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殿口楊駿百無聊賴等著潘安和朱振,正尋思:怎麽去了這麽長時間還沒到呢!難道是這潘安不識趣?還是朱振辦事不得力?正考慮是否再派個人去找他們時,遠處傳來了朱振的說話聲,探身望去,隻見朱振正領著一頎長的男子健步而來,估摸那男子應該就是潘安了吧。
待得走近。一瞧,好一個風流人物。頭戴一寸白色方巾,長發過肩,一身白色寬袖大長袍,腰束青色攢花結穗宮絛,腳蹬素緞皂底短筒靴。麵如傅粉,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若懸膽,睛如星光。
潘安自是看見楊駿打量自己,雖然他未曾見過楊駿,但是看他一身綾羅錦緞的穿著,還有那不怒而威的氣勢,分明是久在高位,手握重權,不肖分說這一定是臨晉侯楊駿。
潘安連聲道:“想必這位一定是名重天下的臨晉侯了,下官潘安叩見侯爺。”說完作勢就欲跪下,楊駿自是上前趕緊扶起道:“客氣了,這位一定是潘縣令了,如此風流人物,本侯的確是生平僅見,今日一見,也算是償了夙願。”
潘安麵露崇敬之色道:“讓侯爺見笑了,徒有虛名而已,隻有侯爺這般身在廟堂,心在天下,方才是真正的風流人物。”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楊駿笑道:“哪裏話,本侯就是瞎忙,那裏比得上潘縣令在河陽的政績啊!”
“下官那小地方怎能和侯爺這放眼天下相比呢?”潘安謙虛道。
“哈哈,好了,別站著說話,我們進書房一敘。”說著楊駿帶著潘安徑向書房而去。
潘安心裏也想看看陛下如今身體狀況,不過這個當然不能由自己說出來,畢竟現在這宮裏現在還得聽皇後或者楊駿的。
來到書房,兩人落座,朱振站在一邊也不知道該不該坐,正打算轉身出書房,楊駿叫住了他,吩咐他去叫人端了香茗過來,然後在外麵看著,別讓人進來。朱振知道二人有要事相商,聽命而去。
朱振關上門後,潘安正等著聽楊駿的話,楊駿卻沒馬上說話,示意潘安先喝點茶,自己也端起茶杯緩緩地抿了一口,閉上眼睛搖搖頭,似乎很享受這茶香!
潘安見他不急,自己倒也不能亂了陣腳,輕捋衣袖,端起茶杯,幽雅地抿了一口,果然是好茶,這茶葉怕是貴比黃金吧!
一時之間,書房裏之中一片寂靜!隻能聽見兩人輕輕地啜吸聲。
茶慢慢地涼了!
“安仁啊!”
楊駿開口說話了。
“侯爺,你有什麽吩咐?”潘安恭敬道。
“你在河陽多少年了啊?”
“回侯爺,下官在河陽已經十五年了!”潘安實實在在回答道,當然語氣裏的那種無奈還是很明顯。
“十五年了啊,那可夠長的啊!你在那邊做的政績我也聽說了,還是不錯的,很得民心啊!”楊駿語重心長道。
“哪裏!都是下官應該做的,也多虧上麵各位大人及陛下的支持!”潘安謙虛道。
“安仁過謙了!你的能力本侯還是清楚的,照說陛下早該把你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或者回朝中任職。但是你也深知我朝的九品中正選拔製,要想上升,必須有好的背景,有上層給你推薦。你之前的情形我也聽說了,得罪的都是當朝的重臣,如果沒有得力的人幫你,怕是還得繼續待在河陽縣做你的縣令啊!”楊駿細細地給潘安分析道。
雖然不知道楊駿為什麽要提這個,但是潘安也知道楊駿說的實情,這麽多年他沒有上升,也是因為他沒有上品官員保薦他,因為他之前得罪了當權者,大家也不願為了他的事和當權者作對,所以雖然他再河陽的政績有口皆碑,但是始終得不到晉升。
“侯爺所說極是,不知侯爺有何見教?”潘安很認真地請教道。
“本侯素來敬佩安仁,倒是很樂意為你推薦推薦!”楊駿摸摸自己下巴上的幾根山羊須道。
聞聽此言,潘安大是激動。楊駿的一句話估計現在和皇上的一句話效果差不多,別說他願意為自己推薦,隻要他為自己說幾句話,估計自己就不用再待在河陽縣了!
“侯爺如此待我,下官感激不盡。侯爺但有吩咐,下官粉身碎骨在所不辭。”潘安起身拜倒並涕泣道。
楊駿見潘安如此識趣,連忙欠身扶起,潘安在楊駿的托起下,終於起身。
“安仁啊,你何必如此呢,這也是你的能力,我楊駿還是很喜歡提拔你這種有為之人。”
“對了,聽說你的書法不錯,而且特別是臨摹的能力很強?”楊駿突然話鋒一轉道。
“小的自幼勤學書法,臨摹各位大家的作品,還算小有成就!”潘安對自己的書法倒是挺有信心,雖然不知道臨晉侯為什麽突然有這一問。
“這樣啊!”楊駿又摸了摸他的山羊須沉思了片刻。
潘安不知道楊駿有啥問題,也沒有追問,等著楊駿的下文。
楊駿似乎下了決心道:“我這有份陛下以前批閱的奏折,你看看陛下的這個筆跡你能不能臨摹出來!”說著楊駿起身,將一份奏折遞給潘安。
潘安打開奏折,他倒也沒多看裏麵的內容,隻是直接看了一下奏折左下方的陛下批示處的筆跡和落款,陛下的字龍飛鳳舞,不是很好辨認,不過模仿起來應該問題不大。
楊駿心神忐忑地看著潘安的表情,發現他開始似乎比較凝重,慢慢又緩和,最後歸於平靜,也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成。
“侯爺,陛下的字不是太難臨摹。我隻需要練上幾遍應該就沒問題。”潘安答道。
“啊!很好~很好~很好!”楊駿連用三個很好。這潘安果然有一手!擇日不如撞日,就讓他試著寫幾個本侯看看。如果的確沒問題,就讓他在楊珧遞的奏折上寫。想到這,楊駿便讓潘安在書房裏模仿司馬炎的筆跡試試。剛好書房裏有現成的筆墨紙硯。
潘安也不推辭,鋪開一張紙,拿起桌上的毛筆,蘸上墨水,神情嚴肅地仿照奏折上的筆跡一筆一劃地描摹著,楊駿倒是不敢打擾他,隻是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不一會,就描好了。
潘安將寫好的字遞給楊駿,楊駿接過紙一看,比對著陛下的筆跡一看,太像了,楊駿誇獎道:“安仁果然好技藝!”
潘安也微笑著道:“侯爺過譽了!”
楊駿又把紙遞給潘安,同時從懷裏又掏出一份奏折道:“這裏有一份奏折,安仁你就按照剛才的筆跡批示一下。
待得走近。一瞧,好一個風流人物。頭戴一寸白色方巾,長發過肩,一身白色寬袖大長袍,腰束青色攢花結穗宮絛,腳蹬素緞皂底短筒靴。麵如傅粉,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若懸膽,睛如星光。
潘安自是看見楊駿打量自己,雖然他未曾見過楊駿,但是看他一身綾羅錦緞的穿著,還有那不怒而威的氣勢,分明是久在高位,手握重權,不肖分說這一定是臨晉侯楊駿。
潘安連聲道:“想必這位一定是名重天下的臨晉侯了,下官潘安叩見侯爺。”說完作勢就欲跪下,楊駿自是上前趕緊扶起道:“客氣了,這位一定是潘縣令了,如此風流人物,本侯的確是生平僅見,今日一見,也算是償了夙願。”
潘安麵露崇敬之色道:“讓侯爺見笑了,徒有虛名而已,隻有侯爺這般身在廟堂,心在天下,方才是真正的風流人物。”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楊駿笑道:“哪裏話,本侯就是瞎忙,那裏比得上潘縣令在河陽的政績啊!”
“下官那小地方怎能和侯爺這放眼天下相比呢?”潘安謙虛道。
“哈哈,好了,別站著說話,我們進書房一敘。”說著楊駿帶著潘安徑向書房而去。
潘安心裏也想看看陛下如今身體狀況,不過這個當然不能由自己說出來,畢竟現在這宮裏現在還得聽皇後或者楊駿的。
來到書房,兩人落座,朱振站在一邊也不知道該不該坐,正打算轉身出書房,楊駿叫住了他,吩咐他去叫人端了香茗過來,然後在外麵看著,別讓人進來。朱振知道二人有要事相商,聽命而去。
朱振關上門後,潘安正等著聽楊駿的話,楊駿卻沒馬上說話,示意潘安先喝點茶,自己也端起茶杯緩緩地抿了一口,閉上眼睛搖搖頭,似乎很享受這茶香!
潘安見他不急,自己倒也不能亂了陣腳,輕捋衣袖,端起茶杯,幽雅地抿了一口,果然是好茶,這茶葉怕是貴比黃金吧!
一時之間,書房裏之中一片寂靜!隻能聽見兩人輕輕地啜吸聲。
茶慢慢地涼了!
“安仁啊!”
楊駿開口說話了。
“侯爺,你有什麽吩咐?”潘安恭敬道。
“你在河陽多少年了啊?”
“回侯爺,下官在河陽已經十五年了!”潘安實實在在回答道,當然語氣裏的那種無奈還是很明顯。
“十五年了啊,那可夠長的啊!你在那邊做的政績我也聽說了,還是不錯的,很得民心啊!”楊駿語重心長道。
“哪裏!都是下官應該做的,也多虧上麵各位大人及陛下的支持!”潘安謙虛道。
“安仁過謙了!你的能力本侯還是清楚的,照說陛下早該把你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或者回朝中任職。但是你也深知我朝的九品中正選拔製,要想上升,必須有好的背景,有上層給你推薦。你之前的情形我也聽說了,得罪的都是當朝的重臣,如果沒有得力的人幫你,怕是還得繼續待在河陽縣做你的縣令啊!”楊駿細細地給潘安分析道。
雖然不知道楊駿為什麽要提這個,但是潘安也知道楊駿說的實情,這麽多年他沒有上升,也是因為他沒有上品官員保薦他,因為他之前得罪了當權者,大家也不願為了他的事和當權者作對,所以雖然他再河陽的政績有口皆碑,但是始終得不到晉升。
“侯爺所說極是,不知侯爺有何見教?”潘安很認真地請教道。
“本侯素來敬佩安仁,倒是很樂意為你推薦推薦!”楊駿摸摸自己下巴上的幾根山羊須道。
聞聽此言,潘安大是激動。楊駿的一句話估計現在和皇上的一句話效果差不多,別說他願意為自己推薦,隻要他為自己說幾句話,估計自己就不用再待在河陽縣了!
“侯爺如此待我,下官感激不盡。侯爺但有吩咐,下官粉身碎骨在所不辭。”潘安起身拜倒並涕泣道。
楊駿見潘安如此識趣,連忙欠身扶起,潘安在楊駿的托起下,終於起身。
“安仁啊,你何必如此呢,這也是你的能力,我楊駿還是很喜歡提拔你這種有為之人。”
“對了,聽說你的書法不錯,而且特別是臨摹的能力很強?”楊駿突然話鋒一轉道。
“小的自幼勤學書法,臨摹各位大家的作品,還算小有成就!”潘安對自己的書法倒是挺有信心,雖然不知道臨晉侯為什麽突然有這一問。
“這樣啊!”楊駿又摸了摸他的山羊須沉思了片刻。
潘安不知道楊駿有啥問題,也沒有追問,等著楊駿的下文。
楊駿似乎下了決心道:“我這有份陛下以前批閱的奏折,你看看陛下的這個筆跡你能不能臨摹出來!”說著楊駿起身,將一份奏折遞給潘安。
潘安打開奏折,他倒也沒多看裏麵的內容,隻是直接看了一下奏折左下方的陛下批示處的筆跡和落款,陛下的字龍飛鳳舞,不是很好辨認,不過模仿起來應該問題不大。
楊駿心神忐忑地看著潘安的表情,發現他開始似乎比較凝重,慢慢又緩和,最後歸於平靜,也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成。
“侯爺,陛下的字不是太難臨摹。我隻需要練上幾遍應該就沒問題。”潘安答道。
“啊!很好~很好~很好!”楊駿連用三個很好。這潘安果然有一手!擇日不如撞日,就讓他試著寫幾個本侯看看。如果的確沒問題,就讓他在楊珧遞的奏折上寫。想到這,楊駿便讓潘安在書房裏模仿司馬炎的筆跡試試。剛好書房裏有現成的筆墨紙硯。
潘安也不推辭,鋪開一張紙,拿起桌上的毛筆,蘸上墨水,神情嚴肅地仿照奏折上的筆跡一筆一劃地描摹著,楊駿倒是不敢打擾他,隻是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不一會,就描好了。
潘安將寫好的字遞給楊駿,楊駿接過紙一看,比對著陛下的筆跡一看,太像了,楊駿誇獎道:“安仁果然好技藝!”
潘安也微笑著道:“侯爺過譽了!”
楊駿又把紙遞給潘安,同時從懷裏又掏出一份奏折道:“這裏有一份奏折,安仁你就按照剛才的筆跡批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