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一月中旬一過,整個美國就沉浸在一片過節的熱鬧之中。
因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其實早在十月底,過節的氣氛已經很濃鬱了。十月三十一日是萬聖節,也就是所謂的鬼節。這一天對小朋友來說,簡直就是糖果盛宴。這年的萬聖節,因為爺爺生病的關係,莊佩佩的心每天都懸在哪裏,心情一直很低迷。瑪吉隻好作罷,本來準備好的白雪公主裙子又收了回去。當天晚上有很多街道周圍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敲門要糖,每個孩子聲音都甜的發膩,“trick_or_treat!”
相比較下來,當晚彼得抓了一大把糖放到艾麗莎小床上,孩子猶豫了一下,抬頭問,“瑪吉不是說六點以後不許吃糖嗎?”
彼得聽了這話心疼的要死,可莊佩佩是完全忘了這碼事。
萬聖節對成年人來說,哦不,對前世的莊佩佩來說,隻不過是另一個可以爆醉狂歡的借口罷了。何況她幾乎就住在夜店裏麵,隻要能喝的酩酊大醉,隻要能有一晚什麽事情不想,大腦中空白安靜,哪一天對她來說都是過節。
但是感恩節就不一樣了,這對美國人來說是大日子。
彼得的父母將要從華盛頓飛過來與兒子全家團聚,瑪吉的家在德克薩斯州,雖然和加州離得不遠,可貌似她的父母沒有要過來的意思,連電話平日裏都甚少會有。
瑪吉也很少提到她在德州的親戚,莊佩佩感覺。她好像和家裏並不是很親近的樣子。
一聽說公公婆婆要來,瑪吉一點也看不出緊張,反而很有興致地哼著歌開始裝扮家裏,大顆蠟燭啊。大門上掛的各色花圈啊,哦不,花環。還有家裏擺設的火雞和南瓜樣式的小東西一樣不少。整個家裏都是橘紅色和橘黃色相搭配,讓莊佩佩有一種秋後大豐收的革命畫報氣息。
莊佩佩也有點擔心這對沒見過的夫妻,“彼得的爸爸媽媽好相處嗎?”
“還可以啦。”瑪吉笑了笑,“你可以叫他們大衛和茱莉亞,大衛的話你陪他看電視就行,他性格比較隨和。茱莉亞嘛――”她揉了揉莊佩佩的小腦袋,“我們隻要做出來能吃的火雞。房間收拾幹淨一些,她就沒話說了。”
看來瑪吉對這位婆婆的喜好摸得很清楚,莊佩佩也就鬆了口氣。
提姆也偷著告訴她,爺爺奶奶很好相處,除了奶奶有時候會挑瑪吉的刺。不過瑪吉從來也不在乎。因為彼得把她保護的很好,茱莉亞每次抱怨點什麽,彼得維護瑪吉可積極了。
再說了,西方社會父母沒有養兒防老這麽一說,因為養老體係很健全,人老了就有社會福利保障,不用依附於兒女。這一點,在美國家庭更為顯著。再加上教育方式也不同,西方社會的兒子也沒有什麽“百善孝為先”的觀點。孩子成年了。獨立了,和父母就是兩個家庭的個體了。
丈夫維護老婆,是一種很應該的事情;相反丈夫如果護著老媽對付老婆,一般情況下這種的都算嚴重戀母情結,恐怕連老婆都討不到。
這天晚上彼得難得沒有學生,吃過晚飯他就拉著莊佩佩坐到客廳。給她上文化教育課。
他把艾麗莎抱到自己腿上,溫柔笑著問,“艾麗莎知不知道為什麽要過感恩節?”
莊佩佩笑嘻嘻地搖頭。
這正合了彼得的意,他一肚子準備好的淳淳教誨,萬一孩子真給他頂一句,“我都知道”,他還真會有點失落。
彼得很歡樂地講解,感恩節的由來,是很早很早之前剛剛發現新大陸的時候,一批清教徒來到美國,生活十分艱苦,但在當地印第安人友善的指點下,清教徒們學會了種植南瓜和玉米等美洲特有的品種。所以為了感激印第安人和上帝,這一年結束的時候他們就準備了一場豐盛的會餐,和印第安人一起分享上帝給予的豐厚果實。這個傳統經過百年的沿襲,最後由總統立法,決定了感恩節的日期。
莊佩佩安靜聽完,這才點點頭,“所以每年感恩節我們才吃南瓜派和煮玉米,火雞也是從那時候流傳下來的嗎?”
“是啊是啊。”彼得拍拍她的後背,一臉滿足。想想當初第一次和提姆說這個的時候,臭小子吃了太多的火雞肉,故事還沒說完就吐了他一身,到現在他都記得那種混著蔓越莓醬和南瓜味道的嘔吐物。“那艾麗莎知道我們現在為什麽要過感恩節嗎?”
啊?莊佩佩一愣,不是因為可以放假嗎?
她想了想才說,“是因為要感謝對不對?就像……嗯,要謝謝瑪吉做這麽好吃的飯給我們吃。”她咯咯笑起來,“還要謝謝你帶我去華夏國和爺爺見麵,給我糖吃。”說完,莊佩佩就親昵地擠進彼得懷裏。
彼得差一點熱淚盈眶,“艾麗莎說的太對了!”
旁邊坐著看電視的提姆嗤之以鼻,白了一眼莊佩佩。
小丫頭越來越會拍馬屁了。
這天晚上,莊澤文和莊慧文夫妻雙雙打電話過來道歉。
莊澤文的聲音裏麵透著不情願,他和瑪吉說,“那天電話裏麵我的態度不好,請你原諒。”
瑪吉一下有些愣住了,不過她很快就微笑回應,“謝謝你特別打電話過來,祝你感恩節快樂。”
聽聲音這男孩和提姆差不多大,瑪吉覺得沒必要去一般見識。
莊澤文完成了任務,也根本不想和莊佩佩說話,很快就掛了電話。
莊慧文稍後打過來的,她請了一個翻譯,帶著很重的廣東口音,讀稿子似的在念,“我想我們之間可能誤會了,我也沒有想要冒犯你們的意思。可能我也沒說清楚,你們也沒聽清楚,我也許那天口氣強硬了一些,為此和你們說一聲抱歉。希望我們的友誼不會因此產生裂痕。我當時的情況和心情都比較複雜,沒想到這件事情給你們家和我父親方麵產生的不好的影響,還希望你可以理解我急於回國和父親團聚的苦衷。”
電話是放了擴音的,莊佩佩聽完惡心的渾身雞皮疙瘩。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爺爺發了火,要不然大姑才不會來道歉。
不過這算哪門子賠禮道歉?誰跟你有誤會了?
瑪吉聽了沉著臉不說話,彼得隔了片刻說,“我想我們之間沒有誤會,那天的情況我不了解,也幫不上你什麽忙。以後再有這種事情發生,我希望你們不要再來騷擾我們的生活,再見。”
莊慧文在電話另一邊急著和那個翻譯說,“你快點告訴他們,去和我父親說一下,不要讓我父親誤會,這事就算完了,別再擴散了!”
聽了這話彼得和瑪吉都有些莫名其妙,他們憑什麽要和艾麗莎的爺爺去解釋這件事情?一愣神的功夫,莊佩佩就跑過去用中文說,“你自己去解釋吧,我們沒空!”跟著就掛了電話。
夫妻兩人都錯愕地看著艾麗莎。
艾麗莎看看彼得,又看看瑪吉,忽然吐了吐舌頭聳聳肩,“我和大姑說感恩節快樂,一著急給掛了。怎麽辦?還打回去嗎?”
提姆撲哧一聲大笑出來,瑪吉忍了半天,嘴角忽下忽上的,最終還是笑著一把抱起艾麗莎,“走,上樓陪你看畫報去。”
彼得一麵笑,一麵默默地想,原來感恩節快樂在中文裏麵,是這麽一長串句子?太複雜了,他果然永遠也學不會中文了……
到了樓上,瑪吉陪莊佩佩翻閱今天去華人書店買回來的雜誌。看艾麗莎聚精會神地一頁一頁看,她輕聲問,“艾麗莎看得懂字嗎?”
“看不懂。”莊佩佩低著頭在讀的,正是莊氏風暴的大篇幅報道。
說實話為了買這幾本雜誌,莊佩佩簡直是艱辛萬苦。
香港的貳周刊,每期兩冊,一本八卦娛樂,一本政治經濟。書店的老板為了奪眼球,都是把八卦娛樂版的封麵放在最上麵,因為民眾最喜歡看這些消息。
這幾天有事沒事莊佩佩就拉著瑪吉去中文書店,吵著要買兒童讀物,實際上都混在雜誌區看香港的消息。前幾期的封麵不是哪個明星出軌,就是哪個明星私照風波,模模糊糊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畫麵,莊佩佩也不敢和瑪吉說要買。
今天是實在老板看不下去,氣呼呼地跑去問瑪吉,“你女兒到底要不要買雜誌?”
剛好這一期娛樂版封麵是一個女明星大婚,照片隻用了一張婚宴上的夫妻合照,莊佩佩這才大膽和瑪吉要求想買,“這個姐姐好漂亮,我喜歡這個裙子!可以買回家看嗎?”
瑪吉看不懂上麵大字寫著:“流產三回終於嫁入豪門!”她還詢問書店老板,“這個刊物適合孩子讀嗎?”
那個老板已經快煩死莊佩佩了,雜誌放在架子上,這孩子就踩著下麵幾層爬上去拿,一頁頁地看半天每次都不買就算了,把下麵的時尚雜誌踩的亂七八糟也算了,最可氣的是她每次走的時候還要用中文補上一句:這家的畫報進貨的速度好慢啊……
“適合,現在的小孩都愛看這種的,4塊半,趕緊買了吧!”老板顫著聲音求道。
莊佩佩聳肩,奸商!
不過也因為這樣,她有了更多的時間仔細地讀,越看心裏越爽快,果然老牛這牙拔得,是莊尚均最漂亮最心疼的一顆。(未完待續)
因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其實早在十月底,過節的氣氛已經很濃鬱了。十月三十一日是萬聖節,也就是所謂的鬼節。這一天對小朋友來說,簡直就是糖果盛宴。這年的萬聖節,因為爺爺生病的關係,莊佩佩的心每天都懸在哪裏,心情一直很低迷。瑪吉隻好作罷,本來準備好的白雪公主裙子又收了回去。當天晚上有很多街道周圍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敲門要糖,每個孩子聲音都甜的發膩,“trick_or_treat!”
相比較下來,當晚彼得抓了一大把糖放到艾麗莎小床上,孩子猶豫了一下,抬頭問,“瑪吉不是說六點以後不許吃糖嗎?”
彼得聽了這話心疼的要死,可莊佩佩是完全忘了這碼事。
萬聖節對成年人來說,哦不,對前世的莊佩佩來說,隻不過是另一個可以爆醉狂歡的借口罷了。何況她幾乎就住在夜店裏麵,隻要能喝的酩酊大醉,隻要能有一晚什麽事情不想,大腦中空白安靜,哪一天對她來說都是過節。
但是感恩節就不一樣了,這對美國人來說是大日子。
彼得的父母將要從華盛頓飛過來與兒子全家團聚,瑪吉的家在德克薩斯州,雖然和加州離得不遠,可貌似她的父母沒有要過來的意思,連電話平日裏都甚少會有。
瑪吉也很少提到她在德州的親戚,莊佩佩感覺。她好像和家裏並不是很親近的樣子。
一聽說公公婆婆要來,瑪吉一點也看不出緊張,反而很有興致地哼著歌開始裝扮家裏,大顆蠟燭啊。大門上掛的各色花圈啊,哦不,花環。還有家裏擺設的火雞和南瓜樣式的小東西一樣不少。整個家裏都是橘紅色和橘黃色相搭配,讓莊佩佩有一種秋後大豐收的革命畫報氣息。
莊佩佩也有點擔心這對沒見過的夫妻,“彼得的爸爸媽媽好相處嗎?”
“還可以啦。”瑪吉笑了笑,“你可以叫他們大衛和茱莉亞,大衛的話你陪他看電視就行,他性格比較隨和。茱莉亞嘛――”她揉了揉莊佩佩的小腦袋,“我們隻要做出來能吃的火雞。房間收拾幹淨一些,她就沒話說了。”
看來瑪吉對這位婆婆的喜好摸得很清楚,莊佩佩也就鬆了口氣。
提姆也偷著告訴她,爺爺奶奶很好相處,除了奶奶有時候會挑瑪吉的刺。不過瑪吉從來也不在乎。因為彼得把她保護的很好,茱莉亞每次抱怨點什麽,彼得維護瑪吉可積極了。
再說了,西方社會父母沒有養兒防老這麽一說,因為養老體係很健全,人老了就有社會福利保障,不用依附於兒女。這一點,在美國家庭更為顯著。再加上教育方式也不同,西方社會的兒子也沒有什麽“百善孝為先”的觀點。孩子成年了。獨立了,和父母就是兩個家庭的個體了。
丈夫維護老婆,是一種很應該的事情;相反丈夫如果護著老媽對付老婆,一般情況下這種的都算嚴重戀母情結,恐怕連老婆都討不到。
這天晚上彼得難得沒有學生,吃過晚飯他就拉著莊佩佩坐到客廳。給她上文化教育課。
他把艾麗莎抱到自己腿上,溫柔笑著問,“艾麗莎知不知道為什麽要過感恩節?”
莊佩佩笑嘻嘻地搖頭。
這正合了彼得的意,他一肚子準備好的淳淳教誨,萬一孩子真給他頂一句,“我都知道”,他還真會有點失落。
彼得很歡樂地講解,感恩節的由來,是很早很早之前剛剛發現新大陸的時候,一批清教徒來到美國,生活十分艱苦,但在當地印第安人友善的指點下,清教徒們學會了種植南瓜和玉米等美洲特有的品種。所以為了感激印第安人和上帝,這一年結束的時候他們就準備了一場豐盛的會餐,和印第安人一起分享上帝給予的豐厚果實。這個傳統經過百年的沿襲,最後由總統立法,決定了感恩節的日期。
莊佩佩安靜聽完,這才點點頭,“所以每年感恩節我們才吃南瓜派和煮玉米,火雞也是從那時候流傳下來的嗎?”
“是啊是啊。”彼得拍拍她的後背,一臉滿足。想想當初第一次和提姆說這個的時候,臭小子吃了太多的火雞肉,故事還沒說完就吐了他一身,到現在他都記得那種混著蔓越莓醬和南瓜味道的嘔吐物。“那艾麗莎知道我們現在為什麽要過感恩節嗎?”
啊?莊佩佩一愣,不是因為可以放假嗎?
她想了想才說,“是因為要感謝對不對?就像……嗯,要謝謝瑪吉做這麽好吃的飯給我們吃。”她咯咯笑起來,“還要謝謝你帶我去華夏國和爺爺見麵,給我糖吃。”說完,莊佩佩就親昵地擠進彼得懷裏。
彼得差一點熱淚盈眶,“艾麗莎說的太對了!”
旁邊坐著看電視的提姆嗤之以鼻,白了一眼莊佩佩。
小丫頭越來越會拍馬屁了。
這天晚上,莊澤文和莊慧文夫妻雙雙打電話過來道歉。
莊澤文的聲音裏麵透著不情願,他和瑪吉說,“那天電話裏麵我的態度不好,請你原諒。”
瑪吉一下有些愣住了,不過她很快就微笑回應,“謝謝你特別打電話過來,祝你感恩節快樂。”
聽聲音這男孩和提姆差不多大,瑪吉覺得沒必要去一般見識。
莊澤文完成了任務,也根本不想和莊佩佩說話,很快就掛了電話。
莊慧文稍後打過來的,她請了一個翻譯,帶著很重的廣東口音,讀稿子似的在念,“我想我們之間可能誤會了,我也沒有想要冒犯你們的意思。可能我也沒說清楚,你們也沒聽清楚,我也許那天口氣強硬了一些,為此和你們說一聲抱歉。希望我們的友誼不會因此產生裂痕。我當時的情況和心情都比較複雜,沒想到這件事情給你們家和我父親方麵產生的不好的影響,還希望你可以理解我急於回國和父親團聚的苦衷。”
電話是放了擴音的,莊佩佩聽完惡心的渾身雞皮疙瘩。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爺爺發了火,要不然大姑才不會來道歉。
不過這算哪門子賠禮道歉?誰跟你有誤會了?
瑪吉聽了沉著臉不說話,彼得隔了片刻說,“我想我們之間沒有誤會,那天的情況我不了解,也幫不上你什麽忙。以後再有這種事情發生,我希望你們不要再來騷擾我們的生活,再見。”
莊慧文在電話另一邊急著和那個翻譯說,“你快點告訴他們,去和我父親說一下,不要讓我父親誤會,這事就算完了,別再擴散了!”
聽了這話彼得和瑪吉都有些莫名其妙,他們憑什麽要和艾麗莎的爺爺去解釋這件事情?一愣神的功夫,莊佩佩就跑過去用中文說,“你自己去解釋吧,我們沒空!”跟著就掛了電話。
夫妻兩人都錯愕地看著艾麗莎。
艾麗莎看看彼得,又看看瑪吉,忽然吐了吐舌頭聳聳肩,“我和大姑說感恩節快樂,一著急給掛了。怎麽辦?還打回去嗎?”
提姆撲哧一聲大笑出來,瑪吉忍了半天,嘴角忽下忽上的,最終還是笑著一把抱起艾麗莎,“走,上樓陪你看畫報去。”
彼得一麵笑,一麵默默地想,原來感恩節快樂在中文裏麵,是這麽一長串句子?太複雜了,他果然永遠也學不會中文了……
到了樓上,瑪吉陪莊佩佩翻閱今天去華人書店買回來的雜誌。看艾麗莎聚精會神地一頁一頁看,她輕聲問,“艾麗莎看得懂字嗎?”
“看不懂。”莊佩佩低著頭在讀的,正是莊氏風暴的大篇幅報道。
說實話為了買這幾本雜誌,莊佩佩簡直是艱辛萬苦。
香港的貳周刊,每期兩冊,一本八卦娛樂,一本政治經濟。書店的老板為了奪眼球,都是把八卦娛樂版的封麵放在最上麵,因為民眾最喜歡看這些消息。
這幾天有事沒事莊佩佩就拉著瑪吉去中文書店,吵著要買兒童讀物,實際上都混在雜誌區看香港的消息。前幾期的封麵不是哪個明星出軌,就是哪個明星私照風波,模模糊糊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畫麵,莊佩佩也不敢和瑪吉說要買。
今天是實在老板看不下去,氣呼呼地跑去問瑪吉,“你女兒到底要不要買雜誌?”
剛好這一期娛樂版封麵是一個女明星大婚,照片隻用了一張婚宴上的夫妻合照,莊佩佩這才大膽和瑪吉要求想買,“這個姐姐好漂亮,我喜歡這個裙子!可以買回家看嗎?”
瑪吉看不懂上麵大字寫著:“流產三回終於嫁入豪門!”她還詢問書店老板,“這個刊物適合孩子讀嗎?”
那個老板已經快煩死莊佩佩了,雜誌放在架子上,這孩子就踩著下麵幾層爬上去拿,一頁頁地看半天每次都不買就算了,把下麵的時尚雜誌踩的亂七八糟也算了,最可氣的是她每次走的時候還要用中文補上一句:這家的畫報進貨的速度好慢啊……
“適合,現在的小孩都愛看這種的,4塊半,趕緊買了吧!”老板顫著聲音求道。
莊佩佩聳肩,奸商!
不過也因為這樣,她有了更多的時間仔細地讀,越看心裏越爽快,果然老牛這牙拔得,是莊尚均最漂亮最心疼的一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