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宦官把持朝政,讓劉宏在宮中的所有事物全部受到了限製,卻也讓劉宏在朝堂之上有了發言權。


    幾經波折以後,袁隗、袁逢兩兄弟出現在劉宏的視野之中。


    製衡,這是帝王之道,同樣也是集權的一種手段。


    袁隗、袁逢的出現,讓劉宏升起了獨攬朝政的念想。


    於是乎,劉宏開始拚命的打壓宦官扶持士人,想讓袁隗、袁逢兩人率領士人打壓宦官,從而讓自己取得朝政的主導權。


    有了劉宏的支持,士人很快就在朝堂上占據了有利的位置,起到了打壓宦官的目的。


    可是,好景不長,士人雖然打壓了宦官,卻並沒有讓劉宏集權成功,反而讓士人占據了朝堂。


    宦官把持朝政讓劉宏可以有發言權,可是士人把持朝政,卻讓劉宏隻能聽從他們的意見。


    權利的分失,讓劉宏才真正的感覺到了畏懼。


    無奈之下的劉宏,隻能將希望放在皇後何氏的哥哥,何進的身上。


    另一邊,何進再次發動黨錮之禁,企圖壓製士人。


    久而久之,大漢朝在一次又一次的權利分裂之中,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不甘心的劉宏,隻能再次借助外力企圖集權。


    於是乎,便有了華宇,有了如今的虎賁營。


    可是,在諸多次利益爭紛中,讓劉宏對各方勢力都不放心,對華宇也心存芥蒂,所以才會派趙融輔助華宇,一同建立虎賁軍。


    就是因為知道這些事,所以趙融才覺得劉宏可怕。


    一個世人都認為荒淫無道的君王,居然會有如此的心機,不得不讓人害怕。


    就算是長期陪伴在劉宏身邊的趙融,每當看見劉宏時,都覺得有一些不自然。


    對於華宇,趙融自認還是有些了解,知道華宇心有大誌,就算是身處於洛陽之中,也沒有表明要站在那一方。


    表麵上,華宇是迎合著士族派,實際上,華宇從來就沒有正確的表明過態度,最多也就是和士族派***壓宦官。


    就算是這樣,華宇也從來沒有站在士族派這一方,而是選擇明哲保身。


    他既不得罪任何一方,又不對任何一方靠近,就是這種曖昧的態度,這讓各大勢力都認為,自己有機會拉攏,卻又在別人拉攏之時,一而再再而三的與之擦肩而過。


    然而,在趙融看來,就是這種存乎於各大勢力之中,從中為自己牟利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回陛下,臣以為,華威國此人可用之,卻不可重用,華威國心有大誌,若用於征戰四方,可堪大用,若留於身側,恐其心存芥蒂,他日必成大患。”


    聽完趙融的話,劉宏陷入了沉思。


    劉宏何嚐不知道華宇的能耐?又何嚐不明白華宇最適合做什麽?


    可是,劉宏需要華宇留在洛陽,需要華宇手中的虎賁營來震懾何進。


    如果,有朝一日劉辯登基,何進必定大權在握,一旦外戚掌權,難保何進不會謀反啊。


    王莽之亂就是最好的例子,劉宏不得不防啊。


    這大漢朝乃是劉氏的天下,是高祖皇帝辛辛苦苦打拚下來的天下,自己不能讓他落到了何進手中啊。


    可聽完趙融的話,劉宏又覺得華宇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如果留在身邊,隻怕會出大事吖。


    最後,劉宏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猛然的抬起了頭,麵露嚴肅之色。


    “子孝,汝以為,張文遠此人如何?”


    張文遠?張遼?這有他什麽事呀?


    難道說……


    嘶……


    難怪說伴君如伴虎啊,這劉宏果然不是個匹夫吖,竟然想到這個辦法。


    “回陛下,張文遠雖年紀不大,一身本領卻勝於臣,文韜武略更是不凡,且華威國與張文遠情同手足,可堪重用。”


    聽到趙融如此的推崇張遼,劉宏開心的笑了笑,隨即便寫下了兩道聖旨,將其中一封交給了趙融,並囑咐道。


    “子孝,此書由汝攜帶,待華威國擊敗叛軍以後,在行取出。”


    趙融恭敬的由劉宏手中接過了聖旨。


    “諾。”


    待趙融將聖旨收入懷中以後,劉宏將第二道聖旨交給了趙融。


    “此書,於虎賁營中宣讀,切記,必得張文遠到臨,方可取出。”


    趙融接過聖旨以後,便告別了劉宏,向著虎賁營趕去。


    待趙融趕到虎賁營的時候,華宇正好騎著烏騅馬,站在一座馬車旁。


    在馬車的後麵,就是已經列隊待發的虎賁營,為首之人正是騎著汗血寶馬,身穿血紅鎧甲手持火鳳開天戟的張遼,張文遠。


    看著張遼的模樣,趙融不禁點了點頭,好一個少年將軍。


    “陛下聖旨,虎賁中郎將華宇,華威國,虎賁侍郎張遼,張文遠接旨。”


    華宇聽趙融說,要自己和張遼一起接旨,頓時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自己即將開拔,劉宏給自己聖旨還說得過去,可是,為什麽要張遼接旨呢?


    就在華宇疑惑的時候,趙融已經由袖中取出了一卷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青州叛亂需動刀兵,特封虎賁中郎將華威國為征東大將軍,率領虎賁營至青州平叛,但,虎賁營乃吾大漢精銳之師,護衛吾大漢天子之都城,其職甚重,不可棄置,特封虎賁侍郎張遼,張文遠為虎賁中郎將,留於洛陽,再建虎賁營,欽此。”


    華宇麵色鐵青的接過了聖旨,對著洛陽方向道了一句,“謝陛下恩典”以後,便對著趙融說道。


    “趙將軍,吾即將開拔,還望趙將軍允許吾與賢弟道別一番。”


    說完以後,也不理會趙融同不同意,就將張遼拉到了一旁。


    兩人經過一番道別以後,華宇便帶著虎賁營,向著青州方向而去。


    就在華宇率軍離開洛陽以後,張遼第一時間趕到了醉仙閣,找到了華安。


    醉仙閣的後花園之內,張遼將手伸入懷中,取出一塊華宇交給自己的信箭,舉到華安眼前。


    “華伯虎聽令。”


    信箭的一瞬間,華安就筆直的跪了下去。


    “華安,華伯虎見過主人。”


    今天是元旦,多更一章,祝大家元旦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傲世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翰並收藏三國之傲世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