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米信若是‘淩雲閣’的人,倒是極有可能,他難道是中京道的都統製?蕭大俠!可是你怎麽會也是‘淩雲閣’的人,這...這不可能啊!”儋珪腦中一時混亂,此時方才充滿狐疑地望著蕭藍若。“你為什麽會找到這裏來的?”蕭藍若好整以暇地接過蕭小人遞來的茶盅,微微啜了一口。蕭氏父子與儋珪的對話,皆是用的契丹語,也不虞有他人偷聽了去。
“我以為自己隱藏的很好,這些年不但自殘了形貌,又將霸王槍化單為雙,勤修苦練,自認已經不會再有人能認得出來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我結識了出京辦事的張瓊,並故意顯露了武功,張瓊很是欣賞。後來,他寫信來極力地邀我上汴京,想將我安排在殿前司做事。誰知功虧一簣,還是被人覷破了行藏。我逃出汴京不遠,就被開封府埋伏的人手捕獲。今日,我被秘密地送到此處,那日捉住我的那人說,我的願望已然達成,現下就是我還債的時候了。令我務必要以反賊的身份取信與你,伺機弄清楚蕭大俠與‘青城派’究竟是什麽關係,還有就是蕭大俠手中的‘九經’得自何處。”儋珪一口氣說完。
“哼!趙光義倒是對你期望很大啊!儋珪!李筠的小妾劉氏為什麽會和你在一起?”蕭藍若沉吟地問道。“哦!劉氏?她可是已經回到李守節的身邊了。”儋珪有些沮喪地道。“你與她有染?”蕭藍若目光如炬地望著儋珪。“當年在李筠身側時,有一次,我曾告訴她。我在潞州壺關有一處宅子。後來,她逃出潞州就找到了我,並說腹中的孩子有可能是我的。我在契丹是有家室的,還有三個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對待她。隻有暫時收留了她。待我上京,就將她母子一起帶了過來。”儋珪情緒有些低落。
“嗯!有劉氏在你身邊,你的行藏又怎麽可能不被那些有心人看破。趙光義正是看明白了這點,方才以劉氏和孩子脅迫於你,使你不得不入他甕中。可是,他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你竟是契丹人。你下一步會怎麽做?”蕭藍若淡淡地看著儋珪。“王爺的安排是讓我跟隨著你。一旦弄清楚這兩件事情即可離開你,回到京師。到時,王爺許諾會給我一個團練使的官位。”儋珪小心翼翼地道。
“也好!就讓這位自以為精明的趙王爺來個雞飛蛋打吧!”蕭藍若微然一笑,令儋珪不明所以。“明日一早,你就隨在蕭某的身後,一起離開汴京。但是,你一定不能離蕭某太近,要裝作互不相識的模樣當是最好。出京百裏,你再趕上蕭某,到時蕭某自有安排。”蕭藍若送走了儋珪。一夜無話。
“王爺!那儋珪尾隨著蕭藍若離開了京城,一路向南而去。”一個黑巾蒙麵的衙役穿著之人,在府堂下向趙光義稟報道。“嗯!如此看來,這個蕭藍若並不是如外界所說,不幹國事,能夠收留我大宋的欽犯。其意昭然。幸好本王從來都不相信,埋下這個暗釘,遲早會將他的麵具撕下。”趙光義篤定地陰沉一笑。“王爺!據探子回報,儋珪昨日在蕭藍若的房中,就在初時說了幾句話之後,剩下他們的談話他一句也聽不懂,好似不是中土語言。”蒙麵人眼神忽閃了一下,提醒道。
“什麽?聽不懂?蕭藍若!啊!難不成他們用的是契丹語?儋珪!他遮莫是契丹人?”趙光義忽地站起身來,在公案前來回地走動幾遭。“河東之士!李筠愛將!臨了卻不戰而逃。如此顧惜自己性命之人,卻有大毅力自毀容顏。而又甘冒奇險,來到京師之地,差一點混進了殿前司。好你個儋珪,本王竟被你瞞天過海,原來你竟然是個契丹的細作。”趙光義忽地站定。咬牙切齒地道。
“王爺!探子無意中聽到了另一個人的名字。”蒙麵人輕聲說道。“哦!你們都下去!”趙光義看著蒙麵人有些吞吞吐吐的話音,驀地擺手喝退堂上所有的無關之人。“是誰?”趙光義眼神陰翳地望著蒙麵人,沉聲問道。“米信!”蒙麵人有些遲疑地輕聲道。“什麽?殿前指揮使?不可能!米指揮使乃皇兄從龍之將,衛護左右經年,忠心不二,豈能是契丹的奸細?絕對不可能!好了!此事就此作罷,任何人不得有隻言片語傳揚出去,否則軍法處置。”趙光義森冷的聲音回蕩在堂上。
“米信!朕倒是知道他不是漢人,好像是契丹奚族人,他的宗族親屬也都在塞外。據他說,他有個親哥哥是在朔州。”宋太祖皺了眉頭,對趙光義忽然提起米信有點摸不著頭腦。“朔州?那可是遼國的西京道所轄之地,而西京道曆來屬契丹奚王府統管,會不會......”趙光義猶疑地看著宋太祖。“光義莫要草木皆兵,米信隨朕多年,大字不識一個,最是衷心不過,比起張瓊,那是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宋太祖說到此處,忽地想起那個驍勇而忠誠的張瓊已經死了,不由得黯然。趙光義立即住口,辭出宮來。
“官家!宮門外有個人要見你,他說讓你看看這個就知道是誰了。”正當宋太祖沉思之時,內侍進來稟告道。“哦!守信!”宋太祖接過內侍手中的彈弓,忽地跳起身來。“他...他不是死了嗎?”宋太祖不及多想,衝出宮門。當他趕到宮門口時,隻見石守信正抓住趙光義的脖領子,怒目圓睜。
“守信!真的是你嗎?”宋太祖忽地淚眼模糊,顫聲問道。“皇帝哥哥!我沒有死!”石守信見到宋太祖的神情,心中一酸,抓著趙光義的手略微一鬆。趙光義早已是駭的麵無人色,體若篩糠。急急掙脫了石守信青筋暴露的鐵手,連滾帶爬地躲到了宋太祖的身後。宋太祖很是詫異地看了一眼趙光義,再次看向石守信時,心情激動萬分。“皇帝哥哥!您要給微臣做主啊!”石守信跪爬在地上。慟哭失聲。
“這幾年,你都去哪裏了?”宋太祖將彈弓收入懷中,俯身將石守信攙扶起來。這個彈弓,說起來正是兩人幼時一同玩耍過的物件。記得在洛陽夾馬營時,有一次,石守信將宋太祖的彈弓搶去。宋太祖大怒,順便就騎上了一匹尚未訓練過的烈馬,追趕石守信。石守信為避宋太祖,跑上了城樓的斜道,宋太祖策馬而上,卻因騎在馬上而使額頭撞在了門楣之上。當時一幫少年都嚇懵了,宋太祖卻一骨碌翻起身來,繼續追上烈馬,躍上馬背,接著追向目瞪口呆的石守信。待軍中軍校趕來。見他竟能騎乘這匹無人能夠馴服的烈馬,皆是驚歎不已。石守信二話未說,立即將彈弓還給了宋太祖。
少時,韓令坤家貧,宋太祖和石守信常自接濟於他。一天,三人正在房中玩耍。見屋外忽然飛來一群麻雀,莫名其妙地在園中打鬥起來。一隻雀兒受傷了,本是分作兩夥相鬥的雀兒,竟然合起夥來群起而攻之。宋太祖大怒,取出彈弓欲射,卻沒有了石子。於是,喚過二人,出屋捉麻雀,就在三人剛剛離開老屋之時,那年久失修的房子轟然倒塌。揚起漫天的塵煙。三人麵麵相覷,駭然變色。
三人呆呆地看著厚重的泥土堆砌的如同小山一般,心有餘悸。那群爭鬥的雀兒“撲棱棱”地飛在半空,盤旋良久,卻是不急著飛走。三人暗自慶幸。若不是雀兒落進下石之舉,激起了宋太祖扶弱濟困的俠義胸懷,再若不是彈弓又恰好沒有了可用的石子,又怎能救得了三人的性命。石守信甚是迷信,軟纏硬磨地要宋太祖將彈弓送給他,要將這彈弓好好地供奉起來,留做紀念,不忘其救命之恩。
“皇帝哥哥!”石守信撲在宋太祖肩頭,淚如泉湧。“來!守信!咱們回宮裏去說,莫要在此駭人聽聞。”宋太祖心知此事必有蹊蹺,拉著石守信的手向宮裏走去。“光義!你也一起過來。”宋太祖察知趙光義欲兩腳抹油,頭也不回厲聲喝道。“皇兄!我......”趙光義耷拉著腦袋,無奈地跟隨在二人身後。
“皇帝哥哥!那日與‘魔教’一場惡戰,微臣受傷頗重。當那高瓊離開之後,我卻醒了過來,左思右想,總覺得這件事情不同尋常。其時,正趕上保興上來尋我,我決定將計就計,讓他放火燒了‘齊魯居’,對外宣稱微臣的死訊,就是為了找到那個幕後的始作俑者。”石守信的麵容顯得有些猙獰。
“皇帝哥哥!您對微臣真的令我無話可說。這幾年,你都不曾將這天平軍節度使授人,而是令保興代掌其事,足見您沒有忘記微臣這個老兄弟。可是!光義他,就是他,他明明知道有奸人作祟,卻是順水推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致釀成大禍。光義啊!石哥我哪裏對不住你了,你竟能狠下這等心腸來加害於我。”石守信看著低頭不語的趙光義,目眥欲裂。“光義!怎麽回事?”宋太祖怒容滿麵。
“石哥!光義當時隻是知道有一幫‘魔教’中人來到中原,欲行不軌。可是,真的不知道他們會和高瓊做了一路。再說了,誰也想不到你集合了中原的數大武林門派的數十位高手,竟然會落得個兩敗俱傷,這能怪光義嗎?”趙光義苦著臉,看了一眼宋太祖,顯得甚是委屈。
“你敢說你不是存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而且,據我後來察知,當時你帶著開封府的人和禁軍鐵騎就在鄆州城內,你既然發現了‘魔教’的人,為什麽不出手將他們拿下?”石守信聲音淒厲地吼道。
“這是光義失誤了,沒有想到他們會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殺人。”趙光義辯解道。“失誤?一句失誤就沒事了?死了那麽多人,就是因為你失誤了嗎?保從死了!保興的右眼瞎了!你說都是因為你的失誤?不是你石哥命大,你的一個失誤,就使我石家從此陷入萬劫不複的地獄。”石守信痛心疾首。
鄆州“快刀門”裏的“十八羅漢”皆是以“義”字排行,取其義氣相投之意。石守信三子石保從乃是“十八羅漢”之首,因此將名字改成了石保義,但石守信卻始終喚其保從。
“守信!你受苦了!這些年你到底去哪了?”宋太祖雖有些事情不太知道細節,但大的事情還是心知肚明的。“皇帝哥哥!微臣養了半年的傷,而後就來到了京師。”石守信強壓住怒火,緩緩地道。“什麽?你一直都在京城?”趙光義瞬間眯起了眼睛。“嗬嗬!意外吧!你石哥就天天在你的鼻子底下,枉你開封府能人無數,卻也無從知曉。”石守信冷笑道。“不可能!這不可能!”趙光義瞬間汗透重衣。
“我查到那高瓊是受了‘光明寺’的賊禿指點,方才有了過人的武藝。於是,我就化作一個孤寡的老人到寺裏尋了個雜仆的差事,暗中窺伺這個賊禿。天可憐見!終於讓我知道了這個賊禿竟然和你開封府有染。一個老禿驢,有什麽事能跟開封府扯上幹係,我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大白天都蒙著麵的開封府衙役。他隔個十天半月,總是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寺裏,我不敢與他照麵,也不敢離他太近,他那一身的殺氣,著實令我心寒。趙府尹!石哥想問你,他到底是誰?”石守信陰惻惻地問道。“你說的是誰?光義不知道。”趙光義額頭上慢慢地滲出汗來。
“趙府尹!他可是你開封府的人,你會不知道他是誰?那個賊禿做事很是機警,他絕對不是一個純粹的僧人那麽簡單。他的底細,難道趙府尹你也不知道嗎?有一段時間,他離開了‘光明寺’,你也不知道他幹什麽去了嗎?他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一個乞索兒,你給他取了一個綽號,你難道忘了嗎?‘乞丐’叫花子,多麽響亮的名號啊!如今汴京巷弄裏坊,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啊!”石守信目不轉睛地看著趙光義,一句一句地問著,卻不急於得到趙光義的答複。
“我以為自己隱藏的很好,這些年不但自殘了形貌,又將霸王槍化單為雙,勤修苦練,自認已經不會再有人能認得出來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我結識了出京辦事的張瓊,並故意顯露了武功,張瓊很是欣賞。後來,他寫信來極力地邀我上汴京,想將我安排在殿前司做事。誰知功虧一簣,還是被人覷破了行藏。我逃出汴京不遠,就被開封府埋伏的人手捕獲。今日,我被秘密地送到此處,那日捉住我的那人說,我的願望已然達成,現下就是我還債的時候了。令我務必要以反賊的身份取信與你,伺機弄清楚蕭大俠與‘青城派’究竟是什麽關係,還有就是蕭大俠手中的‘九經’得自何處。”儋珪一口氣說完。
“哼!趙光義倒是對你期望很大啊!儋珪!李筠的小妾劉氏為什麽會和你在一起?”蕭藍若沉吟地問道。“哦!劉氏?她可是已經回到李守節的身邊了。”儋珪有些沮喪地道。“你與她有染?”蕭藍若目光如炬地望著儋珪。“當年在李筠身側時,有一次,我曾告訴她。我在潞州壺關有一處宅子。後來,她逃出潞州就找到了我,並說腹中的孩子有可能是我的。我在契丹是有家室的,還有三個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對待她。隻有暫時收留了她。待我上京,就將她母子一起帶了過來。”儋珪情緒有些低落。
“嗯!有劉氏在你身邊,你的行藏又怎麽可能不被那些有心人看破。趙光義正是看明白了這點,方才以劉氏和孩子脅迫於你,使你不得不入他甕中。可是,他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你竟是契丹人。你下一步會怎麽做?”蕭藍若淡淡地看著儋珪。“王爺的安排是讓我跟隨著你。一旦弄清楚這兩件事情即可離開你,回到京師。到時,王爺許諾會給我一個團練使的官位。”儋珪小心翼翼地道。
“也好!就讓這位自以為精明的趙王爺來個雞飛蛋打吧!”蕭藍若微然一笑,令儋珪不明所以。“明日一早,你就隨在蕭某的身後,一起離開汴京。但是,你一定不能離蕭某太近,要裝作互不相識的模樣當是最好。出京百裏,你再趕上蕭某,到時蕭某自有安排。”蕭藍若送走了儋珪。一夜無話。
“王爺!那儋珪尾隨著蕭藍若離開了京城,一路向南而去。”一個黑巾蒙麵的衙役穿著之人,在府堂下向趙光義稟報道。“嗯!如此看來,這個蕭藍若並不是如外界所說,不幹國事,能夠收留我大宋的欽犯。其意昭然。幸好本王從來都不相信,埋下這個暗釘,遲早會將他的麵具撕下。”趙光義篤定地陰沉一笑。“王爺!據探子回報,儋珪昨日在蕭藍若的房中,就在初時說了幾句話之後,剩下他們的談話他一句也聽不懂,好似不是中土語言。”蒙麵人眼神忽閃了一下,提醒道。
“什麽?聽不懂?蕭藍若!啊!難不成他們用的是契丹語?儋珪!他遮莫是契丹人?”趙光義忽地站起身來,在公案前來回地走動幾遭。“河東之士!李筠愛將!臨了卻不戰而逃。如此顧惜自己性命之人,卻有大毅力自毀容顏。而又甘冒奇險,來到京師之地,差一點混進了殿前司。好你個儋珪,本王竟被你瞞天過海,原來你竟然是個契丹的細作。”趙光義忽地站定。咬牙切齒地道。
“王爺!探子無意中聽到了另一個人的名字。”蒙麵人輕聲說道。“哦!你們都下去!”趙光義看著蒙麵人有些吞吞吐吐的話音,驀地擺手喝退堂上所有的無關之人。“是誰?”趙光義眼神陰翳地望著蒙麵人,沉聲問道。“米信!”蒙麵人有些遲疑地輕聲道。“什麽?殿前指揮使?不可能!米指揮使乃皇兄從龍之將,衛護左右經年,忠心不二,豈能是契丹的奸細?絕對不可能!好了!此事就此作罷,任何人不得有隻言片語傳揚出去,否則軍法處置。”趙光義森冷的聲音回蕩在堂上。
“米信!朕倒是知道他不是漢人,好像是契丹奚族人,他的宗族親屬也都在塞外。據他說,他有個親哥哥是在朔州。”宋太祖皺了眉頭,對趙光義忽然提起米信有點摸不著頭腦。“朔州?那可是遼國的西京道所轄之地,而西京道曆來屬契丹奚王府統管,會不會......”趙光義猶疑地看著宋太祖。“光義莫要草木皆兵,米信隨朕多年,大字不識一個,最是衷心不過,比起張瓊,那是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宋太祖說到此處,忽地想起那個驍勇而忠誠的張瓊已經死了,不由得黯然。趙光義立即住口,辭出宮來。
“官家!宮門外有個人要見你,他說讓你看看這個就知道是誰了。”正當宋太祖沉思之時,內侍進來稟告道。“哦!守信!”宋太祖接過內侍手中的彈弓,忽地跳起身來。“他...他不是死了嗎?”宋太祖不及多想,衝出宮門。當他趕到宮門口時,隻見石守信正抓住趙光義的脖領子,怒目圓睜。
“守信!真的是你嗎?”宋太祖忽地淚眼模糊,顫聲問道。“皇帝哥哥!我沒有死!”石守信見到宋太祖的神情,心中一酸,抓著趙光義的手略微一鬆。趙光義早已是駭的麵無人色,體若篩糠。急急掙脫了石守信青筋暴露的鐵手,連滾帶爬地躲到了宋太祖的身後。宋太祖很是詫異地看了一眼趙光義,再次看向石守信時,心情激動萬分。“皇帝哥哥!您要給微臣做主啊!”石守信跪爬在地上。慟哭失聲。
“這幾年,你都去哪裏了?”宋太祖將彈弓收入懷中,俯身將石守信攙扶起來。這個彈弓,說起來正是兩人幼時一同玩耍過的物件。記得在洛陽夾馬營時,有一次,石守信將宋太祖的彈弓搶去。宋太祖大怒,順便就騎上了一匹尚未訓練過的烈馬,追趕石守信。石守信為避宋太祖,跑上了城樓的斜道,宋太祖策馬而上,卻因騎在馬上而使額頭撞在了門楣之上。當時一幫少年都嚇懵了,宋太祖卻一骨碌翻起身來,繼續追上烈馬,躍上馬背,接著追向目瞪口呆的石守信。待軍中軍校趕來。見他竟能騎乘這匹無人能夠馴服的烈馬,皆是驚歎不已。石守信二話未說,立即將彈弓還給了宋太祖。
少時,韓令坤家貧,宋太祖和石守信常自接濟於他。一天,三人正在房中玩耍。見屋外忽然飛來一群麻雀,莫名其妙地在園中打鬥起來。一隻雀兒受傷了,本是分作兩夥相鬥的雀兒,竟然合起夥來群起而攻之。宋太祖大怒,取出彈弓欲射,卻沒有了石子。於是,喚過二人,出屋捉麻雀,就在三人剛剛離開老屋之時,那年久失修的房子轟然倒塌。揚起漫天的塵煙。三人麵麵相覷,駭然變色。
三人呆呆地看著厚重的泥土堆砌的如同小山一般,心有餘悸。那群爭鬥的雀兒“撲棱棱”地飛在半空,盤旋良久,卻是不急著飛走。三人暗自慶幸。若不是雀兒落進下石之舉,激起了宋太祖扶弱濟困的俠義胸懷,再若不是彈弓又恰好沒有了可用的石子,又怎能救得了三人的性命。石守信甚是迷信,軟纏硬磨地要宋太祖將彈弓送給他,要將這彈弓好好地供奉起來,留做紀念,不忘其救命之恩。
“皇帝哥哥!”石守信撲在宋太祖肩頭,淚如泉湧。“來!守信!咱們回宮裏去說,莫要在此駭人聽聞。”宋太祖心知此事必有蹊蹺,拉著石守信的手向宮裏走去。“光義!你也一起過來。”宋太祖察知趙光義欲兩腳抹油,頭也不回厲聲喝道。“皇兄!我......”趙光義耷拉著腦袋,無奈地跟隨在二人身後。
“皇帝哥哥!那日與‘魔教’一場惡戰,微臣受傷頗重。當那高瓊離開之後,我卻醒了過來,左思右想,總覺得這件事情不同尋常。其時,正趕上保興上來尋我,我決定將計就計,讓他放火燒了‘齊魯居’,對外宣稱微臣的死訊,就是為了找到那個幕後的始作俑者。”石守信的麵容顯得有些猙獰。
“皇帝哥哥!您對微臣真的令我無話可說。這幾年,你都不曾將這天平軍節度使授人,而是令保興代掌其事,足見您沒有忘記微臣這個老兄弟。可是!光義他,就是他,他明明知道有奸人作祟,卻是順水推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致釀成大禍。光義啊!石哥我哪裏對不住你了,你竟能狠下這等心腸來加害於我。”石守信看著低頭不語的趙光義,目眥欲裂。“光義!怎麽回事?”宋太祖怒容滿麵。
“石哥!光義當時隻是知道有一幫‘魔教’中人來到中原,欲行不軌。可是,真的不知道他們會和高瓊做了一路。再說了,誰也想不到你集合了中原的數大武林門派的數十位高手,竟然會落得個兩敗俱傷,這能怪光義嗎?”趙光義苦著臉,看了一眼宋太祖,顯得甚是委屈。
“你敢說你不是存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而且,據我後來察知,當時你帶著開封府的人和禁軍鐵騎就在鄆州城內,你既然發現了‘魔教’的人,為什麽不出手將他們拿下?”石守信聲音淒厲地吼道。
“這是光義失誤了,沒有想到他們會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殺人。”趙光義辯解道。“失誤?一句失誤就沒事了?死了那麽多人,就是因為你失誤了嗎?保從死了!保興的右眼瞎了!你說都是因為你的失誤?不是你石哥命大,你的一個失誤,就使我石家從此陷入萬劫不複的地獄。”石守信痛心疾首。
鄆州“快刀門”裏的“十八羅漢”皆是以“義”字排行,取其義氣相投之意。石守信三子石保從乃是“十八羅漢”之首,因此將名字改成了石保義,但石守信卻始終喚其保從。
“守信!你受苦了!這些年你到底去哪了?”宋太祖雖有些事情不太知道細節,但大的事情還是心知肚明的。“皇帝哥哥!微臣養了半年的傷,而後就來到了京師。”石守信強壓住怒火,緩緩地道。“什麽?你一直都在京城?”趙光義瞬間眯起了眼睛。“嗬嗬!意外吧!你石哥就天天在你的鼻子底下,枉你開封府能人無數,卻也無從知曉。”石守信冷笑道。“不可能!這不可能!”趙光義瞬間汗透重衣。
“我查到那高瓊是受了‘光明寺’的賊禿指點,方才有了過人的武藝。於是,我就化作一個孤寡的老人到寺裏尋了個雜仆的差事,暗中窺伺這個賊禿。天可憐見!終於讓我知道了這個賊禿竟然和你開封府有染。一個老禿驢,有什麽事能跟開封府扯上幹係,我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大白天都蒙著麵的開封府衙役。他隔個十天半月,總是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寺裏,我不敢與他照麵,也不敢離他太近,他那一身的殺氣,著實令我心寒。趙府尹!石哥想問你,他到底是誰?”石守信陰惻惻地問道。“你說的是誰?光義不知道。”趙光義額頭上慢慢地滲出汗來。
“趙府尹!他可是你開封府的人,你會不知道他是誰?那個賊禿做事很是機警,他絕對不是一個純粹的僧人那麽簡單。他的底細,難道趙府尹你也不知道嗎?有一段時間,他離開了‘光明寺’,你也不知道他幹什麽去了嗎?他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一個乞索兒,你給他取了一個綽號,你難道忘了嗎?‘乞丐’叫花子,多麽響亮的名號啊!如今汴京巷弄裏坊,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啊!”石守信目不轉睛地看著趙光義,一句一句地問著,卻不急於得到趙光義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