作戰艦船,而這還隻是一個情報站的配置,上古文明想要將情報站擴充到距離蟲洞通道上萬光年之外的區域,這動輒就需要擴建十個以上的情報站,輕輕鬆鬆的就會消耗幾十億艘艦船的兵力。
可以說再加上可能被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攻擊所造成的損耗,就單單是這情報站的擴建工程一個項目上,持續投入上百億艘作戰艦船恐怕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如果說這是在各個上古文明蟲洞通道開辟之初的時候,上古文明各個作戰戰線想要從蟲洞防線之中調動上百億艘主戰艦船,用於對情報網絡的擴張,上古文明多半是不敢執行這樣的行動的。
因為一開始各個蟲洞防線之中的主戰艦隊加在一起也不過隻有百億多艘的數量,甚至因為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的不斷打擊,上古文明各個蟲洞防線的兵力還是消耗大於補充,防線之中駐紮的艦船的數量在不斷減少之中的。
這種情況下一旦決定要從蟲洞防線之中持續性得抽調達到上百億規模的作戰艦隊的話,那對於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安全絕對是足以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的,一旦蟲洞防線的兵力降低到了區區幾十億艘艦船的規模的話,那真的是連能不能成功守衛蟲洞通道的安全都無法完全保障了,就算是上古文明的軍方高層也都是不敢冒這樣的風險的。
在前線蟲洞通道長期得不到發展的情況下,這些深入到三大宇宙級文明內部的蟲洞通道,可以說每一條都是直接關係著上古文明前線戰爭的成敗的,一條蟲洞通道如果被消滅掉的話,這本身或許對於上古文明來說並不足以導致什麽太過於惡劣的結果。
但是問題是一旦由此引發了多米諾效應,導致上古文明各個蟲洞通道都遭遇到了安全危機的話,那對於上古文明來說損失可就太過於慘重了,甚至說不定就連這些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內部執行任務的鋼鐵戰星部隊都得折損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手中!
所以在當時的局麵下,上古文明是根本就不可能執行什麽情報網絡擴張的戰略的,實在是沒有那個物質基礎。
但是換到了現如今的這個環境,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在前線上古文明對三大宇宙級文明各個核心星域發動持續不斷的進攻的同時,上古文明的內部這些年來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要知道在以前,上古文明沒有成功開辟蟲洞通道之前,上古文明因為三大宇宙級文明接連自毀其核心星域,在兩大文明陣營之間製造了大範圍的戰略縱深地帶的緣故,已經是有著相當長的時間是沒有動用過大規模的主戰艦隊來和三大宇宙級文明相互對抗了。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中,上古文明都隻能是出動鋼鐵戰星部隊橫跨兩大陣營之間的漫長縱深地帶,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縱深內部的核心星域發動攻擊。
這就導致了在上古文明內部,主戰艦船這種作戰裝備長時間沒有實戰用途,消耗量也不大,保持大規模生產一定程度上看起來就好像是在浪費資源一樣。
所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中,上古文明都是在不斷地消減自身的主戰艦船產量的,反正一支鋼鐵戰星部隊一次行動動輒就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期間消耗的主戰艦船的數量也才不過幾千萬艘的規模,上古文明大幅度消減主戰艦船的產量對於前線作戰不但沒有絲毫的影響,還能夠騰出大量的資源用於文明其他方麵上的消耗,這自然是何樂而不為。
結果這樣一來,長時間的不斷消減產量之下,就導致了上古文明內部的主戰艦船的庫存大幅度減少,最終導致蟲洞通道成功開辟之後,上古文明想要大幅度得抽調主戰艦船部隊向各個蟲洞戰線之中補充,居然短時間內出現了根本無兵可調的狀況。
上古文明是從各個方向上前方百計得想辦法,才為最初開辟的各個蟲洞戰線補充了百十億艘主戰艦船,暫時先應付一下場麵。
從前線作戰的角度來說,這點兵力雖然對各個蟲洞戰線來說確實是有點不太夠用的樣子,但是終歸這些年下來前線各個蟲洞防線還是並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紕漏的。
然而上古文明高層卻是從這次兵力緊張之中吸取到了足夠的經驗教訓,重新發現了主戰艦船在戰場之中的用武之地,發現了主戰艦船在戰爭之中的巨大需求,所以這些年來上古文明早就已經把各個之前停產、縮減產量的戰艦生產線又重新開動了起來,調撥了足夠的生產資源,讓這些戰艦工廠一個個都開足了馬力生產了起來,同時為了組建足夠作戰需求的主戰艦隊,上古文明也在官兵培訓、教育等眾多配套係統之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擴建了大量的作戰部隊。
所以表麵上這些年來上古文明在各個蟲洞通道戰線之中增援的部隊數量並不多,隻是將各個蟲洞通道之中的駐軍數量一點一點得增加到了近兩百億的規模,但是實際上呢,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看不到的上古文明疆域內部,還有著大量的作戰艦隊就隱藏在無數的駐軍基地之中,一旦有需要的話,完全可以在最短時間之內將各個蟲洞防線之中的兵力數量增加好幾倍!
有著這樣的雄厚兵力,有著這樣不為人知的底牌,可以說上古文明現在實力雄厚,已經完全有了執行這項情報網絡擴張行動的能力了,就算是在擴建情報站的過程中投入了再多數量的主戰艦隊,那對於上古文明來說也都根本就是小菜一碟,甚至這項行動之中投入的兵力數量隻要不超過一百億的話,蟲洞防線方麵根本就無需向上古文明軍方高層提交任何報告,有著全權處理一切相關事宜的權限。
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上古文明方麵還巴不得以這條新的情報戰線為誘餌,靠著以本傷人的辦法,盡可能得去消耗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的精力,消耗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主戰艦船的數量,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形成牽製作用,從而為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創造更好的作戰良機。
畢竟,上古文明以蟲洞通道為起點,以一千光年的距離為單位向外不斷擴張情報站,這本身對於上古文明方麵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個距離蟲洞防線一千光年的情報站,上古文明一支鋼鐵戰星部隊隻需要一個來回,就完全可以在情報站之中調運數千萬艘的作戰艦船,讓情報站具有基礎的生存能力。兩支鋼鐵戰星部隊一個來回的時間,就可以在這情報站之中囤積兩倍的戰艦數量。
反過來再看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它們的航程距離可就要遠得多了!就算是四隻鋼鐵戰星部隊同時展開行動,因為距離上的劣勢,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也都完全沒有辦法阻止上古文明在這個距離上組建情報站。
隻有等到上古文明將情報站拓展到了更遠區域,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才能夠重新擁有優勢,能夠阻止上古文明情報站的繼續擴建,但是到了那個時候,顯然上古文明的情報網絡也就自然而然得得到了擴張,能夠掌握更大範圍的情報探測能力。
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隻要是不願意看到這一點,那它們就不得不持續得投入資源,在這條情報戰線上和上古文明方麵來不斷拉鋸,而這也正是上古文明方麵想看到的。
畢竟,現如今的三大宇宙級文明,其疆域都已經是縮水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文明生產力都已經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兩大文明陣營之間圍繞著這條新的情報戰線來不斷進行消耗戰的話,一方麵上古文明可以用自己支付得起的代價,將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部隊都栓在情報戰線之中,大幅度得降低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對上古文明其他方麵上的威脅。
另一方麵,在這樣的消耗戰中,上古文明方麵本錢十足,主戰艦船消耗再多也無所謂,根本就不當成一回事兒。
然而三大宇宙級文明卻是勢單力薄,作戰資源相對比較匱乏。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主戰艦船消耗數量哪怕隻是上古文明消耗數量的一半甚至更低,在這樣長期的消耗中也足以給三大宇宙級文明造成大量的損失,讓三大宇宙級文明各個核心星域之中的兵力數量每況愈下,甚至讓三大宇宙級文明難以承受資源的消耗,進而無力和上古文明繼續展開情報戰線上的爭奪和消耗。
而這對於上古文明來說,顯然都是極好的事情,能夠讓上古文明在各個戰場之中都獲得更大的優勢,更輕易得對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個核心星域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可以說隻要是有著這樣的一線可能,那就足夠上古文明朝著這方麵來進行努力了。
所以盤點好了方方麵麵的利弊之後,上古文明很快就下定了決心,開始了大肆擴建情報站的行動,各個蟲洞防線都向著三大宇宙級文明剩餘星域的所在方位,迅速擴建起了一個個的情報站,並且向著這些情報站中一撥撥得投送起了大量的主戰艦船作戰部隊。
因為之前貿貿然動用鋼鐵戰星部隊,向著距離蟲洞通道較為遙遠區域進發,大肆建造的情報站被三大宇宙級文明迅速動員,紛紛予以消滅的緣故,所以這次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再次行動起來,就暫時隻是在距離蟲洞通道一千光年的區域開辟了新的情報站。
但是各個蟲洞戰線之中,上古文明鋼鐵戰星部隊都是行動迅速,所有的鋼鐵戰星都行動了起來,在戰星內部承載著所能夠承載的極限數量的載艦部隊,在這情報站的位置上迅速得輸送著載艦艦船。
所以在極短時間之中,在這些情報站中上古文明就迅速囤積了數以億計的主戰艦船,而在這些主戰艦船的重重保護之下,數以十計的情報網探測設備都已經被迅速安裝,並且都紛紛運轉了起來。
有著這十多套的情報探測設備,雖然上古文明每個蟲洞防線的探測範圍依舊還是隻增加了一千光年的探測距離,但是有著十多套的不同備份,不僅僅在這新增的一千多光年精確探測範圍之內上古文明的情報探測能力變得更加精細了一些,更加重要的是,隻要這十多套設備沒有被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盡數破壞掉,哪怕隻是保留著一套設備還能夠繼續運轉,那上古文明情報探測網絡新增的探測距離就依舊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安全性可謂是大大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