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領著杜育進了門。裏麵好大的一個院落,大概有三進落的樣子,每一進院落都各俱特點,裏麵種滿了各種花木,雖然正值初春,還是春寒料峭時節,但是還是有幾種不知名的花正盛開著,煞是好看。
院落裏的房屋雖然沒有宮裏那麽大氣雄偉,但是也是別有一番風格,雕梁畫棟,青磚琉璃,小橋流水,甚是精致。
進了主廳,王戎在上首主位落座後,杜育才在下首找了個位置坐下。馬上有伶俐的丫鬟過來斟茶。王戎先自己抿了一口,見杜育沒有動靜,遂示意其品嚐。
杜育端起杯子,輕輕地啜了一口,嗯,不錯,不虧是尚書府,這茶葉與自己在宮中喝得茶葉不相上下。
“好茶啊!”杜育不禁感慨道。
“哦!賢侄還懂得品茶?”王戎驚訝道。
在晉朝的時候,茶葉還沒有大量普及,產量也不大,隻有一些豪門士族家裏才會有些,而且很多都是陛下賜下的,所以能喝上茶葉的人本身就不多,能懂得品茶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王戎作為一個琅琊王氏的代表人,同時又是吏部尚書,茶葉還是能喝到,但是對於茶葉的好壞,他倒是一概不知。
“師叔,小侄略懂一下。”杜育謙虛道,在宮中這麽多年,他的最大的愛好就是品嚐各地進貢到朝廷的茶葉,可以說就是皇上也沒有他品過的茶葉多。
“那賢侄可否說幾句給師叔聽聽?”王戎甚是好奇,品人他很在行,倒要看看這茶葉是要怎麽品的。
“那小侄就獻醜了!我認為茶葉的好壞要從四個方麵去品鑒,一是色:就如人臉上的肌膚,好的茶葉色澤應該是一致的,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壞的則色澤不一,深淺各異,暗淡無光,泡出來的水色也應該是晶瑩透亮。
二是形,茶葉的外觀要光滑、平整,順直,如果是不好的茶葉,則會顯得粗糙,蜷曲,甚至外形破碎。
三是香,好的茶葉衝泡了半柱香的功夫後,應該會有香氣溢出,當然根據不同的茶葉,可能是果香、可能是木香、或者花香、蜜香,不好的茶則會有一股煙火味或者黴味。
四是味,好的茶湯喝到口裏應該是醇厚清新,回味無窮,而差的茶湯喝到口裏則是苦澀無比,難以下咽,要不就是根本沒有茶味,淡淡的如飲白水。”
“啪啪啪”王戎聽完杜育的解釋,不由地鼓掌叫好。
“賢侄說得太有道理了,老夫又長見識了!”王戎大笑道。
“多謝師叔誇獎!”杜育也不禁有點得意。
“你師傅擅長品酒,你擅長品茶,不愧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王戎歎道。
“可惜我沒學到師傅的一成本事,不然倒是可以與師叔對飲幾杯!”杜育道。
“哈哈……咱們以後可以交流這飲茶的心得嘛!”王戎笑道。
“對了,賢侄現下在何處任職呢?”王戎問道,這個師侄還是很有趣的,比他師傅隻知道喝酒強多了。
“師叔,小侄現在宮中禦膳房酒水局任總管。”杜育也沒有隱瞞。
“哦!在宮中禦膳房啊,難怪你對茶葉如此有研究,怕是每天都接觸不少吧!”王戎反應很快,馬上就想到了杜育為什麽對茶如此熟悉。
“是的,師叔明見!”
“你在宮中幹得不如意?”王戎問道。自己身為吏部尚書,既然杜育來找自己,應該是想讓自己提拔提拔。
“不是的!小侄有一件小事想請師叔幫個忙!”杜育耍了個滑頭,先把郭嘉這事定為小事,免得一開始就被王戎拒絕。
王戎何等人物,一看杜育說話的時候目光閃爍,就知道他說的不全是實話。不過他倒沒有馬上揭穿,一來他要看看到底是什麽小事,二來杜育也是第一次上門,一開始就拒絕了,顯得作為師叔的沒有氣量。
“那賢侄你說來聽聽吧!如果師叔能幫到,絕不推辭!”王戎痛快道。
杜育沒想到王戎竟然這麽痛快,那就說吧!
“是這樣的!小侄有個朋友被關在天牢裏,其實他是被冤枉的,不知道師叔能不能幫忙通融一下,把他放出來或者過問一下這個案子,爭取早點把他給放出來?”杜育怕直接說放出來會被拒絕,所以還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哦!什麽情況?按理說這個事是由廷尉負責,而且天牢的事一般要經過陛下首肯才行,怕是有難度!”
杜育如實將郭嘉的情況跟王戎說了一遍。王戎作為吏部尚書,對這個事倒是有所耳聞。他沒有馬上回答杜育,而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葉後才緩緩道:“原來是這件事啊!明眼人其實都能看出來這事應該和這個郭嘉是沒太大幹係的,隻是他剛好撞上了,而且主犯已經當場死亡,陛下一怒之下將起關起來也是正常,沒有當場殺了他算是仁慈了!”
杜育已經從王戎的口裏聽出來,這事是比較難辦,因為這個事本身就和陛下有關,沒有誰敢擅自放了郭嘉。而且郭嘉現在隻是關起來,沒有被當場斬首,已經算是不錯的結果。
杜育低著頭也沒心思喝茶了,看樣子師叔王戎這是走不通了。難不成真要和祝英台說的,劫法場或者殺入天牢?當然這條路肯定是死路。杜育倒也是義氣中人,隻是必死的路,他還是覺得沒有必要,隻能回去再想想有沒有其他法子了!
王戎看出來郭嘉的心情不太好,但是這個事的確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了的。如果沒有陛下牽涉在內,他倒是可以試著想想辦法,現在陛下牽涉在其中,誰去求情或者提起這事,都可能被陛下懷疑,他王戎一向以來都是明哲保身,不可能為這樣一個陌生人去放棄自己的立身原則。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陛下現在的情況如何,他也不清楚,他就是願意去求情,怕是也見不著陛下。
不過也不能直接就這樣寒了這個師侄的心,王戎安慰道:“要不這樣,師叔哪天去拜訪一下廷尉,看看他們打算怎樣處理這事,能否適當減輕一下罪責!”
院落裏的房屋雖然沒有宮裏那麽大氣雄偉,但是也是別有一番風格,雕梁畫棟,青磚琉璃,小橋流水,甚是精致。
進了主廳,王戎在上首主位落座後,杜育才在下首找了個位置坐下。馬上有伶俐的丫鬟過來斟茶。王戎先自己抿了一口,見杜育沒有動靜,遂示意其品嚐。
杜育端起杯子,輕輕地啜了一口,嗯,不錯,不虧是尚書府,這茶葉與自己在宮中喝得茶葉不相上下。
“好茶啊!”杜育不禁感慨道。
“哦!賢侄還懂得品茶?”王戎驚訝道。
在晉朝的時候,茶葉還沒有大量普及,產量也不大,隻有一些豪門士族家裏才會有些,而且很多都是陛下賜下的,所以能喝上茶葉的人本身就不多,能懂得品茶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王戎作為一個琅琊王氏的代表人,同時又是吏部尚書,茶葉還是能喝到,但是對於茶葉的好壞,他倒是一概不知。
“師叔,小侄略懂一下。”杜育謙虛道,在宮中這麽多年,他的最大的愛好就是品嚐各地進貢到朝廷的茶葉,可以說就是皇上也沒有他品過的茶葉多。
“那賢侄可否說幾句給師叔聽聽?”王戎甚是好奇,品人他很在行,倒要看看這茶葉是要怎麽品的。
“那小侄就獻醜了!我認為茶葉的好壞要從四個方麵去品鑒,一是色:就如人臉上的肌膚,好的茶葉色澤應該是一致的,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壞的則色澤不一,深淺各異,暗淡無光,泡出來的水色也應該是晶瑩透亮。
二是形,茶葉的外觀要光滑、平整,順直,如果是不好的茶葉,則會顯得粗糙,蜷曲,甚至外形破碎。
三是香,好的茶葉衝泡了半柱香的功夫後,應該會有香氣溢出,當然根據不同的茶葉,可能是果香、可能是木香、或者花香、蜜香,不好的茶則會有一股煙火味或者黴味。
四是味,好的茶湯喝到口裏應該是醇厚清新,回味無窮,而差的茶湯喝到口裏則是苦澀無比,難以下咽,要不就是根本沒有茶味,淡淡的如飲白水。”
“啪啪啪”王戎聽完杜育的解釋,不由地鼓掌叫好。
“賢侄說得太有道理了,老夫又長見識了!”王戎大笑道。
“多謝師叔誇獎!”杜育也不禁有點得意。
“你師傅擅長品酒,你擅長品茶,不愧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王戎歎道。
“可惜我沒學到師傅的一成本事,不然倒是可以與師叔對飲幾杯!”杜育道。
“哈哈……咱們以後可以交流這飲茶的心得嘛!”王戎笑道。
“對了,賢侄現下在何處任職呢?”王戎問道,這個師侄還是很有趣的,比他師傅隻知道喝酒強多了。
“師叔,小侄現在宮中禦膳房酒水局任總管。”杜育也沒有隱瞞。
“哦!在宮中禦膳房啊,難怪你對茶葉如此有研究,怕是每天都接觸不少吧!”王戎反應很快,馬上就想到了杜育為什麽對茶如此熟悉。
“是的,師叔明見!”
“你在宮中幹得不如意?”王戎問道。自己身為吏部尚書,既然杜育來找自己,應該是想讓自己提拔提拔。
“不是的!小侄有一件小事想請師叔幫個忙!”杜育耍了個滑頭,先把郭嘉這事定為小事,免得一開始就被王戎拒絕。
王戎何等人物,一看杜育說話的時候目光閃爍,就知道他說的不全是實話。不過他倒沒有馬上揭穿,一來他要看看到底是什麽小事,二來杜育也是第一次上門,一開始就拒絕了,顯得作為師叔的沒有氣量。
“那賢侄你說來聽聽吧!如果師叔能幫到,絕不推辭!”王戎痛快道。
杜育沒想到王戎竟然這麽痛快,那就說吧!
“是這樣的!小侄有個朋友被關在天牢裏,其實他是被冤枉的,不知道師叔能不能幫忙通融一下,把他放出來或者過問一下這個案子,爭取早點把他給放出來?”杜育怕直接說放出來會被拒絕,所以還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哦!什麽情況?按理說這個事是由廷尉負責,而且天牢的事一般要經過陛下首肯才行,怕是有難度!”
杜育如實將郭嘉的情況跟王戎說了一遍。王戎作為吏部尚書,對這個事倒是有所耳聞。他沒有馬上回答杜育,而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葉後才緩緩道:“原來是這件事啊!明眼人其實都能看出來這事應該和這個郭嘉是沒太大幹係的,隻是他剛好撞上了,而且主犯已經當場死亡,陛下一怒之下將起關起來也是正常,沒有當場殺了他算是仁慈了!”
杜育已經從王戎的口裏聽出來,這事是比較難辦,因為這個事本身就和陛下有關,沒有誰敢擅自放了郭嘉。而且郭嘉現在隻是關起來,沒有被當場斬首,已經算是不錯的結果。
杜育低著頭也沒心思喝茶了,看樣子師叔王戎這是走不通了。難不成真要和祝英台說的,劫法場或者殺入天牢?當然這條路肯定是死路。杜育倒也是義氣中人,隻是必死的路,他還是覺得沒有必要,隻能回去再想想有沒有其他法子了!
王戎看出來郭嘉的心情不太好,但是這個事的確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了的。如果沒有陛下牽涉在內,他倒是可以試著想想辦法,現在陛下牽涉在其中,誰去求情或者提起這事,都可能被陛下懷疑,他王戎一向以來都是明哲保身,不可能為這樣一個陌生人去放棄自己的立身原則。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陛下現在的情況如何,他也不清楚,他就是願意去求情,怕是也見不著陛下。
不過也不能直接就這樣寒了這個師侄的心,王戎安慰道:“要不這樣,師叔哪天去拜訪一下廷尉,看看他們打算怎樣處理這事,能否適當減輕一下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