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莫離沒有什麽熱切的表示,可是朝鳳卻從他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也非常欣賞男子。
“殷朝人製定五種刑法來防止奸詐,用毀傷身體的辦法來懲戒邪惡。可是周成王和周康王,放棄這些刑法四十多年,天下也沒有犯法的。監獄空蕩無人。匈奴使用這些刑法,殺死的人很多,受刑的人接連不斷,天下空虛,人口減少,真可哀呀!”
有些自嘲的勾了勾嘴角,莫離有開口道:“唉!我晚睡早起,考慮先代帝王的法典,久久地思慮用什麽來適合至尊的地位,光大祖宗的事業,我認為關鍵在於努力搞好農業,任用賢人。現在我親自耕種,籍田為農民做榜樣,鼓勵百姓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有德行的人,並且派出很多使者,絡繹不絕地去慰問勞苦人家,救濟沒有父母、沒有子女的孤獨的人,一切辦法都想到了,但並沒有收到大的成效,和美好的德行。”
“陛下息怒,您做的已經很好了。”看見莫離一臉惆悵的樣子,朝鳳趕緊遞上杯茶,作為撫慰。
看著滿朝文武,莫離深深地歎息了一聲:“現在陰陽錯亂,天地間充滿了惡劣的氣氛,許多生物得不到生長,人民陷在貧困的境地,廉潔的人,和無恥的人混淆在一起,好人和壞人也分不清楚,得不到真實的情況,所以我廣泛地邀請了特別傑出的士人來請教,目的也許可以達到吧!現在大夫們等待詔命的有一百多人,有的談論當今的事情卻不切實際,用古代曆史來印證不相符合。難道是因為受到文吏法令的牽累,而不能任意發揮嗎?還是因為學術的來源不同,所得的見解各異呢?”
其實台下的人,都是蛇鼠一窩,串通好了,要給莫離找麻煩。莫離也是知道這些的,可是現在。他這樣的明知故問,想必就是想弄清楚,這個男子,到底是哪一邊的人,能不能夠被自己所用。朝鳳勾了勾嘴角,連莫離都好奇的人,自己當然得好好看看。
“臣聽說,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對年輕的,就教他們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對年長的。就授給職位。察看他們的才能。用職位和俸祿。來培養他們的德行,用刑罰來禁止他們作惡。所以人民都懂得禮義,而恥於觸犯他們的上級。周武王施行大義,平定殘賊。周公作禮樂來加以文治,直到周成王和周康王時的盛世,牢獄空虛了四十多年。這也是教化的感染和仁義的影響,不僅僅是毀傷身體的刑剖的功效。”
見到莫離‘痛心疾首’的模樣,男子並沒有像一般大臣一樣,上前請罪,而是抓緊時間,闡明自己的觀點。
“到了匈奴就不是這樣,效法申不害、商鞅的辦法。實行韓非的學說,憎惡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的道理,貪汙成風,並不是用禮義來教化天下。您衹求名而不察實,行善的好人不一定能免罪。犯法的壞人也不一定就受到懲罰。所以百官都謊言欺詐,不務實際,表麵上都表現出尊敬君上的禮貌,內心卻懷著背叛君上的打算,弄虛作假來掩飾狡詐,追逐私利,沒有羞恥;又總喜歡使用殘忍刻毒的官吏,無限製地征收賦稅,榨盡人民的財力,百姓四處逃亡,不能從事耕田和紡織工作,於是強盜到處起事。所以受刑的人很多,死的人一個接一個,但是做壞事的並沒有停止,這是風俗教化所造成的。”
好嘛,什麽叫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嘖啊。隻見原本還忙忙亂亂的朝堂,一下就安靜的和沒人似的。莫說是那些來找麻煩的舊貴族,就是莫離都驚訝了。這樣嚴厲的批評,隻怕就是有人有同樣的想法,也隻敢在心裏叨咕兩句。哪裏敢這樣明目張膽的說出口?而且還是在眾目睽睽的朝堂之上,這不是當眾打莫離臉嗎?
嘖,嘖。初生牛犢不怕虎嗎?朝鳳搖搖頭,有些憐憫的看著男子。莫離的心眼啊,小的都和針尖有的一拚了。就算他會因為愛惜人才,聽完話,也未必會重用這名男子了。
“用政法來教導人民,用刑罰來製裁人民,人民苟且地要求免受懲罰,卻不知道羞恥。”莫離挑挑眉,坐正身子,有些刁難的問道“可若是不用,刑法製裁,萬民追逐利益,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樣,不拿教刑法化作他們的堤防,就不能製止。既然你之前回答的這般流利,一定知道答案吧。要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嗎?這個罪名可大可小。輕省一點的,罰抄個十來遍《道德經》,嚴重一點的滿門抄斬都可能。看莫離的眼神,怎麽看也不像是簡單了事的。果然,小心眼的男人。朝鳳在心裏冷笑了一下,這麽好的人才,當真是可惜了。
“現在陛下統一了天下,四海之內沒有不順服的。陛下廣泛地觀察,多方麵聽取,盡可能地吸取群下的智慧,具備了天下的美德,崇高的德行顯耀普照,擴大到國外。遠達萬裏的夜郎和康居悅服歸心,就真是太乎到來的景象啊。但是恩德,並沒有施加到普通百姓身上,大概是您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吧。曾子說:‘尊崇自己所聽到的道理,就高明了;實踐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光大了。高明光大,不在於別的,在於對這些注意罷了。‘希望陛下采用所聽到的道理,誠心誠意按那些道理去做,那麽,跟三王又有什麽不同呢?”
就在朝鳳都已經開始謀劃,如何保他一命的時候,男子的態度卻突然改變了。之前還像毒蛇一般咄咄逼人的口氣,突然之間,就變成了莫離戴高帽子。能屈能伸,果然是個人才啊。
“陛下親自耕種籍田來倡導農業,早起晚睡,為人民擔憂,思念古代治世,用心尋求賢人,這也是堯舜的用心啊,可是沒有得到賢人,這是因為平時對於士人,沒有鼓勵勸勉的緣故。平時不培養人才,卻想尋求賢人,就好比不雕刻玉卻要求玉有文采一樣。”
男子笑了笑,有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加強:“所以培養人才,沒有比辦好太學更重要的了,太學是產生賢士的地方,是教化的本源,現在各郡國的人都很多,可是有些郡國還沒有應舉賢良文學策問、作對策的人,造就是因為王道在那裏經常斷絕。臣希望陛下興辦太學。聘請高明的教師,來教育培養天下的士人,經常考問他們,而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那麽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
“那你覺得,什麽樣的老師合適呢?”莫離皺皺眉,開口問道。
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男子便開口說道:“現在的郡守、縣令,就是百姓的老師和表率,是委派他們稟承君主的恩澤去宣揚教化的,師表不賢良,君主的仁德就得不到宣揚,恩澤就傳布不到下麵。現在官吏既然沒有教育人民,或者不實行君主的法令,暴虐百姓,和壞人狼狽為奸,謀取私利,致使貧窮孤弱的人含冤受苦,流離失所,很不符合陛下的意願。所以陰陽錯亂,怨氣充滿,人民無法生活,在苦難中得不到救助,這都是郡守縣令們不賢明,才造成這樣的現象啊。”
這話說的直接,這男子和舊貴族一起來,難免會叫人懷疑,他是舊貴族的爪牙。這樣,即便他是真的有才華,莫離也不敢用。甚至可以說,他越是有才華,就越是死得快。可是現在,他卻直接表示了自己和舊貴族是對立的,雖然會惹一些麻煩,可是卻保住了性命。
“臣仔細考察《春秋》中,‘春王正月’的意思,尋求王道的開端,得到了‘正‘。‘正‘次於‘王‘,‘王‘次於‘春‘。春是天的作為。正是王的作為。它的意思是說,君主上麵奉承天的作為,下麵用來端正自己的行為,‘正‘是王道的開端啊。可是,王者想有所作為,應該向天去求到這個開端。天道最大的就是陰陽,陽作為德,陰作為刑,刑主殺,德主生。所以陽常常處在盛夏,把生育養長作為自己的事;陰經常處在嚴冬,積聚在空虛不起作用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天是任用德教,不任用刑罰的。”
男子仔細觀察莫離的表情,慢慢的開口道:
“太陽出現,在上麵布施,主管一年的收成;使陰入內,在下麵藏伏,時常出來幫助陽;陽沒有陰的幫助,也不能使年歲獨自完成。從始至終陽是以完成年歲為名的,這是天意啊。王者秉承天意來做事,所以任用德教而不任用刑罰。刑不能任用來治理社會,就像陰不能用來完成年歲一樣。執政而任用刑罰,是不順從天意,所以先王沒有肯這樣做的。現在廢除了先王掌管德教的官員,衹任用執法官吏來治理人民,這難道是先王任用刑罰的本意嗎?孔子說:‘不進行教育就殺人,叫做暴虐。‘暴虐的政治施用到下麵,卻想使德教普及到四海,這是難以辦到的啊。”
“殷朝人製定五種刑法來防止奸詐,用毀傷身體的辦法來懲戒邪惡。可是周成王和周康王,放棄這些刑法四十多年,天下也沒有犯法的。監獄空蕩無人。匈奴使用這些刑法,殺死的人很多,受刑的人接連不斷,天下空虛,人口減少,真可哀呀!”
有些自嘲的勾了勾嘴角,莫離有開口道:“唉!我晚睡早起,考慮先代帝王的法典,久久地思慮用什麽來適合至尊的地位,光大祖宗的事業,我認為關鍵在於努力搞好農業,任用賢人。現在我親自耕種,籍田為農民做榜樣,鼓勵百姓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有德行的人,並且派出很多使者,絡繹不絕地去慰問勞苦人家,救濟沒有父母、沒有子女的孤獨的人,一切辦法都想到了,但並沒有收到大的成效,和美好的德行。”
“陛下息怒,您做的已經很好了。”看見莫離一臉惆悵的樣子,朝鳳趕緊遞上杯茶,作為撫慰。
看著滿朝文武,莫離深深地歎息了一聲:“現在陰陽錯亂,天地間充滿了惡劣的氣氛,許多生物得不到生長,人民陷在貧困的境地,廉潔的人,和無恥的人混淆在一起,好人和壞人也分不清楚,得不到真實的情況,所以我廣泛地邀請了特別傑出的士人來請教,目的也許可以達到吧!現在大夫們等待詔命的有一百多人,有的談論當今的事情卻不切實際,用古代曆史來印證不相符合。難道是因為受到文吏法令的牽累,而不能任意發揮嗎?還是因為學術的來源不同,所得的見解各異呢?”
其實台下的人,都是蛇鼠一窩,串通好了,要給莫離找麻煩。莫離也是知道這些的,可是現在。他這樣的明知故問,想必就是想弄清楚,這個男子,到底是哪一邊的人,能不能夠被自己所用。朝鳳勾了勾嘴角,連莫離都好奇的人,自己當然得好好看看。
“臣聽說,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對年輕的,就教他們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對年長的。就授給職位。察看他們的才能。用職位和俸祿。來培養他們的德行,用刑罰來禁止他們作惡。所以人民都懂得禮義,而恥於觸犯他們的上級。周武王施行大義,平定殘賊。周公作禮樂來加以文治,直到周成王和周康王時的盛世,牢獄空虛了四十多年。這也是教化的感染和仁義的影響,不僅僅是毀傷身體的刑剖的功效。”
見到莫離‘痛心疾首’的模樣,男子並沒有像一般大臣一樣,上前請罪,而是抓緊時間,闡明自己的觀點。
“到了匈奴就不是這樣,效法申不害、商鞅的辦法。實行韓非的學說,憎惡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的道理,貪汙成風,並不是用禮義來教化天下。您衹求名而不察實,行善的好人不一定能免罪。犯法的壞人也不一定就受到懲罰。所以百官都謊言欺詐,不務實際,表麵上都表現出尊敬君上的禮貌,內心卻懷著背叛君上的打算,弄虛作假來掩飾狡詐,追逐私利,沒有羞恥;又總喜歡使用殘忍刻毒的官吏,無限製地征收賦稅,榨盡人民的財力,百姓四處逃亡,不能從事耕田和紡織工作,於是強盜到處起事。所以受刑的人很多,死的人一個接一個,但是做壞事的並沒有停止,這是風俗教化所造成的。”
好嘛,什麽叫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嘖啊。隻見原本還忙忙亂亂的朝堂,一下就安靜的和沒人似的。莫說是那些來找麻煩的舊貴族,就是莫離都驚訝了。這樣嚴厲的批評,隻怕就是有人有同樣的想法,也隻敢在心裏叨咕兩句。哪裏敢這樣明目張膽的說出口?而且還是在眾目睽睽的朝堂之上,這不是當眾打莫離臉嗎?
嘖,嘖。初生牛犢不怕虎嗎?朝鳳搖搖頭,有些憐憫的看著男子。莫離的心眼啊,小的都和針尖有的一拚了。就算他會因為愛惜人才,聽完話,也未必會重用這名男子了。
“用政法來教導人民,用刑罰來製裁人民,人民苟且地要求免受懲罰,卻不知道羞恥。”莫離挑挑眉,坐正身子,有些刁難的問道“可若是不用,刑法製裁,萬民追逐利益,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樣,不拿教刑法化作他們的堤防,就不能製止。既然你之前回答的這般流利,一定知道答案吧。要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嗎?這個罪名可大可小。輕省一點的,罰抄個十來遍《道德經》,嚴重一點的滿門抄斬都可能。看莫離的眼神,怎麽看也不像是簡單了事的。果然,小心眼的男人。朝鳳在心裏冷笑了一下,這麽好的人才,當真是可惜了。
“現在陛下統一了天下,四海之內沒有不順服的。陛下廣泛地觀察,多方麵聽取,盡可能地吸取群下的智慧,具備了天下的美德,崇高的德行顯耀普照,擴大到國外。遠達萬裏的夜郎和康居悅服歸心,就真是太乎到來的景象啊。但是恩德,並沒有施加到普通百姓身上,大概是您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吧。曾子說:‘尊崇自己所聽到的道理,就高明了;實踐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光大了。高明光大,不在於別的,在於對這些注意罷了。‘希望陛下采用所聽到的道理,誠心誠意按那些道理去做,那麽,跟三王又有什麽不同呢?”
就在朝鳳都已經開始謀劃,如何保他一命的時候,男子的態度卻突然改變了。之前還像毒蛇一般咄咄逼人的口氣,突然之間,就變成了莫離戴高帽子。能屈能伸,果然是個人才啊。
“陛下親自耕種籍田來倡導農業,早起晚睡,為人民擔憂,思念古代治世,用心尋求賢人,這也是堯舜的用心啊,可是沒有得到賢人,這是因為平時對於士人,沒有鼓勵勸勉的緣故。平時不培養人才,卻想尋求賢人,就好比不雕刻玉卻要求玉有文采一樣。”
男子笑了笑,有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加強:“所以培養人才,沒有比辦好太學更重要的了,太學是產生賢士的地方,是教化的本源,現在各郡國的人都很多,可是有些郡國還沒有應舉賢良文學策問、作對策的人,造就是因為王道在那裏經常斷絕。臣希望陛下興辦太學。聘請高明的教師,來教育培養天下的士人,經常考問他們,而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那麽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
“那你覺得,什麽樣的老師合適呢?”莫離皺皺眉,開口問道。
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男子便開口說道:“現在的郡守、縣令,就是百姓的老師和表率,是委派他們稟承君主的恩澤去宣揚教化的,師表不賢良,君主的仁德就得不到宣揚,恩澤就傳布不到下麵。現在官吏既然沒有教育人民,或者不實行君主的法令,暴虐百姓,和壞人狼狽為奸,謀取私利,致使貧窮孤弱的人含冤受苦,流離失所,很不符合陛下的意願。所以陰陽錯亂,怨氣充滿,人民無法生活,在苦難中得不到救助,這都是郡守縣令們不賢明,才造成這樣的現象啊。”
這話說的直接,這男子和舊貴族一起來,難免會叫人懷疑,他是舊貴族的爪牙。這樣,即便他是真的有才華,莫離也不敢用。甚至可以說,他越是有才華,就越是死得快。可是現在,他卻直接表示了自己和舊貴族是對立的,雖然會惹一些麻煩,可是卻保住了性命。
“臣仔細考察《春秋》中,‘春王正月’的意思,尋求王道的開端,得到了‘正‘。‘正‘次於‘王‘,‘王‘次於‘春‘。春是天的作為。正是王的作為。它的意思是說,君主上麵奉承天的作為,下麵用來端正自己的行為,‘正‘是王道的開端啊。可是,王者想有所作為,應該向天去求到這個開端。天道最大的就是陰陽,陽作為德,陰作為刑,刑主殺,德主生。所以陽常常處在盛夏,把生育養長作為自己的事;陰經常處在嚴冬,積聚在空虛不起作用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天是任用德教,不任用刑罰的。”
男子仔細觀察莫離的表情,慢慢的開口道:
“太陽出現,在上麵布施,主管一年的收成;使陰入內,在下麵藏伏,時常出來幫助陽;陽沒有陰的幫助,也不能使年歲獨自完成。從始至終陽是以完成年歲為名的,這是天意啊。王者秉承天意來做事,所以任用德教而不任用刑罰。刑不能任用來治理社會,就像陰不能用來完成年歲一樣。執政而任用刑罰,是不順從天意,所以先王沒有肯這樣做的。現在廢除了先王掌管德教的官員,衹任用執法官吏來治理人民,這難道是先王任用刑罰的本意嗎?孔子說:‘不進行教育就殺人,叫做暴虐。‘暴虐的政治施用到下麵,卻想使德教普及到四海,這是難以辦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