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一直在思考,華美決裂之後,華夏要轉向與誰合作。就當前的華夏來說,即便有李路這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存在,最樂觀的估計也是起碼十年內離不開發動國家的技術輸出。
也許隻需要幾年時間,華夏在某個領域會躍上世界先進水平,比如主戰坦克,比如戰鬥機。但是華夏欠下的功課太多了,隻有在能夠不斷地學習吸引的基礎上,才能盡快地形成自己的發達的完整的國防軍工體係。
所謂發達的完整的國防軍工體係,指的是任何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能夠自主研製生產,而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外部力量。
美國達到這個目標用去了兩個世界大戰的絕佳機會。
作為一個古老的龐大的帝國,華夏需要發達的完整的國防軍工體係。
蘇聯解體放飛了俄羅斯,雖然俄羅斯大多數時候是撐著傷痕累累的軀體在強裝強人。那麽,在和平經典計劃夭折之後,隨著俄羅斯取代了蘇聯,按照曆史的發展軌跡,華夏將會轉向俄羅斯,於是大批的俄製武器湧進來,於是華夏日後的先進裝備都被深深地烙上了俄製的印記。
如果還有選擇,李路幾乎可以肯定,這種情況絕對不會出現。
俄羅斯啃完了蘇聯給它留下的遺產之後,會暴露出它的虛弱來。普及那樣的強人低下頭去購買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已經太能說明問題了。
那麽,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是一個很好的備選項。就拿德國來說,軍工領域的水平是不用懷疑的,許多領域美國都要和它進行合作。而德國對華夏的外交政策,至少在默克爾那個婆娘上台之前是十分適合展開軍事技術合作的。
這一點從曆史上風波發生後,德國mbb公司願意簽秘密協議保證mpc-75繼續的繼續,就能看出來。
還有法國,這個典型的給錢老媽都會賣的國家,很多時候都會拿巴統框架下的對華武器禁售令當手紙。那些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不就是他們賣的嗎?還有灣灣的那幾艘一大堆毛病的拉斐特級護衛艦。除了美國之外,也就這個國家敢這麽刺激中國的神經了。
從1981年開始到1989年這八年的中歐密切軍事技術合作期間,還是這個法國拿出來的東西最多。看看那些超黃蜂直升機(直-8)、海豚直升機(直-9)、小羚羊輕型直升機、響尾蛇艦載防空係統、j-7的改進計劃等等等等,隻要有錢,它都賣。
除了這倆國家,還有什麽意大利啊英國啊荷蘭啊以色列啊,都恨不得把所有中國看得上的東西都他媽的運過來,隻要給足銀子。美國就是扯到天上去,也沒有辦法把中國變成歐洲或者靠近歐洲的國家。這些歐洲國家在亞太可沒有什麽利益,隻要有錢賺,我能賣的都賣了。
但是不得不正視的一點是,在美帝棒子加蘿卜的政策下,中歐的軍事貿易技術合作要麽流產要麽地下黨。以色列的費爾康不就是在關鍵時刻給美帝橫插一杆子沒了的嗎,氣得江浙幫跳腳罵娘美帝欺人太甚!
話題回到本書中來。
在李路眼裏,mpc-75支線客機計劃的意義遠遠不止促進紅飛發展這麽簡單,這還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一個開辟和歐洲技術合作道路的機會。而且,很多時候大家需要的隻是一張被子或者一個台階。好,不給搞軍事技術方麵的合作是吧,那行,咱們搞民用飛機,這總行吧?mpc-75就是準備用來爭奪民用支線客機市場的啊!
如果你說民用技術同樣能夠運用到軍用領域,那麽不用華夏這邊的說話,德國mbb公司就要問候你全家。你這是典型的給臉不要臉行為,典型的損人不利已的行為。你要是這樣說,那你以後也甭想往外賣東西了。有錢大家一賺這麽淺顯的道理都不懂?
所以,當李建設開始闡述他對紅飛的未來發展規劃的看法,提到先行進入支線客機市場,積累足夠的研發經驗生產經驗之後,再上馬幹線客機,然後逐步向軍用大型運輸機以及各種軍用飛行平台發展的時候,李路馬上就看到了一個對歐洲進行“滲透竊取”的機會。
隻要能利用這個機會在歐洲秘密的站穩腳跟,就不怕沒機會獲取先進技術。
屆時,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整合吸收歐洲的“精密”和俄羅斯的“耐操”,從而形成華夏自己的軍工產品的標簽――精密,耐操,便宜。
“三叔,跟mbb公司的具體合作內容是什麽樣的?”李建設說完端起茶水喝的當口,李路點了根煙抽了一口,問道。
放下茶杯,李建設說道:“基本上就是他們之前跟中航技談的那些內容,前期先生產50架mpc-75,再視情況做決定。他們跟中航技在德國的合資公司癱瘓了,我們隻要獲得航空工業部的批文,就能取代中航技在合資公司裏的地位。”
李路擰著眉頭:“合資公司股份怎麽劃分的?”
“一半一半,他們出技術,我們出錢。”
“那不行。”李路搖搖手,“我們也有一些很好的技術,紅飛的團隊經過運10的操練,也能夠參與研發工作。這個合資公司我們要控股,否則那就讓他們也出一定的資金。”
李建設點點頭:“這一點很容易談,mbb公司很迫切推進這個項目,一個合資公司的控股權想必他們也不會看在眼裏。現在的問題不是在這一方麵,如果得不到批準,所有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的確,首要的問題是,紅飛必須取得航空工業部的批準,才有和mbb公司合作的基礎條件。
李路揉了揉太陽穴,問道:“主管這方麵工作的是哪個副部長?什麽來頭?”
李建設苦笑道:“那王八蛋叫沈萬圖,我查過了,沒什麽背景。”
他所說的沒什麽背景,指的是沒政治家族的背景。這樣的省部級高官,有哪個是真正沒背景的?
李路冷冷一笑,心裏道:果然是你,前世今生你都要往叛徒的路上走,那我隻能提前送你去該去的地方了。
看見李路沉思的樣子,李建設微微揚了揚眉頭:“你有辦法?”
李路說道:“是不是辦法都要試一下,我先把他祖宗十八代給翻出來,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麽人物。”
聽見李路冷森森的語氣,李建設忙說:“我說老三,你可別亂來,這事隻能文鬥,否則老爺子知道了非生氣不可。”
李路微微一笑:“放心吧三叔,在你眼裏我就是除了打仗就不會別的人啊?”
李建設反問:“不是嗎?”
李路無語地翻了翻白眼,拿起煙扔給他一根,自己點上一根抽了幾口,說道:“三叔,有個事情我得提醒你一下。”
李建設打著火點上煙,抬頭看著他。
“我估計美帝會很快中斷和平經典計劃,快則兩三個月,慢則半年。所以你要提前做好準備,抓住格魯曼狠狠地掏出點東西來。以後可就沒這樣的機會了。”李路說道。
李建設吃了一驚,腦子飛快地轉動起來,紅色家族的子弟,沒有一個頭腦是很純粹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大多都具備。他很快就聽出了李路的潛台詞,當下有點不敢相信了,說道:“你的意思是……美帝會和我們……決裂?”
李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導式地說道:“美帝為什麽親近我們?因為有一個龐大的紅色蘇聯在時刻帶給他們強烈的危機感。這就是華美蜜月關係的基礎。那麽,如果失去了這個基礎,美帝還會奉行現在的政策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建設有些呆了:“蘇聯……蘇聯會……怎麽會失去這個基礎……”
“美帝正在中東那邊摁著伊拉克狠揍,但是你注意到沒有,薩達姆期待的來自蘇聯的支持在哪?沒有,戈爾巴喬夫甚至和布什通了電話,保證不會為薩達姆出頭。再看看蘇聯現在的情況,看看戈爾巴喬夫搞的改革。在我看來,這個腦袋有胎記的老頭簡直就是北約國家派過去臥底搞垮蘇聯的。”
李路總結性地說道:“蘇聯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了。退一萬步說,即便我的判斷失誤,加快速度掏美帝的技術也是很有必要的,國家關係這玩意兒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變了向。咱們在這方麵吃的虧不少了。”
良久,李建設依然沒能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不過他還是緩緩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自己這個侄子已經無數次證明了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連老爺子都高度信任,他就更不會有所懷疑了。況且,李路這幾年的表現大家都是看在眼裏的,不用老爺子說,老李家的人都已經把李路當成了第三代接班人看待。
李路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玻璃前麵,背著手眺望遠處紅飛自己的機場,一架紅白相間的運10拔地而起,衝上雲霄……
也許隻需要幾年時間,華夏在某個領域會躍上世界先進水平,比如主戰坦克,比如戰鬥機。但是華夏欠下的功課太多了,隻有在能夠不斷地學習吸引的基礎上,才能盡快地形成自己的發達的完整的國防軍工體係。
所謂發達的完整的國防軍工體係,指的是任何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能夠自主研製生產,而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外部力量。
美國達到這個目標用去了兩個世界大戰的絕佳機會。
作為一個古老的龐大的帝國,華夏需要發達的完整的國防軍工體係。
蘇聯解體放飛了俄羅斯,雖然俄羅斯大多數時候是撐著傷痕累累的軀體在強裝強人。那麽,在和平經典計劃夭折之後,隨著俄羅斯取代了蘇聯,按照曆史的發展軌跡,華夏將會轉向俄羅斯,於是大批的俄製武器湧進來,於是華夏日後的先進裝備都被深深地烙上了俄製的印記。
如果還有選擇,李路幾乎可以肯定,這種情況絕對不會出現。
俄羅斯啃完了蘇聯給它留下的遺產之後,會暴露出它的虛弱來。普及那樣的強人低下頭去購買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已經太能說明問題了。
那麽,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是一個很好的備選項。就拿德國來說,軍工領域的水平是不用懷疑的,許多領域美國都要和它進行合作。而德國對華夏的外交政策,至少在默克爾那個婆娘上台之前是十分適合展開軍事技術合作的。
這一點從曆史上風波發生後,德國mbb公司願意簽秘密協議保證mpc-75繼續的繼續,就能看出來。
還有法國,這個典型的給錢老媽都會賣的國家,很多時候都會拿巴統框架下的對華武器禁售令當手紙。那些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不就是他們賣的嗎?還有灣灣的那幾艘一大堆毛病的拉斐特級護衛艦。除了美國之外,也就這個國家敢這麽刺激中國的神經了。
從1981年開始到1989年這八年的中歐密切軍事技術合作期間,還是這個法國拿出來的東西最多。看看那些超黃蜂直升機(直-8)、海豚直升機(直-9)、小羚羊輕型直升機、響尾蛇艦載防空係統、j-7的改進計劃等等等等,隻要有錢,它都賣。
除了這倆國家,還有什麽意大利啊英國啊荷蘭啊以色列啊,都恨不得把所有中國看得上的東西都他媽的運過來,隻要給足銀子。美國就是扯到天上去,也沒有辦法把中國變成歐洲或者靠近歐洲的國家。這些歐洲國家在亞太可沒有什麽利益,隻要有錢賺,我能賣的都賣了。
但是不得不正視的一點是,在美帝棒子加蘿卜的政策下,中歐的軍事貿易技術合作要麽流產要麽地下黨。以色列的費爾康不就是在關鍵時刻給美帝橫插一杆子沒了的嗎,氣得江浙幫跳腳罵娘美帝欺人太甚!
話題回到本書中來。
在李路眼裏,mpc-75支線客機計劃的意義遠遠不止促進紅飛發展這麽簡單,這還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一個開辟和歐洲技術合作道路的機會。而且,很多時候大家需要的隻是一張被子或者一個台階。好,不給搞軍事技術方麵的合作是吧,那行,咱們搞民用飛機,這總行吧?mpc-75就是準備用來爭奪民用支線客機市場的啊!
如果你說民用技術同樣能夠運用到軍用領域,那麽不用華夏這邊的說話,德國mbb公司就要問候你全家。你這是典型的給臉不要臉行為,典型的損人不利已的行為。你要是這樣說,那你以後也甭想往外賣東西了。有錢大家一賺這麽淺顯的道理都不懂?
所以,當李建設開始闡述他對紅飛的未來發展規劃的看法,提到先行進入支線客機市場,積累足夠的研發經驗生產經驗之後,再上馬幹線客機,然後逐步向軍用大型運輸機以及各種軍用飛行平台發展的時候,李路馬上就看到了一個對歐洲進行“滲透竊取”的機會。
隻要能利用這個機會在歐洲秘密的站穩腳跟,就不怕沒機會獲取先進技術。
屆時,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整合吸收歐洲的“精密”和俄羅斯的“耐操”,從而形成華夏自己的軍工產品的標簽――精密,耐操,便宜。
“三叔,跟mbb公司的具體合作內容是什麽樣的?”李建設說完端起茶水喝的當口,李路點了根煙抽了一口,問道。
放下茶杯,李建設說道:“基本上就是他們之前跟中航技談的那些內容,前期先生產50架mpc-75,再視情況做決定。他們跟中航技在德國的合資公司癱瘓了,我們隻要獲得航空工業部的批文,就能取代中航技在合資公司裏的地位。”
李路擰著眉頭:“合資公司股份怎麽劃分的?”
“一半一半,他們出技術,我們出錢。”
“那不行。”李路搖搖手,“我們也有一些很好的技術,紅飛的團隊經過運10的操練,也能夠參與研發工作。這個合資公司我們要控股,否則那就讓他們也出一定的資金。”
李建設點點頭:“這一點很容易談,mbb公司很迫切推進這個項目,一個合資公司的控股權想必他們也不會看在眼裏。現在的問題不是在這一方麵,如果得不到批準,所有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的確,首要的問題是,紅飛必須取得航空工業部的批準,才有和mbb公司合作的基礎條件。
李路揉了揉太陽穴,問道:“主管這方麵工作的是哪個副部長?什麽來頭?”
李建設苦笑道:“那王八蛋叫沈萬圖,我查過了,沒什麽背景。”
他所說的沒什麽背景,指的是沒政治家族的背景。這樣的省部級高官,有哪個是真正沒背景的?
李路冷冷一笑,心裏道:果然是你,前世今生你都要往叛徒的路上走,那我隻能提前送你去該去的地方了。
看見李路沉思的樣子,李建設微微揚了揚眉頭:“你有辦法?”
李路說道:“是不是辦法都要試一下,我先把他祖宗十八代給翻出來,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麽人物。”
聽見李路冷森森的語氣,李建設忙說:“我說老三,你可別亂來,這事隻能文鬥,否則老爺子知道了非生氣不可。”
李路微微一笑:“放心吧三叔,在你眼裏我就是除了打仗就不會別的人啊?”
李建設反問:“不是嗎?”
李路無語地翻了翻白眼,拿起煙扔給他一根,自己點上一根抽了幾口,說道:“三叔,有個事情我得提醒你一下。”
李建設打著火點上煙,抬頭看著他。
“我估計美帝會很快中斷和平經典計劃,快則兩三個月,慢則半年。所以你要提前做好準備,抓住格魯曼狠狠地掏出點東西來。以後可就沒這樣的機會了。”李路說道。
李建設吃了一驚,腦子飛快地轉動起來,紅色家族的子弟,沒有一個頭腦是很純粹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大多都具備。他很快就聽出了李路的潛台詞,當下有點不敢相信了,說道:“你的意思是……美帝會和我們……決裂?”
李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導式地說道:“美帝為什麽親近我們?因為有一個龐大的紅色蘇聯在時刻帶給他們強烈的危機感。這就是華美蜜月關係的基礎。那麽,如果失去了這個基礎,美帝還會奉行現在的政策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建設有些呆了:“蘇聯……蘇聯會……怎麽會失去這個基礎……”
“美帝正在中東那邊摁著伊拉克狠揍,但是你注意到沒有,薩達姆期待的來自蘇聯的支持在哪?沒有,戈爾巴喬夫甚至和布什通了電話,保證不會為薩達姆出頭。再看看蘇聯現在的情況,看看戈爾巴喬夫搞的改革。在我看來,這個腦袋有胎記的老頭簡直就是北約國家派過去臥底搞垮蘇聯的。”
李路總結性地說道:“蘇聯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了。退一萬步說,即便我的判斷失誤,加快速度掏美帝的技術也是很有必要的,國家關係這玩意兒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變了向。咱們在這方麵吃的虧不少了。”
良久,李建設依然沒能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不過他還是緩緩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自己這個侄子已經無數次證明了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連老爺子都高度信任,他就更不會有所懷疑了。況且,李路這幾年的表現大家都是看在眼裏的,不用老爺子說,老李家的人都已經把李路當成了第三代接班人看待。
李路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玻璃前麵,背著手眺望遠處紅飛自己的機場,一架紅白相間的運10拔地而起,衝上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