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鬥警報的停歇,機庫內的綠色指示燈亮起,迎著戶外漸起的一陣陣狂風驟雨,基地裏麵向機場跑道的一扇扇機庫大門緩緩開啟。
雨天的戰機出動,要比天氣晴好時更加小心才行。
坐在第一次接手的白色二十號su-27s座艙內,龍雲麻利的做好管路連接、順便還擺弄兩下之前一直沒有用過的zsh-3um型頭盔瞄準具;做好一切飛行準備,眼見戰機被駛到近前的墨綠色牽引車緩緩拖出機庫,艙蓋馬上就被雨水弄得一片模糊。聆聽風雨淩亂拍打在金屬機身上的聲音,耳機通話也夾雜著沙沙的噪聲,他隻能大概看到牽引車把戰機帶到跑道起飛處、然後鬆脫離開,至於其他的事情都隻能依靠無線電來確認。
一般來說,雨天(其實也包括晴天)的戰機出動,最快捷的辦法是在機庫內就完成引擎啟動、戰機依靠自身動力滑行進入跑道升空;但是這種方法在雨勢猛烈時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坐在駕駛艙裏的飛行員會完全看不清跑道的狀況。
所以就224團的情況來講,由於不是在一線值班的前線航空團、出擊也不需要分秒必爭,地勤人員就可以從容的把戰機拖出機庫、帶上跑道,然後再一架一架的依次啟動戰機引擎。
“07號,帶隊長機在報告;一切正常,已完成起飛準備,等待指令。”
“20號。一切正常,已完成起飛準備。等待指令。”
“19號,一切正常……”
風雨肆虐的偌大基地裏,之前開啟的機庫大門已經合攏,一架架藍灰色迷彩戰機在跑道上間隔排開,完成引擎啟動的kamaz發電車加速駛離起飛區域;迷蒙的濃濃雨霧中,塔台調度員確認各機無線電聯絡正常,然後就指揮跑道上的重型戰機兩架一組依次起飛,確保團裏的十二架戰機順利進入升空後的稀疏編隊飛行。
雨天的戰機出擊。對飛行員和地勤來說都是一種考驗,當然這對敵人來說也是一樣的。
就在這樣狂風大作的天氣裏,北約的攻擊機隊卻仍然分外活躍,他們依靠性能優良的飛行導航設備堅持冒雨出擊,對黑海西北方向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海岸線實施空襲。在雨天裏出擊,雖然會有因惡劣天氣發生事故的風險、激光製導武器的使用也受到極大限製,但是攻擊機本身卻可以借助天氣的掩護避開蘇聯遠程雷達的探測。總而言之還算是一種挺劃算的買賣。
嘿,“挺劃算的買賣”,那也是對指揮官來說。
正坐在加速疾飛、因為載荷沉重而格外笨拙的的f-16戰機座艙裏,空軍上尉斯班瑟和他的戰友們可不見得會這樣想。在大清早冒雨出擊,掛滿對敵彈藥衝向戒備森嚴的俄國黑海沿岸,五百千米的奔襲路徑原本還算輕鬆;但是在雲團翻滾、視線極差的暗淡天空中保持航線和飛行高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風雨交加的黑海上空,這些銀灰色漸變迷彩的f-16c、d“戰隼”戰機身影幾乎都要隱沒在灰蒙蒙的天空背景中,從視覺上講倒是一種很好的掩護。
想一想這次空襲任務的目標地點,斯班瑟就覺得非常棘手,本來他們的第15中隊一直在和聯隊其他戰機參與對保加利亞縱深目標的空中打擊。麵對技術水平不算太好、裝備情況差強人意的保加利亞空軍,這種任務倒也還好說;但是現在空軍的行動規模驟然增加。這種更加容易的任務竟然被陸軍搶去、分配給了他們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這些脫離實際的軍種聯絡官和將軍們,他們是不是真的把華約成員國當成了伊拉克,還想用ah-64“阿帕奇”去偷襲對手的雷達站和軍港,真的不擔心被保加利亞人的米格機盡數殲滅?
但是牢騷歸牢騷,接到數據鏈發來的目標信息,斯班瑟機隊還是隻能打起十二分精神,穿過綿密的雨霧一路向北突進。
就在他們的後方不遠處,身處積雨雲上方兩千米左右高度、目之所及全是萬裏晴空的美國海軍e/f-18“大黃蜂”戰機倒是飛的挺悠閑,作為護航機的海軍戰機不需要麵對雲層下的惡劣天候,隻要時刻注意後方的空情通報、攔截任何接近的俄國戰機就可以。雖然說受到降水的阻隔,他們無法用雷達“看”到前方的攻擊機隊,但是這種大雨滂沱的鬼天氣幾乎完全不適合空戰、也就不會有米格機在雨中追殺低空的“戰隼”們,所以他們隻要留神從北方高空來襲的敵機即可。
當然了,“任何原則都有例外”,這句話用在眼下也一點都沒錯。
就在北約戰機成群結隊、依靠導航信息接近戰線之時,冒雨起飛的蘇聯、羅馬尼亞前線航空兵大批戰鬥機也已經在gci導引下占據北方的天空、形成綿密的戰鬥機攔截線。
按照指揮中心的統一部署,電子設備較差、高速性能出色的mig-23ml係列戰機被部署在高空,反正這種天氣也不需要什麽雷達的多普勒下視功能;而設備相對較新、由老手駕駛的mig-29、以及最新銳mig-29m型則由指揮部根據氣象係統的實時報告統一調度,這些航程有限、卻更適合雨中獵殺的戰鬥機被分散在數量眾多的野戰機場,在空中時刻都保持若幹個分隊伺機而動。
一旦發現北約戰機接近海岸線、接戰空域的天候也滿足空戰的最低限度要求,距離敵機最近的分隊就立刻衝上去攔截,用白刃濺血的近身格鬥去壓迫對手,讓他們被迫扔掉彈藥、放棄攻擊意圖。
風雨大作的天空中,殺機已經四處密布。
那麽龍雲所在的su-27編隊,他們這時候又在哪兒呢?
迎著猛烈的南風冒雨起飛,升空之後跟隨其他戰機一路爬升,龍雲駕駛的白色二十號su-27s和另外幾架戰機很快與其他戰機分離,轉向西北方向航行;借助蘇霍伊戰機的充裕內油,從赫爾鬆出發的戰機會先在陸地上空橫向展開、然後從敖德薩和克裏米亞兩個方向殺入戰區,所謂“出其不意”,在戰場上這種把戲自然是司空見慣。
之前的幾天裏,按照空軍司令部的秘密指示,224團和駐紮在烏克蘭中部的其他航空團一樣隱蔽實力、故意示弱,一直到今天的大規模出擊,鬥誌高漲的飛行員們才算是找到了升空激戰的良好時機。
南方天空中正是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但是既然北約小子們不辭辛苦的拍馬趕來,紅空軍的勇士們自然隨時奉陪!
升空後轉向西北方向,龍雲所在的戰機編隊很快接近了鄰近赫爾鬆的尼古拉耶夫市。
坐在平緩爬升的白色二十號戰機裏,從雨中遠遠遙望這座位於兩條河流交匯入海口的蘇聯軍工重鎮,對於座落其中的黑海造船廠,尤其是對此時此刻還置身於零號船台上、正在“緊張施工”的“阿拉木圖”號航空母艦,龍雲還是有相當多的牽掛。
這種油然而生的關注,是因為那是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麽?
作為在陸地上空拚搏廝殺的紅空軍飛行員,龍雲、或者說維克托*雷澤諾夫並沒有機會登上真正的航空母艦起飛作戰,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這種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爭兵器,產生出一種莫名的好奇和情感。
在這個離奇的平行世界裏,位於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境內的尼古拉耶夫市,一共擁有有三座大型造船廠,其中又以“黑海造船廠”最為人所熟知。
從一九八零年代開始,這裏就成為蘇聯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的誕生地;在著名實幹家尤裏*馬卡羅夫廠長的帶領下,經過引進大型天車、擴建零號船台、建設浮動式反應堆組裝廠房等一係列準備工作,該廠相繼開工建造了若幹艘大型航空母艦,包括第比利斯瓦良格”號和克裏姆林”、“阿拉木圖”號。
在現實世界裏,龍雲知道隨著蘇聯的解體,尚未完工的型航母“瓦良格”號被長期擱置,後續的型核動力航母“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更是因為一紙詐騙合同而被拆解;至於“瓦良格”號後來輾轉來到中國、經曆坎坷後升起解放軍的旗幟,成為中國航母之路的偉大開端,那就更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一段故事了。
不過在這個奇異的平行世界裏,情況則與現實有所不同。
駕駛機身修長的白色二十號su-27s低空飛越烏克蘭南部大地,經過繁忙的鐵路線和成片的田野,遠遠的龍雲就依稀可以望見規模龐大的廠房車間,林立的各式塔架,還有遠遠看去仍然非常巨大的船塢和廠區碼頭。在灰蒙蒙的雨霧組合下,黑海造船廠的忙碌景象卻仍然隱約可辨,從廠區一側飛掠而過時,他甚至還瞥見了超大型零號船塢中的巨大艦體。
那是已經完成約百分之六十、卻無緣浩瀚海洋的“阿拉木圖”號。(未完待續。。。)
雨天的戰機出動,要比天氣晴好時更加小心才行。
坐在第一次接手的白色二十號su-27s座艙內,龍雲麻利的做好管路連接、順便還擺弄兩下之前一直沒有用過的zsh-3um型頭盔瞄準具;做好一切飛行準備,眼見戰機被駛到近前的墨綠色牽引車緩緩拖出機庫,艙蓋馬上就被雨水弄得一片模糊。聆聽風雨淩亂拍打在金屬機身上的聲音,耳機通話也夾雜著沙沙的噪聲,他隻能大概看到牽引車把戰機帶到跑道起飛處、然後鬆脫離開,至於其他的事情都隻能依靠無線電來確認。
一般來說,雨天(其實也包括晴天)的戰機出動,最快捷的辦法是在機庫內就完成引擎啟動、戰機依靠自身動力滑行進入跑道升空;但是這種方法在雨勢猛烈時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坐在駕駛艙裏的飛行員會完全看不清跑道的狀況。
所以就224團的情況來講,由於不是在一線值班的前線航空團、出擊也不需要分秒必爭,地勤人員就可以從容的把戰機拖出機庫、帶上跑道,然後再一架一架的依次啟動戰機引擎。
“07號,帶隊長機在報告;一切正常,已完成起飛準備,等待指令。”
“20號。一切正常,已完成起飛準備。等待指令。”
“19號,一切正常……”
風雨肆虐的偌大基地裏,之前開啟的機庫大門已經合攏,一架架藍灰色迷彩戰機在跑道上間隔排開,完成引擎啟動的kamaz發電車加速駛離起飛區域;迷蒙的濃濃雨霧中,塔台調度員確認各機無線電聯絡正常,然後就指揮跑道上的重型戰機兩架一組依次起飛,確保團裏的十二架戰機順利進入升空後的稀疏編隊飛行。
雨天的戰機出擊。對飛行員和地勤來說都是一種考驗,當然這對敵人來說也是一樣的。
就在這樣狂風大作的天氣裏,北約的攻擊機隊卻仍然分外活躍,他們依靠性能優良的飛行導航設備堅持冒雨出擊,對黑海西北方向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海岸線實施空襲。在雨天裏出擊,雖然會有因惡劣天氣發生事故的風險、激光製導武器的使用也受到極大限製,但是攻擊機本身卻可以借助天氣的掩護避開蘇聯遠程雷達的探測。總而言之還算是一種挺劃算的買賣。
嘿,“挺劃算的買賣”,那也是對指揮官來說。
正坐在加速疾飛、因為載荷沉重而格外笨拙的的f-16戰機座艙裏,空軍上尉斯班瑟和他的戰友們可不見得會這樣想。在大清早冒雨出擊,掛滿對敵彈藥衝向戒備森嚴的俄國黑海沿岸,五百千米的奔襲路徑原本還算輕鬆;但是在雲團翻滾、視線極差的暗淡天空中保持航線和飛行高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風雨交加的黑海上空,這些銀灰色漸變迷彩的f-16c、d“戰隼”戰機身影幾乎都要隱沒在灰蒙蒙的天空背景中,從視覺上講倒是一種很好的掩護。
想一想這次空襲任務的目標地點,斯班瑟就覺得非常棘手,本來他們的第15中隊一直在和聯隊其他戰機參與對保加利亞縱深目標的空中打擊。麵對技術水平不算太好、裝備情況差強人意的保加利亞空軍,這種任務倒也還好說;但是現在空軍的行動規模驟然增加。這種更加容易的任務竟然被陸軍搶去、分配給了他們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這些脫離實際的軍種聯絡官和將軍們,他們是不是真的把華約成員國當成了伊拉克,還想用ah-64“阿帕奇”去偷襲對手的雷達站和軍港,真的不擔心被保加利亞人的米格機盡數殲滅?
但是牢騷歸牢騷,接到數據鏈發來的目標信息,斯班瑟機隊還是隻能打起十二分精神,穿過綿密的雨霧一路向北突進。
就在他們的後方不遠處,身處積雨雲上方兩千米左右高度、目之所及全是萬裏晴空的美國海軍e/f-18“大黃蜂”戰機倒是飛的挺悠閑,作為護航機的海軍戰機不需要麵對雲層下的惡劣天候,隻要時刻注意後方的空情通報、攔截任何接近的俄國戰機就可以。雖然說受到降水的阻隔,他們無法用雷達“看”到前方的攻擊機隊,但是這種大雨滂沱的鬼天氣幾乎完全不適合空戰、也就不會有米格機在雨中追殺低空的“戰隼”們,所以他們隻要留神從北方高空來襲的敵機即可。
當然了,“任何原則都有例外”,這句話用在眼下也一點都沒錯。
就在北約戰機成群結隊、依靠導航信息接近戰線之時,冒雨起飛的蘇聯、羅馬尼亞前線航空兵大批戰鬥機也已經在gci導引下占據北方的天空、形成綿密的戰鬥機攔截線。
按照指揮中心的統一部署,電子設備較差、高速性能出色的mig-23ml係列戰機被部署在高空,反正這種天氣也不需要什麽雷達的多普勒下視功能;而設備相對較新、由老手駕駛的mig-29、以及最新銳mig-29m型則由指揮部根據氣象係統的實時報告統一調度,這些航程有限、卻更適合雨中獵殺的戰鬥機被分散在數量眾多的野戰機場,在空中時刻都保持若幹個分隊伺機而動。
一旦發現北約戰機接近海岸線、接戰空域的天候也滿足空戰的最低限度要求,距離敵機最近的分隊就立刻衝上去攔截,用白刃濺血的近身格鬥去壓迫對手,讓他們被迫扔掉彈藥、放棄攻擊意圖。
風雨大作的天空中,殺機已經四處密布。
那麽龍雲所在的su-27編隊,他們這時候又在哪兒呢?
迎著猛烈的南風冒雨起飛,升空之後跟隨其他戰機一路爬升,龍雲駕駛的白色二十號su-27s和另外幾架戰機很快與其他戰機分離,轉向西北方向航行;借助蘇霍伊戰機的充裕內油,從赫爾鬆出發的戰機會先在陸地上空橫向展開、然後從敖德薩和克裏米亞兩個方向殺入戰區,所謂“出其不意”,在戰場上這種把戲自然是司空見慣。
之前的幾天裏,按照空軍司令部的秘密指示,224團和駐紮在烏克蘭中部的其他航空團一樣隱蔽實力、故意示弱,一直到今天的大規模出擊,鬥誌高漲的飛行員們才算是找到了升空激戰的良好時機。
南方天空中正是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但是既然北約小子們不辭辛苦的拍馬趕來,紅空軍的勇士們自然隨時奉陪!
升空後轉向西北方向,龍雲所在的戰機編隊很快接近了鄰近赫爾鬆的尼古拉耶夫市。
坐在平緩爬升的白色二十號戰機裏,從雨中遠遠遙望這座位於兩條河流交匯入海口的蘇聯軍工重鎮,對於座落其中的黑海造船廠,尤其是對此時此刻還置身於零號船台上、正在“緊張施工”的“阿拉木圖”號航空母艦,龍雲還是有相當多的牽掛。
這種油然而生的關注,是因為那是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麽?
作為在陸地上空拚搏廝殺的紅空軍飛行員,龍雲、或者說維克托*雷澤諾夫並沒有機會登上真正的航空母艦起飛作戰,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這種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爭兵器,產生出一種莫名的好奇和情感。
在這個離奇的平行世界裏,位於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境內的尼古拉耶夫市,一共擁有有三座大型造船廠,其中又以“黑海造船廠”最為人所熟知。
從一九八零年代開始,這裏就成為蘇聯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的誕生地;在著名實幹家尤裏*馬卡羅夫廠長的帶領下,經過引進大型天車、擴建零號船台、建設浮動式反應堆組裝廠房等一係列準備工作,該廠相繼開工建造了若幹艘大型航空母艦,包括第比利斯瓦良格”號和克裏姆林”、“阿拉木圖”號。
在現實世界裏,龍雲知道隨著蘇聯的解體,尚未完工的型航母“瓦良格”號被長期擱置,後續的型核動力航母“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更是因為一紙詐騙合同而被拆解;至於“瓦良格”號後來輾轉來到中國、經曆坎坷後升起解放軍的旗幟,成為中國航母之路的偉大開端,那就更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一段故事了。
不過在這個奇異的平行世界裏,情況則與現實有所不同。
駕駛機身修長的白色二十號su-27s低空飛越烏克蘭南部大地,經過繁忙的鐵路線和成片的田野,遠遠的龍雲就依稀可以望見規模龐大的廠房車間,林立的各式塔架,還有遠遠看去仍然非常巨大的船塢和廠區碼頭。在灰蒙蒙的雨霧組合下,黑海造船廠的忙碌景象卻仍然隱約可辨,從廠區一側飛掠而過時,他甚至還瞥見了超大型零號船塢中的巨大艦體。
那是已經完成約百分之六十、卻無緣浩瀚海洋的“阿拉木圖”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