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你的事。”俞仁輕輕拍了拍魯月的肩,走到若蘭的麵前。


    “好了!人死不能複生,你也不必太傷心了。你六叔當初叛出聚和堂時,便應該想到,早晚會有今天的結局。能在死前看到你,對他來說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俞仁說著,伸手替梁如明合上了雙眼。


    那些同來的聞香教徒眼見他們的長老被魯月一劍便給了結了,早嚇的一個個抱頭鼠竄而去,而自由為殺錯了人的魯月,當然也無心注意他們這些小嘍囉。破廟前一下子隻剩下俞仁他們和李肇基主仆。


    李肇基收起大刀,走到魯月麵前,向她深施了一禮。“多謝姑娘援手,才救了在下一命。”


    李肇基照著江湖上的規矩,並不自稱本官,這也算是他對魯月的一種尊重。


    魯月趕緊將他扶起來。“將軍不必多禮。其實,我們也正要找您。”


    “噢!”李肇基聽到這話,臉上不由的流露出戒備的**。


    “這位是魯王的愛女望月郡主。在下是兗州守將。我們昨天剛剛衝出包圍,本打算去濟南求援,後來在李顯忠的口裏得知將軍孤身赴任。正好這消息也被當時在場的聞香教徒聽了去。


    我們便趕緊分頭去找您,擔心您被受到聞香教的圍攻。”


    “原來是郡主殿下!”李肇基說著,再次向魯月躬身行禮。


    魯月忙將他攔住。


    “將軍不必拘禮。咱們已經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在此慢慢虛套了。眼下咱們得趕緊趕到濟南,然後組織人馬前往兗州解圍才是。”魯月急道。


    李肇基聽了這話,歎了口氣。


    “我又何嚐不想早些趕到濟南。可是,眼下山東到處都是盜賊。就說我這一路吧!少說也遇上了有十批。還好這些人幾乎都沒多強的實力,倒也讓我們都闖過來了。


    可是眼前有一夥盜賊,卻是我們萬萬闖不過去的。他們占居著泰州到濟南的唯一關隘,使我無法到達濟南。”


    “噢!是什麽樣的盜賊?”俞仁忙問。這才明白為什麽李肇基到現在還在這兒徘徊。


    李肇基聽到俞仁問起這一夥盜賊,似乎有些泄氣。他將手中沉重的大刀靠在樹旁,慢慢坐了下來。


    “說起來,實在是慚愧!老夫一生征戰,十四歲便隨父上陣殺敵,從來就沒有像這次輸的這麽慘過。”說到這兒,李肇基的神色黯然起來。


    “將軍乃是運籌帷幄的上將軍,這些盜賊多是江湖草莽,單打獨鬥輸給他們,這並不能說明將軍不會打仗,也不會影響將軍的威名。”俞仁見李肇基神色沮喪,忙安慰道。


    李肇基卻搖了搖頭,顯出更加沮喪的樣子。


    “我並沒有跟他們單打獨鬥。我也不是那種一味隻知好勇鬥狠的人。


    當時,我身邊還帶著五十多名親兵侍衛,這些人都是隨我征戰多年的精銳。這一路進入山東,我就是靠著他們,才闖過一道道的阻攔。


    雖然這一路下來,我們打退了十多夥的強人,卻沒有遇上一個真正的對手。這些強人跟我們都是一戰即潰,不堪一擊。


    所以,當我們在泰山腳下被這一夥強人攔下時,我也並沒放在心上。可是,當雙方交上手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我的人都是騎兵,他們見前麵有強人攔路,並不多話,便揮刀衝了過去。可是,對方似乎早有準備,不等我的親兵衝到,山道兩旁便射出一陣密集的箭雨。一下子便傷了我們十多人。


    我趕緊讓他們退回來。


    這時候,對麵的道口出現了一隊人馬,約在百人上下。其中為首的是名三十五六的漢子。他自稱姓張。


    見我一副輸的不服的樣子,那姓張的向我提出一個建議。他讓我自己挑三十個人,他那邊也出三十人,雙方就在前麵的那片空地上列陣拚殺。如果我贏了,他便放我們過去。如果我輸了,那就請我們自動退回,或者拿濟南知府姚文廣的人頭來交換,才能通過。


    我當時覺得這姓張的太過自負。不過,這樣也好。不然,他們人多,又似乎有所準備,想要強衝過去,還真不容易。”


    說到這兒,李肇基重重歎了口氣,沒有再說。


    “那結果呢?”俞仁追問道。


    “結果?”李肇基露出一絲苦笑,“結果我那三十名親兵,被他那姓張的三十名手下,三下五除二的,便全部生擒活捉了去。我當時大驚失色,調轉馬頭便跑,也來的及沒細去打聽這些人的底細。”


    俞仁不再說話,他還真沒想到,在泰州還有這樣的一夥有實力的人。俞仁習慣性的叫了一聲“宗義”。這才想起梁宗義昨天在突圍時,與自己走散了。


    俞仁不由歎了口氣。梁宗義是個江湖通,大明的江湖上稍有名氣的人,從南到北,幾乎沒有他不認識的。如果他在這兒,一定能夠知道這個在泰山腳下出現的姓張的強盜頭是什麽人。


    “能不能轉道從別處去濟南?”俞仁向魯月問。眼下,他身邊所剩下的人中,也就隻有她對山東最熟悉了。


    “有。但是要重新轉回直隸,而且這條道也並不太平。”不等魯月回答,李肇基便先回答了他。“就憑我們這幾人,根本就走不到直隸。”


    俞仁聽了這話,低頭輕聲道,“看來,隻能找姚文廣了!”


    李肇基聽了這話,吃了一驚。“這,隻怕不行吧!我隻是個山東總兵,專事負責平亂。皇上並沒有授我臨機專斷之權。何況,我聽說這個姚文廣乃是師出趙尚書之門,山東巡撫趙彥派他負責防過泰州,以阻止聞香教北上濟南。如果我們殺了他,不僅會削弱泰州城的防守能力,隻怕還會與東林黨結下仇!”


    “哪個趙尚書?”俞仁問。


    “就是趙南星,趙老尚書啊!趙老剛剛被皇上任命為吏部尚書、統管百官,又是東林黨的領袖,可以說是我大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除去皇上,就數他的權力最大了,甚至連皇上,有許多事也都還要聽他的呢!


    咱們這樣連通知也沒有一個的,便殺了他的弟子,隻怕不好向他交待吧?”


    俞仁聽說這個姚文廣仍是趙南星的弟子,也是十分的意外。一直以來,他都以為,東林黨人就算不是個個是一心為民的好官,至少也能夠安守本份,與那些遍處可見的官場蛀蟲們分清界線。沒想到居然也會有像姚文廣這樣的,專事盤剝百姓,以滿足個人私欲的官中敗類。


    由涉及到趙南星,俞仁也不得不謹慎起來。雖然這位趙先生其實是他的老丈人。可他也知道,自己的這位老丈人對自己,眼下已經恨到了極點。這從前結下的仇都還沒消呢!如果自己這次再把他的得意門生給殺了,那這仇就更沒辦法化解了。


    何況,就算不為自己考慮,從大局著想,他也不能這麽做。因為他向亓詩教承諾的下一個任務,便是進京說服東林黨人,支持熊廷弼複出,重任遼東經略。而要完成這個任務,他首先要說服的人便是趙南星。如果這一次,他殺了姚文廣,他與趙南星的仇也就結的更深了,想要再說服他這個老丈人,那就更加的難了。


    俞仁在心裏權衡再三,決定還是先去會一會這個姓張的,看看能不能有什麽別的辦法。


    幾人於是策馬往濟南方向趕,走了約了二十裏,到了泰州城,可是泰州城此時早已是四門緊閉。不過,他們卻在這兒意外的遇上了走散的梁宗義。此時梁宗義身邊還剩下五六名兄弟。


    幾人見了麵,俞仁趕緊向他詢問起這個姓張的底細。


    通過梁宗義的說明,俞仁才知道,這個姓張的名叫張盤,乃是泰州江湖上最有勢力的兩大派之一。


    “說起來,這個張盤也可以說跟自己是一家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巨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男人並收藏明末巨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