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0區,作為中央赤軍的後勤部曱長,穆成自5450區建立後便一直留在此地,除了擴大會議外,基本沒有外出。
當他第一次來到5450區時,穆成被山穀中堆積如山的物資震驚了許多,心想這裏這麽多物資,怎麽不見白匪軍的守衛部隊。見到作為守衛部隊的幹部團團長程誌耿,他才知道這些物資可不是白匪軍留在這裏的,而是海外組織給中央的援助。
在程誌耿的引見下,他見到了自稱海外組織聯絡員的李克己,這才發現李克己不就是楊易農抓到的特務嘛,記得楊易農後來又說是什麽土財主。
帶著一團團疑惑,穆成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各部隊提供物資保障,中途從李克己那裏得到一套關於後勤管理的書籍,看過之後對他很是啟發。
隨後的擴大會議中,穆成才知道李克己來自未來,震驚之餘,心中一個個疑團也逐漸解開。
對於5450區的龐大物資,穆成曾在李克己那裏得到過數據清單,僅僅是紙麵上的內容便讓他這個後勤部曱長幸福不已,有了這些東西,中央赤軍不僅能恢複戰鬥力,還能繼續擴大力量。
身為後勤部曱長,穆成不僅要清楚了解物資的種類及數量,具體質量也要把關。一樣一樣試用下來,內心深處很是震撼不已,許多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和目前的科技,使得他不斷讚歎海外組織力量的強大,不過卻生出更多疑惑,擴大會議知道李克己的身份後才釋然。
知道李克己來自未來,5450區內的新式裝備便有了合理的解釋,盡管他根本不敢想象穿越時空,但還是為李克己的無私奉獻感到由衷的感激。
中央赤軍陸陸續續換裝結束,穆成除了保障接下來的糧食彈曱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建設5450區,使得它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軍事堡壘,以及迅速打通5450區到武旗鎮的公路。
為此,擴大會議結束後,李克己為他提供了大量的鋼筋水泥等建材,不過實際的建設工程就需要他直接負責了。
赤軍中大部分都是苦出身,除了農活外,還能幹點泥水匠,力氣活自然不在話下。但要建設軍事堡壘及現代公路,不是有力氣就行的,這之前需要專業的勘察設計,目前的赤軍內部幾乎沒人懂這些。雖是如此,中央的要求卻是不懂也要上,最起碼要把路鋪好,提高運輸效率。
李克己不懂這方麵的知識,便隻能提供穆成相關的建築書籍,希望他能一邊學習一邊建設,即使浪費建築材料也沒事,現在的中央赤軍有充足的學費可以交,隻要別出人身事故就行。
擴大會議之後,穆成連夜趕回了5450區,並研究了半晚的公路建設及基地建設。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人一起學習基本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調製鋼筋混泥土,忙活了一個早上隻是鋪了一小塊水泥地,便見到李克己開著一輛卡車過來。
從卡車上下來,性格開朗的程誌耿便笑道:“行啊老穆,這麽快就搞出一塊水泥平地了,我那赤軍學校還什麽都沒有呢。”
“你老程就別寒磣我了,好多工具我們都還不會使呢,現在就會用碎石和水泥一起拌成混凝土。”穆成搖了搖投,然後對另一邊的李克己說,“小李啊,我看你還是先到我們後勤部來,教會我們這些土哈哈使用基本工具,怎麽說你也掛著後勤顧問的職位。”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李克己嗬嗬笑道,“穆部曱長有求,我自然全力相助,盡管我也沒有摸過這些建築工具。不過在此之前,我得先給赤軍學校送去教材及教學用具,完事之後就過來幫穆部曱長。”
“那就說定了。”
告別山穀外的穆成,李克己帶著程誌耿及一幹赤軍學校學員就往山穀內行去,沿途原幹部團一營組成的保衛部隊層層疊疊設置了四重防線,雖談不上固若金湯,但目前已經足夠防守任何來犯之敵。
5450區設立之後,除了最初的換裝及物資搬運外,穀內一般情況不會駐留部隊,主要原因便是避免戰士們看到大量物資憑空出現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等到以後建立大型倉庫後,才會陸續安排政審合格的戰士作為內衛。
李克己在過來之前已經把所需的教材及相關教學用具傳送到5450區的內穀之內,此時帶著程誌耿等人直接就去搬運。
跟著程誌耿過來的赤軍學校學員都是原幹部團戰士,親身參與了5450區的平整工作,見到山穀內的眾多物資早已習慣,因此並未如其他部隊的戰士那樣大驚小怪,隻是緊跟李克己的步伐往內穀行去。
進得內穀,李克己便指揮眾學員推來小推車,把他之前傳送過來的教材及相關教學用具裝上運送至穀外。
在李克己的指揮下,程誌耿也跟著學員們搬運,在搬運完大部分書籍之後,又見李克己扛出來幾塊小黑板,他一邊幫忙一邊笑道:“小李你想得真周到,原本我隻想要一些教材而已,你卻連黑板都給我們準備好了。咦……這黑板是什麽材料做的,和我以前用過的大不相同。”
“這是由高分子合金顆粒與環氧樹脂經一次性壓製成型的新型材料複合板,相比傳統黑板,它書寫流暢、字跡清晰,永久性不打滑、不反光,擦後無殘留,可視效果極佳,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對於求知欲極強的大同黨人,李克己這段時間來可算是見識了,因此當程誌耿提出問題時,他便翻出一張說明書一邊看一邊說。
“這麽厲害?”雖然程誌耿一點也聽不懂,但還是讚歎道,“你們也真是奢侈,一個黑板而已,也搞得如此花花。”
“追求美好生活本就是人之常情,能夠每天好吃好喝穿漂亮的衣服,沒人願意每天吃糠喝稀穿破爛布條。”李克己先是感慨了一句,然後語氣突然轉變道,“不過美好生活若是建立在絕大部分人的貧苦上,這種美好生活也隻是徒有其表而已,理應被貧苦大眾徹底粉碎。真正的美好生活應該是共同富裕,是和平環境下公平公正的追求,而不是依靠剝削其他人而得到了美好生活。”
“小李說得不錯,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但這種追求不能建立在剝削他人的基層上,這一點正式我們大同黨人的宗旨之一。”聽李克己說完,程誌耿忍不住讚同道。
聽到程誌耿的讚揚,李克己嗬嗬笑道:“雖然我沒有入曱黨,但我好歹也接受過係統的馬哲教育,盡管當年在學校學得並不怎麽樣。”
“嗬嗬,聽你說的這麽多東西,真想看看你們的教科書,我那個失散的孩子現在也到讀書的年紀了吧。”原本聊得很開心,程誌耿不知為何竟然想起了留在滬海的兒子,也不知現在是否安好。
看到程誌耿臉上的憂傷,李克己雖然還沒有當父親,但也理解程誌耿的心情,赤軍之中如他一般與親人失散,卻依然堅持著革命理想不動搖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失去了妻子兒女,如主曱席李勝石與副主曱席武豪他們。
老一輩革命領導人的情操是最讓人敬佩的,李克己從小曱便十分向往,此時見到程誌耿思戀兒子,他忍不住安慰道:“老程放心,小知非吉人自有天相,也許他在滬海受了不少苦,但遲早會回到你的身邊。據我所知,小知非會在抗戰勝利後回到你的身邊,因此你不必為他擔心,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小知非從白區轉移過來。”
程誌耿原本隻是一時想念兒子,卻沒想到會在李克己那裏得到這樣大的好消息,高興得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隨即又很快擦幹,感激地對李克己說:“謝謝你小李,謝謝你把知非的未來告訴我,這樣我也就放心多了。”
見程誌耿喜極而泣,李克己高興之餘,不禁想曆史上多少先輩的子女流落在外,有的雖然後來被找到,但也有不少不知所蹤,犧牲的也有不少。如今因為自己的到來,中央赤軍的曆史必將產生巨大變化,那麽這些孩子的命運也應該盡力改變。於是他忍不住對程誌耿說:“老程,你說等西北蘇區穩定下來後,我想辦法把小知非以及其他幹部流落在外的子女接過來怎麽樣?”
程誌耿還處於得知兒子平安後的欣喜之中,沒想到李克己的思維那麽跳躍,有些疑問地問道:“小李你是說你有辦法把小知非他們從白區接出來?”
“隻要有確切的情報,要把小知非他們接出白區並不難。”李克己點頭說道,“我們可以用小股部隊把人救出,再用直升機送回來便行。”
“直升機?”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當他第一次來到5450區時,穆成被山穀中堆積如山的物資震驚了許多,心想這裏這麽多物資,怎麽不見白匪軍的守衛部隊。見到作為守衛部隊的幹部團團長程誌耿,他才知道這些物資可不是白匪軍留在這裏的,而是海外組織給中央的援助。
在程誌耿的引見下,他見到了自稱海外組織聯絡員的李克己,這才發現李克己不就是楊易農抓到的特務嘛,記得楊易農後來又說是什麽土財主。
帶著一團團疑惑,穆成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各部隊提供物資保障,中途從李克己那裏得到一套關於後勤管理的書籍,看過之後對他很是啟發。
隨後的擴大會議中,穆成才知道李克己來自未來,震驚之餘,心中一個個疑團也逐漸解開。
對於5450區的龐大物資,穆成曾在李克己那裏得到過數據清單,僅僅是紙麵上的內容便讓他這個後勤部曱長幸福不已,有了這些東西,中央赤軍不僅能恢複戰鬥力,還能繼續擴大力量。
身為後勤部曱長,穆成不僅要清楚了解物資的種類及數量,具體質量也要把關。一樣一樣試用下來,內心深處很是震撼不已,許多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和目前的科技,使得他不斷讚歎海外組織力量的強大,不過卻生出更多疑惑,擴大會議知道李克己的身份後才釋然。
知道李克己來自未來,5450區內的新式裝備便有了合理的解釋,盡管他根本不敢想象穿越時空,但還是為李克己的無私奉獻感到由衷的感激。
中央赤軍陸陸續續換裝結束,穆成除了保障接下來的糧食彈曱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建設5450區,使得它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軍事堡壘,以及迅速打通5450區到武旗鎮的公路。
為此,擴大會議結束後,李克己為他提供了大量的鋼筋水泥等建材,不過實際的建設工程就需要他直接負責了。
赤軍中大部分都是苦出身,除了農活外,還能幹點泥水匠,力氣活自然不在話下。但要建設軍事堡壘及現代公路,不是有力氣就行的,這之前需要專業的勘察設計,目前的赤軍內部幾乎沒人懂這些。雖是如此,中央的要求卻是不懂也要上,最起碼要把路鋪好,提高運輸效率。
李克己不懂這方麵的知識,便隻能提供穆成相關的建築書籍,希望他能一邊學習一邊建設,即使浪費建築材料也沒事,現在的中央赤軍有充足的學費可以交,隻要別出人身事故就行。
擴大會議之後,穆成連夜趕回了5450區,並研究了半晚的公路建設及基地建設。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人一起學習基本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調製鋼筋混泥土,忙活了一個早上隻是鋪了一小塊水泥地,便見到李克己開著一輛卡車過來。
從卡車上下來,性格開朗的程誌耿便笑道:“行啊老穆,這麽快就搞出一塊水泥平地了,我那赤軍學校還什麽都沒有呢。”
“你老程就別寒磣我了,好多工具我們都還不會使呢,現在就會用碎石和水泥一起拌成混凝土。”穆成搖了搖投,然後對另一邊的李克己說,“小李啊,我看你還是先到我們後勤部來,教會我們這些土哈哈使用基本工具,怎麽說你也掛著後勤顧問的職位。”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李克己嗬嗬笑道,“穆部曱長有求,我自然全力相助,盡管我也沒有摸過這些建築工具。不過在此之前,我得先給赤軍學校送去教材及教學用具,完事之後就過來幫穆部曱長。”
“那就說定了。”
告別山穀外的穆成,李克己帶著程誌耿及一幹赤軍學校學員就往山穀內行去,沿途原幹部團一營組成的保衛部隊層層疊疊設置了四重防線,雖談不上固若金湯,但目前已經足夠防守任何來犯之敵。
5450區設立之後,除了最初的換裝及物資搬運外,穀內一般情況不會駐留部隊,主要原因便是避免戰士們看到大量物資憑空出現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等到以後建立大型倉庫後,才會陸續安排政審合格的戰士作為內衛。
李克己在過來之前已經把所需的教材及相關教學用具傳送到5450區的內穀之內,此時帶著程誌耿等人直接就去搬運。
跟著程誌耿過來的赤軍學校學員都是原幹部團戰士,親身參與了5450區的平整工作,見到山穀內的眾多物資早已習慣,因此並未如其他部隊的戰士那樣大驚小怪,隻是緊跟李克己的步伐往內穀行去。
進得內穀,李克己便指揮眾學員推來小推車,把他之前傳送過來的教材及相關教學用具裝上運送至穀外。
在李克己的指揮下,程誌耿也跟著學員們搬運,在搬運完大部分書籍之後,又見李克己扛出來幾塊小黑板,他一邊幫忙一邊笑道:“小李你想得真周到,原本我隻想要一些教材而已,你卻連黑板都給我們準備好了。咦……這黑板是什麽材料做的,和我以前用過的大不相同。”
“這是由高分子合金顆粒與環氧樹脂經一次性壓製成型的新型材料複合板,相比傳統黑板,它書寫流暢、字跡清晰,永久性不打滑、不反光,擦後無殘留,可視效果極佳,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對於求知欲極強的大同黨人,李克己這段時間來可算是見識了,因此當程誌耿提出問題時,他便翻出一張說明書一邊看一邊說。
“這麽厲害?”雖然程誌耿一點也聽不懂,但還是讚歎道,“你們也真是奢侈,一個黑板而已,也搞得如此花花。”
“追求美好生活本就是人之常情,能夠每天好吃好喝穿漂亮的衣服,沒人願意每天吃糠喝稀穿破爛布條。”李克己先是感慨了一句,然後語氣突然轉變道,“不過美好生活若是建立在絕大部分人的貧苦上,這種美好生活也隻是徒有其表而已,理應被貧苦大眾徹底粉碎。真正的美好生活應該是共同富裕,是和平環境下公平公正的追求,而不是依靠剝削其他人而得到了美好生活。”
“小李說得不錯,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但這種追求不能建立在剝削他人的基層上,這一點正式我們大同黨人的宗旨之一。”聽李克己說完,程誌耿忍不住讚同道。
聽到程誌耿的讚揚,李克己嗬嗬笑道:“雖然我沒有入曱黨,但我好歹也接受過係統的馬哲教育,盡管當年在學校學得並不怎麽樣。”
“嗬嗬,聽你說的這麽多東西,真想看看你們的教科書,我那個失散的孩子現在也到讀書的年紀了吧。”原本聊得很開心,程誌耿不知為何竟然想起了留在滬海的兒子,也不知現在是否安好。
看到程誌耿臉上的憂傷,李克己雖然還沒有當父親,但也理解程誌耿的心情,赤軍之中如他一般與親人失散,卻依然堅持著革命理想不動搖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失去了妻子兒女,如主曱席李勝石與副主曱席武豪他們。
老一輩革命領導人的情操是最讓人敬佩的,李克己從小曱便十分向往,此時見到程誌耿思戀兒子,他忍不住安慰道:“老程放心,小知非吉人自有天相,也許他在滬海受了不少苦,但遲早會回到你的身邊。據我所知,小知非會在抗戰勝利後回到你的身邊,因此你不必為他擔心,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小知非從白區轉移過來。”
程誌耿原本隻是一時想念兒子,卻沒想到會在李克己那裏得到這樣大的好消息,高興得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隨即又很快擦幹,感激地對李克己說:“謝謝你小李,謝謝你把知非的未來告訴我,這樣我也就放心多了。”
見程誌耿喜極而泣,李克己高興之餘,不禁想曆史上多少先輩的子女流落在外,有的雖然後來被找到,但也有不少不知所蹤,犧牲的也有不少。如今因為自己的到來,中央赤軍的曆史必將產生巨大變化,那麽這些孩子的命運也應該盡力改變。於是他忍不住對程誌耿說:“老程,你說等西北蘇區穩定下來後,我想辦法把小知非以及其他幹部流落在外的子女接過來怎麽樣?”
程誌耿還處於得知兒子平安後的欣喜之中,沒想到李克己的思維那麽跳躍,有些疑問地問道:“小李你是說你有辦法把小知非他們從白區接出來?”
“隻要有確切的情報,要把小知非他們接出白區並不難。”李克己點頭說道,“我們可以用小股部隊把人救出,再用直升機送回來便行。”
“直升機?”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