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懷柔政策(2)


    如果你的武士刀太短,那就向前跨進一步。――東鄉平八郎


    在周漢奸的想象中,小林大佐應該是蓄著八字胡,光頭或半光頭,聲音洪亮,動不動就暴跳如雷,大罵八格牙路,用皮鞭抽下屬軍官,用裝在刀鞘裏的戰刀打士兵和漢奸軍官的東洋鬼子。


    周大杆子初次見到小林,隻見其身軀凜凜,比一般1.5米的鬼子高了20多厘米,相貌堂堂,胸脯橫闊,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見小林神色冷峻,不苟言笑,更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噤。然而,在向他報到完畢、敬禮告辭的時候,一個讓他萬萬都沒有想到的細節出現了:小林大佐不但還了禮,還竟然向他微微一鞠躬,說周團長請慢走,希望今後多多關照,頓時把他驚愕得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他周大杆子自歸順皇軍後,幾時受到過這種禮遇?就是在**裏,也沒有那一個上司這樣對待他啊!


    隨後幾天,他很快發現,小林大佐的確和別的皇軍不一樣:首先,他的態度不一樣。別的太君盛氣淩人、飛揚跋扈,而他舉止雍容大度,待人彬彬有理。當然,小林大佐作為具有皇室血統的少壯軍人,也有自己的倨傲自尊,不過,這種倨傲自尊是更多地散發在他高貴的氣質裏,凝聚在他向前一揮的戰刀上,而不是表現在言行的傲慢、粗暴之中。其次,他的軍紀不一樣,沿途不亂燒民房、不濫開殺戒。雖然上峰下達的征糧任務。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來。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但又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整飭軍紀、約束部隊。


    有時候,他站在遠處,悄悄望著他挺拔的背影,覺得他好像一個什麽人,可老也想不起來這個人到底是誰。周大杆子也知道,太君對他好,是要他賣命的。可是,當兵打仗,到哪裏不都是賣命?人家不對你好,你還不是得照樣賣命?而小林大佐並沒有拿自己當炮灰,時時處處關照他不說,上陣衝鋒的還都是皇軍,心裏頭的那份感激之情、敬重之情便無以言表。周大杆子對皇軍的忠誠與日俱增。


    便餐的氣氛,友好而隨意。


    乘著酒性,小林大佐聊起了他的一些個人背景,談到他最崇拜的人是山本五**將;最喜歡的格言是東鄉的這一句口頭禪:“如果你的武士刀太短。那就向前跨進一步”;最向往的人生目標是做一個真正的武士,為天皇盡忠。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征戰天涯;最喜歡的藝術是中國的琴棋書畫、唐詩宋詞。他感慨道:“為什麽我的漢語講得這樣字正腔圓,自幼就用漢語熟讀了唐詩三百首啊!假如不用漢語讀唐詩,哪讀得出那令人回味無窮的詩情畫意、抑揚頓挫?”


    他又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江河山川遼闊富饒,但中國人故步自封,思想觀念愚昧落後,不知道如何富國強兵。同樣都是被殖民者的炮艦轟開國門,同樣都是學習西方,你們隻學技術,不學製度,我們是雙管齊下,製度技術一起學,因此,從一窮二白到世界強國,也就隻用了幾十年的功夫。中國有句古語,叫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依我看,製度為皮,技術為毛,不學製度,光學技術,無疑為空中樓閣,即使技術學到手,還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嗎?”


    這一段推心置腹的話,讓隻讀過幾年私塾的周大杆子聽得高深莫測。接下來的一番話,才讓他真正聽懂了,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


    小林大佐說:“蒙古族、滿族當年不也是外夷之邦?這兩個民族對中國的征服充滿血腥和,一個空前、一個絕後,可正史上說過他們是侵略者嗎?說過元朝大將張弘範、清朝重臣洪承疇是漢奸嗎?勝者王、敗者寇,既然蒙古人、滿人可以入主中原,那我們大和民族不也一樣可以成為中國的皇帝?當然,皇軍進入中國以後,也許是為了盡快平息反抗,實施過多起屠殺平民事件,但本人是不屑於靠屠殺來征服人心的,本人提倡實行皇民化,像帝國在台灣、在滿州那樣築鐵路、發電力、興水利、辦教育,讓治下民眾心誠悅服,這樣不就很好嗎?台灣青年現在不都以加入皇軍為榮嗎?”


    一席話讓他靈魂開竅。是這個理啊,他娘的!什麽外夷不外夷、漢奸不漢奸,要是日本人坐了天下,像忽必烈、皇太極那樣坐了金鑾殿,老百姓還不是他媽的三呼萬歲!元滅宋、清滅明,有誰說過元朝人、清朝人都是亡國奴?管他鬼子不鬼子,有奶便是娘,誰對自己好,自己就效忠誰!


    後來,小林大佐還很有興趣地提到了他的外號,問他為什麽叫“周大杆子”?


    “哎,別提了,這是以前別人諷刺我耍花把式、沒有真功夫。”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說:“太君見過紅纓槍吧?練槍的時候,為防誤傷,就不裝槍頭,光一根大杆子,成天介抖來抖去的,紮不著人,就像耍花槍一樣。”(周大杆子的原名叫周建龍,可惜侮辱了這個龍字)


    聽到“耍花槍”、“沒有真功夫”的話,小林大佐樂了,他對支那軍隊的印象的確如此,演習起來像模像樣,實際上整體素質、單兵技能差到極點。當然,支那軍裏也有硬角色,比如番號為五十五部隊”七十四軍。他舉起酒杯,鼓勵他說:“周團長,你現在進步很快,是皇軍真正的朋友,以後裝上槍頭,就是一把快槍了,希望你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來,幹了!”


    “砰!”


    酒杯相碰的同時,一聲槍響,有人驚呼:“小心支那軍偷襲!”


    小林聯隊這一夜晚就在草木皆兵中度過。因有一個中隊全體誤食桐油,百餘名官兵被迫出外拉肚子,結果遭到暗算,有11人被刀捅死在臭糞上,還有兩人失蹤,估計做了俘虜。風聲雨聲槍聲中,仿佛到處都有數不清的支那人。而虎背山腳下的幾間農舍,連人都塞得滿滿的,更不能解決內急問題,為幫助太君安全排泄,皇協軍全體上陣,在室外組成一道嚴密的警戒線。


    到底是戴老板的鄉黨,江山民眾都有做特工的天份,小林聯隊從新塘一出發,南下雙溪口,就有人飛馬來報,軍座王耀武王耀武判斷日軍有繞開仙霞古道、側擊廿八都的跡象,拿起電話,命令五十八師搶占虎背山,堵住鬼子。而張靈甫為掩護側翼安全,幾天前就將陳公勇的特種作戰訓練班布置在了虎背山上。


    仙霞古道,關雄峽險,南北橫貫仙霞嶺,長達七百裏,相傳開鑿於唐末,為浙閩贛三省唯一要衝,素有“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之稱。而廿八都位於仙霞關防線後方,鬼子出此奇招,將一舉甩開防線,可謂棋高一著。


    接到軍座命令後,張靈甫又將明燦的172團調往虎背山。


    盡管陳公勇的這一個加強班配置有擲彈筒、迫擊炮、衝鋒槍、輕機槍,人數相當於1個排,火力相當於1個連,但在援軍未到之前,無論如何也守不住諾大一個虎背山,隻能以智取勝。陳公勇便有意放棄兩個次要山頭,並留下一鍋桐油炸肉丸,戰果雖不大,卻擾得日軍徹夜不寧。


    當張靈甫、蔡仁傑於午後親赴虎背山的時候,日軍的第4次衝鋒剛剛被打下去,明燦趕緊下山接拐子。張靈甫一見他的衛兵,覺得臉熟,待聽到鐵蛋親熱地喊他“小胖子”,便立刻想起這小胖子不就是明燦胡編的那個什麽“王長庚”嗎?他拿目光掃了明燦一眼,明燦自知心虛,悻悻一笑,向長官承認道這小胖子其實叫“胡三元”,那天點名的時候,一時想不起來,就信口編了一個名字,見他機靈,又特地選他當了衛兵,張靈甫和蔡仁傑沒再說什麽,各自把馬拴進樹林裏,然後一起開始上山。張靈甫的腿瘸了,走起路來,不大穩當,爬起山路來更是艱難得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恐怖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