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封肅聽到太爺傳話,早已經嚇得屁滾尿流。
“快請出甄爺來!”差人一進門就不停地嚷嚷。
“小人姓封不姓甄。”封肅臉上陪著笑,心裏不停地打鼓。
“不姓甄你湊什麽熱鬧?一邊待著去。”公差不耐煩地瞪了封肅一眼:“甄爺在哪?”
“您是說我女婿吧?我女婿姓甄,不過已經出家兩年了。”
“我們也不知道什麽‘真’‘假’,太爺讓我們來請甄爺,我們就來了,既然他是你女婿,那你就跟我們走一趟,我們回去也好交差!”說完,不容封肅再說什麽,推擁著就出去了。封家人驚慌的不得了,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在忐忑中等到二更天,封肅歡天喜地的回來了。一家人一哄而上,七嘴八舌問到底怎麽回事。封肅說:“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是女婿的老相識。剛才從門前經過時看見嬌杏那丫頭買線,以為女婿搬到了此地,所以就派人來尋了。我告訴他女婿已經出家,那位太爺傷感了好一會兒。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派差役去尋,務必幫我們找回來。臨走還送了我二兩銀子。”甄夫人聽了,傷感了一夜。
第二天,賈雨村派人送來了二封銀子和四匹錦緞答謝甄夫人。另外,還有一封密信給封肅,想討嬌杏丫頭為二房。封肅高興地屁滾尿流(看來,這人就這麽點出息,不管高興也好,害怕也罷,就隻會屁滾尿流了),他巴不得去奉承新太爺,攛掇著女兒連夜把嬌杏丫頭用轎子送去了。
做爹做到這個份上,真不知以後怎麽麵對自己的女兒。先是把女婿逼的出家,然後又把女兒的貼身丫鬟送去拍馬屁!
對賈雨村兩次回眸的就是嬌杏丫頭,沒想到當年不經意的回頭竟成就了一段姻緣。一年後,嬌杏生下了一個兒子,又過了半年,賈雨村的結發妻子因病醫治無效,死了,賈雨村就給嬌杏轉了正,從此嬌杏正式成為正室夫人。這真是:
偶因一著錯,便為人上人。
那年,賈雨村同誌拿著甄士隱送他的銀兩進京趕考,他沒有辜負甄士隱對他的期望,順利考中了進士,現在他已經升到了本府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有些人一旦做了官就不知所以然了,賈雨村也不例外。在做了知府以後,他開始徇情枉法,利用手中的權力徇私舞弊,而且,他還依仗自己的才能欺侮上級官員(上級官員是好欺負的嗎?),在賈雨村的眼裏,除了金錢就剩他自己了。終於,他的上級領導看不下去了,找了個機會告了他一狀。皇帝大怒,立即革職!聖旨一下,當地官員無不拍手稱快,齊聲歡呼:皇上聖明!
賈雨村內心雖然悔恨,但表麵卻很淡定,他談笑自若的交待完公事,在別人或詫異或恥笑的眼神中,把貪汙來的贓款和一家老少送回原籍,自己拍拍屁股遊山玩水去了。
一天,賈雨村遊玩到了維揚(今揚州),聽說今年朝廷派的鹺(cuo)政(管理鹽務的官員)叫林如海。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是前科狀元,官職:蘭台寺大夫,祖籍姑蘇。現被皇帝任命巡鹽禦史,到任才一個多月。這林如海出身貴族豪門,祖上是世襲的列侯,到他這代應該是官五代了。隻可惜這林家跟甄家一樣,都缺兒子。甄士隱是沒兒子,林如海倒有個三歲的兒子,誰知,去年偏偏又死了。雖然他也有幾房姨太太,但他注定命中無子,無論如何就是生不出兒子來。
林如海的原配夫人賈氏生有一女,乳名黛玉,今年五歲。這黛玉生的容貌清秀,而且天資聰穎,夫妻倆視若珍寶。又因膝下無子,就把女兒充當男孩子來養,平時教她認認字,讀讀書。眼看黛玉今年五歲了,到了該讀書的年齡了,就想給她找個家庭教師。
賈雨村到了揚州後,病了,感冒了,想吃藥,沒錢!隻能在旅館裏躺著。就這樣熬了一個多月,終於痊愈了。幸好此地還有他的兩個朋友,請他們幫忙,介紹到林黛玉家當庭教師了。
從此,林黛玉帶著兩個伴讀女童開始了她的求學生涯。因黛玉身體柔弱,所以功課安排的非常輕鬆。
一年後,林黛玉的母親病了,而且是一病不起,撒手西去了。別看黛玉年齡小,在母親生病期間侍湯送藥很是孝順。古人父母或祖父母死後,嫡長子或承重孫(長房嫡長孫)要守孝三年,閉門讀書,這叫守製。怎奈林黛玉本就體弱多病,又因最近哀傷過度,所以一直請假不上課。
那時的家庭教師不像現在是按小時收費的,他們是年薪製。所以賈雨村在林黛玉請假期間也不用找兼職,反正不愁吃穿,就轉悠著玩吧。
這一天,風和日麗,很適合郊遊,賈雨村信步來到了郊外。隱隱的他看見群山環繞的茂林深竹裏有一座破廟,殘垣斷壁、門巷傾頹,門前掛著“智通寺”三個字。還有一副破舊的對聯: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賈雨村看了,心想:這兩句話寓意很深,此處必定有看破紅塵之人。既然來了,我就進去看看吧。他心裏想著,就抬腿進了廟門。廟裏有個老和尚正在煮粥,看見他也不說話。賈雨村看他老眼昏花不像個明白人,問他話也答非所問,就又抬腿出去了。
雨村心中有些煩悶,猛抬頭看見前麵村莊裏掛著酒店的招牌,不如去喝個痛快。沒想到剛一進門就碰到熟人了。
“奇遇呀,奇遇。”看到雨村,在座位上喝酒的一個人起身大笑道。也真夠奇的,世界這麽大,誰會想到在這荒郊野外的小村莊還能遇見熟人,而且,賈雨村還是客居此處。
賈雨村定睛一看,原來是在都中(大多紅學家認為都中是現在的南京,也有少數人認為是北京,此事有爭議)認識的冷子興。他鄉遇故知,賈雨村好不高興!
“冷兄,你怎麽到這兒來了?”
“我來拜見朋友,在這多住了幾天。今天朋友有事,我自己出來閑逛,沒成想遇見兄弟你啦,真是緣分啊!”冷子興也很高興,拉著賈雨村坐下,又重新點了些酒菜,倆人開始閑談漫飲。
“最近都中有什麽新鮮事沒?”雨村問道。
“也沒什麽。就是你們賈家出了一件小小的怪事。”
“哪個賈家?我族中沒有人在都中的呀?”
“就是榮國府賈府。你們同姓難道不同族嗎?”
“原來是他家。他們家可是豪門,我哪敢高攀!”
“如今的寧榮兩門,也就這樣吧,比不得以前了。”冷子興一臉不屑的說。
“去年我到金陵,從他們家門前經過,沒看出有什麽變化呀。”雨村說:“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兩家連起來,竟然占了大半條街。我隔著圍牆往裏看了看,裏麵亭台樓閣、樹木山石,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哪裏像是衰敗之家?”
“你沒聽說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比喻貴族官僚之家,雖已衰敗,但表麵仍能維持繁榮的假象)嗎?雖然他們家不如以前了,但是比普通的官宦人家還是不同的。家大業大開銷多,現在也就是個空架子罷了!按說他們家是書香門第,但如今的兒孫,一代不如一代了。”
“怎麽會這樣?”賈雨村不解的問。
下麵一段人際關係有點複雜,記不住的就畫個表格標注一下。
冷子興接著說:“寧國公和榮國公是一母同胞的弟兄。寧公是哥哥,生了四個兒子。寧公死後,賈代化襲了官,他又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賈敷,八九歲就死了,這樣,二兒子賈敬就襲了官,這人有個愛好:迷信,每天除了煉仙丹想修成神仙外,其餘的事一概不管,現在,賈敬家也不回,隻在都中城外與一群道士胡羼(鬼混的意思)。幸好他年輕時還生了個兒子叫賈珍,如今賈珍也襲了官。這位珍爺又生了個兒子,今年十六歲,叫賈蓉。由於敬老爹一心隻撲在煉丹事業上,對兒子疏於管教,所以這位珍爺也不讀書,隻一味的尋歡作樂,在寧國府稱王稱霸,無人敢管。”
說到這裏,冷子興喝了口酒,繼續說:“再說說榮國府,剛才我說的怪事就出在他家。榮公死後,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了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為妻,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賈赦,小兒子叫賈政。如今賈代善已經去世,太夫人還在。長子賈赦襲官,小兒子賈政自幼酷愛讀書,深得長輩們疼愛。賈代善臨終前,皇帝額外賜了政老爹一個頭銜――主事,讓他入部學習,現在已經成了員外郎(我查了查資料,政老爹的職務大約相當於建設部、水利部的部長)。賈政的夫人王氏,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賈珠,不到二十歲娶妻生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個女兒,大年初一出生;最奇怪的是不久王夫人又生了個兒子,竟然是銜著玉出生的,玉上麵還刻了一些字,所以取名叫寶玉。你說這事奇怪不奇怪?”
賈雨村笑道:“果然。看來這人一定來頭不小。”
“世人都這樣看。”冷子興冷笑道:“所以,太夫人才把他視為珍寶。周歲生日那天,政老爹想試試兒子將來的誌向,就在寶玉麵前擺了好多物品,讓他抓取(此風俗現在好多地方仍沿襲了下來,不過是當做一種玩樂罷了,少有人當真),誰知這公子哥別的一概視而不見,伸手就抓了一把脂粉釵環。政老爹大怒:‘將來一定是酒色之徒!’然後拂袖而去。雖然寶玉不招政老爹待見,但是史老太君卻像命根子一樣的護著。現在七八歲了,異常聰明,說的話也奇怪,說什麽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見了女人便清爽,見了男人就覺得濁臭逼人!你說可笑不可笑?將來肯定是色鬼無疑了!”
“此言差矣!”賈雨村正色反駁道:“你們看人太膚淺了,連政老爹也看錯人了。”
此處略去若幹字……賈雨村引經據典,搜集了大量的論據,用大量的道理論證了一個論點:賈寶玉絕非等閑之輩。具體論據請參照曹雪芹著《紅樓夢》。
聽賈雨村長篇大論的說完,冷子興說道:“依你之說,成則為王敗者寇了?”
“正是此意。”賈雨村說:“你不知道,自從我被革職以來,我用兩年的時間遊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這期間,我遇見過兩個異樣的孩子,跟賈寶玉是一樣一樣的啊。遠的不說,就金陵城內,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元明清時代的官名,與現在的總裁不同)甄家,你知道嗎?”
“知道,這甄家和賈家是世交,來往非常密切。這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我跟他家也有些交情呢。”
賈雨村笑道:“去年我在金陵,有朋友曾推薦我去甄家私塾教書。進去以後,才發現他家雖是富豪,但卻是知書達理的人家。他家有一個學生,就很讓人頭疼。這學生上學,必須要兩個女孩子陪著,他說,隻有這樣我心裏才明白,才能認得字,不然我心裏就犯糊塗。他還不讓跟著他的兩個小廝(年輕童仆)隨便說‘女兒’兩字,嫌他們嘴臭,玷汙了這極尊貴、極清淨的兩個字,如果非要說,那得先用清水香茶漱過嘴再說(那時候還沒發明牙刷,不然此公子非得讓小廝們刷到牙齦出血不行),如若不小心說錯了,就要受到鑿牙、穿腮幫子等懲罰。如此暴虐浮躁、頑劣不堪的小孩,隻要一放學,見到女孩子就立馬成綿羊了,變得溫厚和平、溫文爾雅了。為此,他老爹沒少揍他,但他死不悔改。每當打得疼時,他嘴裏就姐姐妹妹的亂叫。打完,姐妹們取笑他:‘為什麽叫姐姐妹妹呀,是不是讓我們去說情討饒?’此公子回答:‘疼急了眼,叫姐姐妹妹可以止疼。’你說可笑不可笑?”
賈雨村略一沉吟,接著說:“這位公子哥的祖母對其也極為溺愛,太夫人還經常為了孫子責罵老師和兒子,為此,我辭去了甄家家庭教師的工作。如今在巡鹽禦史林家做家教,林家是個女學生,乖巧、聽話,工作輕鬆多了。”
賈雨村說的這個甄家少爺,就是甄寶玉,在以後的情節中,甄寶玉還會友情出演。
冷子興聽了,笑著說:“其實,賈府中也有幾個女孩子不錯。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就是正月初一出生那位,被選進宮去作女史(古代宮中女官名)了,二小姐叫迎春,是賈赦小妾生的;三小姐叫探春,是賈政的妾所生;四小姐是寧府賈珍之妹,名字叫惜春。因史老太君喜愛孫女,所以都跟在祖母這邊讀書。我聽說她們長得個個如花似玉,跟仙人兒似的。”
“人家甄家取名從不叫什麽春呀,紅呀,香呀什麽的,怎麽賈家給女孩子取這麽俗的名呢?”
“隻因大小姐是正月初一生人,取名元春,所以,後麵的姐妹們也就都跟著叫了春字。上一輩的,名字也都是從弟兄而來的。你東家林公的夫人就是榮國府賈赦、賈政的親妹妹,在家時名字叫做賈敏(古時女子出嫁後隨夫姓,稱呼也改為某某氏,典型男尊女卑的社會),不信你回去問問。”
聽冷子興說完,賈雨村拍著桌子大笑起來:“我終於明白我的女學生為什麽總把敏字讀作蜜了(古代對君王與父母的名字不能直讀其音,也不能直接寫出來),原來是因為避諱這敏字呀。也怪不得這女孩舉手投足跟別人不一樣,原來是榮國府的孫女呀!唉,隻可惜小小的年紀就失去了母親,可憐啊!”
冷子興答道:“是呀。”
“剛才你說政老爹有兒子也有孫子了,難道赦老爹就沒有嗎?”
“賈政還有一個兒子,是姨太太生的,現在是二子一孫。賈赦也有兩個兒子,長子叫賈璉,二十多歲了,娶了政老爹夫人的侄女為妻,結婚兩年了。現在用錢買了一個官,不喜讀書,擅長交際,也算是個能人吧。誰知娶了媳婦以後,她媳婦比他還能,他此前的光芒被媳婦徹底掩蓋了。現在他們兩口子在政老爹家住著,幫忙料理家事。聽說賈璉媳婦不僅人長得標致,而且能說會道,心思縝密,一萬個男人都比不上她一個。”
終於告一段落了,現在知道計劃生育好了吧。瞧這上麵的一大家子,人還沒介紹全呢,就看得眼花繚亂了。
賈雨村聽了,笑道:“我們剛才所說的這些人說不定都是稟賦天地之間正邪兩種氣息而誕生的人。”
“正也罷,邪也罷都是人家的事。我們隻顧說話了,來來來,繼續喝酒。”
賈雨村看了看窗外,一輪血色的夕陽掛在樹梢:“冷兄,喝的不少了,我看天色已晚,不如我們進城慢慢談。”
倆人剛要走,隻聽後麵有人叫了一聲:“恭喜雨村兄,我是來報喜的!”
“快請出甄爺來!”差人一進門就不停地嚷嚷。
“小人姓封不姓甄。”封肅臉上陪著笑,心裏不停地打鼓。
“不姓甄你湊什麽熱鬧?一邊待著去。”公差不耐煩地瞪了封肅一眼:“甄爺在哪?”
“您是說我女婿吧?我女婿姓甄,不過已經出家兩年了。”
“我們也不知道什麽‘真’‘假’,太爺讓我們來請甄爺,我們就來了,既然他是你女婿,那你就跟我們走一趟,我們回去也好交差!”說完,不容封肅再說什麽,推擁著就出去了。封家人驚慌的不得了,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在忐忑中等到二更天,封肅歡天喜地的回來了。一家人一哄而上,七嘴八舌問到底怎麽回事。封肅說:“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是女婿的老相識。剛才從門前經過時看見嬌杏那丫頭買線,以為女婿搬到了此地,所以就派人來尋了。我告訴他女婿已經出家,那位太爺傷感了好一會兒。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派差役去尋,務必幫我們找回來。臨走還送了我二兩銀子。”甄夫人聽了,傷感了一夜。
第二天,賈雨村派人送來了二封銀子和四匹錦緞答謝甄夫人。另外,還有一封密信給封肅,想討嬌杏丫頭為二房。封肅高興地屁滾尿流(看來,這人就這麽點出息,不管高興也好,害怕也罷,就隻會屁滾尿流了),他巴不得去奉承新太爺,攛掇著女兒連夜把嬌杏丫頭用轎子送去了。
做爹做到這個份上,真不知以後怎麽麵對自己的女兒。先是把女婿逼的出家,然後又把女兒的貼身丫鬟送去拍馬屁!
對賈雨村兩次回眸的就是嬌杏丫頭,沒想到當年不經意的回頭竟成就了一段姻緣。一年後,嬌杏生下了一個兒子,又過了半年,賈雨村的結發妻子因病醫治無效,死了,賈雨村就給嬌杏轉了正,從此嬌杏正式成為正室夫人。這真是:
偶因一著錯,便為人上人。
那年,賈雨村同誌拿著甄士隱送他的銀兩進京趕考,他沒有辜負甄士隱對他的期望,順利考中了進士,現在他已經升到了本府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有些人一旦做了官就不知所以然了,賈雨村也不例外。在做了知府以後,他開始徇情枉法,利用手中的權力徇私舞弊,而且,他還依仗自己的才能欺侮上級官員(上級官員是好欺負的嗎?),在賈雨村的眼裏,除了金錢就剩他自己了。終於,他的上級領導看不下去了,找了個機會告了他一狀。皇帝大怒,立即革職!聖旨一下,當地官員無不拍手稱快,齊聲歡呼:皇上聖明!
賈雨村內心雖然悔恨,但表麵卻很淡定,他談笑自若的交待完公事,在別人或詫異或恥笑的眼神中,把貪汙來的贓款和一家老少送回原籍,自己拍拍屁股遊山玩水去了。
一天,賈雨村遊玩到了維揚(今揚州),聽說今年朝廷派的鹺(cuo)政(管理鹽務的官員)叫林如海。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是前科狀元,官職:蘭台寺大夫,祖籍姑蘇。現被皇帝任命巡鹽禦史,到任才一個多月。這林如海出身貴族豪門,祖上是世襲的列侯,到他這代應該是官五代了。隻可惜這林家跟甄家一樣,都缺兒子。甄士隱是沒兒子,林如海倒有個三歲的兒子,誰知,去年偏偏又死了。雖然他也有幾房姨太太,但他注定命中無子,無論如何就是生不出兒子來。
林如海的原配夫人賈氏生有一女,乳名黛玉,今年五歲。這黛玉生的容貌清秀,而且天資聰穎,夫妻倆視若珍寶。又因膝下無子,就把女兒充當男孩子來養,平時教她認認字,讀讀書。眼看黛玉今年五歲了,到了該讀書的年齡了,就想給她找個家庭教師。
賈雨村到了揚州後,病了,感冒了,想吃藥,沒錢!隻能在旅館裏躺著。就這樣熬了一個多月,終於痊愈了。幸好此地還有他的兩個朋友,請他們幫忙,介紹到林黛玉家當庭教師了。
從此,林黛玉帶著兩個伴讀女童開始了她的求學生涯。因黛玉身體柔弱,所以功課安排的非常輕鬆。
一年後,林黛玉的母親病了,而且是一病不起,撒手西去了。別看黛玉年齡小,在母親生病期間侍湯送藥很是孝順。古人父母或祖父母死後,嫡長子或承重孫(長房嫡長孫)要守孝三年,閉門讀書,這叫守製。怎奈林黛玉本就體弱多病,又因最近哀傷過度,所以一直請假不上課。
那時的家庭教師不像現在是按小時收費的,他們是年薪製。所以賈雨村在林黛玉請假期間也不用找兼職,反正不愁吃穿,就轉悠著玩吧。
這一天,風和日麗,很適合郊遊,賈雨村信步來到了郊外。隱隱的他看見群山環繞的茂林深竹裏有一座破廟,殘垣斷壁、門巷傾頹,門前掛著“智通寺”三個字。還有一副破舊的對聯: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賈雨村看了,心想:這兩句話寓意很深,此處必定有看破紅塵之人。既然來了,我就進去看看吧。他心裏想著,就抬腿進了廟門。廟裏有個老和尚正在煮粥,看見他也不說話。賈雨村看他老眼昏花不像個明白人,問他話也答非所問,就又抬腿出去了。
雨村心中有些煩悶,猛抬頭看見前麵村莊裏掛著酒店的招牌,不如去喝個痛快。沒想到剛一進門就碰到熟人了。
“奇遇呀,奇遇。”看到雨村,在座位上喝酒的一個人起身大笑道。也真夠奇的,世界這麽大,誰會想到在這荒郊野外的小村莊還能遇見熟人,而且,賈雨村還是客居此處。
賈雨村定睛一看,原來是在都中(大多紅學家認為都中是現在的南京,也有少數人認為是北京,此事有爭議)認識的冷子興。他鄉遇故知,賈雨村好不高興!
“冷兄,你怎麽到這兒來了?”
“我來拜見朋友,在這多住了幾天。今天朋友有事,我自己出來閑逛,沒成想遇見兄弟你啦,真是緣分啊!”冷子興也很高興,拉著賈雨村坐下,又重新點了些酒菜,倆人開始閑談漫飲。
“最近都中有什麽新鮮事沒?”雨村問道。
“也沒什麽。就是你們賈家出了一件小小的怪事。”
“哪個賈家?我族中沒有人在都中的呀?”
“就是榮國府賈府。你們同姓難道不同族嗎?”
“原來是他家。他們家可是豪門,我哪敢高攀!”
“如今的寧榮兩門,也就這樣吧,比不得以前了。”冷子興一臉不屑的說。
“去年我到金陵,從他們家門前經過,沒看出有什麽變化呀。”雨村說:“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兩家連起來,竟然占了大半條街。我隔著圍牆往裏看了看,裏麵亭台樓閣、樹木山石,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哪裏像是衰敗之家?”
“你沒聽說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比喻貴族官僚之家,雖已衰敗,但表麵仍能維持繁榮的假象)嗎?雖然他們家不如以前了,但是比普通的官宦人家還是不同的。家大業大開銷多,現在也就是個空架子罷了!按說他們家是書香門第,但如今的兒孫,一代不如一代了。”
“怎麽會這樣?”賈雨村不解的問。
下麵一段人際關係有點複雜,記不住的就畫個表格標注一下。
冷子興接著說:“寧國公和榮國公是一母同胞的弟兄。寧公是哥哥,生了四個兒子。寧公死後,賈代化襲了官,他又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賈敷,八九歲就死了,這樣,二兒子賈敬就襲了官,這人有個愛好:迷信,每天除了煉仙丹想修成神仙外,其餘的事一概不管,現在,賈敬家也不回,隻在都中城外與一群道士胡羼(鬼混的意思)。幸好他年輕時還生了個兒子叫賈珍,如今賈珍也襲了官。這位珍爺又生了個兒子,今年十六歲,叫賈蓉。由於敬老爹一心隻撲在煉丹事業上,對兒子疏於管教,所以這位珍爺也不讀書,隻一味的尋歡作樂,在寧國府稱王稱霸,無人敢管。”
說到這裏,冷子興喝了口酒,繼續說:“再說說榮國府,剛才我說的怪事就出在他家。榮公死後,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了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為妻,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賈赦,小兒子叫賈政。如今賈代善已經去世,太夫人還在。長子賈赦襲官,小兒子賈政自幼酷愛讀書,深得長輩們疼愛。賈代善臨終前,皇帝額外賜了政老爹一個頭銜――主事,讓他入部學習,現在已經成了員外郎(我查了查資料,政老爹的職務大約相當於建設部、水利部的部長)。賈政的夫人王氏,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賈珠,不到二十歲娶妻生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個女兒,大年初一出生;最奇怪的是不久王夫人又生了個兒子,竟然是銜著玉出生的,玉上麵還刻了一些字,所以取名叫寶玉。你說這事奇怪不奇怪?”
賈雨村笑道:“果然。看來這人一定來頭不小。”
“世人都這樣看。”冷子興冷笑道:“所以,太夫人才把他視為珍寶。周歲生日那天,政老爹想試試兒子將來的誌向,就在寶玉麵前擺了好多物品,讓他抓取(此風俗現在好多地方仍沿襲了下來,不過是當做一種玩樂罷了,少有人當真),誰知這公子哥別的一概視而不見,伸手就抓了一把脂粉釵環。政老爹大怒:‘將來一定是酒色之徒!’然後拂袖而去。雖然寶玉不招政老爹待見,但是史老太君卻像命根子一樣的護著。現在七八歲了,異常聰明,說的話也奇怪,說什麽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見了女人便清爽,見了男人就覺得濁臭逼人!你說可笑不可笑?將來肯定是色鬼無疑了!”
“此言差矣!”賈雨村正色反駁道:“你們看人太膚淺了,連政老爹也看錯人了。”
此處略去若幹字……賈雨村引經據典,搜集了大量的論據,用大量的道理論證了一個論點:賈寶玉絕非等閑之輩。具體論據請參照曹雪芹著《紅樓夢》。
聽賈雨村長篇大論的說完,冷子興說道:“依你之說,成則為王敗者寇了?”
“正是此意。”賈雨村說:“你不知道,自從我被革職以來,我用兩年的時間遊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這期間,我遇見過兩個異樣的孩子,跟賈寶玉是一樣一樣的啊。遠的不說,就金陵城內,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元明清時代的官名,與現在的總裁不同)甄家,你知道嗎?”
“知道,這甄家和賈家是世交,來往非常密切。這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我跟他家也有些交情呢。”
賈雨村笑道:“去年我在金陵,有朋友曾推薦我去甄家私塾教書。進去以後,才發現他家雖是富豪,但卻是知書達理的人家。他家有一個學生,就很讓人頭疼。這學生上學,必須要兩個女孩子陪著,他說,隻有這樣我心裏才明白,才能認得字,不然我心裏就犯糊塗。他還不讓跟著他的兩個小廝(年輕童仆)隨便說‘女兒’兩字,嫌他們嘴臭,玷汙了這極尊貴、極清淨的兩個字,如果非要說,那得先用清水香茶漱過嘴再說(那時候還沒發明牙刷,不然此公子非得讓小廝們刷到牙齦出血不行),如若不小心說錯了,就要受到鑿牙、穿腮幫子等懲罰。如此暴虐浮躁、頑劣不堪的小孩,隻要一放學,見到女孩子就立馬成綿羊了,變得溫厚和平、溫文爾雅了。為此,他老爹沒少揍他,但他死不悔改。每當打得疼時,他嘴裏就姐姐妹妹的亂叫。打完,姐妹們取笑他:‘為什麽叫姐姐妹妹呀,是不是讓我們去說情討饒?’此公子回答:‘疼急了眼,叫姐姐妹妹可以止疼。’你說可笑不可笑?”
賈雨村略一沉吟,接著說:“這位公子哥的祖母對其也極為溺愛,太夫人還經常為了孫子責罵老師和兒子,為此,我辭去了甄家家庭教師的工作。如今在巡鹽禦史林家做家教,林家是個女學生,乖巧、聽話,工作輕鬆多了。”
賈雨村說的這個甄家少爺,就是甄寶玉,在以後的情節中,甄寶玉還會友情出演。
冷子興聽了,笑著說:“其實,賈府中也有幾個女孩子不錯。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就是正月初一出生那位,被選進宮去作女史(古代宮中女官名)了,二小姐叫迎春,是賈赦小妾生的;三小姐叫探春,是賈政的妾所生;四小姐是寧府賈珍之妹,名字叫惜春。因史老太君喜愛孫女,所以都跟在祖母這邊讀書。我聽說她們長得個個如花似玉,跟仙人兒似的。”
“人家甄家取名從不叫什麽春呀,紅呀,香呀什麽的,怎麽賈家給女孩子取這麽俗的名呢?”
“隻因大小姐是正月初一生人,取名元春,所以,後麵的姐妹們也就都跟著叫了春字。上一輩的,名字也都是從弟兄而來的。你東家林公的夫人就是榮國府賈赦、賈政的親妹妹,在家時名字叫做賈敏(古時女子出嫁後隨夫姓,稱呼也改為某某氏,典型男尊女卑的社會),不信你回去問問。”
聽冷子興說完,賈雨村拍著桌子大笑起來:“我終於明白我的女學生為什麽總把敏字讀作蜜了(古代對君王與父母的名字不能直讀其音,也不能直接寫出來),原來是因為避諱這敏字呀。也怪不得這女孩舉手投足跟別人不一樣,原來是榮國府的孫女呀!唉,隻可惜小小的年紀就失去了母親,可憐啊!”
冷子興答道:“是呀。”
“剛才你說政老爹有兒子也有孫子了,難道赦老爹就沒有嗎?”
“賈政還有一個兒子,是姨太太生的,現在是二子一孫。賈赦也有兩個兒子,長子叫賈璉,二十多歲了,娶了政老爹夫人的侄女為妻,結婚兩年了。現在用錢買了一個官,不喜讀書,擅長交際,也算是個能人吧。誰知娶了媳婦以後,她媳婦比他還能,他此前的光芒被媳婦徹底掩蓋了。現在他們兩口子在政老爹家住著,幫忙料理家事。聽說賈璉媳婦不僅人長得標致,而且能說會道,心思縝密,一萬個男人都比不上她一個。”
終於告一段落了,現在知道計劃生育好了吧。瞧這上麵的一大家子,人還沒介紹全呢,就看得眼花繚亂了。
賈雨村聽了,笑道:“我們剛才所說的這些人說不定都是稟賦天地之間正邪兩種氣息而誕生的人。”
“正也罷,邪也罷都是人家的事。我們隻顧說話了,來來來,繼續喝酒。”
賈雨村看了看窗外,一輪血色的夕陽掛在樹梢:“冷兄,喝的不少了,我看天色已晚,不如我們進城慢慢談。”
倆人剛要走,隻聽後麵有人叫了一聲:“恭喜雨村兄,我是來報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