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共進晚餐
我知道你是清官,但也不要太委屈了自己和家裏人。――俞濟時
老蔣興致很好,聊完了正事,就閑聊起來,他還給眾人講起了笑話:
去年有一次,我和宗南從西安坐汽車到華陰,中途在渭南附近,看到路邊上不遠,有一個白色的獨立房子,我們就去那兒休息。走到門口,看到是個保長辦公處,進去以後,中間的堂屋,掛著一個匾,叫‘仰止堂‘。宗南一看,覺得很雅,就問保長:這個匾是你寫的嗎?保長說:不是我寫的,是我們師爺寫的,我不識字。
宗南說:你們師爺在哪兒?保長說:師爺回家吃飯了,馬上叫他來。師爺來了。他原來是個秀才。宗南問:這個‘仰止堂‘,是不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意思啊?
師爺說,不是這個意思。他說,現在,一有什麽事,就發公文。你比如,現在政府想起來要抓教育,行政院就發公文給各省,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該省遵照一體執行。各省再發文給各專區,奉行政院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專區遵照一體執行。專區發文到各縣,奉省政府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縣遵照一體執行。縣發文到鄉,奉專區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鄉遵照一體執行。鄉發文到聯保,奉縣政府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保遵照一體執行。
保下麵是甲,甲沒有辦公室,不行文,到我這兒就止了。所以叫‘仰止堂‘。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
心情好,興致就高,委座和夫人一起留他吃了晚飯,菜很簡單,煎雞蛋、麻婆豆腐、素炒菠菜、榨菜肉絲湯各一碗而已,煙酒茶照例沒有。也照例實行公筷製。與往日所不同的。是餐桌上多了一盤餃子,這是專門為張靈甫準備的。
校長未必知道自己的飲食愛好,想必是老長官的介紹。張靈甫感激地看了一眼俞濟時。席間,由俞濟時作陪,氣氛甚歡,親密無間,使得他在第一次與最高統帥共進晚餐中,沒有一絲拘束感,身著深藍色西服裙裝的蔣夫人兼具中國古典氣質和西方優雅風度,高貴而不高傲,喜歡稱他“小張”,更讓他覺得十分親切。
餐桌上。委座提起他留學東洋期間在第十三師團當二等兵,北海道的冬天無論如何寒冷,都得五點起床,提井水洗臉,然後進馬廄擦馬、喂料,再吃早飯,如此刻苦鍛煉,日軍士兵個個體格強健。俞濟時說他從前在米店當學徒,天天練珠算到半夜,左右開弓打算盤的本領到現在不曾忘記。張靈甫則回憶起自己在北大讀書的時候,那種自由,像放羊一樣散漫,有的宿舍前後開門,各走各的路,如同陌生人;有的則用五花八門的布幔將房間隔成若幹私人空間,互不幹擾,說話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蔣夫人雖自幼在美國長大,這種自由卻聞所未聞,她驚歎道:“天啦,這種宿舍進去之後,不像迷宮呀?太讓人神奇了!
“還有更神奇的呢。現去延安的範文瀾,一次把鑰匙給掉了,也懶得去配,便把窗戶當大門,翻進翻出,如是過了兩年。”
蔣公皺起眉頭道:“如此為人,治學大約也是懶散的吧?”
張靈甫點頭應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於細微處見精神。”
好一句“於細微處見精神”!蔣夫人以女性的細心注意到他坐得端正,吃飯不講話,不動碗筷的時候,則雙手平放於大腿上,言行舉止既有軍人的嚴謹,又有書生的雅致,與傳說中的猛將形象不太符合。她笑盈盈地地望著張靈甫,認真地問他,說現在有這樣一種順口溜:“三李不如一王。寧碰閻王,莫碰老王;寧挨三槍,莫遇小張”,不知是否屬實哦?蔣公也望著他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樣出身山東的李仙洲,李玉堂和李延年,作為黃埔一期生,卻遠不如黃埔三期生的王耀武,王耀武現已榮升方麵軍總司令,與老資格的上將盧漢、張發奎等人並駕齊驅。這首順口溜的前一部分是誇王耀武,後麵就是誇張靈甫了,誇他是名將中的名將。
張靈甫經不起表揚,臉皮薄,馬上紅了臉,心頭一陣慌熱,放下筷子說:“不屬實不屬實,濟公應該是知道的。”俞濟時卻嘿嘿笑著說,這順口溜就是我說給夫人聽的。
吃罷晚餐,告辭出來,俞濟時把他一直送到大門口,給他交底說:“知道不?校長這次在陸大和學生見麵,通常十分鍾而已,更少有留下來吃飯,你是例外。”說完之後,又要張靈甫學習期滿回部隊之前,跟自己打個招呼,好準備一些土特產讓他帶回去,給弟兄們嚐一嚐。
張靈甫連忙說行,我有錢,就不用濟公您掏腰包了。
俞濟時說:“得得得,你那點錢不是找家裏要、就是找佐民打秋風,來之不易,還是去……”原本是想勸他把錢拿去買黃金保值、少買一點古玩字畫的,盛世購文物,亂世儲黃金嘛,可轉念一想,鍾麟一無商業頭腦,說了也白說,二也難保以後歪打正著呢,所以下麵的話說出來便是這樣的:“去收藏一些古玩字畫吧,現在文物市場價位低迷,將來抗戰勝利、建國成功,必定大幅漲價,我知道你是清官,但也不要太委屈了自己和家裏人。”
老長官對他的關照,讓他感激不盡,連連說謝濟公關照、謝濟公關照。俞濟時挑著牙齒說:“你老弟就別客氣啦,七十四軍在前麵打得好,我臉上也有光啊。”
張靈甫走後,蔣夫人對他的評價隻有一句話,八個字:“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蔣公對他的評價則更短,隻有四個字:“模範軍人。”
白駒過隙。三個月學習期滿,他的畢業論文是《拿破侖日記讀後感》。
後方報紙多有評論蔣家驕奢淫逸的文章,張靈甫覺得實在是妖言惑眾,天理何在!別的不說,就以蔣夫人為例,在重慶遭到日軍大轟炸之中,保育院一百多名難童緊急向城外疏散,到處都是大火、濃煙、逃難的人群,正是蔣夫人站在路上攔車,登上踏板,手扶車門請求司機說:“我是宋美齡,請你把我的孩子們送到歌樂山去,好嗎?”
在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相持時期,正是蔣夫人在美國發表熱情演說:“我們都在為相同的理念奮戰,我們有一致的理想,自由的鍾聲和侵略者的喪鍾響徹我國遼闊的土地”,從而喚起美國朝野對中國人民的進一步同情與支持。從蔣夫人的言行舉止中,可曾有半點“狂傲”與“奢華”?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就是為了別樣目的故意歪曲、中傷他人。張靈甫心道。
我知道你是清官,但也不要太委屈了自己和家裏人。――俞濟時
老蔣興致很好,聊完了正事,就閑聊起來,他還給眾人講起了笑話:
去年有一次,我和宗南從西安坐汽車到華陰,中途在渭南附近,看到路邊上不遠,有一個白色的獨立房子,我們就去那兒休息。走到門口,看到是個保長辦公處,進去以後,中間的堂屋,掛著一個匾,叫‘仰止堂‘。宗南一看,覺得很雅,就問保長:這個匾是你寫的嗎?保長說:不是我寫的,是我們師爺寫的,我不識字。
宗南說:你們師爺在哪兒?保長說:師爺回家吃飯了,馬上叫他來。師爺來了。他原來是個秀才。宗南問:這個‘仰止堂‘,是不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意思啊?
師爺說,不是這個意思。他說,現在,一有什麽事,就發公文。你比如,現在政府想起來要抓教育,行政院就發公文給各省,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該省遵照一體執行。各省再發文給各專區,奉行政院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專區遵照一體執行。專區發文到各縣,奉省政府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縣遵照一體執行。縣發文到鄉,奉專區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鄉遵照一體執行。鄉發文到聯保,奉縣政府多少號令,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保遵照一體執行。
保下麵是甲,甲沒有辦公室,不行文,到我這兒就止了。所以叫‘仰止堂‘。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
心情好,興致就高,委座和夫人一起留他吃了晚飯,菜很簡單,煎雞蛋、麻婆豆腐、素炒菠菜、榨菜肉絲湯各一碗而已,煙酒茶照例沒有。也照例實行公筷製。與往日所不同的。是餐桌上多了一盤餃子,這是專門為張靈甫準備的。
校長未必知道自己的飲食愛好,想必是老長官的介紹。張靈甫感激地看了一眼俞濟時。席間,由俞濟時作陪,氣氛甚歡,親密無間,使得他在第一次與最高統帥共進晚餐中,沒有一絲拘束感,身著深藍色西服裙裝的蔣夫人兼具中國古典氣質和西方優雅風度,高貴而不高傲,喜歡稱他“小張”,更讓他覺得十分親切。
餐桌上。委座提起他留學東洋期間在第十三師團當二等兵,北海道的冬天無論如何寒冷,都得五點起床,提井水洗臉,然後進馬廄擦馬、喂料,再吃早飯,如此刻苦鍛煉,日軍士兵個個體格強健。俞濟時說他從前在米店當學徒,天天練珠算到半夜,左右開弓打算盤的本領到現在不曾忘記。張靈甫則回憶起自己在北大讀書的時候,那種自由,像放羊一樣散漫,有的宿舍前後開門,各走各的路,如同陌生人;有的則用五花八門的布幔將房間隔成若幹私人空間,互不幹擾,說話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蔣夫人雖自幼在美國長大,這種自由卻聞所未聞,她驚歎道:“天啦,這種宿舍進去之後,不像迷宮呀?太讓人神奇了!
“還有更神奇的呢。現去延安的範文瀾,一次把鑰匙給掉了,也懶得去配,便把窗戶當大門,翻進翻出,如是過了兩年。”
蔣公皺起眉頭道:“如此為人,治學大約也是懶散的吧?”
張靈甫點頭應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於細微處見精神。”
好一句“於細微處見精神”!蔣夫人以女性的細心注意到他坐得端正,吃飯不講話,不動碗筷的時候,則雙手平放於大腿上,言行舉止既有軍人的嚴謹,又有書生的雅致,與傳說中的猛將形象不太符合。她笑盈盈地地望著張靈甫,認真地問他,說現在有這樣一種順口溜:“三李不如一王。寧碰閻王,莫碰老王;寧挨三槍,莫遇小張”,不知是否屬實哦?蔣公也望著他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樣出身山東的李仙洲,李玉堂和李延年,作為黃埔一期生,卻遠不如黃埔三期生的王耀武,王耀武現已榮升方麵軍總司令,與老資格的上將盧漢、張發奎等人並駕齊驅。這首順口溜的前一部分是誇王耀武,後麵就是誇張靈甫了,誇他是名將中的名將。
張靈甫經不起表揚,臉皮薄,馬上紅了臉,心頭一陣慌熱,放下筷子說:“不屬實不屬實,濟公應該是知道的。”俞濟時卻嘿嘿笑著說,這順口溜就是我說給夫人聽的。
吃罷晚餐,告辭出來,俞濟時把他一直送到大門口,給他交底說:“知道不?校長這次在陸大和學生見麵,通常十分鍾而已,更少有留下來吃飯,你是例外。”說完之後,又要張靈甫學習期滿回部隊之前,跟自己打個招呼,好準備一些土特產讓他帶回去,給弟兄們嚐一嚐。
張靈甫連忙說行,我有錢,就不用濟公您掏腰包了。
俞濟時說:“得得得,你那點錢不是找家裏要、就是找佐民打秋風,來之不易,還是去……”原本是想勸他把錢拿去買黃金保值、少買一點古玩字畫的,盛世購文物,亂世儲黃金嘛,可轉念一想,鍾麟一無商業頭腦,說了也白說,二也難保以後歪打正著呢,所以下麵的話說出來便是這樣的:“去收藏一些古玩字畫吧,現在文物市場價位低迷,將來抗戰勝利、建國成功,必定大幅漲價,我知道你是清官,但也不要太委屈了自己和家裏人。”
老長官對他的關照,讓他感激不盡,連連說謝濟公關照、謝濟公關照。俞濟時挑著牙齒說:“你老弟就別客氣啦,七十四軍在前麵打得好,我臉上也有光啊。”
張靈甫走後,蔣夫人對他的評價隻有一句話,八個字:“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蔣公對他的評價則更短,隻有四個字:“模範軍人。”
白駒過隙。三個月學習期滿,他的畢業論文是《拿破侖日記讀後感》。
後方報紙多有評論蔣家驕奢淫逸的文章,張靈甫覺得實在是妖言惑眾,天理何在!別的不說,就以蔣夫人為例,在重慶遭到日軍大轟炸之中,保育院一百多名難童緊急向城外疏散,到處都是大火、濃煙、逃難的人群,正是蔣夫人站在路上攔車,登上踏板,手扶車門請求司機說:“我是宋美齡,請你把我的孩子們送到歌樂山去,好嗎?”
在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相持時期,正是蔣夫人在美國發表熱情演說:“我們都在為相同的理念奮戰,我們有一致的理想,自由的鍾聲和侵略者的喪鍾響徹我國遼闊的土地”,從而喚起美國朝野對中國人民的進一步同情與支持。從蔣夫人的言行舉止中,可曾有半點“狂傲”與“奢華”?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就是為了別樣目的故意歪曲、中傷他人。張靈甫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