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清晨,李宗仁和白崇禧帥部騎馬進入柳州城。和興高采烈的李宗仁不同,白崇禧心情有些鬱悶。


    李宗仁看了下四周歡迎的人群,輕聲安慰道:“好了,健生,能夠如此輕易的拿下柳州城已經是一件大功了,你就別為放跑了沈鴻英鬱悶難過了。”


    白崇禧卻搖搖頭:“大哥你不知道,我自認是算無遺策,結果這個沈鴻英還真的是個奇人。行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南下投奔陸榮廷,反而從北門跑了,這實在是小弟我平生最大的恥辱。我要不把這個沈鴻英給抓回來,這口氣我就順不了。”


    李宗仁是知道這個義弟脾氣的,搖搖頭不再說話。


    一行人最後到了第五軍統領府,看望了正在養傷的劉古香等人,這件事情李宗仁是冒了風險的。按照白崇禧的意思,直接把劉古香等人收拾掉算了,免得大帥來了,為了柳州地區的統治權問題還要再生一段糾葛。李宗仁則是見聞了慘狀,最終狠不下心,否決了白崇禧的建議。


    好在劉古香已經從劉震寰除得知了事情的經過,這也是個老江湖了,立刻猜出湘西那位王大帥出兵廣西打得是個什麽主意。所以見到李,白二人入內,他就表示,願意帥領所部(如果還有這個部隊的話)歸附王大帥,以報道王大帥的救命之恩。這下子,真的是做到以德服人了。。。


    湘西的軍隊出現在柳州的消息在短短三天之內就傳遍了整個廣西,原因很簡單,白崇禧以劉古香的名義發了一個全國通電,邀請湘西諸軍入桂北平定沈鴻英叛亂。這個在當時看來有些多餘的動作後來獲得了王振宇的大肆表揚,認為這個舉動很完美。


    在向大帥發電報捷的同時,白崇禧對沈鴻英也沒打算放過,這種敢於脫離自己算計的人豈能容他逍遙!


    包括李大超連隊在內,整整一個團的官兵被用於了追捕行動,官兵們在行動中夜以繼日,不斷的抄小路跑近道,結果雖然抓獲了大批沈鴻英的部下,卻唯獨沒抓到沈鴻英一家任何一個人。嚴刑審訊之後,白崇禧收到了一個讓他更加憤怒的消息,原來從北門突圍之後,沈鴻英又玩了一次金蟬脫殼。他讓衛隊和親信朝大山裏跑,而他自己則帶著全家繞到江邊,租船逃往梧州的親家莫榮新處了。


    白崇禧拿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仿佛聽到了沈鴻英這個素未蒙麵的家夥嘲笑的聲音。對於這個敢於侮辱自己智商的人,白崇禧的憤怒已經升級了。如果說之前的打算隻是拿回來法辦,那麽現在就是要拿回來折磨再法辦了。(最終結果有區別嗎?)


    9月26日,騎馬行軍了四百多裏的王振宇在靖州安保支隊機動大隊龍雲飛部騎兵護衛下終於抵達柳州。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陸榮廷以廣西軍政府都督的名義向王振宇發出全國通電,勒令湘西鎮守使王振宇所部在十日內從廣西地區全麵撤軍,否則他將舉全省之軍一鼓蕩平王逆叛軍。。。


    而隨著東南局勢的日漸安定,王振宇終於引起了北京的大總統袁世凱的注意。


    中南海居仁堂,胖墩墩的袁世凱正坐在大靠椅上聽秘書念完了陸榮廷的通電後。對著楊度說了一句話:“這個叫王振宇的,我好像在哪裏聽過!嗯,想起來了,有一年多了,我當是聽克定挺起過。”


    楊度記憶力驚人的答道:“稟報大總統,學生恰好記得,前年在漢口,帶兵奇襲玉帶門車站的,正是此人。”


    袁世凱立刻驚訝道:“這個湘西,廣西一帶是個什麽情況,資政處可有詳情?”


    楊度十分平靜道:“8月,湘西鎮守使王振宇部奪取常德,澧州鎮守使王正雅下野。由於當時東南戰事正緊,此地又是自相殘殺,無關戰局,故未及時稟報。”


    袁世凱細想一下道:“皙子無妨,小事一件,想來孫大炮這等心腹大患都除了,王振宇這樣的疥癬之疾也就不用掛心了。你們的心思還是要放到下個月的正式大總統選舉上來,另外雲南的蔡鍔已經出兵開入重慶,這次亂黨的二次革命已經為我所平。接下來的人事安排你們要拿個章程出來,最重要的一點是湖南督軍人選,黎元洪不是力主湯薌茗嗎?那就隨他的意思,這次能夠這麽順利平息孫大炮等人的作亂,黎胖子是有功的。不過也不能由著他來,把曹仲珊的第三師給我開到嶽州去,就紮在那裏,另外派沈金鑒去給他當個副手。”


    楊度一一記下,思索片刻又道:“大總統,那原人湖南都督譚延闓怎麽處置?”


    袁世凱手一擺:“那是新都督的事,我不管。”


    楊度點頭表示照辦,又加問了一句:“廣西的事情呢?”


    誌得意滿的袁世凱站了起來道:“就最後幾個省了,由著他們鬧騰吧!我們收拾殘局就好了。你說是不是?皙子?”


    楊度心中豈能不知,剛才那個自相殘殺就他故意提醒老袁的,不過現在他依然不忘裝出一副十分佩服的樣子,然後送出一記免費的馬屁:“大總統英明!”


    袁世凱嗬嗬一笑,離開了居仁堂。


    見袁大總統走遠了,楊度也扯了扯西裝的袖子,然後一步三搖的從居仁堂走了出來。


    這中南海以前是皇宮的南苑,準確的說也是皇宮的組成部分,十幾年前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就被軟禁在這中南海的瀛台之中。如今已經是民國了,光緒皇帝也不在了,權傾一時的老佛爺也歸西了,楊度在感歎物是人非的同時卻更看不清方向了。


    其實楊度有一個公開的身份,王門弟子,但是在北京政界,這一點一直被人有意無意的給忽視了。


    但是王振宇手下的陳紹卻不會,幾乎每半個月,都會有一封信和一萬元的匯票通過某個秘密渠道(軍情處北京站)交到楊度的手中。


    這也就是為什麽楊度要在袁世凱麵前費心思,轉移了其對湘西的注意力的原因。


    其實不光是王門學子的這層關係和那每月一萬大洋的讚助費,楊度個人的一些因素也是起作用的。


    楊度是一個很有才華和抱負的人,他隻所以投奔袁世凱,和傳統的知識分子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思想是一致的。他苦苦追求的自然獲得器重然後入閣為臣,將來也好青史留名,福蔭子孫。


    可偏偏袁世凱這個大總統對自己是用其才而不用其誌:一方麵大小機要事務都會找自己來參詳,並且對自己很多主張也是完全采納;可是另外一方麵,則是一直不見提拔重用自己,始終給自己的不過是個總統府資政的空銜。


    楊度對於稱為一個紹興師爺似的幕僚的興趣不大,所以對此也是頗有微辭。


    其實對於袁世凱的為人,他還是認同的,給自己的待遇不低,平時也是禮遇有加。而且在私生活方麵也不像外界傳的那樣,什麽夜宿皇宮,奸淫宮女。


    這個中南海雖然是昔日皇宮的一個部分,但是現在已經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辦公區域了,而末代皇帝溥儀的小朝廷早就壓縮到隔壁的紫禁城裏出不來了。


    至於奸淫宮女就更不靠譜了,這宮女楊度當初出於好奇到是見過,基本上就沒個長得好的,清一色的歪瓜裂棗。想來也是,這宮女沒前途不說,等二十五歲放出來想找個人婚配都難。所以但凡家裏有個漂亮閨女的大多十三四歲就急急婚配了,省卻這入宮之苦。對此,楊度隻能對宮中的妃嬪們表示默哀了。


    至於老袁,他這蓄了十幾房姨太太了,再饑不擇食也不至於到那個地步吧。


    估計啊!也是那些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從小到大也就讀了本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但凡奸臣都用董卓這個模子來套了。


    雖然袁世凱接人待物都比南方那個隻會高喊革命口號的孫中山強,可是楊度總覺得大總統什麽地方不太對,讓自己感覺不太好。


    而看到陳紹的信之後,楊度知道大總統身上哪裏不對了,兩個字概括:暮氣。


    歸根到底,袁大總統代表的還是原有的統治秩序,而這一套已經注定是行不通的了。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依靠武力最終完成統一,這個國家的未來也還是會走到過去的老路上去。


    相反,如果陳紹信中所言不虛,那麽這位叫王振宇的湘西鎮守使現在做的事情是很有朝氣,而且前途光明的事情。


    地方政權縣人治縣,這可是中國過去幾千年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中央層麵,高度集權,比袁世凱更加牢固的是,這個王振宇完全是依靠製度控製軍隊。雖然同樣是募兵製,可是從最基礎的兵員到各級軍官都是由參謀處統一調配,這種做法極大的避免了私兵和軍閥的出現。最重要的一點。雖然在中央核心層麵搞政權,卻又限製了地方政府在經濟層麵的作用,居然是通過一個什麽湘西開發公司統籌經濟項目。


    楊度甚至可以斷定一般小吏絕對不敢去敲詐這樣一個要政策有政策,要背景由背景的公司。而當地的經濟一旦沒有了政府的破壞,發展速度一定非常的驚人。。。


    能想到辦法不難,難就難在落實。很顯然,王振宇不僅想到了,而且也做到了。。。


    楊度小小的激動了一下之後又恢複了冷靜,師弟的話難免誇大其辭,不過每月一萬大洋的支票卻是真的。自己既然在袁大總統這裏混的不上不下,給自己留條後路也是必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