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兵們都嘀嘀咕咕的,訓練間隙咬耳朵,吃完飯後也在營房裏說悄悄話。話題都集中在團裏剛剛開過的全團軍人大會的內容――關於試行新兵役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新兵老兵都在議論著這個話題。
這是和自身利益攸關的大事要事,甭管你有多麽的不在乎這身軍裝,又或者說有多麽的在乎這身軍裝,你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進去。
對於兵們來說,最吸引人的有兩點,第一,是留隊的名額大大增加,第二,轉改士官後,最低的下士月工資有九百多塊,加上崗位補貼,破千元。
90年代,選擇當兵的絕大多數是為了謀個出路。在四處無望的時候,當兵隻需要你有力氣你有膽子你敢拿命去拚,就有機會出頭,顯然就成為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進了部隊,兵們自然想長期幹下去,吃一輩子的皇糧,這是給個鎮政府辦事員也不換的。
穿著軍裝回村裏可比辦事員威風多了。
所以許多人到了部隊都豁出去了幹,狠狠地玩兒命,就是為了能夠得到上級的賞識留在部隊裏。隻是,製度的原因,以及非製度的原因,往往能夠留下來的是極少的一部分,這裏麵又有一部分是靠關係靠使用了錢財留下的人。
人才,都他媽的滾蛋了。
90年代的國防軍留不住人才,是因為窮,21世紀的國防軍留不住人才,是因為富,以及部分大家都懂的原因。
當年步槍的連隊有五個轉改士官名額,能打能幹的戴上大紅花滾回家去了,留下的是眾人皆瞧不起的大賴子。
有錢沒錢都辦不好的事兒,根源大多是在人的身上。
這通知指示精神一學習完,頻臨退伍的老兵們都喜出望外了。在越來越接近年底的這段日子裏,雖然大家都下意識地去避免談論到留隊這個問題,但是心裏的那份煩惱和糾結是可以從臉上看出來的。
就在前幾天,二營的一個老兵在參加五公裏越野的時候,一口氣幹了十五公裏,差點把人給跑廢了。這段時間老兵都搶著幹活,新兵蛋子們是又驚又喜。班長班副們咋一下子變得這麽可愛了呢,是不是有什麽陰謀?漸漸的他們才琢磨過來,原來是為了爭取表現的機會。
這段時間的幹群關係那是和諧得不得了,平時敢和幹部頂兩句的老兵,都變乖了,看幹部的那眼神是要多曖mèi有多曖mèi。兵們可鬧不清楚誰能決定他們的去留,但是他們知道任何一個幹部都能讓他們留隊的願望難以實現。
肩膀上有星的就是首長。
這些情況李路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為什麽很多平時表現出色的兵,末了還會擔心自己留不成。歸根結底,是人的原因。當花錢買名額成為一種風潮,部隊的戰鬥力就必須得懷疑了。
新政策下來,兵們首先是寬心了不少,畢竟名額增加了,留隊的希望就多了幾分。再一次就是憧憬,一個月小一千塊錢,幹上那麽個一兩年,是可以把老家的破茅屋推翻,建起結實的平頂水泥房的。再多幹幾年,攢點錢,屆時退伍了,也該娶媳婦了。
許多人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如此。社會是現實的,在和平年代,你跟兵們談各種大道理,遠遠沒有增加幾十塊津貼加點工資來的效果好。怎麽,老子們每天都在和死亡打交道,守護著偌大的國土,不該獲得應有的物質上的回報?
改革開放之後,再想回到從前一套理論就能讓部隊戰鬥力無窮提升的情況,是越來越難以出現了的。
接下來,李路一連給部隊下發了幾道命令,第一,營連沒有推薦資格,第二,所有申請留隊的士兵參加考核,由參謀處負責組織,政治處監督。
改變在於取消了營連的推薦權,直接切斷了基層幹部以權謀私的可能。另外一個,則是考核的標準,說白了,就是達到什麽樣的條件,才能轉改士官。
李路是為這套標準頭疼了許久,他拉著三大處的參謀幹事,熱烈地討論,擬定了一套又推翻又擬定,幾個團領導幾乎天天碰頭,就說這個考核標準的事。最後的分歧在李路支持的那一套標準被認為太苛刻,而蘇夏支持的另外一套,則被李路斥為過於理想化。
就又上常委會討論了。
蘇夏的擔心沒有出現,李路沒有利用自己完全掌控了常委會的優勢,強行地通過他的那一套標準,而是擺出公平公正的架勢,發動常委們各抒己見。
李路的標準是有依據的,101大隊作為特殊部隊的存在,又是總部直屬的秘密部隊,組建之初就明確規定了兵員服役不用參照陸軍現行的體製。當時李路的動作不敢太大,直接是照搬誌願兵的那一套,搞超期服役。不同的是,在他主政101大隊的時候,製定了一套針對超期服役兵員的待遇福利。
其實,李路在701團搞的這些兵役改革都是有101大隊這個參照的。所以,他也把101大隊轉改士官考核的那套標準拿了過來,稍作修改,就成了他的方案。結果被認為太苛刻。
蘇夏的是比較溫和一些,她主張不能以軍事素質主導考核,更多的是要注重兵員的文化水平和理論知識。
莫大偉是老派幹部,按理說他應該是傾向於李路的方案的,但是,701團的各種新式裝備讓他大開眼界,那些高科技裝備,沒有一定文化水準的士兵是玩不轉的。所以,就事論事,他認為蘇夏的方案比較貼切。
秦國華和魯凡是沒有發表意見的,但是從他們的表情來看,是拿不準主意大的。前者的想法跟莫大偉差不多,但是他又認為,701團既然是以美帝的第75騎兵團為藍本,那麽兵員的軍事素質理應是放在第一位。於是就糾結了。
單單從這一點看,其實李路是真的把民主進行到底了,連他的心腹幹將秦國華都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他的方案,由此可見是真的用自己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了。
點了根煙抽起來,李路把後背往後靠了靠,沉思著。蘇夏瞥了他一眼,一伸手就拿過他的中華煙,點了根,也抽起來。絲毫不理會其他人詫異的目光。會抽煙不算什麽,敢在常委會上伸手去拿一把手的煙抽,就有點那什麽了。
李路仿佛沒看到她的動作,幾口抽掉半支煙後,他說道:“蘇副團長,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們以後會裝備更多更先進的高技術武器裝備,文化水平基礎是必須的。”
他話鋒一轉,“但是,我剛才已經講過了。咱們701的實際情況是,能夠達到你那套標準的人實際上更少。不知道你有沒有查閱過士兵檔案,有近一半的人隻是初中文化水平,而且,這裏麵到底有幾個是真的,我們還不知道。單單是你那一條理論考試占據總分的50%這一條,我敢跟你打賭,絕對會刷掉三分之二的人。”
他掃視了一眼,“三分之二啊同誌們,四百多人一下刷掉兩百多人,剩下的還要接受軍事科目的考核,到最後能剩下多少人?照這麽說來,苛刻的不是我,而是你。”
蘇夏吐了一口煙,說道:“李團長你懂五門外語,還是六門?據我所知,你是沒有上過外語學院的,僅有的院校學習記錄是在空指院待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團長你今年才21歲吧?”
李路掃了她一眼,“誇我就不必了,你想說明什麽?”
蘇夏微微笑了笑,“其實你自己就證明了,人的潛能是無限大的。按照我的考核標準,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平時增加一些文學課堂,我相信兩個月後很多人都能夠達到標準的。李團長,倒是你拿出的那套標準,咱們是步兵團,好,即便是美帝第75騎兵團那樣的部隊,那也跟101這樣的部隊沒有可比性的。你原來是101的大隊長,難道這其中的區別你還不清楚嗎?”
這會,秦國華說話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裏有了明確的想法。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說道:“蘇副團長,其實我們的二營訓練的那一套,跟101大隊是沒什麽差別的,訓練強度也差不了多少。再一個,既然是士官,那軍事素質的要求肯定是比義務兵要高一些的。也隻有這樣,才能挑選出更加出色的人轉改。”
嘴巴張了張,魯凡也忍不住說了幾句:“團長,政委,我說說我的看法。”
他看了蘇夏一眼,緩緩說道,“我們勤務處管理的新式裝備是最多的,團裏麵除了參謀處的那些電子設備,也就我們勤務處這邊的新玩意兒最多。平時工作中,可是沒少出現裝備器材壞了,咱們沒人能查出原因,也不懂修理,還得人家廠家的上門來培訓,咱們的一些兵培訓時壓根搞不懂那些複雜的原理。如果打仗的話,咱們總不能讓廠家派技術人員跟著吧。所以,我覺得文化水平還是比較重要的。”
說完,他小心地看了眼李路。
李路緩緩點點頭,魯凡說的現象是的確存在的。部隊一邊盼著裝備新式武器裝備,一邊卻出現玩不轉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兵員的文化水平太低。
會議室沉默了下來,好一會兒,莫大偉忽然敲了敲桌麵,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他,他看向李路,說道:“團長,我倒是有一個折中的辦法。”
“說說看。”李路說道。
莫大偉看了蘇夏一眼,然後看向李路,說道,“咱們不是還要對士官進行分類嗎,有指揮士官,參謀士官,技術士官,戰鬥士官,還要一個勤務士官,五大類。你看是不是可以針對不同的類別進行側重不同的考核。比如老魯剛才提到的問題,勤務處最多的是技術士官吧,這一個咱們可以降低一下軍事科目的標準,重點放在文化考核和理論基礎考核上麵。”
慢慢的,李路的眼睛亮了起來,揚了揚眉頭,“按照崗位進行針對性考核,這個辦法好!後麵還可以搞搞崗位培訓,嗯,政委,你這個辦法好!”
仔細想了想,蘇夏也點點頭說道:“嗯,這個辦法可行,比用一套標準一刀切更加靈活,也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她抬了抬頭,“李團長,我同意政委的意見。”
秦國華和魯凡也舉起右手,“我也同意。”
點點頭,李路摁滅煙頭,“好,那就這麽辦!”
這是和自身利益攸關的大事要事,甭管你有多麽的不在乎這身軍裝,又或者說有多麽的在乎這身軍裝,你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進去。
對於兵們來說,最吸引人的有兩點,第一,是留隊的名額大大增加,第二,轉改士官後,最低的下士月工資有九百多塊,加上崗位補貼,破千元。
90年代,選擇當兵的絕大多數是為了謀個出路。在四處無望的時候,當兵隻需要你有力氣你有膽子你敢拿命去拚,就有機會出頭,顯然就成為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進了部隊,兵們自然想長期幹下去,吃一輩子的皇糧,這是給個鎮政府辦事員也不換的。
穿著軍裝回村裏可比辦事員威風多了。
所以許多人到了部隊都豁出去了幹,狠狠地玩兒命,就是為了能夠得到上級的賞識留在部隊裏。隻是,製度的原因,以及非製度的原因,往往能夠留下來的是極少的一部分,這裏麵又有一部分是靠關係靠使用了錢財留下的人。
人才,都他媽的滾蛋了。
90年代的國防軍留不住人才,是因為窮,21世紀的國防軍留不住人才,是因為富,以及部分大家都懂的原因。
當年步槍的連隊有五個轉改士官名額,能打能幹的戴上大紅花滾回家去了,留下的是眾人皆瞧不起的大賴子。
有錢沒錢都辦不好的事兒,根源大多是在人的身上。
這通知指示精神一學習完,頻臨退伍的老兵們都喜出望外了。在越來越接近年底的這段日子裏,雖然大家都下意識地去避免談論到留隊這個問題,但是心裏的那份煩惱和糾結是可以從臉上看出來的。
就在前幾天,二營的一個老兵在參加五公裏越野的時候,一口氣幹了十五公裏,差點把人給跑廢了。這段時間老兵都搶著幹活,新兵蛋子們是又驚又喜。班長班副們咋一下子變得這麽可愛了呢,是不是有什麽陰謀?漸漸的他們才琢磨過來,原來是為了爭取表現的機會。
這段時間的幹群關係那是和諧得不得了,平時敢和幹部頂兩句的老兵,都變乖了,看幹部的那眼神是要多曖mèi有多曖mèi。兵們可鬧不清楚誰能決定他們的去留,但是他們知道任何一個幹部都能讓他們留隊的願望難以實現。
肩膀上有星的就是首長。
這些情況李路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為什麽很多平時表現出色的兵,末了還會擔心自己留不成。歸根結底,是人的原因。當花錢買名額成為一種風潮,部隊的戰鬥力就必須得懷疑了。
新政策下來,兵們首先是寬心了不少,畢竟名額增加了,留隊的希望就多了幾分。再一次就是憧憬,一個月小一千塊錢,幹上那麽個一兩年,是可以把老家的破茅屋推翻,建起結實的平頂水泥房的。再多幹幾年,攢點錢,屆時退伍了,也該娶媳婦了。
許多人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如此。社會是現實的,在和平年代,你跟兵們談各種大道理,遠遠沒有增加幾十塊津貼加點工資來的效果好。怎麽,老子們每天都在和死亡打交道,守護著偌大的國土,不該獲得應有的物質上的回報?
改革開放之後,再想回到從前一套理論就能讓部隊戰鬥力無窮提升的情況,是越來越難以出現了的。
接下來,李路一連給部隊下發了幾道命令,第一,營連沒有推薦資格,第二,所有申請留隊的士兵參加考核,由參謀處負責組織,政治處監督。
改變在於取消了營連的推薦權,直接切斷了基層幹部以權謀私的可能。另外一個,則是考核的標準,說白了,就是達到什麽樣的條件,才能轉改士官。
李路是為這套標準頭疼了許久,他拉著三大處的參謀幹事,熱烈地討論,擬定了一套又推翻又擬定,幾個團領導幾乎天天碰頭,就說這個考核標準的事。最後的分歧在李路支持的那一套標準被認為太苛刻,而蘇夏支持的另外一套,則被李路斥為過於理想化。
就又上常委會討論了。
蘇夏的擔心沒有出現,李路沒有利用自己完全掌控了常委會的優勢,強行地通過他的那一套標準,而是擺出公平公正的架勢,發動常委們各抒己見。
李路的標準是有依據的,101大隊作為特殊部隊的存在,又是總部直屬的秘密部隊,組建之初就明確規定了兵員服役不用參照陸軍現行的體製。當時李路的動作不敢太大,直接是照搬誌願兵的那一套,搞超期服役。不同的是,在他主政101大隊的時候,製定了一套針對超期服役兵員的待遇福利。
其實,李路在701團搞的這些兵役改革都是有101大隊這個參照的。所以,他也把101大隊轉改士官考核的那套標準拿了過來,稍作修改,就成了他的方案。結果被認為太苛刻。
蘇夏的是比較溫和一些,她主張不能以軍事素質主導考核,更多的是要注重兵員的文化水平和理論知識。
莫大偉是老派幹部,按理說他應該是傾向於李路的方案的,但是,701團的各種新式裝備讓他大開眼界,那些高科技裝備,沒有一定文化水準的士兵是玩不轉的。所以,就事論事,他認為蘇夏的方案比較貼切。
秦國華和魯凡是沒有發表意見的,但是從他們的表情來看,是拿不準主意大的。前者的想法跟莫大偉差不多,但是他又認為,701團既然是以美帝的第75騎兵團為藍本,那麽兵員的軍事素質理應是放在第一位。於是就糾結了。
單單從這一點看,其實李路是真的把民主進行到底了,連他的心腹幹將秦國華都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他的方案,由此可見是真的用自己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了。
點了根煙抽起來,李路把後背往後靠了靠,沉思著。蘇夏瞥了他一眼,一伸手就拿過他的中華煙,點了根,也抽起來。絲毫不理會其他人詫異的目光。會抽煙不算什麽,敢在常委會上伸手去拿一把手的煙抽,就有點那什麽了。
李路仿佛沒看到她的動作,幾口抽掉半支煙後,他說道:“蘇副團長,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們以後會裝備更多更先進的高技術武器裝備,文化水平基礎是必須的。”
他話鋒一轉,“但是,我剛才已經講過了。咱們701的實際情況是,能夠達到你那套標準的人實際上更少。不知道你有沒有查閱過士兵檔案,有近一半的人隻是初中文化水平,而且,這裏麵到底有幾個是真的,我們還不知道。單單是你那一條理論考試占據總分的50%這一條,我敢跟你打賭,絕對會刷掉三分之二的人。”
他掃視了一眼,“三分之二啊同誌們,四百多人一下刷掉兩百多人,剩下的還要接受軍事科目的考核,到最後能剩下多少人?照這麽說來,苛刻的不是我,而是你。”
蘇夏吐了一口煙,說道:“李團長你懂五門外語,還是六門?據我所知,你是沒有上過外語學院的,僅有的院校學習記錄是在空指院待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團長你今年才21歲吧?”
李路掃了她一眼,“誇我就不必了,你想說明什麽?”
蘇夏微微笑了笑,“其實你自己就證明了,人的潛能是無限大的。按照我的考核標準,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平時增加一些文學課堂,我相信兩個月後很多人都能夠達到標準的。李團長,倒是你拿出的那套標準,咱們是步兵團,好,即便是美帝第75騎兵團那樣的部隊,那也跟101這樣的部隊沒有可比性的。你原來是101的大隊長,難道這其中的區別你還不清楚嗎?”
這會,秦國華說話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裏有了明確的想法。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說道:“蘇副團長,其實我們的二營訓練的那一套,跟101大隊是沒什麽差別的,訓練強度也差不了多少。再一個,既然是士官,那軍事素質的要求肯定是比義務兵要高一些的。也隻有這樣,才能挑選出更加出色的人轉改。”
嘴巴張了張,魯凡也忍不住說了幾句:“團長,政委,我說說我的看法。”
他看了蘇夏一眼,緩緩說道,“我們勤務處管理的新式裝備是最多的,團裏麵除了參謀處的那些電子設備,也就我們勤務處這邊的新玩意兒最多。平時工作中,可是沒少出現裝備器材壞了,咱們沒人能查出原因,也不懂修理,還得人家廠家的上門來培訓,咱們的一些兵培訓時壓根搞不懂那些複雜的原理。如果打仗的話,咱們總不能讓廠家派技術人員跟著吧。所以,我覺得文化水平還是比較重要的。”
說完,他小心地看了眼李路。
李路緩緩點點頭,魯凡說的現象是的確存在的。部隊一邊盼著裝備新式武器裝備,一邊卻出現玩不轉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兵員的文化水平太低。
會議室沉默了下來,好一會兒,莫大偉忽然敲了敲桌麵,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他,他看向李路,說道:“團長,我倒是有一個折中的辦法。”
“說說看。”李路說道。
莫大偉看了蘇夏一眼,然後看向李路,說道,“咱們不是還要對士官進行分類嗎,有指揮士官,參謀士官,技術士官,戰鬥士官,還要一個勤務士官,五大類。你看是不是可以針對不同的類別進行側重不同的考核。比如老魯剛才提到的問題,勤務處最多的是技術士官吧,這一個咱們可以降低一下軍事科目的標準,重點放在文化考核和理論基礎考核上麵。”
慢慢的,李路的眼睛亮了起來,揚了揚眉頭,“按照崗位進行針對性考核,這個辦法好!後麵還可以搞搞崗位培訓,嗯,政委,你這個辦法好!”
仔細想了想,蘇夏也點點頭說道:“嗯,這個辦法可行,比用一套標準一刀切更加靈活,也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她抬了抬頭,“李團長,我同意政委的意見。”
秦國華和魯凡也舉起右手,“我也同意。”
點點頭,李路摁滅煙頭,“好,那就這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