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本來就是東盟中較弱的一方,而且運氣一向不是很好,既沒有非常賢明的君王,又不曾產生過什麽足智多謀的大臣。唯一說的算有點用處的,就是燕國因為本國文化落後,所以積極學習國外,文化領域倒是出了不少能人。不過最叫人頭痛的,還是它的地理位置異常的雞肋,土地貧瘠取之無用,棄之可惜。可偏偏又是管塞要道,兵家必爭。


    坐到了室內,公孫玲瓏的臉色有些難看:“其實這一次前來匈奴,除了看望陛下,娘娘外,更是還有一事相求。燕國的狀況想必二位也是知道了,和匈奴比較起來,就像是天上的青雲,和地麵上的汙泥。所以在下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匈奴可以幫襯燕國一把,共同繁榮。”


    “夫人這是哪裏的話,匈奴也不過是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國家,哪裏能說什麽幫襯不幫襯的呢?您未免高看匈奴了。”莫離輕輕地笑了笑,開口婉言拒絕道。


    這話說的好聽些,叫希望匈奴可以幫襯燕國一把,共同繁榮。說的不好聽些,其實自己就是來求和的來的。隻希望匈奴可以放過燕國,可是看莫離的樣子,好像並不打算這麽做。


    這兩個人不愧是夫妻,都是一副死樣子!公孫玲瓏在心裏惡狠狠的罵道,若是真的是不想要燕國,又何必發動那樣的戰爭?現在自己都來送上門來求和了,他反倒一副死都不肯占便宜的樣子,真是叫人倒胃口。


    匈奴在發動攻楚之前,即依青書,日輪之謀,以間諜挑撥活動,挑起燕趙兩國之間的戰爭。待燕趙戰起,秦國即借口援燕抗趙,開始對趙進攻。匈奴軍從西麵、西北麵、南麵三路攻趙。但把進攻的重點指向趙國南部,以陷趙軍兩麵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


    一個月後。燕趙兩國正在酣戰之際,匈奴派日輪率軍,進攻太行山之戰略要地閼與,使這個早為匈奴國垂涎的戰略要地,一舉被匈奴拔除,從而打開了從西麵進攻邯鄲的通道。秦楊瑞和軍進攻閼與之北,也順利攻克。這樣邯鄲的西北方向即失去了屏障。


    匈奴將軍秦桓齕軍從南陽出發,攻占鄴邑所屬之安陽。至此,匈奴軍已推進到邯鄲之南,僅與趙都邯鄲相隔一條漳水和少數城邑。各路秦軍雖有三十萬之眾。但由於受到趙二十萬大軍的頑強抗擊,在攻占上述地區後,即被阻於現地。後來,經過連續作戰,日輪將原來由南北三支攻趙部隊。編為一個獨立作戰單位,由桓齕統率。


    到了四月,這個新編部隊,再度向趙南部進攻。桓齕避開正麵渡河,改由漳河下遊渡河迂回趙扈輒軍的側後。攻擊邯鄲東南的平陽。兩軍於平陽展開交戰,趙軍被擊破,被斬十萬萬人,趙將扈輒陣亡。後來莫離又啟用北部邊疆名將李牧為統帥。李牧軍曾殲滅趙軍十萬之眾,威震邊疆,戰鬥力最強。李牧率軍查趙,立即同趙軍交戰於宜安肥下地區,給趙軍幾乎全軍覆滅的沉重打擊,隻有統帥桓齕帶領少數護衛突圍逃走。所以趙國與其說是投降,不如是是不得不投降。


    匈奴又出動南北兩路大軍,對楚進攻。楚軍統帥楚牧決定先集中兵力,打擊北麵來犯的匈奴軍,取勝後,再攻擊南麵的匈奴軍。楚牧指揮的楚軍機動靈活,風馳電掣,先給進攻番吾的匈奴軍以沉重打擊,跟蹤追擊,驅逐匈奴軍退出趙境,立即回師南進,聲勢所及,銳不可當,漳河沿岸匈奴軍聞訊,不戰而走,上黨等地匈奴軍也紛紛撤退,不敢應戰,匈奴軍第三次大舉進攻失敗。


    可是這表麵上的失敗,實際上,卻是一種計謀。楚國兵力損失後難以補充,單憑現有兵力無法對匈奴持久作戰,必須立即尋求外援。而這時楚的基業已削弱,因為匈奴離間計的原因,楚國和別的國家關係欠佳。隻有聯北彝,爭取北彝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與匈奴相抗衡。匈奴也察覺楚的這一企圖,立即派遣一批策士到齊進行遊說活動,幾乎孤立了楚國。匈奴則不失良機,接著發動又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陛下,現在的天下大勢基本已經定型了,分為匈奴和北彝。趙國投降了匈奴,而楚國測試投靠了北彝。現在剩下了東盟,已經是一個空掉了的架子。燕國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然是不敢有什麽太高的奢望,隻求能夠保護燕國的子民不受到戰火的侵略。”說道這裏,公孫玲瓏跪下身子,用額頭挨在地麵上,哀求莫離。


    上層的貴族也許不知道百姓家的事情,可是自己卻是知道的。公孫玲瓏歎息一聲,自己雖是世家貴族的小姐,可是燕國的衰弱,給了自己接近中下層人民的機會,也就是這樣的機會,讓自己明白,原來他們並不是書中寫的那些冷冰冰的人物,而是活生生的人。


    見到公孫玲瓏這樣的舉動,莫離沉默了良久,絲毫沒有答話的意思。而公孫玲瓏卻也沒有要起來的意思,哪怕她精心打理的發絲染上了塵埃,裙擺已經被地上的泥土弄的不堪入目。可是她卻沒有絲毫要起來的樣子,此時的她已經不是那個巧舌如簧的小女子,而是背負著燕國的英雄。


    “燕國能做什麽呢?若是此時接下燕國,怕隻會成為眾矢之的吧。”時光就像凝固了一樣,還是朝鳳開口打破了這個僵局“現在雖不是三足鼎立,可是趙國投降了匈奴,楚國投降了北彝,現在想來也是一種平衡。若是誰現在接下了燕國,不但不能得到好處,反而會被北彝盯上,給對方一個攻打的機會。”


    經過多次軍隊進占,燕國的元氣大為損耗,以至沒有力量參與現在各國,與匈奴縱橫捭闔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匈奴並滅趙、楚戰爭時期,燕國一直置身度外,坐視各國滅亡。可是該來的總會來的,若是其他的國家都被滅了,那麽燕國又如何留下呢?興百姓苦,亡百信苦。且趙之與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


    六國間如果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對付強大的匈奴,那麽取得勝利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前298年齊韓魏三國聯合打匈奴,攻入匈奴函穀關。前247年,魏公子率關東五國,出兵反擊匈奴,大破匈奴軍隊,一直追到函穀關,使匈奴兵不敢出戰有十五年之久。但是由於六國間各懷鬼胎,各有各的打算和目的,導致他們間矛盾重重。因而不惜推行姑息縱容的“綏靖”政策,縱容匈奴攻打他們的鄰國。


    殊不知‘唇亡則齒寒’的道理,甚至出兵幫匈奴去攻打他們的鄰國,最後隻好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下場。再比如這一次,匈奴國進攻趙國,作為趙國鄰國的齊國,看不到趙國是他阻擋匈奴的屏障,在長平之戰時卻袖手旁觀,坐待趙國滅亡。匈奴滅掉這些國家後,最後兵臨城下。即便是還沒有發生,可是即便是自己,卻可以預見到別無他途的齊國隻有投降,齊王建落得個餓死鬆柏林中的下場。除此而外,很多的小國鼠目寸光,卻與匈奴聯合攻齊楚,實際上是在自掘墓穴。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曆了長期戰亂,和分裂的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實現統一。您以氣吞山河之誌,和並滅六國的能力。”見到朝鳳開口,公孫玲瓏便也抬起頭,看著朝鳳的眼睛回答道“任何戰爭的勝利,都離不開統帥,對戰爭的正確決策,和對戰爭全局高瞻遠矚的籌劃。若是要成為罕見的一世雄主,成為其它六國國君望塵莫及的明君。那便要做常人所不能做的。”


    見公孫玲瓏眼中的神色,朝鳳輕輕地歎息道“燕王建本人昏庸無能,可是卻不是貪得無厭之徒。大臣終日規勸燕王建臣服於匈奴,朝野上下已無絲毫鬥誌。既然連君王都不在乎了,你又何必說這些?”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國家的興旺,那裏又真的隻是一個人的事情?誰不愛自己的家,既然愛家,那自然就會愛自己的國家。”公孫玲瓏輕輕地笑了笑,雖然還是跪在地麵上,可是卻沒有絲毫卑賤的意思。反而叫人肅然起敬,就連不適的話,都無法說出口。


    仁義之師,是在天下安定的時候,才會被依靠。可是現在狼煙四起,若是說這些,未免實在不合實際了:“有話就直說吧,你能帶來什麽利益。又有什麽理由,叫匈奴接受你的爛攤子?”


    “願為賢王,輔佐陛下身旁。”見朝鳳鬆口了,公孫玲瓏便馬上開口說道。既然是願為賢王,那就自然不能再稱帝了,既然是匈奴的附屬國,那接受起來,又何妨。東盟的成員,此時隻剩下了齊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條文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條文喵並收藏亂世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