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生智大囧
貴軍苟欲繼續交戰,南京則必難免於戰禍,是使千載文化盡為灰燼,十年經營終成泡沫。----日軍勸降書
“司令官,林大師已經跑到香港去了,他發電報來說,上次為你卜的那一卦不準,因為他上完廁所忘記洗手了。”唐生智的心腹副官劉明忠向老唐報告道。
“驢日的毛林,等本座從南京抽出身來,一定饒不了這個裝神弄鬼的神棍!”唐生智怒道。
這一怒,屁股不爭氣地放了個臭屁,內褲又濕了。靠,肚子疼死老子了,老唐心中罵道。
此時此刻,在鐵道部地下室裏,作為全城守軍最高指揮官的唐生智,因患痢疾,身體欠佳,卷縮在行軍床上,閉目養神,臉色蒼白,手裏捏著一份副官剛剛拾到的、由敵機空投下來的勸降書。
沒辦法,先換內褲,再換外褲,收拾妥當,老唐得好好思考一下對策,是打是撤,眾部將還在會議室裏等著他發話呢。他是萬萬沒想到小鬼子竟是真的要踏平南京,他奶奶的,那個逼驢日的毛大師,跟老子測的什幺風水!
前不久,當幾十萬國軍從凇滬戰場上匆匆撤退、又接連失去吳福線、錫澄線兩道國防工事時,京城的防守問題就顯得日益緊迫。十一月中旬,當張靈甫團正在望亭艱難打阻擊之時,最高統帥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盡管第一次會議他沒有參加,但對目前的危局他是清楚的,也明知南京是不可守的。
然而,這裏麵有兩點重要的曆史細節,讓他不甘寂寞,要在這滄海橫流之際挺身而出、大顯一番身手:
首先,他知道老蔣正在利用與德國、意大利的友好關係,希望由德方出麵調停中日衝突,更知道他的恩師、軍界元老蔣百裏肩負著重大使命,已在歐洲見到了墨索裏尼和戈林。雖然,最關鍵人物的希特勒沒有出麵,但他一路上遇到的軍政要員都是同情中國的,尤其是在德國國防部、外交部,大都確實希望中日能夠停戰,不讚成日本侵華。
在這樣一片友好氣氛中,蔣百裏對德方的親華態度十分樂觀,發回電報稱,在德國朋友的說服下,日軍將不會大舉進攻南京。
更關鍵的是,恰好在他接到參加第二次高級幕僚會議之前,他門下那精通奇門遁甲之術的毛大師占卜了一卦,預測出南京將有驚無險,這就讓他深信不疑了,一下子生發起重返戰場、叱吒風雲的強烈渴望,覺得目前正是自己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所以才在會上、又在以後的各種場合上多次慷慨表態:一定要固守南京,一定會做到臨危不亂,臨難不苟,沒有命令,決不後撤;所以每天他還頗為鎮定安詳,傍晚出來散散步,讓那些從身背溫水瓶,手棒小茶壺的護兵隨侍左右,每隔幾分鍾用熱毛巾拂拂臉、品品香茗,大中華的香煙一根接一根地抽。
可如今這軸心國的老大也不知是怎樣調停的,戰爭不僅沒有一點緩和的跡象,小日本反而把南京圍得水泄不通,攻勢一天比一天凶猛,現在竟然還下了最後通牒,要我軍無條件投降!
他手上的這封勸降書全文如下:
投降勸告書
百萬日軍已席卷江南,南京城處於包圍之中,由戰局大勢觀之,今後交戰有百害而無一利。惟江寧之地乃中部古城、民國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跡名勝蝟集,頗具東亞文化精髓之感。日軍對抵抗者雖極為峻烈而弗寬恕,然於無辜民眾及無敵意之中國軍隊,則以寬大處之,不加侵害;至於東亞文化,尤存保護之熱心。貴軍苟欲繼續交戰,南京則必難免於戰禍,是使千載文化盡為灰燼,十年經營終成泡沫。故本司令官代表日軍奉勸貴軍,當和平開放南京城,然後按以下辦法處置。
大日本華中派遣軍總司令官鬆井石根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對本勸告的答複,當於十二月十日正午交至中山路句容道上的步哨線。若貴軍派遣代表司令官的責任者時,本司令官亦準備派代表在該處與貴方簽訂有關南京城接收問題的必要協議。如果在上述指定時間內得不到任何答複,日軍不得已將開始對南京城的進攻。
既然決心固守的大話已經拋出去了,門麵上的裝潢就不能不顧,至少在言語上是不能當熊包的。唐生智小歇片刻、冥思苦想後,起身走到在會議室,對眾部將晃著手上的勸降書冷笑道:別說明天中午,老子現在就答複他們,死戰到底,人在陣地在,擅自撤退者即按連坐法嚴懲。
接著老唐頒布兩條軍令:
一、敵軍已迫近南京城,我軍目下占領的複廓陣地,為固守南京之最後戰線。各部隊官兵應抱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盡力固守,不許輕棄寸土,動搖全軍。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後移者定遵委員長命令按連坐法從嚴懲辦。
二、各部隊所有船隻,一律交本部運輸司令部負責保管,不準擅自扣留,著派第71軍軍長宋希濂負責指揮沿江憲兵,嚴禁部隊官兵私自乘船渡江,違者即行拘捕嚴辦,倘敢違抗,準以武力解決。
長官的大話說得越響,俞濟時、王耀武心裏卻越是沉甸甸的。端坐在會議室裏,他們的眉頭從沒舒展過,這仗到底怎幺打、打到什幺時候、有何辦法解圍,連他們這些高級將領都是沒有底的,唯一有底的就是大家都知道南京守不住。但軍人以服從命令、保衛國家為天職,既然上峰要守那就得守。俞濟時想起開戰前,也是在這間會議室裏,也是今天的這批守城諸將,蔣公召開的最後一次作戰會議氣氛沈悶、人人悲觀,誰也不願多講一句話,隻有唐生智最堅決。在蔣公又強調固守南京的重要意義、並強調“唐長官見危受命,你們應服從他的指揮”後,他接著以赴湯蹈火般的悲壯語氣表示:“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職決心與南京共存亡。”
但經過這幾天戰火考驗,眼前的這位唐長官,除了牛逼烘烘以外,實在是沒有什幺高招,已讓俞濟時深感失望。他不由得慶幸自己多了一個心眼:為弟兄們悄悄準備了撤退的後路。破城是遲早的事情,一旦守不住,又沒有後路,弟兄們豈不是白白送死?剛想到這裏,忽聽見唐生智把桌子拍得一響,消瘦的臉龐神色嚴峻,目光炯炯地巡視著會場、重點盯著他而不點名地訓斥道:“現在大敵當前,鏖戰正緊,竟然聽說有的部隊還在三汊河上搭浮橋,準備向下關碼頭撤退,有這事嗎?這不是動搖軍心幺?一經查實可是要嚴懲的嘍!”
娘希皮,別太狂,說不定最先逃跑的就是您這頭湖南騾子。俞濟時不便公開頂撞他,又渾身不自在,覺得同僚們都在看他笑話,便下意識地摸出一根煙,在煙盒上敲著,王耀武在一旁見狀,忙拿起桌子上的火柴給他點上火,他就悶悶不樂抽起來。
唐生智的話雖未點明,但七十四軍的位置在三汊河以南,所以大家都知道挨訓斥的正是俞濟時。不過,唐生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還不曉得俞軍長已經找到時任交通部長的族叔俞飛鵬,搞到了一條小火輪的情況呢。然而,就是這條小火輪,為不久後一支抗日鐵軍的壯大保存了骨幹力量。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貴軍苟欲繼續交戰,南京則必難免於戰禍,是使千載文化盡為灰燼,十年經營終成泡沫。----日軍勸降書
“司令官,林大師已經跑到香港去了,他發電報來說,上次為你卜的那一卦不準,因為他上完廁所忘記洗手了。”唐生智的心腹副官劉明忠向老唐報告道。
“驢日的毛林,等本座從南京抽出身來,一定饒不了這個裝神弄鬼的神棍!”唐生智怒道。
這一怒,屁股不爭氣地放了個臭屁,內褲又濕了。靠,肚子疼死老子了,老唐心中罵道。
此時此刻,在鐵道部地下室裏,作為全城守軍最高指揮官的唐生智,因患痢疾,身體欠佳,卷縮在行軍床上,閉目養神,臉色蒼白,手裏捏著一份副官剛剛拾到的、由敵機空投下來的勸降書。
沒辦法,先換內褲,再換外褲,收拾妥當,老唐得好好思考一下對策,是打是撤,眾部將還在會議室裏等著他發話呢。他是萬萬沒想到小鬼子竟是真的要踏平南京,他奶奶的,那個逼驢日的毛大師,跟老子測的什幺風水!
前不久,當幾十萬國軍從凇滬戰場上匆匆撤退、又接連失去吳福線、錫澄線兩道國防工事時,京城的防守問題就顯得日益緊迫。十一月中旬,當張靈甫團正在望亭艱難打阻擊之時,最高統帥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盡管第一次會議他沒有參加,但對目前的危局他是清楚的,也明知南京是不可守的。
然而,這裏麵有兩點重要的曆史細節,讓他不甘寂寞,要在這滄海橫流之際挺身而出、大顯一番身手:
首先,他知道老蔣正在利用與德國、意大利的友好關係,希望由德方出麵調停中日衝突,更知道他的恩師、軍界元老蔣百裏肩負著重大使命,已在歐洲見到了墨索裏尼和戈林。雖然,最關鍵人物的希特勒沒有出麵,但他一路上遇到的軍政要員都是同情中國的,尤其是在德國國防部、外交部,大都確實希望中日能夠停戰,不讚成日本侵華。
在這樣一片友好氣氛中,蔣百裏對德方的親華態度十分樂觀,發回電報稱,在德國朋友的說服下,日軍將不會大舉進攻南京。
更關鍵的是,恰好在他接到參加第二次高級幕僚會議之前,他門下那精通奇門遁甲之術的毛大師占卜了一卦,預測出南京將有驚無險,這就讓他深信不疑了,一下子生發起重返戰場、叱吒風雲的強烈渴望,覺得目前正是自己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所以才在會上、又在以後的各種場合上多次慷慨表態:一定要固守南京,一定會做到臨危不亂,臨難不苟,沒有命令,決不後撤;所以每天他還頗為鎮定安詳,傍晚出來散散步,讓那些從身背溫水瓶,手棒小茶壺的護兵隨侍左右,每隔幾分鍾用熱毛巾拂拂臉、品品香茗,大中華的香煙一根接一根地抽。
可如今這軸心國的老大也不知是怎樣調停的,戰爭不僅沒有一點緩和的跡象,小日本反而把南京圍得水泄不通,攻勢一天比一天凶猛,現在竟然還下了最後通牒,要我軍無條件投降!
他手上的這封勸降書全文如下:
投降勸告書
百萬日軍已席卷江南,南京城處於包圍之中,由戰局大勢觀之,今後交戰有百害而無一利。惟江寧之地乃中部古城、民國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跡名勝蝟集,頗具東亞文化精髓之感。日軍對抵抗者雖極為峻烈而弗寬恕,然於無辜民眾及無敵意之中國軍隊,則以寬大處之,不加侵害;至於東亞文化,尤存保護之熱心。貴軍苟欲繼續交戰,南京則必難免於戰禍,是使千載文化盡為灰燼,十年經營終成泡沫。故本司令官代表日軍奉勸貴軍,當和平開放南京城,然後按以下辦法處置。
大日本華中派遣軍總司令官鬆井石根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對本勸告的答複,當於十二月十日正午交至中山路句容道上的步哨線。若貴軍派遣代表司令官的責任者時,本司令官亦準備派代表在該處與貴方簽訂有關南京城接收問題的必要協議。如果在上述指定時間內得不到任何答複,日軍不得已將開始對南京城的進攻。
既然決心固守的大話已經拋出去了,門麵上的裝潢就不能不顧,至少在言語上是不能當熊包的。唐生智小歇片刻、冥思苦想後,起身走到在會議室,對眾部將晃著手上的勸降書冷笑道:別說明天中午,老子現在就答複他們,死戰到底,人在陣地在,擅自撤退者即按連坐法嚴懲。
接著老唐頒布兩條軍令:
一、敵軍已迫近南京城,我軍目下占領的複廓陣地,為固守南京之最後戰線。各部隊官兵應抱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盡力固守,不許輕棄寸土,動搖全軍。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後移者定遵委員長命令按連坐法從嚴懲辦。
二、各部隊所有船隻,一律交本部運輸司令部負責保管,不準擅自扣留,著派第71軍軍長宋希濂負責指揮沿江憲兵,嚴禁部隊官兵私自乘船渡江,違者即行拘捕嚴辦,倘敢違抗,準以武力解決。
長官的大話說得越響,俞濟時、王耀武心裏卻越是沉甸甸的。端坐在會議室裏,他們的眉頭從沒舒展過,這仗到底怎幺打、打到什幺時候、有何辦法解圍,連他們這些高級將領都是沒有底的,唯一有底的就是大家都知道南京守不住。但軍人以服從命令、保衛國家為天職,既然上峰要守那就得守。俞濟時想起開戰前,也是在這間會議室裏,也是今天的這批守城諸將,蔣公召開的最後一次作戰會議氣氛沈悶、人人悲觀,誰也不願多講一句話,隻有唐生智最堅決。在蔣公又強調固守南京的重要意義、並強調“唐長官見危受命,你們應服從他的指揮”後,他接著以赴湯蹈火般的悲壯語氣表示:“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職決心與南京共存亡。”
但經過這幾天戰火考驗,眼前的這位唐長官,除了牛逼烘烘以外,實在是沒有什幺高招,已讓俞濟時深感失望。他不由得慶幸自己多了一個心眼:為弟兄們悄悄準備了撤退的後路。破城是遲早的事情,一旦守不住,又沒有後路,弟兄們豈不是白白送死?剛想到這裏,忽聽見唐生智把桌子拍得一響,消瘦的臉龐神色嚴峻,目光炯炯地巡視著會場、重點盯著他而不點名地訓斥道:“現在大敵當前,鏖戰正緊,竟然聽說有的部隊還在三汊河上搭浮橋,準備向下關碼頭撤退,有這事嗎?這不是動搖軍心幺?一經查實可是要嚴懲的嘍!”
娘希皮,別太狂,說不定最先逃跑的就是您這頭湖南騾子。俞濟時不便公開頂撞他,又渾身不自在,覺得同僚們都在看他笑話,便下意識地摸出一根煙,在煙盒上敲著,王耀武在一旁見狀,忙拿起桌子上的火柴給他點上火,他就悶悶不樂抽起來。
唐生智的話雖未點明,但七十四軍的位置在三汊河以南,所以大家都知道挨訓斥的正是俞濟時。不過,唐生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還不曉得俞軍長已經找到時任交通部長的族叔俞飛鵬,搞到了一條小火輪的情況呢。然而,就是這條小火輪,為不久後一支抗日鐵軍的壯大保存了骨幹力量。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