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懷柔政策


    不知道是哪支支那軍如此卑鄙下流?待本大佐遇到,定將他們開膛破肚!――小林大佐


    1942年6月5日,日軍第15師團在航空兵掩護下,集中兵力猛攻衢州南郊陣地,激戰至午後,突破六馬橋陣地,守軍第67師退守衢州南關;日軍第22師團一個聯隊渡過烏溪江,於傍晚進至江山港南岸,其主力仍在陸續渡江中;日軍第32師團當日攻占西鎮,進至常山港以南地區。此時,衢州城已處於四麵包圍之中。


    6月7日,第八十八軍放棄衢州,向南突圍。


    6月10日,五十一師放棄江山,七十四軍全軍南下峽口至廣豐一線,以五十一師守備峽口正麵,五十七師守備右麵的五都,五十八師守備右麵的梅溪,40公裏長的戰線橫跨浙贛邊界。而七十四軍的右後方,則是四十九軍的仙霞嶺防線。


    6月15日,第一百軍作戰失利,日軍輕取鷹潭,導致第三戰區後防洞開,戰況再次吃緊。第一百軍軍長劉廣濟當即被委座下手令扣押,軍長一職改由七十四軍副軍長施中誠接任。


    一連下了大半個月的陰雨,小林一良大佐的心情糟糕到極點,先是走錯路,折騰半天;後又中奸計,把桐油當成花生油,致使一個中隊的官兵中毒,上吐下泄,差點被人家一鍋端。這兩件事情,要不是周大杆子發現得早,後果還將更嚴重。


    由於支那軍在衢州以南依托崇山峻嶺頑強阻擊。皇軍久攻不克,澤田茂司令官命令他的聯隊。從新塘經石門南下廿七都,繞道雙溪口,偷襲仙霞關後側的廿八都,再沿古道直下浦城、奔襲建陽,直搗支那軍第三戰區長官部。


    兵貴神速。小林聯隊冒雨出動。可惜,當一條地圖上沒有標示的溪流出現在麵前後,走在最前麵的大隊長島田少佐居然竟然無法確定自己的站立點,迷路了。辨別方向,看似容易,指南針一比即可,但問題是現在究竟走到什麽地方來了?如確定不了在地圖上的位置,則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就很有可能被顛倒而失去任何意義。


    由於廿七都是在南下路線的西側,思忖片刻之後,島田下令,全隊逆著河水方向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經典的宋詞,在大日本帝國也是耳熟能詳的。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江山縣境正是在武夷山的東麵。所以,逆著水流的方向往上走,肯定就是西麵。


    這個白癡島田!周大杆子提醒他。說前麵還有一道仙霞嶺,地形複雜,這裏的須江、信江、豐溪河的上遊都在東麵,順著水流往下走才是西麵,他居然半信半疑,要不是周大杆子飛馬趕來。向自己稟告方向弄反了,天曉得這家夥還會走到什麽地方去!而且,憑他經驗,地圖上沒有的這條河流,很有可能隻是山洪下來形成的現象。


    風雨裏折騰大半天,部隊疲憊不堪,走到虎背山下時,發現支那軍正在煮晚飯,幾處農舍炊煙嫋繞。雙方驟然相遇,各自搶占山頭,一陣混戰,島田少佐總算把兩個山頭控製在自己手裏。


    大部隊隨後趕到,直接享用了支那軍的美味佳肴――爐灶裏的火餘溫未熄,大半鍋肉丸已經被油炸得滾香滾香、焦黃焦黃。饑腸轆轆的士兵們那經得起如此誘惑?筷子挑、刺刀戳,一搶而光,那一種酥香鬆脆的滋味呀,塞進嘴裏沒嚼兩下就迫不急待地吞進肚子裏,幾個炊事兵還挽起袖子,炸起油餅。


    當小林一良趕到虎頭山的時候,天已全黑,農舍裏點起馬燈,油餅在油鍋裏正炸得“哧哧”直響。“唔,好香,大概是花生油吧?”他當時還發出由衷的感歎。多虧跟在自己身後的周大稈子,一眼發現破綻:那灶台旁邊的油桶是桐油桶!這種桶都是腰鼓形狀,在山裏很常見,而一般人家裝菜油、棉油、花生油的大都是陶瓷缸,富人家裏用水桶和水缸,哪有用桐油桶裝食用油的?


    桐油的顏色、味道與花生油極其相似,不中毒那分得出來?果然,一個士兵丟下飯碗,捂著肚子衝出門,接著屋裏一片騷動,紛紛叫著肚子痛,奪門而出。小林一良走到門前向外一看,立刻皺起眉頭、捂起鼻子,茫茫夜雨中,三三兩兩撅著屁股的模糊身影散布在房前屋後,到處都是一片拉稀的聲音和腥臭的氣味。


    “可惡、太可惡了!不知道是哪支支那軍如此卑鄙下流?待本大佐遇到,定將他們開膛破肚!”既罵自己的士兵,又罵支那軍隊的陰險。周大稈子再次救了皇軍,小林大佐回過身來,向周大稈子翹起大拇指說:“周團長,不錯,好好幹,我會給您記功的!”


    受到聯隊長太君的表揚,周大杆子美得都忘記自己姓甚名誰,可嘴裏卻謙虛道:“太君過獎了、過獎了,小人跟隨太君不過幾十天,那才叫一個受益匪淺啊。別的不說,在混了那麽多年,連江河的左右都分不清,要不是太君您教導在下,小人到現在還不知道麵向下遊,左手就是江左、右手就是江右呢。”


    盡管是恭維話,卻也發自於內心。


    小林一良不是一個喜歡阿臾奉承的人,但周大稈子的表現讓他十分滿意,也使得他更加相信,對支那人采取懷柔政策是無比正確的。


    精通中華儒家文化的他,深知這樣一個道理:以誠待人,人必以誠待之;以術愚人,人必以術待之。想當年,金、元、清南下中原,莫不是爭取漢將的歸順。如今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人心。攻占武漢以後,為修機場,連強行拉來的民夫,他都要盡量讓大家把飯吃飽,而且督促工地燒開水,以免喝生水害病,更何況協助皇軍作戰的盟友?


    周大杆子所在的皇協軍第二方麵軍,是本次會戰前,專門從江蘇調到浙江,配屬給第十三軍各師團參加作戰的。自周大稈子劃歸他指揮的那天起,他便以誠待之、以善待之,言必稱“團長”,對他的一團人馬從不另眼看待,補給上一律平等,作戰上也不讓其打頭陣,而是從皇協軍的作戰能力出發,更多地分配他們承擔警戒、搜索、治安、後勤押運的任務。


    “來,周團長,請進臥室,我與您小酌一杯。”他親熱地拍了拍周大稈子的肩頭。勤務兵已經把臥室清理完畢,草席鋪到了床上,再擱上一張小茶幾,又將一罐午餐肉、一罐鳳尾魚分成一人一份。兩人換了一身幹淨衣服後,便盤腿而坐,飲起清酒。


    周大杆子第一次見到小林大佐之前,聽說他是裕仁天皇的侄孫、以驍勇善戰著稱、曾參與過九一八事變,用一個大隊就擊潰了東北軍的兩個團,周漢奸心裏頭就直發怵,不知道要侍候的這位太君是何等樣的一位凶神惡煞、地獄閻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恐怖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