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得不佩服陸機的分析,不愧是寫出名震於世的關於東吳滅亡的《辨亡論》的太康之英,竟然連這個也能預測到,作為後世之人,其清楚的知道,武帝駕崩後發生的“八王之亂”,曆經十幾年方才平息,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慘烈的一次皇室內部兄弟相殘,叔侄反目的大事件。


    陸機繼續說道:“還有司馬王朝采取的人事選拔製度,司馬王朝繼承了曹魏時的九品中正製,即選拔人才,根據品德、才能和家世三個方麵對候選人進行甄選,這種製度在早期,為司馬王朝籠絡各大世族提供了支持,而到了後期該製度完全變質,成為門閥士族抑製寒門上升為官的渠道,也為門閥士族的門人子弟入朝致仕提供了捷徑,使得寒門的士人無法進入各地為官,更無從進入朝廷中樞,為皇帝效力,整個國家機器被一群無才無德,隻會安逸享樂,隻關心家族利益的貴族所操控,隻知有族而不知有國,此其四。”


    在說到第四個原因的時候,陸雲也在旁邊點頭稱是。


    郭嘉心裏明白:“雖然陸機、陸雲的家世背景深厚,但是畢竟是明日黃花,作為亡國之臣的子弟,過去的背景再如何,也不可能被當今的掌權者所重用,他們之所以被石崇等所重視,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文采,不然像石崇這等戰勝者怎麽可能與“亡國之餘”結為好友。而陸機、陸雲兄弟之所以願意忍受這種輕辱,是因為他們心中還懷有重整家族恒久以來榮光的心願,他們願意為此忍辱負重,希望這樣能交接權門、尋找到合適的機遇。所以這也是他們甚至願意結交郭嘉的原因,因為郭嘉現在即是石崇眼裏的大紅人,同時本身也是才華橫溢、智慧過人。當然,陸機陸雲兩人的品行還是沒有問題的,作為江東一流大家族,即使想要通過仕途功成名就,也不會行那種卑鄙之事。這也是郭嘉和他們相交的主要原因。”


    陸機最後總結道:“竊以為上述四點,是當今天下的主要形勢,至於以後的發展變化,要視武帝的狀況來看。”


    郭嘉油然佩服道:“大哥所言極是,小弟以為以上幾點基本概括了當今天下的大勢,隻是有一點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確,大哥聽我道來。”


    陸機道:“三弟且說,咱們三兄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郭嘉看看了四周的賓客都淹沒在歌聲酒鄉裏,悄聲道:“小弟以為當今天下,外族亦是大患啊。”


    陸機呆了半晌道:“為何?”


    “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魏晉以來,胡人大肆遷入中原之地,其中大量的羌、氐、匈奴胡人聚居秦、雍、並三州,此三州仍膏腴之地,卻沒有對其行教化關懷之道,而沒有給其予應有的待遇,同時大量的基層官吏對胡人行壓迫剝削,導致胡人內部怨憤極大,一旦爆發,亦是不可小覷啊。”


    郭嘉作為後世之人當然清楚地知道五胡亂華對中原地區的衝擊和破壞。在其說完這番話後,陸機陸雲陷入了沉思。


    雖然他們久居江東,但對中原情形亦了如指掌。自漢以降,因為漢王朝的軍事征服以及彌補兵員的不足,就有胡人不斷向中原遷徙,並逐漸盤踞華北地區,因休養生息,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初期,胡人已大量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都城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一旦發生大的叛亂,胡人可以直接殺向京都洛陽,而不必像以前還需要攻城克地,翻越崇山峻嶺。


    想到這裏,陸機陸雲嚇出了一身冷汗,是啊,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所有的努力都將化為烏有,什麽門閥士族都會被碾壓的粉碎,而不可能像武帝滅吳那樣,對戰敗者予以寬容,胡人為禍之烈,更甚內亂啊。


    陸機道:“三弟所言極是。我等愚鈍,竟然忘了這一點,司馬王朝如今是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啊。”


    郭嘉道:“大哥可有良策,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博得一份功名,糞土當年萬戶侯?”


    陸機道:“自身都難保啊,何談功名、王侯啊。”


    陸雲道:“三弟有何妙計?我看三弟在石府也是備受重視,石大人有無提及?”


    郭嘉道:“我就是一下人,何來重視啊。不過兩位哥哥,千萬不要對石大人抱有太大的期望。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石大人富可敵國,又有如此絕色佳人在側,不知道多少人對其垂涎已久、虎視眈眈啊。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就是身死族滅、財盡人亡啊!”


    陸機道:“三弟言之有理,那我等該如何自處?在這亂世中尋一線生機?”


    郭嘉道:“兩位哥哥,你們是當局者迷啊,當今之世,北方之地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一年之內將有大變,到時候以洛陽城為中心的北方之地將成為各家必爭之地,殺伐四起,北方諸民皆朝不保夕,災禍連連啊。”


    陸機似乎明白了點,道:“那三弟的意思是,回南方?”


    郭嘉道:“沒錯,就是回江南,兩位哥哥惟有趁天下烽煙未起,盡早回到江東,以兩位哥哥在江東的地位與聲望,盡早集陸家諸子弟及江東大族的勢力,集結一支隸屬於自己的軍隊,同時大量招兵買馬,再憑兩位哥哥的軍事天分,待天下大亂之際,順勢而起,既在亂世中保全自身與族人,又能重現昔日祖宗的榮光,說不定還能立萬世不拔之基業!”


    陸機、陸雲聽完以後足足呆了有一刻鍾,此時他們內心異常矛盾,想當初,他們閉關勤學十年,出關後又千裏迢迢從南方趕到洛陽,希望憑借自身的才能得到武帝和當權者的賞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從此平步青雲,沒想到滿腔熱情,竟然在這龍居之地處處受阻,才能和抱負沒有得到任何施展,倒是天天和一群勢利者酒肉為樂,醉生夢死,讓其如何回去見江東的父老啊,難怪當時項羽有“不肯過江東之慨啊!”


    但是如果現在不走,待時局動亂起來,別說什麽抱負和心願,甚至有可能丟了性命,那就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是性命與誌向何者更重要,應該不用郭嘉再去教他們了。隻有留待有用之身,才有重新崛起之日。


    退一步海闊天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顯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飛並收藏晉顯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