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柳慶參將何玉九的信,金士麒呆坐在椅子上,心中冰涼。
這是一種挫敗感,甚至是被愚弄的感覺。他曾經熱烈期盼的“兩廣最佳火銃產品大比拚”竟然變成了一場騙局,八萬兩銀子更是遙不可及。若是一場公平競爭,金士麒當然有信心能贏得漂亮,即便輸了也心服口服。沒成想啊沒成想,一切都已經內定好了,連個機會都沒有!
真是太無恥了!
此刻他呆坐在椅子上,渾身浸透著一種無力感。他回想大半年來所經曆那麽多殘酷的事情,無論是跟吳家父子鬥智鬥勇、在覺華島造浮橋、在張山島玩兒絕地反擊,還是跟太監做生意遷徙到美麗的大廣西……這些過程中都異常坎坷,但在故事最後他都修成了正果。原因很簡單,局麵再險峻他也仍有拚搏的機會,他隻要獲得機會就能逆轉乾坤。
現在,廣西總兵府、桂林兵仗局的那幫濫人,根本就不給他機會。
眼前這情形,潯州的那場鬧劇他還需要去參合嗎?
金士麒氣的呼呼喘,不知過了多久,忽然看到弟弟還站在旁邊。他無奈地問,“哎,士駿,你杵在這兒作甚?”
“沒……沒啥,想跟你聊聊。”士駿支吾著。
金士麒點點頭,心情不好,有個人陪著他一起說說話、罵個人什麽的,也挺好。“來,我們開始聊吧。”
士駿張張嘴巴,好像有些難言之隱。
金士麒忽然想起來,這小子在柳州滯留了一個月,一定是跟龍文光府上的那位小妹子泡在一起。
當初龍文光因上書一事得罪了整個廣西的文官勢力,他全家被圍困。在那危機關頭,還是咱們士駿踩著五彩祥雲威嚴登場,瞬間俘獲了那龍家妹子的芳心。按照劇情發展,現在他應該已經得手了。
金士麒跟這弟弟的關係一直很溫吞,如今他又當長兄又當爹,更是不知如何開口詢問,“士駿,你得手了嗎?”――這麽說肯定不成。
“士駿,龍先生的近況如何?”金士麒找到了話題。“他不是操縱了一個什麽上書請願活動,請皇帝大發慈悲為廣西減免稅賦嘛,他……得手了嗎?”
“不知道……龍先生已回柳州,我卻沒見過。”士駿低著頭簡單說了情況:龍文光時任江西新建知縣,得知了母親殉難的噩耗後,他自然是悲痛欲絕。並當即辭掉了七品縣官,已經回到了柳州家中,聽說要守孝三年。至於“為民請願免賦稅”一事,士駿倒是沒聽到什麽消息,他的注意力全在龍文光的閨女身上。
“辭官了?太衝動了!”金士麒有些驚訝,後來想起這種情況是“丁憂”,官員父母去世就要辭官守孝,乃是當時的慣例。不曉得廣西那幫官匪們是否會因此放過他,還是更加肆無忌憚地收拾他。
金士麒心想:“免賦稅”之事一日不完結,龍文光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家夥。
“士駿,那個龍……龍妹妹你見過幾次?”金大哥開門見山了。
士駿低頭一笑,“好幾次。”
“哎?她可是大家閨秀,你就這般上門去找她?”
“那當然不成!”士駿忙說,“我趁著黑,跳牆進去。”
“……”金士麒嚇了一跳,“那怎成!”
“怎麽不成,她家牆不高,也就七八尺吧,我一個踏雲梯就進去了。”
他娘的臭小子金士駿!田師傅教他一身武藝就拿來幹這個了!真是……羨煞哥哥了!金士麒感慨啊,這弟弟平日裏像個鐵榔頭般的呆子,竟也學著言情小說裏的公子小姐私會後花園了,正逢花前月下又幹柴烈火,他們不會做出奇怪的事情吧?
士駿抿嘴一笑,“後來被她爹發現了,把牆加高到一丈。兄長你說好笑不,那也能擋得住我?”
“都驚動人家老爹了?”金士麒汗淋淋,感情的力量太強大了,這個弟弟太可怕了!“喂喂!你們兩個……私底下……你娘的不會給我搞出個娃娃來吧!”
“兄長你這是啥話!”士駿臉羞得臉通紅,“我們隻是說說話……偶爾拉著手……”
“你當我會信嘛!”金士麒咬牙切齒地說,誰不是從這階段過來的!這種17、8歲的衝動小青年做出來的混蛋事兒我見多了,你騙誰嘛!隻希望這個弟弟本性單純,在那方麵還未開竅。
“士駿,那龍姑娘年歲幾何?”
“快十五了。”
“禽獸!”――金士麒暗道了一聲。又問:“你想娶她嗎?”
士駿眼睛閃閃發亮。他隻嘿嘿笑著,不敢應聲。真不敢想象遼東戰場上橫刀立馬殺人無數的大英雄,竟變成了眼前這付甜蜜蜜的小模樣。
金士麒卻有些猶豫。
先不說龍文廣眼下的窘迫狀況,隻說兩家的身份差別,就讓金士麒覺得很棘手。
當初,金士麒聽說龍文光的時候就有結交之意,他在廣西的發展離不開文人的支持。若是能兩家能聯姻,那當然是很美好的事兒。但事後,他才意識到操作難度很大。
金氏兄弟雖在藏寶港稱王稱霸,但在當時的社會上,軍人屬於“下等人”。尤其是他們這種世代軍戶,從來都被文人瞧不起,哪怕做了將軍也矮上三級。龍文光雖然辭了官,但人家是進士出身,與金家有天壤之別。彼此做做朋友、做做生意還可以,但若想迎娶他唯一的閨女,恐怕會遭白眼。
但現在看著弟弟那副麵帶桃花的俏模樣,金士麒又堅定了信心,要把此事辦成。是為了弟弟的終身大事,更是為了那份能跨越一丈高牆的真摯情感。
“龍先生才回柳州,一定還很傷感。等過兩個月我就去拜訪他,為你提親。好啦好啦,放開我……都是爺們不要抱這麽緊。”
……
應下了弟弟的親事,金士麒心中頓時有種幸福感,連“火銃競標事件”的失落感也淡薄了很多。
畢竟在這個龐大的軍政體係中,他是後來者,甚至隻是一條小遊魚,當然不能事事皆盡他願。
那幾天,金士麒暫時不想火銃的事情,隻專心於其它幾項技術開發。而且暫停了火銃計劃之後,他反而可以把人手抽調到其他項目上去。譬如水力鍛造機、水力鼓風機,以及各種切削、鑽孔、打磨等冷加工設備。
藏寶港最薄弱的環節就是金屬技術,金士麒臨別山海關時隻招募到少數幾名鐵匠,後來又在柳州補充了部分匠人,但總數仍不超過10名,根本承擔不起整個藏寶剛的金屬加工產業。金屬技術是工業的基礎,這個環節的缺失,自然影響到很多項目的開發。
比如說“四輪車輛”。
金士麒一夥兒人來自遼東。“關遼軍”的編製和思想,都源自當年戚繼光抗擊蒙古的治軍體係,很注重火器化和車輛化,藏寶港的軍隊自然也沿襲了這一傳統。而且金士麒是“火力壓製學派”的信奉者。他的戰爭理想是依靠精兵和海量彈藥的投射,用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去壓垮敵人。換句話說,他走的是“奢侈”打法,因此也倚重於充沛的運輸能力,需要先進的車輛技術。
金士麒的切入點,就是四輪車輛。
當時的牛馬車都是單軸車輛,結構簡單可靠。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當貨物裝車後,如果貨物裝得靠前,就會有部分負荷壓在馬匹身上;若是裝得靠後,馬匹又要受到一個提升力;若是馬兒拉著車走在起伏的山路上,身上就要承受著上上下下的力道,被折磨得非常痛苦。
金士麒很在乎馬兒的感受,他堅信隻有四輪車輛才是道路運輸的最佳選擇。它不折磨馬匹,它承載更多,它甚至還能演化為先進的火力平台。而最關鍵的一點:在後世,四輪馬車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產品,金士麒有信心獲得它。
承擔這一重任的,就是金士麒的首席匠人、他的親親蘇老爹蘇長順。
四輪車可不是增加一對輪子就能成功。它還要設置轉向軸,還要製造懸掛係統。正如:四條腿的桌子放在不平的地麵上,必然會有一條腿懸空。如果車輛出現這種狀態,輕則會打滑,重則會被負重壓壞車架。因此必須依靠懸掛係統把四隻車輪始終壓在地麵上。
在金士麒的設計基礎上,蘇木匠帶著“車船組”的精兵強將們奮戰10幾天就完成了實驗型。一切進展順利,他們屁顛屁顛地把車拉到山路上去試驗,當天就成功地把車子搞“趴窩”了。
藏寶港目前能提供的鐵製部件都不盡人意。無論使用彈簧、還是簧板的方式,奔波幾天之後那些部件會喪失彈力,甚至會彎曲、斷裂、崩成碎片插入馬腿。
但金屬技術的發展卻沒有近路可走,全靠經驗、摸索、投資、引進技術、撞運氣……於是匠人們隻能繼續改進馬車的設計。那些日子裏蘇木匠很辛苦,他帶著徒弟們日夜思索、試驗、創新。他們不斷地推出了各種奇思妙想,“雙重複合彈簧”、“偽獨立懸掛”、“多重反向連杆”、“回旋變速器”……那些設計越來越複雜,甚至金士麒都看不懂了。
到了10月初,一輛最新式的四輪馬車的設計草案中,已經包含了620多個零部件,其成本逼近了一條中型河船。
金士麒決定投降了。
但就在金士麒升起白旗前一天,終於有一個青年……其實他隻是個16歲的半大青年,戰戰兢兢地送來了一個新的車輛模型。
金士麒一看,卻覺得有些無奈甚至憤懣,“這是逗我玩兒嗎?”
那是一組很簡單的設計,甚至可以說簡單得就像是玩具一樣,它的設計語言就是:粗壯、直白、蠻不講理。
它也是一輛四輪車,但它的“轉向”部分采用了整體式,讓整個前軸在大梁上直接旋轉。車輪組件沒有任何的懸掛結構,又在前軸上增加一個水平軸的旋轉來應付各種地麵起伏。若是怕部件無法承擔負荷,就直接把部件加粗!甚至車架與車體之間也不用減震,而是4腳各撐起2個支撐杆,用8根繩索把車廂吊起來。這種方法既簡陋又危險,但竟然把彈力問題變成了拉力問題,不需要任何的金屬部件。
“這能行?”金士麒不敢相信。
送來這套模型的青年名叫李淳,是金士麒從寧波榨油作坊裏買來的一名小工,一直在機械所“農機組”打雜。如今農機組的“榨糖機”項目完成了,他就偷空做了這個四輪車來。
金士麒謹慎地下令開工,造一輛縮小尺寸的原型車出來。他本沒有指望這東西能成功,心想不成的話就送到幼兒園去當玩具。
沒想到樣品在山路上走得還挺好。金士麒喜出望外,就下令把它送到河岸鵝卵石灘上去試驗。因為馬車必須符合“野戰”標準,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奔行。那樣車裝載了2石重的負荷,在鵝卵石灘上奔行了整整一天,累壞了4匹馬,最後依然亭亭玉立完好無損!
“這麽簡單……竟然也行!”金士麒把手伸進口袋開始掏銀子。
“老爺,我覺得還能再簡化。”名叫李淳的設計師驕傲地說。
“你放手去做吧,造5隻全尺寸的。”金士麒下令,“然後交給伐木隊去試用!”
金士麒的命令樂壞了李淳,也讓他所在的“農機組”很振奮。但蘇木匠統領的“車船組”卻很有意見,“四輪車是我們組的項目啊!”“若是這種簡陋貨我們早就做成了!”“這不合符我們藏寶港‘精益求精’的設計理念!”
金士麒也是百般為難,不知道怎麽安撫這批技術入魔的狂熱分子。幸虧當天把總劉東升帶領廣州船匠來了,藏寶港的造船場終於可以開張大吉了,金士麒就順水推舟地把“車船組”全體人員派了過去,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一個月前金士麒離開廣州時,把總劉東生留在廣州辦理船場搬遷的各項事宜。終於在10月8日這天,他帶著40多名匠人,還有一些采辦、雜工、仆役,總計100多人乘坐了8條大河船抵達了藏寶剛,還帶來了大批的設備和材料配件。
不但如此,他還帶來了一個人。
當時金士麒正在河邊跟那些工匠們挨個問好,向他們保證住宿、夥食、安全、娛樂各方麵的待遇。劉東升卻指著一條最大的河船說:“船上還有一人,是丁老爺子派來的。說是身份特殊,現在還在船上等著都司爺你安頓呢!”
“丁老爺子的人?是誰?”
“那人名字不肯告訴我,卻說是你的舊相識!”
“舊……相識?”金士麒猛然意識到什麽!
難道是小瑤?不會吧,不是說一年之後才相見嘛,至少也要大半年吧。她耐不住寂寞了?若不是她又會是誰?金士麒哥哥在廣州的朋友不多啊!
金士麒的呼吸變得滾燙!
“你們!別跟著我!”他低吼一聲趕走親兵。立刻拔起路邊的一束野花,轉身就淌著河水衝到那條大船,一個箭步竄了上去。
這是一種挫敗感,甚至是被愚弄的感覺。他曾經熱烈期盼的“兩廣最佳火銃產品大比拚”竟然變成了一場騙局,八萬兩銀子更是遙不可及。若是一場公平競爭,金士麒當然有信心能贏得漂亮,即便輸了也心服口服。沒成想啊沒成想,一切都已經內定好了,連個機會都沒有!
真是太無恥了!
此刻他呆坐在椅子上,渾身浸透著一種無力感。他回想大半年來所經曆那麽多殘酷的事情,無論是跟吳家父子鬥智鬥勇、在覺華島造浮橋、在張山島玩兒絕地反擊,還是跟太監做生意遷徙到美麗的大廣西……這些過程中都異常坎坷,但在故事最後他都修成了正果。原因很簡單,局麵再險峻他也仍有拚搏的機會,他隻要獲得機會就能逆轉乾坤。
現在,廣西總兵府、桂林兵仗局的那幫濫人,根本就不給他機會。
眼前這情形,潯州的那場鬧劇他還需要去參合嗎?
金士麒氣的呼呼喘,不知過了多久,忽然看到弟弟還站在旁邊。他無奈地問,“哎,士駿,你杵在這兒作甚?”
“沒……沒啥,想跟你聊聊。”士駿支吾著。
金士麒點點頭,心情不好,有個人陪著他一起說說話、罵個人什麽的,也挺好。“來,我們開始聊吧。”
士駿張張嘴巴,好像有些難言之隱。
金士麒忽然想起來,這小子在柳州滯留了一個月,一定是跟龍文光府上的那位小妹子泡在一起。
當初龍文光因上書一事得罪了整個廣西的文官勢力,他全家被圍困。在那危機關頭,還是咱們士駿踩著五彩祥雲威嚴登場,瞬間俘獲了那龍家妹子的芳心。按照劇情發展,現在他應該已經得手了。
金士麒跟這弟弟的關係一直很溫吞,如今他又當長兄又當爹,更是不知如何開口詢問,“士駿,你得手了嗎?”――這麽說肯定不成。
“士駿,龍先生的近況如何?”金士麒找到了話題。“他不是操縱了一個什麽上書請願活動,請皇帝大發慈悲為廣西減免稅賦嘛,他……得手了嗎?”
“不知道……龍先生已回柳州,我卻沒見過。”士駿低著頭簡單說了情況:龍文光時任江西新建知縣,得知了母親殉難的噩耗後,他自然是悲痛欲絕。並當即辭掉了七品縣官,已經回到了柳州家中,聽說要守孝三年。至於“為民請願免賦稅”一事,士駿倒是沒聽到什麽消息,他的注意力全在龍文光的閨女身上。
“辭官了?太衝動了!”金士麒有些驚訝,後來想起這種情況是“丁憂”,官員父母去世就要辭官守孝,乃是當時的慣例。不曉得廣西那幫官匪們是否會因此放過他,還是更加肆無忌憚地收拾他。
金士麒心想:“免賦稅”之事一日不完結,龍文光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家夥。
“士駿,那個龍……龍妹妹你見過幾次?”金大哥開門見山了。
士駿低頭一笑,“好幾次。”
“哎?她可是大家閨秀,你就這般上門去找她?”
“那當然不成!”士駿忙說,“我趁著黑,跳牆進去。”
“……”金士麒嚇了一跳,“那怎成!”
“怎麽不成,她家牆不高,也就七八尺吧,我一個踏雲梯就進去了。”
他娘的臭小子金士駿!田師傅教他一身武藝就拿來幹這個了!真是……羨煞哥哥了!金士麒感慨啊,這弟弟平日裏像個鐵榔頭般的呆子,竟也學著言情小說裏的公子小姐私會後花園了,正逢花前月下又幹柴烈火,他們不會做出奇怪的事情吧?
士駿抿嘴一笑,“後來被她爹發現了,把牆加高到一丈。兄長你說好笑不,那也能擋得住我?”
“都驚動人家老爹了?”金士麒汗淋淋,感情的力量太強大了,這個弟弟太可怕了!“喂喂!你們兩個……私底下……你娘的不會給我搞出個娃娃來吧!”
“兄長你這是啥話!”士駿臉羞得臉通紅,“我們隻是說說話……偶爾拉著手……”
“你當我會信嘛!”金士麒咬牙切齒地說,誰不是從這階段過來的!這種17、8歲的衝動小青年做出來的混蛋事兒我見多了,你騙誰嘛!隻希望這個弟弟本性單純,在那方麵還未開竅。
“士駿,那龍姑娘年歲幾何?”
“快十五了。”
“禽獸!”――金士麒暗道了一聲。又問:“你想娶她嗎?”
士駿眼睛閃閃發亮。他隻嘿嘿笑著,不敢應聲。真不敢想象遼東戰場上橫刀立馬殺人無數的大英雄,竟變成了眼前這付甜蜜蜜的小模樣。
金士麒卻有些猶豫。
先不說龍文廣眼下的窘迫狀況,隻說兩家的身份差別,就讓金士麒覺得很棘手。
當初,金士麒聽說龍文光的時候就有結交之意,他在廣西的發展離不開文人的支持。若是能兩家能聯姻,那當然是很美好的事兒。但事後,他才意識到操作難度很大。
金氏兄弟雖在藏寶港稱王稱霸,但在當時的社會上,軍人屬於“下等人”。尤其是他們這種世代軍戶,從來都被文人瞧不起,哪怕做了將軍也矮上三級。龍文光雖然辭了官,但人家是進士出身,與金家有天壤之別。彼此做做朋友、做做生意還可以,但若想迎娶他唯一的閨女,恐怕會遭白眼。
但現在看著弟弟那副麵帶桃花的俏模樣,金士麒又堅定了信心,要把此事辦成。是為了弟弟的終身大事,更是為了那份能跨越一丈高牆的真摯情感。
“龍先生才回柳州,一定還很傷感。等過兩個月我就去拜訪他,為你提親。好啦好啦,放開我……都是爺們不要抱這麽緊。”
……
應下了弟弟的親事,金士麒心中頓時有種幸福感,連“火銃競標事件”的失落感也淡薄了很多。
畢竟在這個龐大的軍政體係中,他是後來者,甚至隻是一條小遊魚,當然不能事事皆盡他願。
那幾天,金士麒暫時不想火銃的事情,隻專心於其它幾項技術開發。而且暫停了火銃計劃之後,他反而可以把人手抽調到其他項目上去。譬如水力鍛造機、水力鼓風機,以及各種切削、鑽孔、打磨等冷加工設備。
藏寶港最薄弱的環節就是金屬技術,金士麒臨別山海關時隻招募到少數幾名鐵匠,後來又在柳州補充了部分匠人,但總數仍不超過10名,根本承擔不起整個藏寶剛的金屬加工產業。金屬技術是工業的基礎,這個環節的缺失,自然影響到很多項目的開發。
比如說“四輪車輛”。
金士麒一夥兒人來自遼東。“關遼軍”的編製和思想,都源自當年戚繼光抗擊蒙古的治軍體係,很注重火器化和車輛化,藏寶港的軍隊自然也沿襲了這一傳統。而且金士麒是“火力壓製學派”的信奉者。他的戰爭理想是依靠精兵和海量彈藥的投射,用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去壓垮敵人。換句話說,他走的是“奢侈”打法,因此也倚重於充沛的運輸能力,需要先進的車輛技術。
金士麒的切入點,就是四輪車輛。
當時的牛馬車都是單軸車輛,結構簡單可靠。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當貨物裝車後,如果貨物裝得靠前,就會有部分負荷壓在馬匹身上;若是裝得靠後,馬匹又要受到一個提升力;若是馬兒拉著車走在起伏的山路上,身上就要承受著上上下下的力道,被折磨得非常痛苦。
金士麒很在乎馬兒的感受,他堅信隻有四輪車輛才是道路運輸的最佳選擇。它不折磨馬匹,它承載更多,它甚至還能演化為先進的火力平台。而最關鍵的一點:在後世,四輪馬車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產品,金士麒有信心獲得它。
承擔這一重任的,就是金士麒的首席匠人、他的親親蘇老爹蘇長順。
四輪車可不是增加一對輪子就能成功。它還要設置轉向軸,還要製造懸掛係統。正如:四條腿的桌子放在不平的地麵上,必然會有一條腿懸空。如果車輛出現這種狀態,輕則會打滑,重則會被負重壓壞車架。因此必須依靠懸掛係統把四隻車輪始終壓在地麵上。
在金士麒的設計基礎上,蘇木匠帶著“車船組”的精兵強將們奮戰10幾天就完成了實驗型。一切進展順利,他們屁顛屁顛地把車拉到山路上去試驗,當天就成功地把車子搞“趴窩”了。
藏寶港目前能提供的鐵製部件都不盡人意。無論使用彈簧、還是簧板的方式,奔波幾天之後那些部件會喪失彈力,甚至會彎曲、斷裂、崩成碎片插入馬腿。
但金屬技術的發展卻沒有近路可走,全靠經驗、摸索、投資、引進技術、撞運氣……於是匠人們隻能繼續改進馬車的設計。那些日子裏蘇木匠很辛苦,他帶著徒弟們日夜思索、試驗、創新。他們不斷地推出了各種奇思妙想,“雙重複合彈簧”、“偽獨立懸掛”、“多重反向連杆”、“回旋變速器”……那些設計越來越複雜,甚至金士麒都看不懂了。
到了10月初,一輛最新式的四輪馬車的設計草案中,已經包含了620多個零部件,其成本逼近了一條中型河船。
金士麒決定投降了。
但就在金士麒升起白旗前一天,終於有一個青年……其實他隻是個16歲的半大青年,戰戰兢兢地送來了一個新的車輛模型。
金士麒一看,卻覺得有些無奈甚至憤懣,“這是逗我玩兒嗎?”
那是一組很簡單的設計,甚至可以說簡單得就像是玩具一樣,它的設計語言就是:粗壯、直白、蠻不講理。
它也是一輛四輪車,但它的“轉向”部分采用了整體式,讓整個前軸在大梁上直接旋轉。車輪組件沒有任何的懸掛結構,又在前軸上增加一個水平軸的旋轉來應付各種地麵起伏。若是怕部件無法承擔負荷,就直接把部件加粗!甚至車架與車體之間也不用減震,而是4腳各撐起2個支撐杆,用8根繩索把車廂吊起來。這種方法既簡陋又危險,但竟然把彈力問題變成了拉力問題,不需要任何的金屬部件。
“這能行?”金士麒不敢相信。
送來這套模型的青年名叫李淳,是金士麒從寧波榨油作坊裏買來的一名小工,一直在機械所“農機組”打雜。如今農機組的“榨糖機”項目完成了,他就偷空做了這個四輪車來。
金士麒謹慎地下令開工,造一輛縮小尺寸的原型車出來。他本沒有指望這東西能成功,心想不成的話就送到幼兒園去當玩具。
沒想到樣品在山路上走得還挺好。金士麒喜出望外,就下令把它送到河岸鵝卵石灘上去試驗。因為馬車必須符合“野戰”標準,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奔行。那樣車裝載了2石重的負荷,在鵝卵石灘上奔行了整整一天,累壞了4匹馬,最後依然亭亭玉立完好無損!
“這麽簡單……竟然也行!”金士麒把手伸進口袋開始掏銀子。
“老爺,我覺得還能再簡化。”名叫李淳的設計師驕傲地說。
“你放手去做吧,造5隻全尺寸的。”金士麒下令,“然後交給伐木隊去試用!”
金士麒的命令樂壞了李淳,也讓他所在的“農機組”很振奮。但蘇木匠統領的“車船組”卻很有意見,“四輪車是我們組的項目啊!”“若是這種簡陋貨我們早就做成了!”“這不合符我們藏寶港‘精益求精’的設計理念!”
金士麒也是百般為難,不知道怎麽安撫這批技術入魔的狂熱分子。幸虧當天把總劉東升帶領廣州船匠來了,藏寶港的造船場終於可以開張大吉了,金士麒就順水推舟地把“車船組”全體人員派了過去,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一個月前金士麒離開廣州時,把總劉東生留在廣州辦理船場搬遷的各項事宜。終於在10月8日這天,他帶著40多名匠人,還有一些采辦、雜工、仆役,總計100多人乘坐了8條大河船抵達了藏寶剛,還帶來了大批的設備和材料配件。
不但如此,他還帶來了一個人。
當時金士麒正在河邊跟那些工匠們挨個問好,向他們保證住宿、夥食、安全、娛樂各方麵的待遇。劉東升卻指著一條最大的河船說:“船上還有一人,是丁老爺子派來的。說是身份特殊,現在還在船上等著都司爺你安頓呢!”
“丁老爺子的人?是誰?”
“那人名字不肯告訴我,卻說是你的舊相識!”
“舊……相識?”金士麒猛然意識到什麽!
難道是小瑤?不會吧,不是說一年之後才相見嘛,至少也要大半年吧。她耐不住寂寞了?若不是她又會是誰?金士麒哥哥在廣州的朋友不多啊!
金士麒的呼吸變得滾燙!
“你們!別跟著我!”他低吼一聲趕走親兵。立刻拔起路邊的一束野花,轉身就淌著河水衝到那條大船,一個箭步竄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