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軍針對長辛店的第八次衝鋒被直軍用刺刀趕了下來之後。奉命督戰的日本人本莊繁大佐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了:“八嘎。都是一群飯桶。”
負責攻擊長辛店的是奉軍李景林旅。此刻這位旅長就站在本莊繁大佐的身邊。臉色氣的青一陣白一陣。總之十分不好看。但是畢竟是自己手底下的兄弟們打的太臭了。他自然也不好說什麽了。
本莊繁似乎也不在乎自己身邊這個中國將軍的態度。他很直截了當的就下達了命令:“通知荒木君。該他出場了。讓他動作利索點。讓我們的中國朋友看看皇軍的戰鬥力。”
李景林聽到這話無比驚訝的抬起頭來看著本莊繁這個小個子。然後又看看對麵的直軍陣地。心中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湧上心頭。
日軍參加中國內戰在曆史上並不是什麽大秘密。有文字記錄的比如郭鬆齡和張作霖之間的巨流河之戰。日本關東軍就直接出動了軍隊配合奉軍作戰。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奉軍的勝利。
不過人日本人在這個時候也還是講國際法的。他們的士兵不會穿著自己的軍裝出場的。而是要換上奉軍的軍服。不過戰鬥的時候還是要板載板載的亂喊的。
其實對於直軍的戰鬥力。日軍也存在一個低估的情況。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因為去年的護國戰爭中。以直軍的主體的北洋軍表現十分的糟糕。幾乎讓南支那的叛軍打了一個全軍覆沒。這就使得日本陸軍本部對於直軍的戰鬥力出現了嚴重低估的狀況。甚至一度認為其還不如皖係軍隊。所以也才有了放棄該部。任由段祺瑞政府對其實施吞並的策略。現在做出這個判斷的相關責任人已經被軍部勒令切腹了。因為他的誤判導致整個軍部大陸政策的被動。
段祺瑞的軍隊原本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在進攻南支那了。可實際的情況是。他們不但遭到了直軍的挑戰。而且在一周不到的時間內。讓直軍以少勝多。打了一個全軍覆沒。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所以沒等奉軍出場。日本軍部就繞過內閣。密令關東軍抽調一個加強聯隊。由荒木貞夫擔任聯隊長跟隨奉軍一起入關。
這個荒木貞夫是陸大19期首席畢業。俄國問題專家。美儀表。擅演講、劍道。有有胡子龍王之稱。他的組織能力和真崎甚三郎的思想使他倆並列為皇道派領袖。他的名言:“物資不足。我們並不介意。皇道精神加三千萬竹槍。列強不在話下。”
而督戰的本莊繁也是陸大畢業。和荒木貞夫年紀相當。時任參謀本部支那課課長。這次奉軍入關。有滿蒙通之稱的本莊繁被派到了最前線。負責協調工作。
荒木聯隊就是本莊繁要協調的對象。而在奉軍攻擊遲遲無法得手的情況下。本莊繁十分大膽的決定要投入皇軍了。
這個命令讓荒木聯隊上下都興奮不已。為天皇陛下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由於後世抗日片的誤導。大家對於日本人的攻擊方式停留在了一窩蜂蠻幹的印象中。實際上日本陸軍確實有這個做法。不過那往往是快要死了。玩玉碎攻擊的打法。實際上日軍在進攻中還是很有章法的。很講究配合和隱蔽推進。他們往往會以班為單位。在軍曹的帶領下協同作戰。他們並不強調攻擊速度。他們會緩緩的向攻擊目標迂回。在合適的位置上發起致命一擊。他們的作戰特點簡單來說就是狠。一旦發起攻擊。就會毫不猶豫全力以赴。當然乃木希典式的人物在日本軍隊也是不少的。這些人共同的特點就是把自己的榮譽和升遷放在了第一位。沒有把普通日本士兵和自己的生命當回事。這種思想是驚人的。是愚蠢的。
身為後來日本皇道派的領袖人物的荒木貞夫自然不是蠢貨。雖然他鼓吹所謂三千萬把竹槍征服世界。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但是那實際上是鼓動口號。估計他自己一個字都不信。
荒木聯隊是從一個標準的挽馬製師團聯隊。畢竟這次出兵代表的是大日本帝國的麵子。不容有失。所有關東軍方麵對這個聯隊還是很重視的。整個步兵聯隊轄三個步兵大隊。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速射炮中隊(四門37速射炮)。在火力上還是十分凶悍的。一般來說。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第一時間更新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九二步兵炮)。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台)。在戰鬥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係統配備很薄弱。聯隊隻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而關東軍在這個基礎上還給荒木聯隊增加了一個騎兵大隊。第一時間更新使得整個聯隊達到了五千人的規模。差不多一個常備旅團的標準了。
這也使得荒木貞夫這個聯隊長變得無比自信起來。手握這樣的實力。自然要比自己的那些前輩要做的好了。
攻擊的命令一送來。整個聯隊上下都興奮不已。但是大家畢竟還是正規軍人。自然是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喧嘩。不準交談。盡量少說話。都在默默的檢查自己的裝備。做著進攻前的準備。這些正規的軍人對於死亡毫不畏懼。因為死後就可以進入靖國神社成神了。
“九段阪見”這是日本軍官在互相贈言以激烈彼此的鬥誌。九段阪是靖國神社所在。。。
守衛在長辛店是吳佩孚手下頭號悍將彭壽莘。素以驍勇善戰和為人剛正聞名軍中,人稱“刺兒彭”。當時軍需部門克扣軍餉、拖欠供應是平常事。唯對彭部不敢拖欠。彭壽莘時任第三師補充第一旅旅長。他是山東平度人。此人喜歡提拔同鄉後進。所以平度人大多願意投在他麾下。所以補充第一旅七千人馬中有四千山東子弟兵。這些山東漢子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彭壽莘也是視如骨幹。這四千人單獨編了二個團。訓練嚴苛。待遇從優。這次長辛店之戰打到現在。彭壽莘依然拿著這二個團沒有投入戰鬥。這是他壓箱底的貨。不到最後時刻是絕不會投入的。曆史上這四千子弟兵最後的結局是成建製戰死在山海關九門口。上演了曆史上的直係最為悲壯的一幕。
長辛店的守軍主要是彭壽莘的補充第一旅和董政國的補充第二旅。奉軍的攻勢凶猛。第一旅和第二旅都是以山東兵為主的。彭壽莘和董政國都是山東老鄉。因為所帶的部隊都是新組建的。所以並沒有跟著吳師長去攻擊盧溝橋。而是奉命在長辛店死守。兩個人把旅部放在了長辛店火車站裏。一來是參謀軍官不夠用。二來兩個人私交確實不錯。
不過好在奉軍雖然看起來凶猛。真打起來卻厲害的有限。反正看著熱鬧。陣地也沒丟幾塊。
但是風雲突變。正當彭壽莘和董政國兩個人打算撤回旅部休息的時候。突然奉軍又發起了一場攻擊。
彭壽莘是個行家。停步瞄了一眼就暗叫不好。這批奉軍和前幾批完全不一樣。攻擊隊形散的比較開。但是看得出有明顯的配合。最為恐怖的事情是他們的火力支援力度。直軍在一線的十幾個重機槍陣地在奉軍之前的幾次攻擊中都平安無事。但是在這一波次的攻擊中居然被這股子奉軍輕而易舉的給敲掉了。
這下子彭壽莘立刻看出不對了。尼瑪。這股子人馬會是奉軍。奉軍要是有這個水準。咱們這裏早就被打下了。
董政國似乎也看出問題了:“子耕兄。我怎麽覺得這些奉軍怎麽有點像日本人啊。他們端刺刀的樣子怎麽看怎麽像。民國三年那會小日本進山東不就是這個樣子嗎。”
彭壽莘聽到董政國的話。似乎想到了什麽。他再次舉起望遠鏡看了看遠方:“嗯。老董你不說我還沒注意到。你這麽一提醒。我還真看出點什麽來了。我說這幫東北忽悠怎麽一下子都成小矮子了。合著全是他們的日本幹爹啊。”
董政國冷哼了一聲道:“子耕兄啊。你還記得嗎。咱們當年跟著曹大帥進駐新民府的時候見張作霖那小子的時候。張作霖那混蛋見人就嚷嚷什麽走遍全中國就咱們東北的爺們最純最仗義。媽的。全都是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這幫純爺們就是小日本的狗。”
彭壽莘自然是記得這段忘事的。自己這位老同想當初在東北沒少吃東北人的虧。從喝酒到賭錢。董政國全都吃了虧。他要能念東北人的好才奇了怪了。
但是彭壽莘可沒心情勸說這位同鄉。因為身為平度人的他對小日本是恨到骨頭裏了。一戰爆發後。日本人借著進攻青島德國人的機會。在山東一帶燒殺搶掠。彭壽莘的好幾個族中親人都慘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想到這裏。彭壽莘的五指就不自覺捏成了一團。。。(未完待續)
負責攻擊長辛店的是奉軍李景林旅。此刻這位旅長就站在本莊繁大佐的身邊。臉色氣的青一陣白一陣。總之十分不好看。但是畢竟是自己手底下的兄弟們打的太臭了。他自然也不好說什麽了。
本莊繁似乎也不在乎自己身邊這個中國將軍的態度。他很直截了當的就下達了命令:“通知荒木君。該他出場了。讓他動作利索點。讓我們的中國朋友看看皇軍的戰鬥力。”
李景林聽到這話無比驚訝的抬起頭來看著本莊繁這個小個子。然後又看看對麵的直軍陣地。心中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湧上心頭。
日軍參加中國內戰在曆史上並不是什麽大秘密。有文字記錄的比如郭鬆齡和張作霖之間的巨流河之戰。日本關東軍就直接出動了軍隊配合奉軍作戰。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奉軍的勝利。
不過人日本人在這個時候也還是講國際法的。他們的士兵不會穿著自己的軍裝出場的。而是要換上奉軍的軍服。不過戰鬥的時候還是要板載板載的亂喊的。
其實對於直軍的戰鬥力。日軍也存在一個低估的情況。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因為去年的護國戰爭中。以直軍的主體的北洋軍表現十分的糟糕。幾乎讓南支那的叛軍打了一個全軍覆沒。這就使得日本陸軍本部對於直軍的戰鬥力出現了嚴重低估的狀況。甚至一度認為其還不如皖係軍隊。所以也才有了放棄該部。任由段祺瑞政府對其實施吞並的策略。現在做出這個判斷的相關責任人已經被軍部勒令切腹了。因為他的誤判導致整個軍部大陸政策的被動。
段祺瑞的軍隊原本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在進攻南支那了。可實際的情況是。他們不但遭到了直軍的挑戰。而且在一周不到的時間內。讓直軍以少勝多。打了一個全軍覆沒。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所以沒等奉軍出場。日本軍部就繞過內閣。密令關東軍抽調一個加強聯隊。由荒木貞夫擔任聯隊長跟隨奉軍一起入關。
這個荒木貞夫是陸大19期首席畢業。俄國問題專家。美儀表。擅演講、劍道。有有胡子龍王之稱。他的組織能力和真崎甚三郎的思想使他倆並列為皇道派領袖。他的名言:“物資不足。我們並不介意。皇道精神加三千萬竹槍。列強不在話下。”
而督戰的本莊繁也是陸大畢業。和荒木貞夫年紀相當。時任參謀本部支那課課長。這次奉軍入關。有滿蒙通之稱的本莊繁被派到了最前線。負責協調工作。
荒木聯隊就是本莊繁要協調的對象。而在奉軍攻擊遲遲無法得手的情況下。本莊繁十分大膽的決定要投入皇軍了。
這個命令讓荒木聯隊上下都興奮不已。為天皇陛下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由於後世抗日片的誤導。大家對於日本人的攻擊方式停留在了一窩蜂蠻幹的印象中。實際上日本陸軍確實有這個做法。不過那往往是快要死了。玩玉碎攻擊的打法。實際上日軍在進攻中還是很有章法的。很講究配合和隱蔽推進。他們往往會以班為單位。在軍曹的帶領下協同作戰。他們並不強調攻擊速度。他們會緩緩的向攻擊目標迂回。在合適的位置上發起致命一擊。他們的作戰特點簡單來說就是狠。一旦發起攻擊。就會毫不猶豫全力以赴。當然乃木希典式的人物在日本軍隊也是不少的。這些人共同的特點就是把自己的榮譽和升遷放在了第一位。沒有把普通日本士兵和自己的生命當回事。這種思想是驚人的。是愚蠢的。
身為後來日本皇道派的領袖人物的荒木貞夫自然不是蠢貨。雖然他鼓吹所謂三千萬把竹槍征服世界。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但是那實際上是鼓動口號。估計他自己一個字都不信。
荒木聯隊是從一個標準的挽馬製師團聯隊。畢竟這次出兵代表的是大日本帝國的麵子。不容有失。所有關東軍方麵對這個聯隊還是很重視的。整個步兵聯隊轄三個步兵大隊。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速射炮中隊(四門37速射炮)。在火力上還是十分凶悍的。一般來說。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第一時間更新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九二步兵炮)。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台)。在戰鬥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係統配備很薄弱。聯隊隻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而關東軍在這個基礎上還給荒木聯隊增加了一個騎兵大隊。第一時間更新使得整個聯隊達到了五千人的規模。差不多一個常備旅團的標準了。
這也使得荒木貞夫這個聯隊長變得無比自信起來。手握這樣的實力。自然要比自己的那些前輩要做的好了。
攻擊的命令一送來。整個聯隊上下都興奮不已。但是大家畢竟還是正規軍人。自然是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喧嘩。不準交談。盡量少說話。都在默默的檢查自己的裝備。做著進攻前的準備。這些正規的軍人對於死亡毫不畏懼。因為死後就可以進入靖國神社成神了。
“九段阪見”這是日本軍官在互相贈言以激烈彼此的鬥誌。九段阪是靖國神社所在。。。
守衛在長辛店是吳佩孚手下頭號悍將彭壽莘。素以驍勇善戰和為人剛正聞名軍中,人稱“刺兒彭”。當時軍需部門克扣軍餉、拖欠供應是平常事。唯對彭部不敢拖欠。彭壽莘時任第三師補充第一旅旅長。他是山東平度人。此人喜歡提拔同鄉後進。所以平度人大多願意投在他麾下。所以補充第一旅七千人馬中有四千山東子弟兵。這些山東漢子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彭壽莘也是視如骨幹。這四千人單獨編了二個團。訓練嚴苛。待遇從優。這次長辛店之戰打到現在。彭壽莘依然拿著這二個團沒有投入戰鬥。這是他壓箱底的貨。不到最後時刻是絕不會投入的。曆史上這四千子弟兵最後的結局是成建製戰死在山海關九門口。上演了曆史上的直係最為悲壯的一幕。
長辛店的守軍主要是彭壽莘的補充第一旅和董政國的補充第二旅。奉軍的攻勢凶猛。第一旅和第二旅都是以山東兵為主的。彭壽莘和董政國都是山東老鄉。因為所帶的部隊都是新組建的。所以並沒有跟著吳師長去攻擊盧溝橋。而是奉命在長辛店死守。兩個人把旅部放在了長辛店火車站裏。一來是參謀軍官不夠用。二來兩個人私交確實不錯。
不過好在奉軍雖然看起來凶猛。真打起來卻厲害的有限。反正看著熱鬧。陣地也沒丟幾塊。
但是風雲突變。正當彭壽莘和董政國兩個人打算撤回旅部休息的時候。突然奉軍又發起了一場攻擊。
彭壽莘是個行家。停步瞄了一眼就暗叫不好。這批奉軍和前幾批完全不一樣。攻擊隊形散的比較開。但是看得出有明顯的配合。最為恐怖的事情是他們的火力支援力度。直軍在一線的十幾個重機槍陣地在奉軍之前的幾次攻擊中都平安無事。但是在這一波次的攻擊中居然被這股子奉軍輕而易舉的給敲掉了。
這下子彭壽莘立刻看出不對了。尼瑪。這股子人馬會是奉軍。奉軍要是有這個水準。咱們這裏早就被打下了。
董政國似乎也看出問題了:“子耕兄。我怎麽覺得這些奉軍怎麽有點像日本人啊。他們端刺刀的樣子怎麽看怎麽像。民國三年那會小日本進山東不就是這個樣子嗎。”
彭壽莘聽到董政國的話。似乎想到了什麽。他再次舉起望遠鏡看了看遠方:“嗯。老董你不說我還沒注意到。你這麽一提醒。我還真看出點什麽來了。我說這幫東北忽悠怎麽一下子都成小矮子了。合著全是他們的日本幹爹啊。”
董政國冷哼了一聲道:“子耕兄啊。你還記得嗎。咱們當年跟著曹大帥進駐新民府的時候見張作霖那小子的時候。張作霖那混蛋見人就嚷嚷什麽走遍全中國就咱們東北的爺們最純最仗義。媽的。全都是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這幫純爺們就是小日本的狗。”
彭壽莘自然是記得這段忘事的。自己這位老同想當初在東北沒少吃東北人的虧。從喝酒到賭錢。董政國全都吃了虧。他要能念東北人的好才奇了怪了。
但是彭壽莘可沒心情勸說這位同鄉。因為身為平度人的他對小日本是恨到骨頭裏了。一戰爆發後。日本人借著進攻青島德國人的機會。在山東一帶燒殺搶掠。彭壽莘的好幾個族中親人都慘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想到這裏。彭壽莘的五指就不自覺捏成了一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