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輩分排起來,軍統局戴老板的母親還要尊稱我一聲表哥呢,怎麽樣,小兔崽子們,被嚇到了吧?——於慰營
遂昌是一座曆史久遠的縣城,秦朝時就設縣。該地的原住民以佘族居多,佘族是我國一個具有自身獨特民族特色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少數民族,其前身為山越。
三國時吳國孫權就對山越族大動刀兵,一千多年過去了,佘族沒有消亡,也沒被漢化,繼續保持著其獨特的民族特色。
佘族的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藍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婦女高髻垂纓,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辮發很多是盤成高髻的,狀如獨木舟,謂之‘船子髻’,係以紅繩,插以銀替,髻上可套涼笠,髻端外露前翹,笠沿周圍垂下長約五寸的五彩布條,微風吹來,彩條飄拂,確是別有一番風韻。
佘族百姓,無論男女,皆著圍裙,衣鑲花邊,和外人言語溝通甚難,但隻要說起湯顯祖,人人皆知。很快,張靈甫等人就找到門額上篆刻有紅底黑書“遺愛祠”的祠堂,這是康熙年間,民眾為奉祀湯顯祖而建的。
正廳內,設有神龕、祭桌和湯公位牌,每年春分和秋分,當地縣官都要親率僚屬及縣學生員、社會名流來此上香瞻拜。湯顯祖於遂昌任上興教、勸農、安民,時間雖僅為五年,卻讓百姓緬懷至今。而他創作的《牡丹亭》也更是流芳百世。這怎不叫張靈甫感慨萬千?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來世走一遭,總得給後輩留下一點什麽吧。
瞻拜一番後再去酒館,分官長和衛兵兩桌坐定。盧醒給大家介紹道,點了幾樣當地名肴,有魚頭豆腐、黃米粿、豬手煲、筍幹火鍋、香菇燒野雞等等。眾人當然紛紛說好,說就是要品嚐當地的美味。這酒館老板大約讀過書,操寧波官話。文縐縐的,在一旁熱情介紹道:“遂昌多山,盛產山珍,品種多以菌類、竹筍、野味為常見;又因近海,烹飪傳襲寧幫特色,講究鮮嫩軟滑、不變原味。當然,本地也受鄰省福建之影響,喜用藥材燉肉煲湯,比如豬手煲,即用一味去濕的中藥材燉製而成。”說著。給每人遞上一根紙煙,又點亮幾盞懸在空中的煤油燈。
從不抽煙的張靈甫。今天破戒,大大方方接過來,當蔡仁傑給他點上火以後,便湊到嘴裏拔了一口,然後靠著椅背仰起臉,十分愜意地把煙氣吹到空中。不過,別人抽煙,有的是直接叼到嘴上,有的是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隻有他像是捉田螺一樣,用三根手指捏住紙煙,這姿勢就在一群吞雲吐霧的隱君子當中分明有一種生分、或者是一種矜持。
隔壁那一桌,立刻傳來一陣唧唧喳喳的議論聲、驚歎聲:
“嗨!快看!師座抽煙了!”
“哎,你們說,咱師座抽煙的樣子像什麽?”
“我看呀,就像俺鄰居的小哥哥躲在後院學抽煙一樣!”
於是,小兵們又一陣掩嘴竊笑。
張靈甫扭過頭去,嗬斥一句:“笑啥?嚴肅一點!”
蔡仁傑也在旁邊習慣性地敲著邊鼓道:“你們還小,得攢錢娶媳婦,莫把幾個錢都拿來抽煙喝酒了。哦,還有,平時也不要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沒事就看看書、識識字,聽見沒有?也莫怪我多嘴,你們這幫小鬼就是喜歡撒野。”他的這個習慣,出自於做過教師、當過警察的經曆,總想把大家調教好。接著,他又補充一句道:“當然,鐵蛋除外,你們都要向鐵蛋學習!”
長官的誇獎,讓孟鐵蛋十分自豪。一件和蔡副師長有關的事情,忽然湧上心頭,於是起立報告道:“報告長官,今天在172團,那個背正氣歌的弟兄,我認識他,他的名字不叫王長庚,是叫胡三元,外號小胖子。”孟鐵蛋這麽一說,才讓大家恍然大悟,想起明燦在點名的時候,那一種稍作停頓的猶豫,還以為他是想了一想才記起人家名字,原來根本就是胡謅瞎編!
“他姥姥的,明燦這小子,把我們都忽悠了呢!”眾人皆憤憤然,特別是盧醒。“大概明燦叫小胖子叫習慣了,把人家的大名搞忘記了。”蔡仁傑分析道。被明燦的小把戲蒙住,他也是有些生氣的。
張靈甫仔細一想,倒覺得很有趣,認為那小胖子的反應也夠機敏的,能夠配合長官圓場,而盧醒則不依不饒地說:“不管怎麽說,糊弄長官的做法總不對吧?得給他一個教訓。”
“一個教訓?什麽樣的教訓?”張靈甫問。
“明燦總是炫耀他們平時如何戒備、如何警惕?要是我們半夜去摸了他們的槍、或者剪斷他們的電話線,再看他還好意思吹牛不!”
蔡仁傑一聽也有幾分道理,拿眼睛看了看張靈甫,張靈甫明白這是他在征求自己意見,便點頭說道:“我看可以。本次練兵,宗旨就是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嘛。隻是摸槍不可取,以免發生誤傷。”
“好的。”蔡仁傑接過話頭,對盧醒說:“此事交給你,帶幾個弟兄偷偷鑽進172團防區,把電話線給我掐了,明天一早我和師座再去清他們的鋪、辦他們的筋。”
這時候,第一道菜——用肉絲、青菜、冬筍爆炒的黃米粿端上來了。眾人於是斟滿酒,站起來紛紛說幹了、幹了。酒過半巡,從樓下忽然湧上來一群黑衣褲衫的槍兵,為首者滿臉橫肉,歪戴氈帽,一手轉著兩個鐵球,一手拍著胸脯,走過來衝著大家說:“兄弟我奉命代收抗日捐,一人一元,見者有份,為購買子彈,交錢、交錢!”
張靈甫把酒杯往桌上一擱,冷冷問道:“何人在此大聲喧嘩?”
“嘿嘿,說出來嚇死你們——鄙人是第三戰區軍統總站稅警大隊特派員兼遂昌稽私中隊中尉隊長於慰營!按照輩分排起來,軍統局戴老板的母親還要尊稱我一聲表哥呢,怎麽樣,小兔崽子們,被嚇到了吧?——”
歪氈帽一腳踩著板凳,盛氣淩人地翹著大拇指說。
“哎呀,果然很嚇人,不僅是戴老板的表舅,還是中尉隊長呢。”蔡仁傑忍不住笑起來:“知道我們是幹什麽的嗎?”
“你們是幹什麽的?哼哼,看看你們這群人,各色服飾混雜,文不文,武不武、商不商,農不農,想必是漢奸便衣隊吧?”歪氈帽向後一招手:“來人,統統押回局子裏去!”
對這種狐假虎威的地痞流氓,眾人早就不耐煩了,一聽還要把長官押回局子裏去,孟鐵蛋首先站起來,一把卡住歪氈帽的脖子,就是兩巴掌:“個屄!”
該出手時且出手,當兵的麽。張靈甫接著把頭一擺,喝令左右說:“隻當是實彈演習,都給我上,打死了算!”路見不平,他向來是拔刀相助的。
師座發了話,眾人一齊上,桌子板凳、鍋瓢碗盞“劈裏啪啦”響成一片。
混亂中,隻聽見有人慘叫不停,說別打了、別打了、我們真的是軍統啊!“什麽軍統、馬桶!打的就是你們!都給老子往死裏打!”這是蔡仁傑怒氣衝衝的聲音。接著,好象是盧醒的聲音在喊:“小心小心,別把酒菜撞翻了,老子還沒有吃飽呢!”
這一幫人哪是七十四軍的對手,不到幾分鍾,全趴在地上喊爹叫娘。過足手癮、過足酒癮,連同摔破的幾個碗碟一並作價,結清飯錢,一行人押著俘虜,得勝回朝。
盧醒還沒忘記自己的大事,乘著酒意,帶著衛兵,揣著一把借來的剪刀,直奔172團而去。那酒家老板見那一群打著抗日旗號而橫行市麵的地頭蛇被擺平,十分快意,跟在盧醒後麵連聲說,剪刀不用還了,隻是這批人還是有來頭的,各位好漢還是要擔心那。
遂昌是一座曆史久遠的縣城,秦朝時就設縣。該地的原住民以佘族居多,佘族是我國一個具有自身獨特民族特色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少數民族,其前身為山越。
三國時吳國孫權就對山越族大動刀兵,一千多年過去了,佘族沒有消亡,也沒被漢化,繼續保持著其獨特的民族特色。
佘族的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藍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婦女高髻垂纓,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辮發很多是盤成高髻的,狀如獨木舟,謂之‘船子髻’,係以紅繩,插以銀替,髻上可套涼笠,髻端外露前翹,笠沿周圍垂下長約五寸的五彩布條,微風吹來,彩條飄拂,確是別有一番風韻。
佘族百姓,無論男女,皆著圍裙,衣鑲花邊,和外人言語溝通甚難,但隻要說起湯顯祖,人人皆知。很快,張靈甫等人就找到門額上篆刻有紅底黑書“遺愛祠”的祠堂,這是康熙年間,民眾為奉祀湯顯祖而建的。
正廳內,設有神龕、祭桌和湯公位牌,每年春分和秋分,當地縣官都要親率僚屬及縣學生員、社會名流來此上香瞻拜。湯顯祖於遂昌任上興教、勸農、安民,時間雖僅為五年,卻讓百姓緬懷至今。而他創作的《牡丹亭》也更是流芳百世。這怎不叫張靈甫感慨萬千?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來世走一遭,總得給後輩留下一點什麽吧。
瞻拜一番後再去酒館,分官長和衛兵兩桌坐定。盧醒給大家介紹道,點了幾樣當地名肴,有魚頭豆腐、黃米粿、豬手煲、筍幹火鍋、香菇燒野雞等等。眾人當然紛紛說好,說就是要品嚐當地的美味。這酒館老板大約讀過書,操寧波官話。文縐縐的,在一旁熱情介紹道:“遂昌多山,盛產山珍,品種多以菌類、竹筍、野味為常見;又因近海,烹飪傳襲寧幫特色,講究鮮嫩軟滑、不變原味。當然,本地也受鄰省福建之影響,喜用藥材燉肉煲湯,比如豬手煲,即用一味去濕的中藥材燉製而成。”說著。給每人遞上一根紙煙,又點亮幾盞懸在空中的煤油燈。
從不抽煙的張靈甫。今天破戒,大大方方接過來,當蔡仁傑給他點上火以後,便湊到嘴裏拔了一口,然後靠著椅背仰起臉,十分愜意地把煙氣吹到空中。不過,別人抽煙,有的是直接叼到嘴上,有的是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隻有他像是捉田螺一樣,用三根手指捏住紙煙,這姿勢就在一群吞雲吐霧的隱君子當中分明有一種生分、或者是一種矜持。
隔壁那一桌,立刻傳來一陣唧唧喳喳的議論聲、驚歎聲:
“嗨!快看!師座抽煙了!”
“哎,你們說,咱師座抽煙的樣子像什麽?”
“我看呀,就像俺鄰居的小哥哥躲在後院學抽煙一樣!”
於是,小兵們又一陣掩嘴竊笑。
張靈甫扭過頭去,嗬斥一句:“笑啥?嚴肅一點!”
蔡仁傑也在旁邊習慣性地敲著邊鼓道:“你們還小,得攢錢娶媳婦,莫把幾個錢都拿來抽煙喝酒了。哦,還有,平時也不要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沒事就看看書、識識字,聽見沒有?也莫怪我多嘴,你們這幫小鬼就是喜歡撒野。”他的這個習慣,出自於做過教師、當過警察的經曆,總想把大家調教好。接著,他又補充一句道:“當然,鐵蛋除外,你們都要向鐵蛋學習!”
長官的誇獎,讓孟鐵蛋十分自豪。一件和蔡副師長有關的事情,忽然湧上心頭,於是起立報告道:“報告長官,今天在172團,那個背正氣歌的弟兄,我認識他,他的名字不叫王長庚,是叫胡三元,外號小胖子。”孟鐵蛋這麽一說,才讓大家恍然大悟,想起明燦在點名的時候,那一種稍作停頓的猶豫,還以為他是想了一想才記起人家名字,原來根本就是胡謅瞎編!
“他姥姥的,明燦這小子,把我們都忽悠了呢!”眾人皆憤憤然,特別是盧醒。“大概明燦叫小胖子叫習慣了,把人家的大名搞忘記了。”蔡仁傑分析道。被明燦的小把戲蒙住,他也是有些生氣的。
張靈甫仔細一想,倒覺得很有趣,認為那小胖子的反應也夠機敏的,能夠配合長官圓場,而盧醒則不依不饒地說:“不管怎麽說,糊弄長官的做法總不對吧?得給他一個教訓。”
“一個教訓?什麽樣的教訓?”張靈甫問。
“明燦總是炫耀他們平時如何戒備、如何警惕?要是我們半夜去摸了他們的槍、或者剪斷他們的電話線,再看他還好意思吹牛不!”
蔡仁傑一聽也有幾分道理,拿眼睛看了看張靈甫,張靈甫明白這是他在征求自己意見,便點頭說道:“我看可以。本次練兵,宗旨就是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嘛。隻是摸槍不可取,以免發生誤傷。”
“好的。”蔡仁傑接過話頭,對盧醒說:“此事交給你,帶幾個弟兄偷偷鑽進172團防區,把電話線給我掐了,明天一早我和師座再去清他們的鋪、辦他們的筋。”
這時候,第一道菜——用肉絲、青菜、冬筍爆炒的黃米粿端上來了。眾人於是斟滿酒,站起來紛紛說幹了、幹了。酒過半巡,從樓下忽然湧上來一群黑衣褲衫的槍兵,為首者滿臉橫肉,歪戴氈帽,一手轉著兩個鐵球,一手拍著胸脯,走過來衝著大家說:“兄弟我奉命代收抗日捐,一人一元,見者有份,為購買子彈,交錢、交錢!”
張靈甫把酒杯往桌上一擱,冷冷問道:“何人在此大聲喧嘩?”
“嘿嘿,說出來嚇死你們——鄙人是第三戰區軍統總站稅警大隊特派員兼遂昌稽私中隊中尉隊長於慰營!按照輩分排起來,軍統局戴老板的母親還要尊稱我一聲表哥呢,怎麽樣,小兔崽子們,被嚇到了吧?——”
歪氈帽一腳踩著板凳,盛氣淩人地翹著大拇指說。
“哎呀,果然很嚇人,不僅是戴老板的表舅,還是中尉隊長呢。”蔡仁傑忍不住笑起來:“知道我們是幹什麽的嗎?”
“你們是幹什麽的?哼哼,看看你們這群人,各色服飾混雜,文不文,武不武、商不商,農不農,想必是漢奸便衣隊吧?”歪氈帽向後一招手:“來人,統統押回局子裏去!”
對這種狐假虎威的地痞流氓,眾人早就不耐煩了,一聽還要把長官押回局子裏去,孟鐵蛋首先站起來,一把卡住歪氈帽的脖子,就是兩巴掌:“個屄!”
該出手時且出手,當兵的麽。張靈甫接著把頭一擺,喝令左右說:“隻當是實彈演習,都給我上,打死了算!”路見不平,他向來是拔刀相助的。
師座發了話,眾人一齊上,桌子板凳、鍋瓢碗盞“劈裏啪啦”響成一片。
混亂中,隻聽見有人慘叫不停,說別打了、別打了、我們真的是軍統啊!“什麽軍統、馬桶!打的就是你們!都給老子往死裏打!”這是蔡仁傑怒氣衝衝的聲音。接著,好象是盧醒的聲音在喊:“小心小心,別把酒菜撞翻了,老子還沒有吃飽呢!”
這一幫人哪是七十四軍的對手,不到幾分鍾,全趴在地上喊爹叫娘。過足手癮、過足酒癮,連同摔破的幾個碗碟一並作價,結清飯錢,一行人押著俘虜,得勝回朝。
盧醒還沒忘記自己的大事,乘著酒意,帶著衛兵,揣著一把借來的剪刀,直奔172團而去。那酒家老板見那一群打著抗日旗號而橫行市麵的地頭蛇被擺平,十分快意,跟在盧醒後麵連聲說,剪刀不用還了,隻是這批人還是有來頭的,各位好漢還是要擔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