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這句話以後,賈詡頓時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華宇,很容易的就能發現,賈詡嘴角不停的抽動,很明顯是忍的很辛苦。


    看著賈詡的模樣,華宇狠不得抽自己兩嘴巴,他媽的,不會說話就別說話啊,吃飯吃飯,吃個屁飯啊,少吃一頓又不會死,現在好了,讓人當笑話看了……


    喬玄聽到華宇的話,也從思考中醒悟了過來,略帶笑意的看著華宇。


    想不到這華威國竟還有此赤子之心,想來其心性自是不差。


    雖然覺得華宇的話很好笑,但是喬玄依舊沒有忘記,自己來這裏的目的,自己來這裏是為了考究華宇,看看華宇是不是一個可造之才。


    “威國啊,今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者數不勝數。今天下如此之情景,吾如何能飯矣。”


    喬玄的一番話,瞬間就將剛才還有些戲劇化的場景,變得有些沉重了。


    華宇不複適才尷尬的模樣,麵色變得十分之沉重,賈詡適才的笑容也凝固在了臉上,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是啊,現如今黃巾叛軍四起,雖然打著為民請願,推翻朝廷的名號,但是這些所為的義軍所作的事,卻和山賊、土匪沒有兩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燒殺搶掠無所不做,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忘記了自己當時所打出的口號。


    這群所謂的義軍,已經成為了,一群為了一己私利的土匪。


    正如喬玄所說,如今天下,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易子而食者數不勝數。


    如果是一般人說出這樣的話,華宇隻會當做他是在感慨,在感慨如今天下的局勢,並不會多想。


    可是說出這話的是喬玄,而且以現在的場景,喬玄說出這樣的話,華宇不得不考慮喬玄的深意。


    剛才是在考自己的心性,現在呢?難道現在是再考自己天下大勢?又或者說,想看看自己心中的想法?


    經過再三的思考以後,華宇才說出了自己認為比較中肯,而且又附和心中想法的答案。


    “今天下大亂,皆因帝王之無道而所致。昔日秦始皇嬴政,因寵幸宦官趙高,使得趙高得勢,而秦二世胡亥上位之後,趙高更是借指鹿為馬,獨攬朝政大權,使得秦朝敗亡。今陛下親近宦室,使得十常侍把持朝政,百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方才導致今天下大亂。先秦前車之鑒曆曆在目,若不斬殺十常侍,吾大漢朝四百年之基業危矣。”


    聽到華宇所說的話,喬玄震驚無比,華宇所說的話比之曹操所說的話,更加的尖銳,直接謾罵當今皇上,要知道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一旦傳了出去,華宇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雖然華宇的話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喬玄卻不得不承認,華宇所說的話句句在理。


    當今天下變成了這副模樣,確實都是因為帝王之過,雖說是十常侍把持朝政,忠臣敢怒而不敢言,使得奸臣當道,朋比為奸,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才會致使天下大亂。


    但是,後宮不得幹政,這可是從西漢孝武大帝時期,就已經定下來的規矩,若不是皇上寵幸宦室,十常侍怎麽敢有膽量把持朝政大權?


    而歸根結底,如今天下大亂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個坐在皇位之上,掌管生死大權的漢靈帝。


    喬玄雖然明白華宇所說,並沒有錯,但是華宇就這麽大肆的指責皇上,卻讓喬玄覺得,華宇並不是一個忠於漢朝的人,反而對朝廷有著一些憤恨,於是便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威國意欲何為?”


    喬玄皺起的眉頭,賈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華宇所說的話都沒有錯,可是,錯就錯在華宇沒有看清站在他麵前的人。


    站在華宇麵前的這個人是喬玄,喬玄不僅隻是海內大儒,更是曾經官至太尉的漢朝忠臣。


    當著喬玄的麵,華宇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輕則被喬玄所厭惡,華宇從此於士人無緣,重則被抄家滅族,死無葬身之地。


    賈詡不禁在心中埋怨華宇,說話也不注意人物和場合。


    華宇既然能夠說出這番話,心裏自然是有底的,喬玄既然能夠問出,關乎天下安危的問題,心裏自然能夠想到自己會怎麽回答,而看到喬玄皺眉,但是卻沒有露出不悅之色,反而問自己意欲何為,華宇就明白,自己的答案讓喬玄很滿意。


    “領精兵百萬,陳兵洛陽城下,清君側,揚大漢國威,若成,威國死而無憾,若敗,威國問心無愧。”


    華宇的一席話,雖然隻有短短的數十字,卻讓賈詡、喬玄聽得熱血沸騰。


    兩人似乎看到了,看到了華宇騎著高頭大馬,身穿鎧甲,手持方天畫戟,帶領著百萬大軍,陳兵於洛陽城下。


    “華威國鬥膽為民請命,請陛下下令斬殺十常侍,清君側。”


    隨著華宇的聲音,百萬大軍發出了連天巨吼。


    “請陛下下令,斬殺十常侍,清君側。”


    “請陛下下令,斬殺十常侍,清君側。”


    “請陛下下令,斬殺十常侍,清君側。”


    聽到華宇所說的話,雖然讓喬玄熱血沸騰,但是喬玄卻高興不起來。


    陳兵都城,威逼天子,這是意圖謀反啊,難道說華宇想要謀反不成?


    喬玄既然欣賞華宇,自然也會讓人調查華宇,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會欣賞一個不相識的人。


    “華宇,字威國,不知何方人士,三年前,以一顆深海夜明珠典當於李家,換得一處莊園,大肆釀造美酒,其手下有二人,一人名曰徐文,字博文,另一人名喚華安,字伯虎,此二人,一人主內一人主外,為汝謀得無數錢財,兩年前,天下流民四起之際,汝大開糧倉,授惠於民,收得流民數十萬,建立禁城,招青壯組建軍隊,於河間張儁乂、常山趙子龍、太行高仲義、馬邑張文遠結義於杏林之內,時常令其幾人率軍剿匪,百姓感恩戴德,聲名鵲起。卻不知為何,自一年前起,行韜光養晦之舉,虛則深入簡出,不問世事,實則曆練兵馬,廣布眼線,雖居深室,亦知天下之事。不知為何,汝於光和六年除夕之際,一改過往潛龍之風,行閱兵之舉,讓世人為之側目。二月,黃巾叛亂,汝領軍平叛,一日之內取得河間一郡之地,加封為河間太守,而後,又得渤海,如今再得涿郡。汝意欲何為也?”


    言出必行,既然說過凹凸票過百就送一章,自然不會食言。


    多謝各位的支持,軒翰也隻能多送一章,感謝各位的支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傲世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翰並收藏三國之傲世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