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直升機便是能垂直升降的飛機,與現在的飛機有著顯著不同,有機會的話給弄個模型給你看看。”李克己嗬嗬笑道,“相對於普通飛機,直升機在起降場所上沒有多少要求,隻需要一小塊平地就行,這使得它的適應性高於普通飛機,不過在具體參數上則明顯處於劣勢。但這隻是相較於同時代的飛機而言,若是和現在的螺旋槳飛機相比,螺旋槳飛機就遠遠落後了。若非如此,我怎麽可能有信心從白區把人接回來。”


    程誌耿雖然還是搞不清楚直升機是什麽樣子,但也明白了李克己的打算,相對而言,空運確實要比地麵穿過一道道白區封曱鎖要方便快捷許多,想到這,他不禁笑道:“你小子當時就是想用這個法子去贛西接二牛的父母?”


    “瘋狂是瘋狂了點,但也不失為一個法子,以現在人民黨的空軍而言,天空可以算是完全沒有任何防備。”李克己尷尬地笑了笑,自己的想法總是難免有些幼稚,也不知道大同黨會不會同意。


    “你的想法不錯,不過現在還是先把中心工作做好,其他事情盡量往後排,找機會請示中央再看看。”程誌耿雖然思念兒子,原則上的問題卻始終堅守如一,而且他也不太讚成李克己如此冒失的辦法,隻有見到直升機,了解具體效果以及嚴密的戰術安排,他才會考慮實施的可能性。


    由於李克己準備的教學用具太多,一輛重卡裝不完,剩下的大部分物資都委托穆成這個後勤部曱長派人幫忙運送。


    穆成見他們搬運的東西如此多,一邊安排人幫忙一邊忍不住問道:“我說程大校長,你們不是來搬運教材書籍的嘛,怎麽多出了這麽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這個就要問我們的小李同誌了,這裏麵除了書籍筆紙外,我就認識黑板和粉筆。”程誌耿放下手中抱著的一箱粉筆,作無賴狀說道。


    一旁的李克己把扛在肩上的數塊黑板裝上卡車後才說:“其實也沒什麽,我就是想這學習光是理論沒有多大用,不能運用到實際中來,這讀呆曱子嘛,於是我給赤軍學校添加了大量的實驗道具。除此之外,我還想給學校建幾個障礙訓練場,提前讓學員們感受一下係統的戰術訓練。”


    穆成其實也隻是好奇,對於李克己帶來的許多東西,他幾乎都要重新學習,雖是憑空多了許多工作,但卻樂此不疲。嘮叨兩句,便暫時放下手中鋼筋混凝土的研究,指揮分派手下先給赤軍學校運送物資。


    將卡車塞滿,李克己和程誌耿把餘下的事情都拜托穆成後,二人便駕著卡車趕回武旗鎮。


    看著揚長而去的卡車,穆成不禁感慨後勤部什麽時候組建一個汽車團就好了,以前沒車的時候不覺得,現在有車後便感覺人力運輸在效率上遠遠落後。


    對於他的想法,李克己也在擴大會議上建議過,隻是赤軍中大部分是文盲,最多也就上過夜校掃盲班,多少有點文化的都是基層幹部,要把這些人劃拉來做駕駛員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為此,會上決定暫時還是以人力和畜力為主,等到西北蘇區穩定下來,部分道路得到改善後再全軍挑選人員培養汽車駕駛員。


    離開5450區後一路奔馳,沒有交通規則的束縛讓李克己開車越加大膽,隻不過旁邊坐著未來的共和國大將,使得他刻意壓製了速度。


    回到五旗鎮,程誌耿很快便招來赤軍學校的學員過來搬運教材,來到劃歸赤軍學校的一處廢宅後,教材及筆紙都被集中堆放在一間空曠的房子內,剩下的便是教室的安排。


    由於學校是用廢棄的民房改建,根本沒有足夠容納學員的房間改建為教室,因此教室采用的是露天教室,幾塊黑板架子支起,再一人發放一張折疊式小椅子,學校便算建好了。


    看著雖然簡樸,學員們卻感覺已經足夠,自從長征開始後,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停下來學習了,想想多少朝夕相伴的同學永遠地留在了長征的路上,很多人忍不住流露出悲傷和感懷。


    露天教室建好,李克己隨即又讓人把為學校單獨準備的一套柴油發電機搬過來,選在一處角落後開始安裝。


    由於這些東西隻有他一人懂,組裝調試工作便隻有他一個人來進行,經過第一次的練手後,第二次的組裝調試比昨天晚上快了許多,不過有時候他也不得不停下來重新翻看說明書,有些東西並不是一兩次便能完全記住的。


    李克己安裝柴油發電機組的同時,程誌耿也命人把教材都搬出來,雖說很多書籍都沒有見過,但李克己很是細心地給他們做了仔細的分類,程誌耿隻需要按照分類一一發放便行。


    赤軍學校作為中央赤軍軍事指揮員、政工幹部、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為了這次重建,李克己把近代以來重要的軍事著作及新中國成立後總結歸納的軍事教材都搬了出來,幾乎每個學員都領到了堆積如山的教材。


    除此之外,小學至初中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也是人手一套,幾乎要將每個學員麵前堆滿,看得發放過程中的程誌耿咋舌不已,心想這小子也是心急,恨不得把所有知識一下全灌入學員們的腦子中。


    翻看著李克己提供的各類書籍,程誌耿很是喜歡,尤其是小學課本中的漢語拚音,這對教育普及將會有非常大的作用。更讓他歡喜的是一本叫做《新華字典》的字典,對於識字掃盲將會是最大的工具,普通人隻要學會了漢語拚音,端著一本《新華字典》便能自學許多生字。


    不斷翻看這李克己提供的中小學課本,程誌耿發現關於語文和數理化的都十分齊全,卻唯獨沒有曆史和政治。對此他隻能無奈地搖頭,李克己這小子看似粗心大意毫不設防,有些地方卻是小心翼翼不著痕跡,完全是兩個極端的表現。


    發完教材,剩下的便是學習用具,每人一支鋼筆兩支鉛筆及墨水一瓶,軟皮筆記本兩本,作業本二十本,草稿用簽紙兩本等等不一而足。


    赤軍學校以往能夠有基本像樣的教材就不錯了,哪裏想過學習用品都能有這麽多,且不說筆記本和作業本,光是草稿用簽紙都比領導們常用的信紙光滑整潔。


    看著學員們人手一支鋼筆,一旁的程誌耿不禁想起當初自己死皮賴臉的才從李克己那裏搞到一支,一時之間不禁有些麵紅耳赤。不過他臉皮夠厚,很快便恢複常態,把曱玩著手中的鋼筆對已經完成發電機組織調試的李克己嗬嗬笑道:“小李啊,當時為了這支鋼筆,我可是耍無賴都幹出來了,你卻是有這麽多好東西都藏著掖著。”


    雖然知道程誌耿是和自己開玩笑,李克己還是有些尷尬,畢竟當時自己的目的不純,於是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我那時不是還處於保密期嘛,以後有什麽好東西一定先記得您。”


    玩笑過後,李克己測試發電機組正常運轉後,便開始給赤軍學校牽線接燈,在幾個學過電線安裝的學員幫助下,線路和燈泡很快便安裝結束。


    此時後勤部門的戰士陸陸續續把其他實驗道具及訓練基地的建材都搬運過來,不過天色已經臨近傍晚,李克己原本想明天在繼續訓練基地的建設,今晚就讓大家先預習一遍發放到手中的教材。程誌耿卻認為時間緊迫,一點也耽誤不得,於是把學校中的學員分作三批,三班倒加緊建設訓練基地及自學基礎知識。


    對此李克己並沒多大異曱議,他隻是有些擔心學員們在如此高強度的學習和勞動中拖垮身體,不過見程誌耿如此堅持而學員們沒有任何抱怨的前提下,他也隻能聽之任之,但是為了保證學員們的營養,他對飲食方麵提了不少要求,並一再強調物資不少問題,不能像過去那樣為了節約而節約。


    雙方達成共識後,程誌耿便留李克己在赤軍學校吃了一頓他們第一天的學校食堂,口味雖比不上中央領導的小灶,卻因為人多而吃得格外的香。


    原本因為李克己的特殊身份,中央擔心他習慣了錦衣玉食,受不了赤軍的艱苦,還給他配了一個專業的廚師,不過這些都被李克己推遲了。


    他雖來自未來,卻不是那種喜歡講究小資情調的人,對於物質生活反而看得格外輕。因此雖然感激中央對他的關心照顧,還是把一切特殊照顧都給推掉了,隻保留了一個保衛局提供的“勤務兵”。


    之所以留下“勤務兵”,主要還是為了向大同黨示誠,李克己以前雖然隻是一個嘴炮黨,一些事情上還是看得比較清楚的,既然選擇了投奔大同黨,應該麵對什麽樣的情況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兔子的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兔子亂彈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兔子亂彈琴並收藏兔子的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