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抗an/apy-1的pd探測模式,僅僅憑借mig-29n的雷達隱身能力還是不太夠。
關於這一問題,龍雲之前已經計算、測試過很多次,他估計自己和搭檔駕駛的mig-29n被“望樓”發現的最遠距離大概在一百千米,這個距離對攜帶r-27ep發動突襲的米格機來說還是有點遠:如果被預警機發現、還一直向前突進,他們就會在“望樓”的雷達顯示屏上變得非常紮眼。
一旦敵人有所察覺,采取了應對措施,以兩架戰力堪憂的米格機應付蜂擁而至的北約攔截戰機,那就完全沒有一點完成任務的可能。
所以現在呢,置身於隱身戰機視野良好的座艙裏,龍雲要借助無線電偵測係統的數據分析功能完成一道數學題,他需要判斷目標的運動軌跡和飛行狀態,然後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接近並發動導彈偷襲。
按原始的三角測距法,結合克格勃提供的e-3a“望樓”空中巡邏區域,龍雲借助自動化程度有限的偵測係統標定一下目標方位,確定這時候徘徊在土耳其西部領空的美軍預警機距離自己在一百三十千米左右。而且看目標的位置變化趨勢,這架“望樓”正在沿一條東西方向的預定航線飛行,與他們這一組米格機的航向夾角大約是七十度,這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戰術條件。
眾所周知,在開啟多普勒濾波模式完成目標搜索時,雷達對戰機的截獲能力就不僅受目標rcs、同時也受兩者之間相對速度的影響。
理論上講。雷達探測迎頭對飛目標的距離是最遠的。而對保持相同速度矢量飛行的目標探測能力為幾乎為零;這一原則大致也適用於e-3a“望樓”搭載的an/apy-1。(..tw無彈窗廣告)而現在龍雲雙機等於是從預警機前側方接近,這是一種既不吃虧、也不沾光的情況,應該可以允許mig
-29n接近到一百千米之內而不被發現。
但就算是這樣,麵對數十千米開外的“望樓”預警機,難道可以直接發射r-27ep實施攻擊?
龍雲很希望情況是如此,不過現在置身於一體式艙蓋之下、警惕的注視四周天空,他認為到目前為止自己和搭檔的運氣都挺不錯,但是作為一名正常的飛行員、而不是自殺攻擊的神風隊員。他必須盡可能讓偷襲不為人所知,不論目標還是護航機都察覺不到。
要想辦到這一點,他的行動必須謹慎、決策卻需要更果斷,因為現在兩架mig-29n已經脫離了蘇聯gci導引體係,沒有人能替他作出決策;繼續駕駛戰機接近獵物,龍雲保持座機平穩飛行、沒有任何額外的動作,他現在還需要再接近一些,同時等待即將到來的機會。
如果能碰到“預警機調頭”這種情形,雖然在時間和地點上都未必會如己所願、但爭取利用一下也是好的。
要想在戰區上空一直滯空徘徊,e-3a“望樓”就不可能一直保持直線航行。而必須在橫向飛過一段距離後借著往回飛,對此美國空軍有一係列的標準戰術流程。比如簡單的在導航點直接折返就十分常見。
對這些策略有詳盡的了解,龍雲等待的就是這麽一個時機。
就在預警機調頭返航的短短時間裏,“望樓”上的an/apy-1雷達仍然會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卻會因為坐標係變換和pd模式的速度矢量幹擾而基本喪失搜索能力,等到載機恢複平穩飛行狀態後才能恢複。
這麽一點係統失效的時間,在常規作戰中完全不會成為一種漏洞,龍雲也沒指望單純依靠這個間隙去偷襲得手;不過眼下,米格雙機必須耐心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因為發射出去的r-27ep導彈不能頻繁修正彈道,否則射程會大打折扣,所以他們必須等待e-3a完成調頭、確信航跡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再調整,才能穩妥的設置參數、發射導彈打出致命一擊。
但是看美國人的行動,他們到底什麽時候會開始調頭飛行?
駕駛內油超出原型mig-29不少、耗油率卻更加驚人的mig-29n,龍雲雙機已經飛離布加斯基地約四百千米,接下來他們的行動就必須時刻注意燃油消耗、否則就無法為返航留出必要的油料;這種掐指細算、等敵人撞槍口的戰鬥經曆,對飛行員來說就是一種難捱的煎熬,好在龍雲的心理素質相當不錯,他一直留意信號截獲係統的數據變化,從中推斷e-3a“望樓”是否已經進入了折返航線。
駕駛雷達隱身戰機,接近到獵物身側伺機而動,同時卻還要注意避免成為附近北約戰機的目標,駕駛mig-29n在陰沉天空中穿行,龍雲能夠感覺到手心在一陣陣的冒汗。
和之前快意長空、痛快淋漓的空戰相比,現在他的行動更像是一名暗夜潛行的刺客,正在窗外探頭窺視,等待最合適的出手機會;不僅如此,座機的存油也在不斷減少,一旦存油告警他們就必須放棄行動返航,雖然後麵還有機會,但這也就說明突襲行動的可行性不高,這對設計局來說可不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所以現在他很想首開紀錄、取得勝利,但是美國人他們會乖乖配合嗎?
仿佛是為了回應龍雲的期待,就在憑空冥想之時,無線電偵測係統的顯示發生了變化,代表s波段輻射信號的亮線在屏幕上的位置發生漂移,和之前偵測的目標方向出現了一些偏差;這時候,雖然還不知道具體的距離數字,龍雲卻馬上就可以斷定,前方天空中的“望樓”已經進入了調頭航線、很快就會轉入逆向飛行。
事不宜遲,機會就是現在了!
察覺敵機準備調頭返航,龍雲馬上著手解算目標距離,這種事,用被動的信號截獲設備來做可一點都不容易,但是現在他準備使用的是r-27ep、一種理論射程達到七十五千米的超視距導彈,目標卻又是一副懵然不知的樣子,所以隻要保證目標在導彈攻擊包線之內,就可以有很可觀的殺傷概率。
深入敵國上空執行刺殺任務,哪怕駕駛雷達隱身的mig-29n也不得不提心吊膽,rwr告警時不時在座艙裏響起,卻一點都沒有幹擾龍雲的判斷。
經過一番粗略估計,現在e-3a應該已經完成調頭、卻還遠遠沒有飛夠滯空時間,那麽接下來這架“望樓”一定是保持航向反向飛行,繼續在戰區一側執勤;三角法定位的目標軌跡也基本確定,敵我距離大概在八十千米,超出r-27ep的尾追射程太多!
是的,目標既然調頭向東,就已經遠遠脫出了r-27ep導彈的攻擊包線,但是卻也同時減弱了雷達對兩架mig-29n的探測能力,因為現在敵我雙方的速度矢量合成結果已經發生變化;確定“獵物”已經調頭,龍雲立即搖擺一下機翼、示意僚機注意自己的動作,兩架一前一後的米格機微微壓坡度側轉,進入到追趕預警機的包抄航線裏。
蒼穹中,引擎推力全開、帶上加力的mig-29n克服大氣阻力加速向前,輔助進氣口正在貪婪的吞吸空氣,兩台rd-33發動機勉力發揮出不利工況下的最大推力,讓淺灰色的隱身戰機逐漸加速到馬赫零點七、同時一路爬升進入追擊航線。
麵對巡航速度一直保持在數百節的e-3a“望樓”,封閉了主進氣道的mig-29n追趕起來並不容易,不過龍雲雙機自然不可能向獵狗追趕兔子那樣一直緊盯目標位置飛行、在空中劃出一道舍近求遠的漸開線航跡,而是提前規劃好一個航跡交匯點,采取四十五度的追擊夾角攆上,保證發射後的r-27ep導彈彈道也基本成一條直線,以獲得盡可能大的尾追射程。
隨著戰機穿透雲層加速向前,大片的連綿陰雲被遠遠甩開,衝出灰蒙蒙天際的米格機逐漸縮短了與目標的距離,座艙裏的龍雲轉眼望去,幾乎就已經發現了天空中的“望樓”輪廓:海拔數千米的無雲晴空之中,頂著黑色雷達盤的波音707機體看上去相當明顯,從“清晰可見”這一條來分析,他就知道自己的概略計算基本靠譜,現在敵機距離已經到了三十千米之內,而且附近天空中也――
果然,預警機的周圍,是不可能什麽護衛也沒有的!
就在兩架灰色漸變迷彩的mig-29n逐漸接近目標之時,透過微微發烏的整體式座艙蓋眺望蒼穹,龍雲馬上發現了白色預警機周圍的幾個黑點,那顯然就是在“望樓”附近擔任警戒任務的北約戰鬥機。(未完待續。。)
關於這一問題,龍雲之前已經計算、測試過很多次,他估計自己和搭檔駕駛的mig-29n被“望樓”發現的最遠距離大概在一百千米,這個距離對攜帶r-27ep發動突襲的米格機來說還是有點遠:如果被預警機發現、還一直向前突進,他們就會在“望樓”的雷達顯示屏上變得非常紮眼。
一旦敵人有所察覺,采取了應對措施,以兩架戰力堪憂的米格機應付蜂擁而至的北約攔截戰機,那就完全沒有一點完成任務的可能。
所以現在呢,置身於隱身戰機視野良好的座艙裏,龍雲要借助無線電偵測係統的數據分析功能完成一道數學題,他需要判斷目標的運動軌跡和飛行狀態,然後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接近並發動導彈偷襲。
按原始的三角測距法,結合克格勃提供的e-3a“望樓”空中巡邏區域,龍雲借助自動化程度有限的偵測係統標定一下目標方位,確定這時候徘徊在土耳其西部領空的美軍預警機距離自己在一百三十千米左右。而且看目標的位置變化趨勢,這架“望樓”正在沿一條東西方向的預定航線飛行,與他們這一組米格機的航向夾角大約是七十度,這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戰術條件。
眾所周知,在開啟多普勒濾波模式完成目標搜索時,雷達對戰機的截獲能力就不僅受目標rcs、同時也受兩者之間相對速度的影響。
理論上講。雷達探測迎頭對飛目標的距離是最遠的。而對保持相同速度矢量飛行的目標探測能力為幾乎為零;這一原則大致也適用於e-3a“望樓”搭載的an/apy-1。(..tw無彈窗廣告)而現在龍雲雙機等於是從預警機前側方接近,這是一種既不吃虧、也不沾光的情況,應該可以允許mig
-29n接近到一百千米之內而不被發現。
但就算是這樣,麵對數十千米開外的“望樓”預警機,難道可以直接發射r-27ep實施攻擊?
龍雲很希望情況是如此,不過現在置身於一體式艙蓋之下、警惕的注視四周天空,他認為到目前為止自己和搭檔的運氣都挺不錯,但是作為一名正常的飛行員、而不是自殺攻擊的神風隊員。他必須盡可能讓偷襲不為人所知,不論目標還是護航機都察覺不到。
要想辦到這一點,他的行動必須謹慎、決策卻需要更果斷,因為現在兩架mig-29n已經脫離了蘇聯gci導引體係,沒有人能替他作出決策;繼續駕駛戰機接近獵物,龍雲保持座機平穩飛行、沒有任何額外的動作,他現在還需要再接近一些,同時等待即將到來的機會。
如果能碰到“預警機調頭”這種情形,雖然在時間和地點上都未必會如己所願、但爭取利用一下也是好的。
要想在戰區上空一直滯空徘徊,e-3a“望樓”就不可能一直保持直線航行。而必須在橫向飛過一段距離後借著往回飛,對此美國空軍有一係列的標準戰術流程。比如簡單的在導航點直接折返就十分常見。
對這些策略有詳盡的了解,龍雲等待的就是這麽一個時機。
就在預警機調頭返航的短短時間裏,“望樓”上的an/apy-1雷達仍然會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卻會因為坐標係變換和pd模式的速度矢量幹擾而基本喪失搜索能力,等到載機恢複平穩飛行狀態後才能恢複。
這麽一點係統失效的時間,在常規作戰中完全不會成為一種漏洞,龍雲也沒指望單純依靠這個間隙去偷襲得手;不過眼下,米格雙機必須耐心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因為發射出去的r-27ep導彈不能頻繁修正彈道,否則射程會大打折扣,所以他們必須等待e-3a完成調頭、確信航跡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再調整,才能穩妥的設置參數、發射導彈打出致命一擊。
但是看美國人的行動,他們到底什麽時候會開始調頭飛行?
駕駛內油超出原型mig-29不少、耗油率卻更加驚人的mig-29n,龍雲雙機已經飛離布加斯基地約四百千米,接下來他們的行動就必須時刻注意燃油消耗、否則就無法為返航留出必要的油料;這種掐指細算、等敵人撞槍口的戰鬥經曆,對飛行員來說就是一種難捱的煎熬,好在龍雲的心理素質相當不錯,他一直留意信號截獲係統的數據變化,從中推斷e-3a“望樓”是否已經進入了折返航線。
駕駛雷達隱身戰機,接近到獵物身側伺機而動,同時卻還要注意避免成為附近北約戰機的目標,駕駛mig-29n在陰沉天空中穿行,龍雲能夠感覺到手心在一陣陣的冒汗。
和之前快意長空、痛快淋漓的空戰相比,現在他的行動更像是一名暗夜潛行的刺客,正在窗外探頭窺視,等待最合適的出手機會;不僅如此,座機的存油也在不斷減少,一旦存油告警他們就必須放棄行動返航,雖然後麵還有機會,但這也就說明突襲行動的可行性不高,這對設計局來說可不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所以現在他很想首開紀錄、取得勝利,但是美國人他們會乖乖配合嗎?
仿佛是為了回應龍雲的期待,就在憑空冥想之時,無線電偵測係統的顯示發生了變化,代表s波段輻射信號的亮線在屏幕上的位置發生漂移,和之前偵測的目標方向出現了一些偏差;這時候,雖然還不知道具體的距離數字,龍雲卻馬上就可以斷定,前方天空中的“望樓”已經進入了調頭航線、很快就會轉入逆向飛行。
事不宜遲,機會就是現在了!
察覺敵機準備調頭返航,龍雲馬上著手解算目標距離,這種事,用被動的信號截獲設備來做可一點都不容易,但是現在他準備使用的是r-27ep、一種理論射程達到七十五千米的超視距導彈,目標卻又是一副懵然不知的樣子,所以隻要保證目標在導彈攻擊包線之內,就可以有很可觀的殺傷概率。
深入敵國上空執行刺殺任務,哪怕駕駛雷達隱身的mig-29n也不得不提心吊膽,rwr告警時不時在座艙裏響起,卻一點都沒有幹擾龍雲的判斷。
經過一番粗略估計,現在e-3a應該已經完成調頭、卻還遠遠沒有飛夠滯空時間,那麽接下來這架“望樓”一定是保持航向反向飛行,繼續在戰區一側執勤;三角法定位的目標軌跡也基本確定,敵我距離大概在八十千米,超出r-27ep的尾追射程太多!
是的,目標既然調頭向東,就已經遠遠脫出了r-27ep導彈的攻擊包線,但是卻也同時減弱了雷達對兩架mig-29n的探測能力,因為現在敵我雙方的速度矢量合成結果已經發生變化;確定“獵物”已經調頭,龍雲立即搖擺一下機翼、示意僚機注意自己的動作,兩架一前一後的米格機微微壓坡度側轉,進入到追趕預警機的包抄航線裏。
蒼穹中,引擎推力全開、帶上加力的mig-29n克服大氣阻力加速向前,輔助進氣口正在貪婪的吞吸空氣,兩台rd-33發動機勉力發揮出不利工況下的最大推力,讓淺灰色的隱身戰機逐漸加速到馬赫零點七、同時一路爬升進入追擊航線。
麵對巡航速度一直保持在數百節的e-3a“望樓”,封閉了主進氣道的mig-29n追趕起來並不容易,不過龍雲雙機自然不可能向獵狗追趕兔子那樣一直緊盯目標位置飛行、在空中劃出一道舍近求遠的漸開線航跡,而是提前規劃好一個航跡交匯點,采取四十五度的追擊夾角攆上,保證發射後的r-27ep導彈彈道也基本成一條直線,以獲得盡可能大的尾追射程。
隨著戰機穿透雲層加速向前,大片的連綿陰雲被遠遠甩開,衝出灰蒙蒙天際的米格機逐漸縮短了與目標的距離,座艙裏的龍雲轉眼望去,幾乎就已經發現了天空中的“望樓”輪廓:海拔數千米的無雲晴空之中,頂著黑色雷達盤的波音707機體看上去相當明顯,從“清晰可見”這一條來分析,他就知道自己的概略計算基本靠譜,現在敵機距離已經到了三十千米之內,而且附近天空中也――
果然,預警機的周圍,是不可能什麽護衛也沒有的!
就在兩架灰色漸變迷彩的mig-29n逐漸接近目標之時,透過微微發烏的整體式座艙蓋眺望蒼穹,龍雲馬上發現了白色預警機周圍的幾個黑點,那顯然就是在“望樓”附近擔任警戒任務的北約戰鬥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