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朝鳳雖是已經猜到了青書和田和有關係,也想到要借助田和來給青書敲邊鼓,可是卻實在沒有想到,田和會跑到宮裏來,還是來找自己的。


    “我聽說,“不知道就說,是不明智;知道了卻不說,是不忠誠。”作為臣子不忠誠,該死;說話不合宜,也該死。雖然這樣,我還是願意全部說出自己的見聞,請娘娘裁斷我進言之罪。”見到朝鳳,田和就直接跪下,然後便開口道。


    他的動作十分幹脆,沒有絲毫的猶豫,這反倒是叫朝鳳疑心了起來。朝鳳對自己身份的定位是很清楚的,自己現在的權力實在有限,大夏那邊雖是有幫襯,可是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所以自己,往往都是主動出擊。尋找那些有才華,有野心,卻被埋沒的人才。然後在他還勢力孱弱的時候,就給好處,幫扶他成長,為自己所用。隨便借助莫離的勢力,在對方心中,樹立自己是無法拜托的錯覺。


    可是,自己還沒有來得及去找田和啊,他到底是怎麽來的。雖是心中還有疑問,可是朝鳳卻實在不願意放過這個人才,便開口說道:“但說無妨。”


    “娘娘這樣,臣無法開口。”田和看了一眼朝鳳,然後從新低下頭。


    奇了個怪了,這人也好笑。自己從未請他進來,是他自己急急忙忙進來,說有話要對自己說的,怎麽突然一下,又無話好說了呢?故弄玄虛!朝鳳在心裏暗罵一聲,可是麵上卻還是不動聲色的問了句:“為何?”


    “臣之前聽說,難於進言的情況是:言辭和順流暢,洋洋灑灑,就被認為是華而不實;恭敬誠懇,耿直周全。就被認為是笨拙而不成條理;廣征博引,類推旁比,就被認為是空而無用;義微言約,直率簡略而不加修飾,就被認為是出口傷人而不善辯說;激烈明快而無所顧忌,觸及他人隱情,就被認為是中傷別人而不加謙讓;宏大廣博,高深莫測,就被認為是浮誇無用;談論日常小事,瑣碎陳說。就被認為是淺薄;言辭切近世俗。遵循常規。就被認為是貪生而奉承君主;言辭異於世俗,怪異不同眾人,就被認為是荒唐;口才敏捷,富於文采。就被認為是不質樸;棄絕文獻,誠樸陳說,就被認為是粗俗;動輒援引《詩》《書》,稱道效法古代,就被認為是死記硬背。這些就是我難於進言並深感憂慮的原因。”


    這一大段話說的,朝鳳都要擔心他會不會一下氣沒有喘勻,就這麽暈過去了。可喜的是,田和的身體還算不錯,說完了一點事情也沒有。反而臉不紅心不跳的看著朝鳳。


    “所以法則雖然正確,未必被聽取;道理雖然完美,未必被采用。若統治者認為這些話不可信,輕則看成是說毀誹謗,重則使進言者遭到災禍、死亡。所以伍子胥善於謀劃。而吳王殺了他,孔子善於遊說,而匡人圍攻他,管仲確實賢能而魯國囚禁他。這三個大夫難道不賢嗎?但三處的君主不明智。”


    聽了他這話,朝鳳算是明白過來了。這田和可真的是一個聰明人,他一進門就知道,自己對他還是心存疑慮的。所以才先是賣關子,緊接著有用了這麽一大段的話,來點醒自己。


    想清楚了後,朝鳳對他的態度,就立馬平和了起來了。朝鳳先是從椅子上站起,走到田和的身邊,恭敬的把他扶起來,然後才開口道“剛剛是朝鳳目光短淺了,還請先生不要和我這樣一個婦道人家計較。不過朝鳳還是想問一句,為何先生會選擇朝鳳。”


    “上古有商湯,極其聖明;有伊尹,極其聰明。極其聰明的,去進說極其聖明的,這樣尚且多次進說不被采納,還要親自拿著炊具做廚師,親近熟悉後,湯才知道他賢並重用了他。所以說:用最聰明的,去進說最聖明的,未必一到就被接受,伊尹說湯就是這種情況。”田和見朝鳳來扶自己,也不矯情推脫,隻是子啊被扶起後,又像朝鳳行了個禮,表示感恩。


    聽見田和怎麽說,朝鳳先是愣了愣。然後半開玩笑,半慍怒的問“那先是的意思,是說本宮愚蠢嘍?”


    “用最聰明的,去進說最聖明的,未必一到就被接受。但是用聰明的,去進說愚蠢的,必定不被接受。周文王進說殷紂就是這種情況。所以文王進說紂而紂囚禁了他;翼侯被烤死;鬼侯被做成肉幹;比幹被剖心;梅伯被剁成肉醬;管仲被捆綁;曹羈逃奔陳國;伯裏子沿路乞討;傅說被轉賣;孫子在魏遭受臏刑。”


    見到朝鳳臉色有變,和田也沒有半分的驚慌失措。反而又是不緊不慢的舉起例子。


    “吳起在岸門拭淚,痛心西河將成為秦地,最後在楚國被肢解;公叔瘦推薦國中傑出人才反被認作糊塗,公孫鞅出奔到秦;關龍逄被斬;萇弘被剖腹;尹子陷入牢獄;司馬子期死後屍首浮在江上;田明被分屍;芯子賤、西門豹不鬥而被人殺害;董安於死後被陳屍市中;宰予不能逃避田常政變;範睢在魏被打斷肋骨。”


    這些例子實在凶殘,莫說是素來膽小的清露了。就是連青書,都聽了直皺眉。似乎這樣的事情,就是發生在自己眼前似得。倒是朝鳳聽的津津有味,和田到也講得不亦樂乎。


    “這十幾個人,都是仁義、賢能、忠良而有本領的人,不幸遇到荒謬昏庸的君主而死去。那麽即使賢聖也不能逃避死亡和刑辱,為什麽呢?就是昏君難以勸諫,所以君子難以進言。況且合情合理的話,都是逆耳衝撞的,除非賢聖,沒人能聽進去。”


    聽這個意思,隻怕自己今天是別想聽見什麽好話了。朝鳳苦笑了一下,然後開口道:“這難聽的話,我打小就聽過不少。合情合理的有,毫無道理的也有。我絕非是什麽聖賢,不過聽幾句話的功夫,卻也還是有的。請先生但說無妨。”


    “寵臣過於親近,必定危及君身;臣子地位太高,必定取代君位;妻妾不分等級,必定危及嫡子;君主兄弟不服,必定危害國家。我聽說千乘小國的國君沒有防備,必定有擁有百乘兵車的臣子,窺視在側,準備奪取他的百姓,顛覆他的國家;萬乘大國的國君沒有防備,必定有千乘之國的大夫,窺視在側,準備奪取他的權勢,顛覆他的國家。”


    這說的,不就是自己嗎?朝鳳勾了勾嘴角,現在的自己,可不就是一直在莫離的身邊窺視,希望找到缺點嗎。這話說的,還真的是,不是聖賢,就聽不下去不。朝鳳在心裏搖搖頭,不過還是強忍這性子,等他把話說完。


    “因此奸臣勢力擴張,君主權勢就會消亡。因此諸侯強大是天子的禍害;群臣太富,是君主的失敗。將相控製君主使私家興盛,這是君主應排斥的。萬事萬物中,沒有比君身更高貴、比君位更尊崇、比君威更強大、比君權更隆盛的。這四種美好的東西,不借助於外界,不求助於別人,處理恰當就都得到了。所以說:君主不能使用他的財富,最終將會被排斥在外,這是統治者要牢記的。”


    統治者?朝鳳勾了勾嘴角,那麽這話,本是該說給一國之君聽才是。他又何必在這裏說。想到這裏,朝鳳便開口“的確,過去商紂的滅亡,周朝的衰微,都因諸侯的強大;晉國被三分,齊國被篡權,都因群臣太富有。燕、宋臣子殺掉國君的原因,都屬這一類。所以在上對照商、周,中間對照燕、宋,沒有一個不是用的這種方法。”


    “因此高明的君主蓄養他的臣下,完全依照法律辦事,立足於防備,所以不赦免死囚,不寬有罪犯,赦免死囚。寬宥罪犯,這叫做威勢散失。國家將危,君權旁落。因此大臣的俸祿即使很多,也不能憑借城市,建立自己的威勢;黨羽即使很多,也不能擁有私人武裝。所以臣子在國內,不準有私人朝會,在軍中,不準有私人外交,個人的財物,不能私自借給私家。這是明君用來禁止奸邪的辦法。”看著朝鳳,田和淡淡的開口道。


    現在的匈奴,大臣出外,不準有許多人馬隨從,不準在車上,攜帶任何兵器;如果不是傳遞緊急文件,車上帶有一件兵器的,判處死刑,決不赦免。這些事情,雖是看起來不近人情了些。可都是用來防備意外的辦法。


    “既然是這樣,先生何必來找我。留在朝堂之上,豈不是光明磊落。遷都的提議,實在是巧妙。既是給了先生一個一鳴驚人的機會。有在遷都後,給先生騰出位子來。”朝鳳笑笑,抬起頭看著田和問道。


    朝堂上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現在那些舊蘿卜的根須,被斬斷在了蘭度。那作為新蘿卜的田和,應該看到好機會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條文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條文喵並收藏亂世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