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惜竹走了幾步,見楚汐並沒有跟上來,不禁回頭後去,卻見楚汐拂袖而立,神色清冷而蒼白,仿佛一陣輕風,就可以將她吹上遙遙天際。
就這麽幾瞬間,君惜竹倉惶退回幾步,完全失去了素來的淡然,失措的抓住楚汐的衣袖,再順勢探入袖間,握住那纖細卻因長年習武而變得粗燥的手。
“殿下!”
“嗯?我在。”楚汐回過神,看清了君惜竹眼底的倉惶失措。
“楚懷謹!”
“我在!我一直都在!”
“懷謹……”對上楚汐的眸光,君惜竹慌張的擁住她,失措耳際輕聲呢喃輕語:“天下之廣,驚濤駭浪,非誰獨臂可擋,若你偏要逆濤而行,能不能別將我放在你所有的謀算之外?能不能偶爾也依靠我一下?”
“懷謹,如果可以,我希望這段感情能夠哀而不傷,即便風再急、雨再大,我們也能風雨並肩攜手。”
“其實,很多時候,我都非常害怕,我害怕閉上眼再睜開,便是一場夢醒,但再也看不見你……”
……
君惜竹一直都在害怕,她總覺得一現在的一切都顯得那麽的不真實,在那一場長達十十載的夢裏,她苦求而不得,可現在,她卻如此輕易的便得到了一份深情――人生在世,最是難得兩情相悅,可現在,她卻輕而易舉的得到。
楚汐對她的守護,對她那近乎寵溺的愛情,她是清楚明白的,可越是明白,她就覺得不真實,總是在害怕,害怕這一切隨時都會煙消雲散。
世間最淒涼之事,莫過於在傾盡一切之後,方覺夢醒誤華年。
沒有誰知道,在那場夢裏,她君惜竹是如何傾盡一切的去愛著一個人,那麽一段愛到深處成執念的情,最終卻有人告訴她,隻不過是一場夢。
夢裏花飛花落,夢醒繁華盡寞……
楚汐任有君惜竹將她擁住,擁得那般的緊,仿佛是要將她融於自身骨血。
回抱住那纖纖細腰,楚汐決定允許自己軟弱一次,允許自己依靠一次,哪怕這個肩膀是如此的纖弱――但是,她卻說,懷謹,能不能偶爾也依靠我一下?
閉上眼,輕輕的靠在那肩頭,楚汐的忍不住唇角微揚,不自覺和漾起了幾分溫暖的笑意。
那樣的笑,猶如冰雪初融,又似百花綻放,簡單而幸福。
君惜竹說了很多很多的話,萬般擔憂牽掛,都被她完完全全的說了出來,直到楚汐依上她的肩頭,她才楞楞的停住了話語……她以為楚汐肯定不會輕允,卻沒想到,僅僅是幾句話之間,便讓她如願以嚐。
殿下這是……這是應允了不再將她放置在所有的謀算之外了吧?
這是不是……是不是表示,殿下已經真的到了需要依靠的地步?
又驚又喜,且憂且慮,忍不住再將懷中的身姿緊抱,卻又顧念著她身上的傷處,因此,便是再如何舍不得,也隻得依依放開。
未料,卻是在放開之際,竟然瞧見了殿下嘴角的那幾分笑意,君惜竹瞬間便呆楞在原地,看得連眼神都變得呆直起來――那般盈盈淺笑,清澈、簡單而幸福微笑著的殿下……全然不是平日裏那清冷的模樣
“清冷如皎月,淺笑世無雙……”令君惜竹忍不住連連驚歎,複而以指尖按上殿下的唇角,不自覺的低聲嗔道:“殿下往後可莫要在別人麵前笑。”
“為何?”
“殿下這般模樣,若是叫別人瞧了去,我就虧大了!”
“所以?”楚汐接過話語,正色配合道:“按軍師的意思,以後本殿下最好是以麵具示人?”
“非也!最好是我去尋個地方,把殿下藏起來,僅我一人看到合足矣!”說笑罷了,兩人一同舉步前往將軍府大堂,因為清早被楚汐喚來商討伐陵之事的軍中諸將都還等候在此。
兩人邊走邊談,君惜竹趁機問道:“殿下這般輕易放走劉世博,是真的不曾查覺他的異常,還是另有目的?”
“有所查覺。”若是往常,楚汐斷然不會與人說起自己所思所謀,但她今日應允了君惜竹,從今往後將風雨攜手,是以,她很是詳細道:“那日在我出城之前,便已經安排了瓊花宮的死士去查探陵軍的消息,按說,以瓊花宮死士之能,斷然不會等到公子白術兵臨城下才有所查覺,後來我便一直開始猜測,瓊花宮是不是出了奸細。”
“後來的時候,劉先生曾幾次反複勸說,我便越發覺得他可疑,因為,最初讓讓我與你親近些的人便是他,可為何待我真與你親近了,他卻又不讚同?”
“殿下既然早有所覺,為何不趁早將他除去?方才竟然還放他離去……”聽到此,君惜竹忍不住疑惑,隨即她略略深思,已然明白了楚汐的意圖:“殿下是想放長線釣大魚?”
“非也,”楚汐低落道:“他終究是跟隨了我那麽多年,不想將事情做到毫無餘地……”
君惜竹聽罷,理解的點了點頭,又幾番深思那劉世博的舉止言行,正想得入神,兩人已然來到將軍府大堂門外,想到人多嘴雜,君惜竹便禁了聲,將心中餘下的疑惑暫時的擱置,與楚汐相繼步入大堂。
“末將參見殿下!”
“見過殿下……”
“見過軍師……”
……
征西將軍以下,千夫長以上,盡數被集於一堂,共商伐陵大計,卻不想此等緊要時刻,軍中諸將竟然皆盡沉默不語,久無對策。
適逢永輝殿下有要事離席,留下諸將麵麵相覦,眾人還當殿下是因他們而尋由憤然離度,公孫哲並曾在之後明言相譏,道是永輝殿下一介女流,難當大任,卻不想這永輝殿下出去了一會兒,竟然帶著她的軍師又回來了。
兩個弱質女流,又能成就什麽事?――公孫哲眼見楚汐與君惜竹相繼而來,忍不住端著茶杯冷笑,他公孫家乃南楚名門,先有其父的不世戰功,又有貴為南楚太子妃的妹妹,外加他門下慕僚無數,軍中多有他的人手,他就不信這永輝殿下能夠玩得過他!
一個眼神示下,幾名猶豫著起身要參拜楚汐和君惜竹的小將被公孫哲按捺下來,繼而公孫哲放下茶杯,微微抱拳道:“伐陵大戰在即,殿下可有何良策?”
觀他語氣,觀他神情,仿若他才是手握兵符的征西大將軍。
楚汐高坐主位,示意君惜竹坐上與她平起的另一位置,隨後親自沏茶兩杯,一杯自用,一杯推向了君惜竹的方向。
執起茶杯,慢飲半盞,君惜竹隻覺得口齒留香,回味不已,暗道殿下沏的茶果然非常人所及。
待得放下茶杯,殿下尚未開口,便聽君惜竹緩緩問道:“公孫將軍可知我南楚軍律?”
公孫哲也非癡傻,聞言神色一頓,似乎想到了什麽,當即警覺應道:“自然清楚!姑娘為何這般問?”
“既然如此,那請問將軍,若南楚軍中,有人以下犯上,該當如何處置?”
“按律當行二十軍棍。”公孫哲心中一跳,但還是免強答:“可是軍中有人冒犯了軍師?”
君惜竹不答反問:“若軍中有人私通他國來使,犯有通敵叛國之嫌,該當如何?”
公孫哲一聽,心中已經然明了,這位女軍師竟然是在找他的茬,頓時便拍桌而起,怒聲道:“口說無憑,凡事講求證據,姑娘可莫要空口白話,惹上一些不必要的是非……”
“私通他國來合,犯有通敵叛國之嫌者,按律當收回帳下兵卒,收押大牢,待查清真相之後,再行處決。”道出此語者,卻是永輝殿下。
“既然有律如此,肯請殿下按律行事,莫要因此而誤了王上的伐陵大計,否則的話,我等誰也擔當不起!”君惜竹等永輝殿下言罷,當即便抱拳諫言道:“殿下、身為王親,貴為公主,但公孫將軍卻不敬不尊不迎,視禮法於無物,枉顧先賢教導,此乃以下犯上是也!”
“公孫將軍身為南楚大將,卻私通陵國使者趙智,並盛宴待之,頗有示好之意、通敵叛國之嫌,殿□為征西大將軍,該當對此事徹查,否則軍心不定,民心不安,如何能夠替王上征伐陵國,如何替王上立下功勞?!!!”
先搬出禮法和先賢,緊接著又搬出楚王,搬出軍心和民心,竟然在短短數語之間,就給公孫哲頭上安置了兩大罪名――以下犯上,通敵叛國!
前一條罪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後麵這句通敵叛國,卻是將公孫哲陷入了困境――公孫哲也曾與慕僚下府不隻一次的商量過,永輝殿下會用什麽樣的方法從他們手上奪走實權,比如說,將他與其黨羽調派到最危險的先鋒部隊去送死,比如說他以別的借口調職,明升暗降等等……在他看來,不論如何,永輝殿下都會對他有所顧忌,對他背後的太子卓和楚王有所顧忌,不會太過明顯的動手,給別人留下把柄……
誰都沒料到,永輝殿□邊的這位白衣女軍師竟然有如此手段,光明正大不說,更是僅憑三言兩語,便將他陷於絕地!
當於,公孫哲又怎會就此罷休?
當場便出聲反駁:“軍師道我以下犯上,冒犯了永輝殿下的威嚴我認了,可這通敵叛國,軍師可莫要亂說話,否則的話……”
“那麽,我請問公孫將軍,你可私下見過陵國使者趙智?”君惜竹絲毫不介意公孫哲的衝天怒火,打斷他的威脅,淡淡問道。
“沒……見……見過又如何?”公孫哲本是想否認,但想到軍中知道他見過趙智的人不少,他若此時說謊否認,隻怕是這白衣軍師會叫人出來對質,到時又給他加上一條謊報實情的罪名。
聽罷回答,君惜竹輕輕的點了點頭,複而又問道:“公孫將軍可有精心挑選舞姬,大宴過那陵國使者?”
“宴過!”公孫哲咬牙切齒,繼續反駁道:“自古便有先賢曾言;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陵國派來使者,難不曾我身為南楚大將,還得將他拒之門外不成?宴他隻不過是為了彰顯我南楚風度氣勢,緣何就成了通敵叛國?!!!”
“可本軍師曾聽人說,陵國來使曾給將軍獻過美人,可有此事?!!!”君惜竹不慌不忙,繼續問道:“若非是私交甚好,陵國來使又何必以美相贈?!!!”
如此一翻話語,公孫哲辯無可辯,因著陵國使者趙智的確送了美人給他,雖然他有先見之明,怕惹麻煩上身,當場便推拒掉了,可這也不能證明他的清白。
此時,公孫哲後悔極了,早知如此的話,他當時就不應該自作主張的接待了陵國使者,更不應該為了擺架子,彰顯他在西風城內舉足輕重的地位宴請,如今這些事被君惜竹說來,當真讓他百口莫辯。
見公孫哲已無言可辯,君惜竹便使了個眼神給楚汐。
楚汐自然會意,當即便招來候在門外的忠心侍衛:“公孫將軍冒犯本殿下威嚴,按律當刑二十軍棍,但本殿下素來仁義,不予計較,即刻將他押入城中大牢,待伐陵大戰之後,本殿下自會查清真相!”
“殿下!……”
“殿下……”
“且慢……”
……
就在侍衛動手捉拿公孫哲時,素來與公孫哲交好的幾名軍中將領紛紛上前,觀其動作與神情,竟然是想為公孫哲鳴不平。
君惜竹見況,立刻起身,故意擋在幾人前麵,搶先抱拳道:“殿下,此舉甚為不妥!”
“有何不妥?”楚汐見君惜竹急急忙忙打斷那幾人的話語,當即便配合道:“軍師且細細道來。”
君惜竹聞言,理理衣袖,負手踱步道:“其一,俗話說新官上任上把火,殿下、身為征西大將軍,初掌兵權,公孫將軍以下犯上,目無禮法,怎能不究?倘若是不深究,知曉個中原由的人明白是殿下仁義,不知曉的,卻是當殿下好欺負,到時殿下如何服眾?如何助王上完成伐陵大業?!!!”
“其二,公孫哲慕僚屬官眾多,他私通陵國來使,犯有通敵叛國之嫌,焉知他在軍中是否還有同黨?殿下若是就此輕饒他,那他餘下同黨,豈不是會變本加利?甚至濫用職權,暗中將公孫哲從牢中救走……縱觀我南楚國情,危在旦夕間,殿下……不得不防呀……”
一番話語,明裏暗裏都是在說,今日勢必要殺雞敬猴,誰若是幫公孫哲說話,便是他的同黨,定不輕饒,甚至還絕了他們私下違令放出公孫哲的念頭。
一時間,那幾名起身意欲幫公孫哲說話的將領皆沉默下來,觀其麵色,各不相一,顯然是各有打算。
就這樣,公孫哲被楚汐的侍衛帶出大堂,賞了二十軍棍後關入了大牢。
待此事了,楚汐與君惜竹正待與諸將再商伐陵之策,卻突聽有人來報,陵國丞相遣使三人,意欲拜見南楚永輝公主。
作者有話要說:寫完這段之後,我突然就明白了,不管什麽時候,玩政,治的人,始終是有人唱白臉,有人唱黑臉來著。
誒誒!!!
你們這些個受受,能不能留點兒言咩?麽有留言看,都麽有下飛機更新的激情啊親們…………
就這麽幾瞬間,君惜竹倉惶退回幾步,完全失去了素來的淡然,失措的抓住楚汐的衣袖,再順勢探入袖間,握住那纖細卻因長年習武而變得粗燥的手。
“殿下!”
“嗯?我在。”楚汐回過神,看清了君惜竹眼底的倉惶失措。
“楚懷謹!”
“我在!我一直都在!”
“懷謹……”對上楚汐的眸光,君惜竹慌張的擁住她,失措耳際輕聲呢喃輕語:“天下之廣,驚濤駭浪,非誰獨臂可擋,若你偏要逆濤而行,能不能別將我放在你所有的謀算之外?能不能偶爾也依靠我一下?”
“懷謹,如果可以,我希望這段感情能夠哀而不傷,即便風再急、雨再大,我們也能風雨並肩攜手。”
“其實,很多時候,我都非常害怕,我害怕閉上眼再睜開,便是一場夢醒,但再也看不見你……”
……
君惜竹一直都在害怕,她總覺得一現在的一切都顯得那麽的不真實,在那一場長達十十載的夢裏,她苦求而不得,可現在,她卻如此輕易的便得到了一份深情――人生在世,最是難得兩情相悅,可現在,她卻輕而易舉的得到。
楚汐對她的守護,對她那近乎寵溺的愛情,她是清楚明白的,可越是明白,她就覺得不真實,總是在害怕,害怕這一切隨時都會煙消雲散。
世間最淒涼之事,莫過於在傾盡一切之後,方覺夢醒誤華年。
沒有誰知道,在那場夢裏,她君惜竹是如何傾盡一切的去愛著一個人,那麽一段愛到深處成執念的情,最終卻有人告訴她,隻不過是一場夢。
夢裏花飛花落,夢醒繁華盡寞……
楚汐任有君惜竹將她擁住,擁得那般的緊,仿佛是要將她融於自身骨血。
回抱住那纖纖細腰,楚汐決定允許自己軟弱一次,允許自己依靠一次,哪怕這個肩膀是如此的纖弱――但是,她卻說,懷謹,能不能偶爾也依靠我一下?
閉上眼,輕輕的靠在那肩頭,楚汐的忍不住唇角微揚,不自覺和漾起了幾分溫暖的笑意。
那樣的笑,猶如冰雪初融,又似百花綻放,簡單而幸福。
君惜竹說了很多很多的話,萬般擔憂牽掛,都被她完完全全的說了出來,直到楚汐依上她的肩頭,她才楞楞的停住了話語……她以為楚汐肯定不會輕允,卻沒想到,僅僅是幾句話之間,便讓她如願以嚐。
殿下這是……這是應允了不再將她放置在所有的謀算之外了吧?
這是不是……是不是表示,殿下已經真的到了需要依靠的地步?
又驚又喜,且憂且慮,忍不住再將懷中的身姿緊抱,卻又顧念著她身上的傷處,因此,便是再如何舍不得,也隻得依依放開。
未料,卻是在放開之際,竟然瞧見了殿下嘴角的那幾分笑意,君惜竹瞬間便呆楞在原地,看得連眼神都變得呆直起來――那般盈盈淺笑,清澈、簡單而幸福微笑著的殿下……全然不是平日裏那清冷的模樣
“清冷如皎月,淺笑世無雙……”令君惜竹忍不住連連驚歎,複而以指尖按上殿下的唇角,不自覺的低聲嗔道:“殿下往後可莫要在別人麵前笑。”
“為何?”
“殿下這般模樣,若是叫別人瞧了去,我就虧大了!”
“所以?”楚汐接過話語,正色配合道:“按軍師的意思,以後本殿下最好是以麵具示人?”
“非也!最好是我去尋個地方,把殿下藏起來,僅我一人看到合足矣!”說笑罷了,兩人一同舉步前往將軍府大堂,因為清早被楚汐喚來商討伐陵之事的軍中諸將都還等候在此。
兩人邊走邊談,君惜竹趁機問道:“殿下這般輕易放走劉世博,是真的不曾查覺他的異常,還是另有目的?”
“有所查覺。”若是往常,楚汐斷然不會與人說起自己所思所謀,但她今日應允了君惜竹,從今往後將風雨攜手,是以,她很是詳細道:“那日在我出城之前,便已經安排了瓊花宮的死士去查探陵軍的消息,按說,以瓊花宮死士之能,斷然不會等到公子白術兵臨城下才有所查覺,後來我便一直開始猜測,瓊花宮是不是出了奸細。”
“後來的時候,劉先生曾幾次反複勸說,我便越發覺得他可疑,因為,最初讓讓我與你親近些的人便是他,可為何待我真與你親近了,他卻又不讚同?”
“殿下既然早有所覺,為何不趁早將他除去?方才竟然還放他離去……”聽到此,君惜竹忍不住疑惑,隨即她略略深思,已然明白了楚汐的意圖:“殿下是想放長線釣大魚?”
“非也,”楚汐低落道:“他終究是跟隨了我那麽多年,不想將事情做到毫無餘地……”
君惜竹聽罷,理解的點了點頭,又幾番深思那劉世博的舉止言行,正想得入神,兩人已然來到將軍府大堂門外,想到人多嘴雜,君惜竹便禁了聲,將心中餘下的疑惑暫時的擱置,與楚汐相繼步入大堂。
“末將參見殿下!”
“見過殿下……”
“見過軍師……”
……
征西將軍以下,千夫長以上,盡數被集於一堂,共商伐陵大計,卻不想此等緊要時刻,軍中諸將竟然皆盡沉默不語,久無對策。
適逢永輝殿下有要事離席,留下諸將麵麵相覦,眾人還當殿下是因他們而尋由憤然離度,公孫哲並曾在之後明言相譏,道是永輝殿下一介女流,難當大任,卻不想這永輝殿下出去了一會兒,竟然帶著她的軍師又回來了。
兩個弱質女流,又能成就什麽事?――公孫哲眼見楚汐與君惜竹相繼而來,忍不住端著茶杯冷笑,他公孫家乃南楚名門,先有其父的不世戰功,又有貴為南楚太子妃的妹妹,外加他門下慕僚無數,軍中多有他的人手,他就不信這永輝殿下能夠玩得過他!
一個眼神示下,幾名猶豫著起身要參拜楚汐和君惜竹的小將被公孫哲按捺下來,繼而公孫哲放下茶杯,微微抱拳道:“伐陵大戰在即,殿下可有何良策?”
觀他語氣,觀他神情,仿若他才是手握兵符的征西大將軍。
楚汐高坐主位,示意君惜竹坐上與她平起的另一位置,隨後親自沏茶兩杯,一杯自用,一杯推向了君惜竹的方向。
執起茶杯,慢飲半盞,君惜竹隻覺得口齒留香,回味不已,暗道殿下沏的茶果然非常人所及。
待得放下茶杯,殿下尚未開口,便聽君惜竹緩緩問道:“公孫將軍可知我南楚軍律?”
公孫哲也非癡傻,聞言神色一頓,似乎想到了什麽,當即警覺應道:“自然清楚!姑娘為何這般問?”
“既然如此,那請問將軍,若南楚軍中,有人以下犯上,該當如何處置?”
“按律當行二十軍棍。”公孫哲心中一跳,但還是免強答:“可是軍中有人冒犯了軍師?”
君惜竹不答反問:“若軍中有人私通他國來使,犯有通敵叛國之嫌,該當如何?”
公孫哲一聽,心中已經然明了,這位女軍師竟然是在找他的茬,頓時便拍桌而起,怒聲道:“口說無憑,凡事講求證據,姑娘可莫要空口白話,惹上一些不必要的是非……”
“私通他國來合,犯有通敵叛國之嫌者,按律當收回帳下兵卒,收押大牢,待查清真相之後,再行處決。”道出此語者,卻是永輝殿下。
“既然有律如此,肯請殿下按律行事,莫要因此而誤了王上的伐陵大計,否則的話,我等誰也擔當不起!”君惜竹等永輝殿下言罷,當即便抱拳諫言道:“殿下、身為王親,貴為公主,但公孫將軍卻不敬不尊不迎,視禮法於無物,枉顧先賢教導,此乃以下犯上是也!”
“公孫將軍身為南楚大將,卻私通陵國使者趙智,並盛宴待之,頗有示好之意、通敵叛國之嫌,殿□為征西大將軍,該當對此事徹查,否則軍心不定,民心不安,如何能夠替王上征伐陵國,如何替王上立下功勞?!!!”
先搬出禮法和先賢,緊接著又搬出楚王,搬出軍心和民心,竟然在短短數語之間,就給公孫哲頭上安置了兩大罪名――以下犯上,通敵叛國!
前一條罪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後麵這句通敵叛國,卻是將公孫哲陷入了困境――公孫哲也曾與慕僚下府不隻一次的商量過,永輝殿下會用什麽樣的方法從他們手上奪走實權,比如說,將他與其黨羽調派到最危險的先鋒部隊去送死,比如說他以別的借口調職,明升暗降等等……在他看來,不論如何,永輝殿下都會對他有所顧忌,對他背後的太子卓和楚王有所顧忌,不會太過明顯的動手,給別人留下把柄……
誰都沒料到,永輝殿□邊的這位白衣女軍師竟然有如此手段,光明正大不說,更是僅憑三言兩語,便將他陷於絕地!
當於,公孫哲又怎會就此罷休?
當場便出聲反駁:“軍師道我以下犯上,冒犯了永輝殿下的威嚴我認了,可這通敵叛國,軍師可莫要亂說話,否則的話……”
“那麽,我請問公孫將軍,你可私下見過陵國使者趙智?”君惜竹絲毫不介意公孫哲的衝天怒火,打斷他的威脅,淡淡問道。
“沒……見……見過又如何?”公孫哲本是想否認,但想到軍中知道他見過趙智的人不少,他若此時說謊否認,隻怕是這白衣軍師會叫人出來對質,到時又給他加上一條謊報實情的罪名。
聽罷回答,君惜竹輕輕的點了點頭,複而又問道:“公孫將軍可有精心挑選舞姬,大宴過那陵國使者?”
“宴過!”公孫哲咬牙切齒,繼續反駁道:“自古便有先賢曾言;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陵國派來使者,難不曾我身為南楚大將,還得將他拒之門外不成?宴他隻不過是為了彰顯我南楚風度氣勢,緣何就成了通敵叛國?!!!”
“可本軍師曾聽人說,陵國來使曾給將軍獻過美人,可有此事?!!!”君惜竹不慌不忙,繼續問道:“若非是私交甚好,陵國來使又何必以美相贈?!!!”
如此一翻話語,公孫哲辯無可辯,因著陵國使者趙智的確送了美人給他,雖然他有先見之明,怕惹麻煩上身,當場便推拒掉了,可這也不能證明他的清白。
此時,公孫哲後悔極了,早知如此的話,他當時就不應該自作主張的接待了陵國使者,更不應該為了擺架子,彰顯他在西風城內舉足輕重的地位宴請,如今這些事被君惜竹說來,當真讓他百口莫辯。
見公孫哲已無言可辯,君惜竹便使了個眼神給楚汐。
楚汐自然會意,當即便招來候在門外的忠心侍衛:“公孫將軍冒犯本殿下威嚴,按律當刑二十軍棍,但本殿下素來仁義,不予計較,即刻將他押入城中大牢,待伐陵大戰之後,本殿下自會查清真相!”
“殿下!……”
“殿下……”
“且慢……”
……
就在侍衛動手捉拿公孫哲時,素來與公孫哲交好的幾名軍中將領紛紛上前,觀其動作與神情,竟然是想為公孫哲鳴不平。
君惜竹見況,立刻起身,故意擋在幾人前麵,搶先抱拳道:“殿下,此舉甚為不妥!”
“有何不妥?”楚汐見君惜竹急急忙忙打斷那幾人的話語,當即便配合道:“軍師且細細道來。”
君惜竹聞言,理理衣袖,負手踱步道:“其一,俗話說新官上任上把火,殿下、身為征西大將軍,初掌兵權,公孫將軍以下犯上,目無禮法,怎能不究?倘若是不深究,知曉個中原由的人明白是殿下仁義,不知曉的,卻是當殿下好欺負,到時殿下如何服眾?如何助王上完成伐陵大業?!!!”
“其二,公孫哲慕僚屬官眾多,他私通陵國來使,犯有通敵叛國之嫌,焉知他在軍中是否還有同黨?殿下若是就此輕饒他,那他餘下同黨,豈不是會變本加利?甚至濫用職權,暗中將公孫哲從牢中救走……縱觀我南楚國情,危在旦夕間,殿下……不得不防呀……”
一番話語,明裏暗裏都是在說,今日勢必要殺雞敬猴,誰若是幫公孫哲說話,便是他的同黨,定不輕饒,甚至還絕了他們私下違令放出公孫哲的念頭。
一時間,那幾名起身意欲幫公孫哲說話的將領皆沉默下來,觀其麵色,各不相一,顯然是各有打算。
就這樣,公孫哲被楚汐的侍衛帶出大堂,賞了二十軍棍後關入了大牢。
待此事了,楚汐與君惜竹正待與諸將再商伐陵之策,卻突聽有人來報,陵國丞相遣使三人,意欲拜見南楚永輝公主。
作者有話要說:寫完這段之後,我突然就明白了,不管什麽時候,玩政,治的人,始終是有人唱白臉,有人唱黑臉來著。
誒誒!!!
你們這些個受受,能不能留點兒言咩?麽有留言看,都麽有下飛機更新的激情啊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