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拚死守住
隻要305團呼叫炮火支援,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壓製日軍衝鋒,哪怕打光最後一門炮。――王耀武
他媽的,小鬼子是吃屎長大的啊,怎麽肚子都這麽硬,拔不出刺刀來。劉奇在心中罵道。
還沒等劉營長拔出刺刀,又一個鬼子“呀呀”地竄到身邊,掄起雪亮的軍刀就要砍下來。千鈞一發之際,斜刺裏衝出一名弟兄,將雙手倒握著的步槍狠狠地甩過去,隻聽見“啪”的一響,那鬼子軍官就被扔過來的“九斤半”擊中腰部,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劉奇趕緊把左腳向後一蹬,將槍麵稍稍一旋,趁勢拔出刺刀,再轉過身來,以一個標準的動作上前出槍:右腳一蹬,左腿前跨,兩臂和腰部的推力隨著右腳的蹬力一起發力,左腳落地的同時,刺刀便再一次又快又狠地刺中目標。
等他回頭再一看,那位救了他一命的弟兄,已經倒在山坡上,鮮紅的血濕透了他的胸脯。
也就在這時,山頭上響起激昂的衝鋒號,“嘀嘀噠噠”劃破長空,副團長盧醒帶著預備隊旋風般地衝下來,正在鏖戰中的弟兄們見來了援軍,個個士氣大振,張靈甫在硝煙與火光中躍出戰壕,舉槍高呼:“七十四軍萬歲!民國萬年!弟兄們衝啊!”
兩股洪流匯成強大的洪峰,排山倒海般地向日軍壓過去,每一個人都發出“七十四軍萬歲!弟兄們衝啊!”這一句氣壯山河的呐喊。
我軍設在主峰後側的九門迫擊炮也開火了,一發接一發的炮彈落在山腳上,形成一道火力封鎖線,有效地攔截住日軍的後續部隊。
戰局迅速得到穩定。
劉奇趕緊把那位弟兄抱起來,跳進戰壕,向主峰後的急救所跑去。
這位弟兄,劉奇認識,他叫陳勝利,是團裏直屬機炮連的老兵。今天早晨,他也是陣地上的幾個觀察哨之一,在炮擊中堅守哨位,最先吹響口哨,發出日軍進攻的警報。
以口哨搭配軍號傳遞信息,是德國步兵的標誌之一。七十四軍雖然不是德式師,但五十八師師長馮聖法曾在德械裝備的第八十八師當過副師長,是他將口哨的運用帶進了七十四軍。軍號不是人人都會吹,但口哨卻個個都會用,因而在激烈的戰鬥狀況下,口哨可以彌補軍號的不足來發送信號。
由黃銅製成的口哨,平時塞在右胸前的口袋裏,由一截三十多厘米長的哨繩栓著,另一端則被係在軍上衣的第二顆紐扣上。哨繩是暗綠色的,很漂亮,像編辮子一樣呈交縫式編織,為英姿勃發的德式軍裝又增添一抹亮色。
當陳勝利因刺刀折斷,正準備用槍托與鬼子硬拚的時候,為救營長而果斷扔出步槍、擊中一名日軍軍官。不料,他剛一彎腰揀起自己的槍,隨即也被附近的日軍開槍撩倒,一顆銳利的子彈帶著極高的速度,打斷他胸前的哨繩後,從右胸進入,又從左側第八根後肋骨處出去。他還來不急感覺到痛,隻覺得胸部一悶,頭很沉,整個人就仰麵摔倒,手中的槍也被甩到地上,子彈“嘩”地一下從彈倉裏撒了出去,然後他看見眼前出現一條長長的隧道,自己的靈魂發著幽靜的藍光在隧道中飄逸、飄逸……在白刃戰中,日軍也違規開了槍,可見其為了勝利,也可以把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丟在一邊。
誠然,日軍在拚刺前都要退掉子彈,但其目的首先是符合實戰的要求,其次才是維護武士道的尊嚴。
第一、三八步槍不是自動武器,打一發必須拉槍栓,而在白刃戰中拉槍栓的機會很低。
第二、白刃戰中,鬼子持槍的姿勢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刺刀尖略與眉平,正好護住頸、胸、腹等要害處。這也就是說:槍口的朝向為天空,而且手指為了全力握槍又不能放在扳機上,因而使得開槍射擊的機會進一步降低。
第三、由於這種槍槍身長,射程遠,打得準,彈丸初速高,也適用於拚刺刀,但正因為初速高,一打兩個眼,且創口光滑,殺傷力上反不如“漢陽造”,所以一旦拚起刺刀來,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子彈貫通目標後有可能誤傷自己人,再加上貫通目標後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還會形成翻滾,變形,所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最先被擊中的對手卻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
所以,基於以上這三種原因,日軍便幹脆在步兵操典規定:拚刺前應子彈退膛,以頑強的鬥誌取勝。
當中日兩國軍隊剛一交手,麵對強悍的對手一邊退出子彈、一邊挺著閃亮的刺刀逼過來,小鬼子在氣勢上就先聲奪人,往往唬住不少中華士兵,特別是新兵。藝高膽才大,技不如人的國軍,連刺刀的鋼火都沒有對方好,心裏的底氣那硬得起來。幾個回合下來後,中華士兵才恍然大悟:我傻呀,跟你玩什麽拚刺,老子人多,就幾個圍住一個,總有下手和開槍的機會吧!日軍挨了黑槍吃了虧,防不勝防,後來也學精了,該開槍時一樣開槍。
前麵剛講過,三八步槍的殺傷力不大,因此隻要不被打中要害、並能迅速止住血,就不會有太大的生命危險。陳勝利的性命因為搶救及時,在鬼門關前被劉奇和醫護兵奪回來。把陳勝利送到急救所後,劉奇在掩蔽部裏看見魏參謀長正滿頭大汗地在向師座報告戰況。
日軍一個自殺性衝鋒就攻上山頭,讓魏參謀長深感震撼,也讓師座王耀武極為擔心。在電話裏,聽完魏參謀長的報告後,他開口問道:“靈甫呢?”
“在山頭上。”
“盧醒呢?”
“也在山頭上。”
良久,王耀武說道:“哦,好的,那我就放心了。”王耀武說是放心了,其實那放得下心?沒過幾分鍾,他就要通了153旅旅長李天霞的電話,真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在電話裏,他再三叮囑李天霞要作好最壞的打算,一定要沉著、機智、大膽、勇敢,特別是要趁日軍攻上來立足末穩之時,以306團發動逆襲,配合張靈甫團把敵人打下去。接著,他又要通了炮兵營的電話,以斬釘截鐵的語氣命令炮兵營:隻要305團呼叫炮火支援,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壓製日軍衝鋒,哪怕打光最後一門炮。
炮兵營營長吳宏誌跟隨師座多年,從未聽過師座這樣嚴峻的口吻,即使是在凇滬戰役、南京戰役那樣慘烈的戰鬥中,師座命令炮兵參加戰鬥的時候,還要加上這樣一句話:“在開炮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存自己”。
炮,可是國軍的金疙瘩,除了少量小口徑火炮尚能自己製造以外,所有重型火炮都得靠進口,正因為火力薄弱,所以在戰鬥中,往往是我軍一開炮就會招致敵十倍以上的炮火還擊,而一旦遭受損失又很難補充,五十一師炮兵營的十二門75毫米野炮就是在消耗殆盡後,才補充了三門老式的克魯伯野炮,也就是說,現在全師四個團除了近三十多門迫擊炮以外,就隻有這三門一戰時期的克魯伯野炮了,最大射程才四千三百米。
可見,為了能守住張古山,王耀武是豁出去了。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隻要305團呼叫炮火支援,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壓製日軍衝鋒,哪怕打光最後一門炮。――王耀武
他媽的,小鬼子是吃屎長大的啊,怎麽肚子都這麽硬,拔不出刺刀來。劉奇在心中罵道。
還沒等劉營長拔出刺刀,又一個鬼子“呀呀”地竄到身邊,掄起雪亮的軍刀就要砍下來。千鈞一發之際,斜刺裏衝出一名弟兄,將雙手倒握著的步槍狠狠地甩過去,隻聽見“啪”的一響,那鬼子軍官就被扔過來的“九斤半”擊中腰部,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劉奇趕緊把左腳向後一蹬,將槍麵稍稍一旋,趁勢拔出刺刀,再轉過身來,以一個標準的動作上前出槍:右腳一蹬,左腿前跨,兩臂和腰部的推力隨著右腳的蹬力一起發力,左腳落地的同時,刺刀便再一次又快又狠地刺中目標。
等他回頭再一看,那位救了他一命的弟兄,已經倒在山坡上,鮮紅的血濕透了他的胸脯。
也就在這時,山頭上響起激昂的衝鋒號,“嘀嘀噠噠”劃破長空,副團長盧醒帶著預備隊旋風般地衝下來,正在鏖戰中的弟兄們見來了援軍,個個士氣大振,張靈甫在硝煙與火光中躍出戰壕,舉槍高呼:“七十四軍萬歲!民國萬年!弟兄們衝啊!”
兩股洪流匯成強大的洪峰,排山倒海般地向日軍壓過去,每一個人都發出“七十四軍萬歲!弟兄們衝啊!”這一句氣壯山河的呐喊。
我軍設在主峰後側的九門迫擊炮也開火了,一發接一發的炮彈落在山腳上,形成一道火力封鎖線,有效地攔截住日軍的後續部隊。
戰局迅速得到穩定。
劉奇趕緊把那位弟兄抱起來,跳進戰壕,向主峰後的急救所跑去。
這位弟兄,劉奇認識,他叫陳勝利,是團裏直屬機炮連的老兵。今天早晨,他也是陣地上的幾個觀察哨之一,在炮擊中堅守哨位,最先吹響口哨,發出日軍進攻的警報。
以口哨搭配軍號傳遞信息,是德國步兵的標誌之一。七十四軍雖然不是德式師,但五十八師師長馮聖法曾在德械裝備的第八十八師當過副師長,是他將口哨的運用帶進了七十四軍。軍號不是人人都會吹,但口哨卻個個都會用,因而在激烈的戰鬥狀況下,口哨可以彌補軍號的不足來發送信號。
由黃銅製成的口哨,平時塞在右胸前的口袋裏,由一截三十多厘米長的哨繩栓著,另一端則被係在軍上衣的第二顆紐扣上。哨繩是暗綠色的,很漂亮,像編辮子一樣呈交縫式編織,為英姿勃發的德式軍裝又增添一抹亮色。
當陳勝利因刺刀折斷,正準備用槍托與鬼子硬拚的時候,為救營長而果斷扔出步槍、擊中一名日軍軍官。不料,他剛一彎腰揀起自己的槍,隨即也被附近的日軍開槍撩倒,一顆銳利的子彈帶著極高的速度,打斷他胸前的哨繩後,從右胸進入,又從左側第八根後肋骨處出去。他還來不急感覺到痛,隻覺得胸部一悶,頭很沉,整個人就仰麵摔倒,手中的槍也被甩到地上,子彈“嘩”地一下從彈倉裏撒了出去,然後他看見眼前出現一條長長的隧道,自己的靈魂發著幽靜的藍光在隧道中飄逸、飄逸……在白刃戰中,日軍也違規開了槍,可見其為了勝利,也可以把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丟在一邊。
誠然,日軍在拚刺前都要退掉子彈,但其目的首先是符合實戰的要求,其次才是維護武士道的尊嚴。
第一、三八步槍不是自動武器,打一發必須拉槍栓,而在白刃戰中拉槍栓的機會很低。
第二、白刃戰中,鬼子持槍的姿勢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刺刀尖略與眉平,正好護住頸、胸、腹等要害處。這也就是說:槍口的朝向為天空,而且手指為了全力握槍又不能放在扳機上,因而使得開槍射擊的機會進一步降低。
第三、由於這種槍槍身長,射程遠,打得準,彈丸初速高,也適用於拚刺刀,但正因為初速高,一打兩個眼,且創口光滑,殺傷力上反不如“漢陽造”,所以一旦拚起刺刀來,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子彈貫通目標後有可能誤傷自己人,再加上貫通目標後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還會形成翻滾,變形,所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最先被擊中的對手卻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
所以,基於以上這三種原因,日軍便幹脆在步兵操典規定:拚刺前應子彈退膛,以頑強的鬥誌取勝。
當中日兩國軍隊剛一交手,麵對強悍的對手一邊退出子彈、一邊挺著閃亮的刺刀逼過來,小鬼子在氣勢上就先聲奪人,往往唬住不少中華士兵,特別是新兵。藝高膽才大,技不如人的國軍,連刺刀的鋼火都沒有對方好,心裏的底氣那硬得起來。幾個回合下來後,中華士兵才恍然大悟:我傻呀,跟你玩什麽拚刺,老子人多,就幾個圍住一個,總有下手和開槍的機會吧!日軍挨了黑槍吃了虧,防不勝防,後來也學精了,該開槍時一樣開槍。
前麵剛講過,三八步槍的殺傷力不大,因此隻要不被打中要害、並能迅速止住血,就不會有太大的生命危險。陳勝利的性命因為搶救及時,在鬼門關前被劉奇和醫護兵奪回來。把陳勝利送到急救所後,劉奇在掩蔽部裏看見魏參謀長正滿頭大汗地在向師座報告戰況。
日軍一個自殺性衝鋒就攻上山頭,讓魏參謀長深感震撼,也讓師座王耀武極為擔心。在電話裏,聽完魏參謀長的報告後,他開口問道:“靈甫呢?”
“在山頭上。”
“盧醒呢?”
“也在山頭上。”
良久,王耀武說道:“哦,好的,那我就放心了。”王耀武說是放心了,其實那放得下心?沒過幾分鍾,他就要通了153旅旅長李天霞的電話,真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在電話裏,他再三叮囑李天霞要作好最壞的打算,一定要沉著、機智、大膽、勇敢,特別是要趁日軍攻上來立足末穩之時,以306團發動逆襲,配合張靈甫團把敵人打下去。接著,他又要通了炮兵營的電話,以斬釘截鐵的語氣命令炮兵營:隻要305團呼叫炮火支援,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壓製日軍衝鋒,哪怕打光最後一門炮。
炮兵營營長吳宏誌跟隨師座多年,從未聽過師座這樣嚴峻的口吻,即使是在凇滬戰役、南京戰役那樣慘烈的戰鬥中,師座命令炮兵參加戰鬥的時候,還要加上這樣一句話:“在開炮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存自己”。
炮,可是國軍的金疙瘩,除了少量小口徑火炮尚能自己製造以外,所有重型火炮都得靠進口,正因為火力薄弱,所以在戰鬥中,往往是我軍一開炮就會招致敵十倍以上的炮火還擊,而一旦遭受損失又很難補充,五十一師炮兵營的十二門75毫米野炮就是在消耗殆盡後,才補充了三門老式的克魯伯野炮,也就是說,現在全師四個團除了近三十多門迫擊炮以外,就隻有這三門一戰時期的克魯伯野炮了,最大射程才四千三百米。
可見,為了能守住張古山,王耀武是豁出去了。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