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節裏,馬駒子在王小花的指導之下,實現了夢想。
夢想是彼此的。
她向下輕輕地伸出一隻手,握著它,讓他進入了她!
對於馬駒子來說,和夢裏的有相似之處,感覺卻是大不相同。
對於王小花來說,這是她渴望的,又是恐懼的。
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發生的就要發生,誰也阻攔不了!
這樣的一個下午。
這樣一個鄉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馬駒子結束了自己的處男時代。
一個男人,盡管還小,在一個女人的身上,成為了一個男人。
或許,這個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的,這是每一個男孩兒和每一個女孩兒的宿命吧。
動作盡管有些笨拙,越來越熟練了。
這種事兒,無師自通的,就像那毛絨絨的小雛雞,隻要破殼,就可以脫穎而出,自己找吃食吃了。
“媽呀,你在屋裏哼什麽呀,是不是頭痛了呀。”
一個女人正在將一個男孩兒開發成一個男人的關鍵時刻,突然的一嗓子。
一個還是男孩兒的一嗓子。
女人明顯地感覺到了剛剛成為男人的那個男孩兒的變化,身子一緊,一股熱浪衝了進去,如同浪花親吻著、撫摸著礁洞的四壁。
礁洞已經幹渴得太久了,貪婪地吮吸著,壓榨著。
然而,卻不得不至此為止了。
馬山子在屋外那突然的一嗓子,驚醒了屋內那兩個正在覺醒的男人和女人。
一個正在覺醒的男人。
一個再一次覺醒的女人。
馬駒子和王小花趕緊分開了。
“啊啊,娘頭痛得厲害,正在讓你大侄兒給治治,你先在外麵玩一會兒吧。”
“好呀,好呀,那我再出去玩一會兒,正好我還沒玩夠呀。”
一串跑步聲,由近至遠,跑得沒影兒了。
貪玩的小孩兒,其實你不知道,還有一種遊戲更古老,更好玩。
“長大後,你就知道了。”
寫到此,費目突然想起在兒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是啊,長大後,你就知道了。
屋裏,靜靜地,靜靜地。
兩個人,一男一女,坦白相對,彼此能夠聽到心跳與呼吸聲。
“我們,我們以後別這樣了,這樣不好。”
女人低著頭,像是自言自語。
男人低著頭,像是還沒有從夢裏醒過來。
飯吃到半道兒能停下來嗎?
更何況,這種事情,如同嗎啡,會上癮,終生難戒!
不一會兒,隨著呼吸的平靜,再粗重,兩個人又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馬山子和小夥伴繼續那沒完的遊戲。
馬駒子和王小花繼續那沒完的遊戲。
人生如戲,遊戲是有規則的。
隻是,那時那刻,規則已經被燒成了灰兒。
這就叫,幹柴烈火吧,中國的語言真好,含蓄當中有美妙。
從此,馬駒子就經常到馬寡婦家裏去“治病救人”了。
直到那一年的那一天,馬駒子成為了馬紅學,成了一名軍人,這才暫停了幾年。
“馬駒子這孩子可真是孝順,對他的三奶奶真好,知冷又知熱的,真是個好孩子。”
對此,善良的村人們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敏感性。
第二天,馬駒子依然背著書包,跟費凡坐在了一條板凳上,聽課。
隻是,馬駒子的感覺與前一天是迥然不同了,他感覺身邊的這群孩子真是一群孩子了,傻瓜一般,不開竅的一堆傻瓜!
他是個男人了,在悄無聲息中蛻變成男人了。
心不在焉的!
他的小夥伴們還在厚厚的繭殼裏,沉沉地沉睡著。
這一蛻化變質的過程,沒有逃脫另一個男人的眼睛。
他,就是他的老師,費凡的父親,費璋。
這個老師是敏感的,對他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敏感的,如同自己的手指。
這就叫基因的遺傳吧,費家世代以教書為業,很少有能成為一個官兒的。
費凡後來當過小官兒,沒有太出彩,挺累的,心裏。
費目至今仍是布衣白丁。
當官,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那是一種特殊的材料。
看過《厚黑學》吧!
“官”的兩種基本原色就是厚和黑,這不僅僅是在中國。
正因為沒有這兩種原色,費璋隻能成為一個老師,一個最好的老師,抑或是具備成為一個最好老師的素質。
這,就是對學生的敏感。
他發現,他的這個學生的眼神有了變化,一池清水,突然混濁了。
這一天,趁著孩子們在練習寫大字的當兒,這個老男人或者說是大男人把這個小男人或者說是大男孩兒叫出了教室。
“你最近有事兒,你在瞞著老師對嗎?”
“沒,沒有呀。”
學生矢口否認了。
“那你以後就少去馬山子家吧,這樣不好,真的不好,是一種大罪過。”
“媽呀,老師你都知道了呀,你是怎麽知道的呀,這可怎麽辦呀。”
“以後別再做了吧。”
“哦哦,知道了,再也不敢了。”
孩子還是孩子,他做了大人做的事兒,孩子還是孩子。
馬駒子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
費璋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惡心。
“這個世界上怎麽還會有這樣的人呀,他們不是人,是牲畜吧。”
費璋不願意再想這件事兒了,是不屑。
這件事兒在另兩個人的心裏卻成了一道再也過不去坎兒了。
剛放學,馬駒子就跑進了馬寡婦的家。
“這可咋整呀,怎麽讓他知道了呀。”
“以後你還是少來吧,這事兒要是讓別人知道了,咱們就活不成了,真的沒臉活了。”
兩個人在屋裏急得團團轉,卻無計可施。
幾天後,小村子依然平靜如水。
兩顆懸著的心,從嗓子眼兒又回到了原位。
“哎呀媽呀,這兩天把我嚇得都睡不著了。”
“他媽的,讓他多管閑事兒,早晚整死他,誰讓他要壞我們的好事兒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壞,好人難做呀。
費璋沒有想到,他會因為這樣一件事兒,險些死於非命。
馬駒子依然是天天往馬寡婦家跑,費凡依然是天天認真地看書學習,胡芳依然是天天努力地做個好姑娘,馬山子依然天天地在貪玩,在長大。
費璋依然是天天穿得整整齊齊,走出家門,邁著方步,目不斜視地串過街巷,經過那棵歪脖子老榆樹,走進教室。
小小的村子,依舊平靜如水,依舊遲鈍得像個腦癱的孩子,在緩慢地、沒有方向感地向前爬行著,盡管是那樣的笨拙,可卻樂在其中。
十三歲那年,馬駒子回家種地去了。
十三歲那年,費凡到白城去讀初中了。
十三歲那年,胡芳當上了一個民辦老師。
費璋送走了一批學生,又迎來了新的一批學生和一個新的老師。
四十八頃村小學總算是有了兩個老師,費璋和胡芳。
過去的師生,現在成了同事。
“我把這個丫頭就托付給你了,他是你的學生,永遠是你的學生。”
送姑娘上班的那天,胡榮河握住費璋的手,說。
此時此刻,胡榮河哪裏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因為這樣的一握,頭上的那頂小小的烏紗帽沒了。
一場大風暴,就在不遠處,很多人的命運都會因此而改變。
隱隱約約地,已經能聽到那駭人的雷聲了。
擺在費目桌子上的,有一本挺厚的書,叫《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最難熬的十年,甚至是沒有熬過去。
對於很多人說,這是最輝煌的十年,甚至是做夢也想不到的。
最難熬的是費家。
最輝煌的是馬家。
這一切,都是一個偉大人物安排的,就像上帝在安排幾代人的命運。
這是小村人不可能知道的。
這一切,開始於一個偉大人物與另一個偉大人物的矛盾公開化。
這是小村人更不可能知道的。
在那遙遠的、神聖的、偉大的北京,貼出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張大字報》。
這就是一個偉人正式向另一個偉人宣戰了。
這一切,更是這個小村子不可能知道的。
它正在沉睡中,正在等待那場風暴把它吹醒。
它好可憐呀,醒來的它也隻是一個腦癱兒,隻會鬧出許多的笑話來。
更可悲的是,那時的那些人壓根兒就不認為那是笑話。
笑話當成真理,真理當成笑話,這是最大的笑話。
或者說,這是一個充滿著笑話的大悲劇!
夢想是彼此的。
她向下輕輕地伸出一隻手,握著它,讓他進入了她!
對於馬駒子來說,和夢裏的有相似之處,感覺卻是大不相同。
對於王小花來說,這是她渴望的,又是恐懼的。
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發生的就要發生,誰也阻攔不了!
這樣的一個下午。
這樣一個鄉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馬駒子結束了自己的處男時代。
一個男人,盡管還小,在一個女人的身上,成為了一個男人。
或許,這個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的,這是每一個男孩兒和每一個女孩兒的宿命吧。
動作盡管有些笨拙,越來越熟練了。
這種事兒,無師自通的,就像那毛絨絨的小雛雞,隻要破殼,就可以脫穎而出,自己找吃食吃了。
“媽呀,你在屋裏哼什麽呀,是不是頭痛了呀。”
一個女人正在將一個男孩兒開發成一個男人的關鍵時刻,突然的一嗓子。
一個還是男孩兒的一嗓子。
女人明顯地感覺到了剛剛成為男人的那個男孩兒的變化,身子一緊,一股熱浪衝了進去,如同浪花親吻著、撫摸著礁洞的四壁。
礁洞已經幹渴得太久了,貪婪地吮吸著,壓榨著。
然而,卻不得不至此為止了。
馬山子在屋外那突然的一嗓子,驚醒了屋內那兩個正在覺醒的男人和女人。
一個正在覺醒的男人。
一個再一次覺醒的女人。
馬駒子和王小花趕緊分開了。
“啊啊,娘頭痛得厲害,正在讓你大侄兒給治治,你先在外麵玩一會兒吧。”
“好呀,好呀,那我再出去玩一會兒,正好我還沒玩夠呀。”
一串跑步聲,由近至遠,跑得沒影兒了。
貪玩的小孩兒,其實你不知道,還有一種遊戲更古老,更好玩。
“長大後,你就知道了。”
寫到此,費目突然想起在兒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是啊,長大後,你就知道了。
屋裏,靜靜地,靜靜地。
兩個人,一男一女,坦白相對,彼此能夠聽到心跳與呼吸聲。
“我們,我們以後別這樣了,這樣不好。”
女人低著頭,像是自言自語。
男人低著頭,像是還沒有從夢裏醒過來。
飯吃到半道兒能停下來嗎?
更何況,這種事情,如同嗎啡,會上癮,終生難戒!
不一會兒,隨著呼吸的平靜,再粗重,兩個人又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馬山子和小夥伴繼續那沒完的遊戲。
馬駒子和王小花繼續那沒完的遊戲。
人生如戲,遊戲是有規則的。
隻是,那時那刻,規則已經被燒成了灰兒。
這就叫,幹柴烈火吧,中國的語言真好,含蓄當中有美妙。
從此,馬駒子就經常到馬寡婦家裏去“治病救人”了。
直到那一年的那一天,馬駒子成為了馬紅學,成了一名軍人,這才暫停了幾年。
“馬駒子這孩子可真是孝順,對他的三奶奶真好,知冷又知熱的,真是個好孩子。”
對此,善良的村人們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敏感性。
第二天,馬駒子依然背著書包,跟費凡坐在了一條板凳上,聽課。
隻是,馬駒子的感覺與前一天是迥然不同了,他感覺身邊的這群孩子真是一群孩子了,傻瓜一般,不開竅的一堆傻瓜!
他是個男人了,在悄無聲息中蛻變成男人了。
心不在焉的!
他的小夥伴們還在厚厚的繭殼裏,沉沉地沉睡著。
這一蛻化變質的過程,沒有逃脫另一個男人的眼睛。
他,就是他的老師,費凡的父親,費璋。
這個老師是敏感的,對他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敏感的,如同自己的手指。
這就叫基因的遺傳吧,費家世代以教書為業,很少有能成為一個官兒的。
費凡後來當過小官兒,沒有太出彩,挺累的,心裏。
費目至今仍是布衣白丁。
當官,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那是一種特殊的材料。
看過《厚黑學》吧!
“官”的兩種基本原色就是厚和黑,這不僅僅是在中國。
正因為沒有這兩種原色,費璋隻能成為一個老師,一個最好的老師,抑或是具備成為一個最好老師的素質。
這,就是對學生的敏感。
他發現,他的這個學生的眼神有了變化,一池清水,突然混濁了。
這一天,趁著孩子們在練習寫大字的當兒,這個老男人或者說是大男人把這個小男人或者說是大男孩兒叫出了教室。
“你最近有事兒,你在瞞著老師對嗎?”
“沒,沒有呀。”
學生矢口否認了。
“那你以後就少去馬山子家吧,這樣不好,真的不好,是一種大罪過。”
“媽呀,老師你都知道了呀,你是怎麽知道的呀,這可怎麽辦呀。”
“以後別再做了吧。”
“哦哦,知道了,再也不敢了。”
孩子還是孩子,他做了大人做的事兒,孩子還是孩子。
馬駒子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
費璋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惡心。
“這個世界上怎麽還會有這樣的人呀,他們不是人,是牲畜吧。”
費璋不願意再想這件事兒了,是不屑。
這件事兒在另兩個人的心裏卻成了一道再也過不去坎兒了。
剛放學,馬駒子就跑進了馬寡婦的家。
“這可咋整呀,怎麽讓他知道了呀。”
“以後你還是少來吧,這事兒要是讓別人知道了,咱們就活不成了,真的沒臉活了。”
兩個人在屋裏急得團團轉,卻無計可施。
幾天後,小村子依然平靜如水。
兩顆懸著的心,從嗓子眼兒又回到了原位。
“哎呀媽呀,這兩天把我嚇得都睡不著了。”
“他媽的,讓他多管閑事兒,早晚整死他,誰讓他要壞我們的好事兒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壞,好人難做呀。
費璋沒有想到,他會因為這樣一件事兒,險些死於非命。
馬駒子依然是天天往馬寡婦家跑,費凡依然是天天認真地看書學習,胡芳依然是天天努力地做個好姑娘,馬山子依然天天地在貪玩,在長大。
費璋依然是天天穿得整整齊齊,走出家門,邁著方步,目不斜視地串過街巷,經過那棵歪脖子老榆樹,走進教室。
小小的村子,依舊平靜如水,依舊遲鈍得像個腦癱的孩子,在緩慢地、沒有方向感地向前爬行著,盡管是那樣的笨拙,可卻樂在其中。
十三歲那年,馬駒子回家種地去了。
十三歲那年,費凡到白城去讀初中了。
十三歲那年,胡芳當上了一個民辦老師。
費璋送走了一批學生,又迎來了新的一批學生和一個新的老師。
四十八頃村小學總算是有了兩個老師,費璋和胡芳。
過去的師生,現在成了同事。
“我把這個丫頭就托付給你了,他是你的學生,永遠是你的學生。”
送姑娘上班的那天,胡榮河握住費璋的手,說。
此時此刻,胡榮河哪裏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因為這樣的一握,頭上的那頂小小的烏紗帽沒了。
一場大風暴,就在不遠處,很多人的命運都會因此而改變。
隱隱約約地,已經能聽到那駭人的雷聲了。
擺在費目桌子上的,有一本挺厚的書,叫《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最難熬的十年,甚至是沒有熬過去。
對於很多人說,這是最輝煌的十年,甚至是做夢也想不到的。
最難熬的是費家。
最輝煌的是馬家。
這一切,都是一個偉大人物安排的,就像上帝在安排幾代人的命運。
這是小村人不可能知道的。
這一切,開始於一個偉大人物與另一個偉大人物的矛盾公開化。
這是小村人更不可能知道的。
在那遙遠的、神聖的、偉大的北京,貼出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張大字報》。
這就是一個偉人正式向另一個偉人宣戰了。
這一切,更是這個小村子不可能知道的。
它正在沉睡中,正在等待那場風暴把它吹醒。
它好可憐呀,醒來的它也隻是一個腦癱兒,隻會鬧出許多的笑話來。
更可悲的是,那時的那些人壓根兒就不認為那是笑話。
笑話當成真理,真理當成笑話,這是最大的笑話。
或者說,這是一個充滿著笑話的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