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廟外的一小片空地上。此時聚集著不下三十人。這些人個個手拿武器,頭裹紅巾。這是聞香教造反時,為識別同伴而約定的標誌。
這三十多人正圍著三個人在打鬥。這三個人,當中一人約四十上下,另外兩人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當中的那個中年男人身材高大魁梧,手裏提著一把沉重的大刀。雖然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卻依然看不到他麵上有一絲的慌亂,那一種久曆戰場而鍛煉出的鐵一般的氣質,讓俞仁看著也不由的暗暗佩服。
那兩個年輕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此時,他們正奮力的揮舞著大刀,盡力保護著他們的主人。
這時,俞仁在這群中人又看到了一個熟人――梁如明。就是那個在直隸時,背叛聚和堂,跟著徐鴻儒走掉的梁如繼的堂弟。
“李總兵,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跟著我回去見我們教主的好。就憑你這三個人,你認為你能衝的出去嗎?
你放心,我們教主是個寬宏大肚的人,隻要你真心為我教出力,將來得了天下,教主是絕不會虧待你的。反正這天下也不是你家的,在哪兒幹不是幹,何必非要跟著他們朱家幹。
何況,那朱家的皇帝小兒對你也並不好。把你放在苦寒的關外守邊,一守就是十多年。你為他們朱家的江山,拚死出力,可那皇帝小兒整日裏隻知道在宮中玩樂,可曾有偶爾想起過你?”
中年人不說話,他的目光如一隻等待攻擊的猛虎,顯然並沒有被梁如明的這一翻說詞所打動。
梁如明大概也感覺到自己的勸詞,在這位久曆生死,為大明奮鬥多年的將軍麵前,是多麽的蒼白無力。於是,他不再多言,隻是靜靜的抽出長劍,準備了結這位大明萬曆朝碩果僅存的名將。
“看來,他應該就是李肇基了。”若蘭在俞仁的耳邊悄聲道。
“應該沒錯。但他怎麽會到現在還沒到濟南,真是奇怪。”俞仁輕聲道。
就在俞仁與若蘭說話的時候,梁如明已經出手了。梁如明不愧為聚和堂三傑之一,果然伸手了得。李肇基的兩名侍衛根本不是對手,沒接上幾招,便被踢倒了一人,另一人也被梁如明的長劍刺傷了一臂。
不過,兩人雖然受傷,卻並沒退縮,梁如明正要向李肇基下手,兩個年輕人再次衝了上來,將梁如明攔在身前。
梁如明一聲冷笑,“不自量力!”
說完,他的劍也刺了出去。兩人雖然拚命抵擋,但也僅僅攔了三招,便被梁如明刺中,再次踢倒在地。
一直都很淡定的李肇基終於出手了。他的大刀揮動起來,像一座小山般向梁如明壓了下來。梁如明突然見到這威力十足的一招,倒著實的嚇了一跳。趕緊跳到一旁,不敢硬接。
可是,李肇基的刀雖然威猛,動作卻並不很快,大概是因為他的外袍內還穿了一層盔甲的原因。而且,他的招式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的花俏,這讓沒穿盔甲、伸手敏捷的梁如明避讓起來十分輕鬆。
俞仁看到這裏,暗暗搖頭。這種刀法,在戰場上殺敵確實很有效果,但是拿來跟江湖人士單打獨鬥,卻很不實用,特別是麵對高手時。
果然,七招之後,梁如明便看出了李肇基的不足。李肇基的第八招才遞出,梁如明便已轉到了李肇基的身側,避開了他的刀勢。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閃到他的身側,暗叫一聲不好,想要趕緊收刀回擊。可是由於他的刀太沉,用力又猛,根本沒辦法快速收回。
就在這時,梁如明的長劍已經毫不留情的刺向了李肇基的咽喉。
李肇基暗歎一聲,“完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來山東平亂,結果亂還沒平,便被反賊們殺死在了半道。作為一代名將,沒有死在真正的戰場之上,反而悄無聲息的死在這窮僻的荒山破廟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他又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自便小隨父上戰場,一生征戰無數,就算是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的無耐過。
李肇基想到這裏,不由的長歎一聲,幹脆閉上了眼睛,不再做抵抗。
可就在梁如明的長劍剛碰到李肇基的咽喉,準備刺進去的時候,他卻突然停住了。
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停了下來,還以為他又要勸降自己,於是慨然道,“要殺便殺,沒什麽好多說的。大不了就是一死,我李肇基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鬼,想讓我投降你們這些反賊,門都沒有!”
梁如明沒有說話,仍那麽靜靜的站著。他的眼睛瞪的大大的,望著李肇基,一副不能相信的樣子。
李肇基這才看到,梁如明的胸口已經被一支利劍刺穿,鮮血像清晨純潔的露珠,帶著刺眼的鮮紅正慢慢的一滴滴從也的胸膛裏冒出來,然後從劍尖輕輕滴落下來。
這一瞬間,周遭一下子靜到了極點,李肇基感覺自己能夠清晰的聽到,那劍尖下血珠落地的聲音。這突然出現的一劍,必是神鬼莫測的奇招,李肇基想。不然又怎能一劍刺中像梁如明這樣的高手。
“六叔!”隨著一聲尖叫,一個女子從破廟裏衝了出來。一把扶住了梁如明。
梁如明那已經開始慢慢僵化的眼珠,在聽到聲音後輕轉了一下。
“若……蘭!”
“六叔,是我!”若蘭說著,眼淚再也控製不住從臉上掛了下來。
梁如明的眼珠又轉了一下,他的臉上突然露出一絲微笑。
“沒、想到在我死前……還能見到你。”梁如明似乎是因為突然看到了親人的原故,身上一下子多了不少的力氣,說話也開始連貫了不少。
若蘭一時不知道要說什麽。這位六叔雖然背叛了師門,成了他們聚和堂的公敵,可是現在他要死了,若蘭卻隻想著他從前的好來。她想起自己小的時候,這位六叔每次來家裏,都要給她們姐妹帶些麥芽糖啊、大棗啊,這一類的零售,然後悄悄的塞在她們的小手裏。
義父梁如繼是不允許她們吃這些零食的。
梁如繼從小教導她們,要以先聖墨子為榜樣,不可貪圖享受。他自己在這方麵做的很好,同時對孩子們,也要求的格外嚴。
所以,若蘭與若梅這兩個孩子從小到大,就從來沒有買過那些孩子們都喜歡的糖果和零食。隻有在梁如明來的時候,她們才可以從這位六叔那兒悄悄得到一些本屬於孩子的快樂。每到這時候,也便是她們最開心的時候。
“六叔!你,不會死的。”若蘭哭著道。
梁如明的臉上笑意更濃了。他似乎想伸手撫摸一下麵前的這個已經長大了的小丫頭,可是他的手卻動不了。
“我、不行了!告訴你、你義父。我知錯了!他……才是對的!讓、讓他、一定要……把聚和堂發揚光大。
另、另外,我……還有個心願!”
梁如明說到這兒,臉色已經越來越蒼白。
“六叔,你說吧!我一定完成你的心願。”若蘭帶著哭腔道。
“我、知道。作為咱們……梁家的叛徒,我……無臉提這樣的要求。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幫我求求你義父……
讓他將我的骨灰歸葬祖墳山。”
說到這兒,梁如明滿眼期待的望著若蘭。
“我答應你,一定讓義父將您的遺骸歸葬祖墳山。”
梁如明聽到這裏,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但這個笑容在他的臉上沒有保持多久,便漸漸的僵化了。
若蘭再也控製不住,大哭起來。
一旁的魯月見到自己殺掉這個敵人,卻引的若蘭如此的傷心,不由的也慌了手腳,以為自己殺錯了人。
見到俞仁從破廟裏走出來,魯月像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磨蹭著慢慢迎了上去。
“我……!”
這三十多人正圍著三個人在打鬥。這三個人,當中一人約四十上下,另外兩人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當中的那個中年男人身材高大魁梧,手裏提著一把沉重的大刀。雖然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卻依然看不到他麵上有一絲的慌亂,那一種久曆戰場而鍛煉出的鐵一般的氣質,讓俞仁看著也不由的暗暗佩服。
那兩個年輕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此時,他們正奮力的揮舞著大刀,盡力保護著他們的主人。
這時,俞仁在這群中人又看到了一個熟人――梁如明。就是那個在直隸時,背叛聚和堂,跟著徐鴻儒走掉的梁如繼的堂弟。
“李總兵,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跟著我回去見我們教主的好。就憑你這三個人,你認為你能衝的出去嗎?
你放心,我們教主是個寬宏大肚的人,隻要你真心為我教出力,將來得了天下,教主是絕不會虧待你的。反正這天下也不是你家的,在哪兒幹不是幹,何必非要跟著他們朱家幹。
何況,那朱家的皇帝小兒對你也並不好。把你放在苦寒的關外守邊,一守就是十多年。你為他們朱家的江山,拚死出力,可那皇帝小兒整日裏隻知道在宮中玩樂,可曾有偶爾想起過你?”
中年人不說話,他的目光如一隻等待攻擊的猛虎,顯然並沒有被梁如明的這一翻說詞所打動。
梁如明大概也感覺到自己的勸詞,在這位久曆生死,為大明奮鬥多年的將軍麵前,是多麽的蒼白無力。於是,他不再多言,隻是靜靜的抽出長劍,準備了結這位大明萬曆朝碩果僅存的名將。
“看來,他應該就是李肇基了。”若蘭在俞仁的耳邊悄聲道。
“應該沒錯。但他怎麽會到現在還沒到濟南,真是奇怪。”俞仁輕聲道。
就在俞仁與若蘭說話的時候,梁如明已經出手了。梁如明不愧為聚和堂三傑之一,果然伸手了得。李肇基的兩名侍衛根本不是對手,沒接上幾招,便被踢倒了一人,另一人也被梁如明的長劍刺傷了一臂。
不過,兩人雖然受傷,卻並沒退縮,梁如明正要向李肇基下手,兩個年輕人再次衝了上來,將梁如明攔在身前。
梁如明一聲冷笑,“不自量力!”
說完,他的劍也刺了出去。兩人雖然拚命抵擋,但也僅僅攔了三招,便被梁如明刺中,再次踢倒在地。
一直都很淡定的李肇基終於出手了。他的大刀揮動起來,像一座小山般向梁如明壓了下來。梁如明突然見到這威力十足的一招,倒著實的嚇了一跳。趕緊跳到一旁,不敢硬接。
可是,李肇基的刀雖然威猛,動作卻並不很快,大概是因為他的外袍內還穿了一層盔甲的原因。而且,他的招式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的花俏,這讓沒穿盔甲、伸手敏捷的梁如明避讓起來十分輕鬆。
俞仁看到這裏,暗暗搖頭。這種刀法,在戰場上殺敵確實很有效果,但是拿來跟江湖人士單打獨鬥,卻很不實用,特別是麵對高手時。
果然,七招之後,梁如明便看出了李肇基的不足。李肇基的第八招才遞出,梁如明便已轉到了李肇基的身側,避開了他的刀勢。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閃到他的身側,暗叫一聲不好,想要趕緊收刀回擊。可是由於他的刀太沉,用力又猛,根本沒辦法快速收回。
就在這時,梁如明的長劍已經毫不留情的刺向了李肇基的咽喉。
李肇基暗歎一聲,“完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來山東平亂,結果亂還沒平,便被反賊們殺死在了半道。作為一代名將,沒有死在真正的戰場之上,反而悄無聲息的死在這窮僻的荒山破廟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他又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自便小隨父上戰場,一生征戰無數,就算是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的無耐過。
李肇基想到這裏,不由的長歎一聲,幹脆閉上了眼睛,不再做抵抗。
可就在梁如明的長劍剛碰到李肇基的咽喉,準備刺進去的時候,他卻突然停住了。
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停了下來,還以為他又要勸降自己,於是慨然道,“要殺便殺,沒什麽好多說的。大不了就是一死,我李肇基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鬼,想讓我投降你們這些反賊,門都沒有!”
梁如明沒有說話,仍那麽靜靜的站著。他的眼睛瞪的大大的,望著李肇基,一副不能相信的樣子。
李肇基這才看到,梁如明的胸口已經被一支利劍刺穿,鮮血像清晨純潔的露珠,帶著刺眼的鮮紅正慢慢的一滴滴從也的胸膛裏冒出來,然後從劍尖輕輕滴落下來。
這一瞬間,周遭一下子靜到了極點,李肇基感覺自己能夠清晰的聽到,那劍尖下血珠落地的聲音。這突然出現的一劍,必是神鬼莫測的奇招,李肇基想。不然又怎能一劍刺中像梁如明這樣的高手。
“六叔!”隨著一聲尖叫,一個女子從破廟裏衝了出來。一把扶住了梁如明。
梁如明那已經開始慢慢僵化的眼珠,在聽到聲音後輕轉了一下。
“若……蘭!”
“六叔,是我!”若蘭說著,眼淚再也控製不住從臉上掛了下來。
梁如明的眼珠又轉了一下,他的臉上突然露出一絲微笑。
“沒、想到在我死前……還能見到你。”梁如明似乎是因為突然看到了親人的原故,身上一下子多了不少的力氣,說話也開始連貫了不少。
若蘭一時不知道要說什麽。這位六叔雖然背叛了師門,成了他們聚和堂的公敵,可是現在他要死了,若蘭卻隻想著他從前的好來。她想起自己小的時候,這位六叔每次來家裏,都要給她們姐妹帶些麥芽糖啊、大棗啊,這一類的零售,然後悄悄的塞在她們的小手裏。
義父梁如繼是不允許她們吃這些零食的。
梁如繼從小教導她們,要以先聖墨子為榜樣,不可貪圖享受。他自己在這方麵做的很好,同時對孩子們,也要求的格外嚴。
所以,若蘭與若梅這兩個孩子從小到大,就從來沒有買過那些孩子們都喜歡的糖果和零食。隻有在梁如明來的時候,她們才可以從這位六叔那兒悄悄得到一些本屬於孩子的快樂。每到這時候,也便是她們最開心的時候。
“六叔!你,不會死的。”若蘭哭著道。
梁如明的臉上笑意更濃了。他似乎想伸手撫摸一下麵前的這個已經長大了的小丫頭,可是他的手卻動不了。
“我、不行了!告訴你、你義父。我知錯了!他……才是對的!讓、讓他、一定要……把聚和堂發揚光大。
另、另外,我……還有個心願!”
梁如明說到這兒,臉色已經越來越蒼白。
“六叔,你說吧!我一定完成你的心願。”若蘭帶著哭腔道。
“我、知道。作為咱們……梁家的叛徒,我……無臉提這樣的要求。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幫我求求你義父……
讓他將我的骨灰歸葬祖墳山。”
說到這兒,梁如明滿眼期待的望著若蘭。
“我答應你,一定讓義父將您的遺骸歸葬祖墳山。”
梁如明聽到這裏,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但這個笑容在他的臉上沒有保持多久,便漸漸的僵化了。
若蘭再也控製不住,大哭起來。
一旁的魯月見到自己殺掉這個敵人,卻引的若蘭如此的傷心,不由的也慌了手腳,以為自己殺錯了人。
見到俞仁從破廟裏走出來,魯月像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磨蹭著慢慢迎了上去。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