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戰爭中,最麻煩的,就是對於地形的不熟悉。尤其是在巷戰這樣的狹小的範圍中,對地形是否了解,都可以說是能否得勝的關鍵了。


    “列隊站好,仔細觀察敵軍動態。”自己的軍中,雖然人數上又絕對的優勢,可是相較對方的善變,還是略輸了一籌。


    背貼牆站立式探頭,動作極具表演性,但在真實環境的巷戰場中,這就是屬一種典型的自殺行為,因為它違反了’探頭觀察‘的基本原則之――頭部的暴露位置,不能出現在敵人弓箭,所習慣指向的位置。如果正好有一支尖銳的箭矢,對著拐角警戒,那麽像這種“要風度不要老命”的動作,隻能使用者隻有被“秒殺”一種下場。


    “將軍,他們就像是羊毛裏麵的虱子一樣,那抓的很。”說真的,長安城中的軍人並不多,可是他們卻偽裝成了普通民眾,躲在後麵放冷箭,叫人防不勝防“要不然,我們幹脆全部撤出去,把這該死的城鎮一把火燒了!”


    長安城人口密集,若是用傳統的攻城略地,所用的地毯式轟炸,將給戰後重建工作帶來很多問題。而且這麽多人,若是真的要燒城,那麽和那些噬毛飲血的怪物,有什麽區別?


    “陛下治理國家時,明正法令,設置嚴刑,就是為了用來解救百姓的禍亂,消除天下的災難,使強不欺弱,眾不侵寡,老年人們得享天年,幼子孤兒得以成長,邊境不受侵犯,君臣親密相處,父子互相護養,沒有死亡和被俘的憂患。如果輕易就可以殺人。那何必參軍?”


    善或惡的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好像影子跟隨著人形,回響跟隨著聲音。所以桀、紂暴虐怠慢,讒惡的人,都受到進用,賢良智慧的人都隱藏起來,於是桀、紂的罪惡一天比一天顯著,國家也一天比一天混亂,可是他們卻依舊安然怡得,自以為如太陽在天空一樣。終於逐漸敗壞以至於毀滅。


    “是屬下愚鈍了。”那男子原不過是想隨便抱怨兩聲。沒想到會被甄謹這樣嚴肅的嗬斥。不過也就是因為他這般嚴謹的,把百姓當做自己的家人,自己才願意跟著他吧。


    又掃了掃男子,甄謹才重新開口“東北處有一隊伏兵。看他們的行動,極其的訓練有素,怕是城中的精銳。你們先不要打草驚蛇,若是跟著他們,應該可以找到他們的首領。”


    在複雜多變的巷戰環境中,在各條街道上快速移動到目的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複雜的街道環境,幽靈般的敵人,突如其來的冷箭。都將嚴重製約著,整個小隊的行進速度。


    一個人移動,尚且不易,更何況還是要帶領一隊人,去追蹤別人?在這裏。就必須要用到街道移動戰術。在狹長的小巷中,比較安全的行進方法,是所有隊員背靠牆麵,作橫向移動,這樣整個小隊能在第一時間,壓製住對麵窗戶中的敵人的火力,而自己,又處於上方窗戶,敵人的射擊盲角之中。


    “你們是什麽人!”雖然甄謹已經很小心了,但是還是被敵軍發現。


    幾乎沒有停頓,敵人就躲在掩體後,拉開弓箭射擊。漫天的弓箭,像是雨水一般降落下來,此時甄謹不得不考慮,讓所有隊員衝出牆角,站成一排火力全開壓製敵人。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隊員衝出牆角的行動,必須迅速,而且必須是火力全開,要將敵人打得,連將武器舉過頭頂,盲射的勇氣都沒有。


    “拿起連弩,全力進攻!”甄謹連頭都沒有回,厲聲喊道。


    連弩也是廣招人才的產物,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鏃、木杆、羽毛製成,箭在遠距離飛行時,羽毛起平衡作用。而連弩的箭,若采用通常製法,箭身羽毛部位,與箭匣壁發生阻礙,使箭支無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發射位置。所以連弩的箭,采用非常規製法,“以鐵為矢”。


    經製造實踐,箭杆超過八寸,箭匣增長,機關互動就不暢通,鐵矢超過八寸重量增加,會影響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於八寸,箭匣縮短,弩的弦臂張開間距小,發射力量就會減弱。所以“矢長八寸”是最佳尺寸。


    由於弩的發射過程比較費時,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護下編成“上弩”、“進弩”、“發弩”等組,輪番連續發射。在“守隘塞口”中,更能發揮其威力。至在騎兵大規模縱橫馳騁之時,由於強弩不便在馬背上使用,一直沒有受到重視。沒想到,現在居然有了使用的機會。


    “這箭有古怪!”沒幾下,對麵就傳出了慘叫聲


    匈奴之前銅箭頭,就已頗陰毒,凸脊、叁角形扁翼,當箭頭刺入身體後,兩翼的倒刺,會牢牢鉤住合攏的傷口,難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敵人的血液。到了後期,新興的叁棱翼樣式,更使箭即便拔出,傷口也更難愈合,並且相應的血槽增至六個。


    經過改造,現在甄謹所使用的箭頭,則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鉛含量,同時與某些秦劍一樣,飛越時代的表麵氧化鉻技術,也使這些箭頭曆久常鋒。但銅材較難得,軍中已經嚐試用鐵製作箭頭鋌部,而隨著煉鋼業的發達,全鐵製的箭頭也問世了。


    在早期鐵箭頭采用鑄造,顯然是舍不得銅箭頭樣式的慘毒,不過隨即就發覺其鋒利尚不及後者,於是隻得改用鍛製。鍛製的缺點,是澆鑄而成的複雜造型必須舍棄,改為如鐵劍的四棱劍身那般,易於打造,但優點更為顯著,鍛製將使其比前輩堅韌得多。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鐵甲,撕裂敵人的肌肉和骨骼。於是在朝鳳的示意下,銅箭退出舞台。


    “來人,換兵器!”隻聽見對方喊了一句這樣的話,就開始變動隊形。


    大夏還真是個頗有意思的時代,軍政軟弱的同時,軍事技術,卻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夏有值得欽佩的耐性,對每種武器精雕細琢,而箭的樣式也因之精細化,像鐵脊箭、錐箭等,造型都已脫離扁平四棱形的單調,變得更為專業。


    不過最叫人吃驚的,還是大夏拉開了火器時代的帷幕,對匈奴的連綿戰爭,迅速使火器走向成熟,成為主宰戰場命運的力量。不過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還隻適合火力覆蓋的情況下,箭之序列的壯大還在持續。


    “對方的火器並不多,隻要扛住這一下,就過去了。”雖然故作輕鬆,可是甄謹的表情已經


    在對方這種火力全開的壓製方式下,甄謹這邊也在用盡全力反擊。所以不論哪一方,箭夾的消耗都是迅速的。一旦箭夾耗盡,出現集體換箭夾的場麵,將給整個小隊帶來極大的危險。所以,一旦有人箭夾耗盡一定要高喊“換箭夾”。


    射是周代時的‘六藝’之一,也是古代最強大的攻擊手段之一。早時的貴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見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到了後期,複合技術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儲存的勢能,使人在生理結構容許的拉程內,能將更多力量轉化給弓身,射出更快更遠之箭。精銳射手,竟能拉開70公斤的強弓,估計有效射程應在50-70米之間,最遠射程更是數倍之多。


    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始於扳指的功勞。扳指這項不起眼的發明,卻令拉動強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傷手指。扳指對射手的意義如此重大,以至騎射起家的王公貴族們,竟最終使其異化成為一種首飾。


    弓是以輕便、快速為特點的,這令其在戰場上,始終占據著騎兵遠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即便是現在因為火器的發展,顯得有些淘汰了,弓也仍能揚己所長,與火器平分秋色。


    “換位!”見不能再第一時間挫敗甄謹,對方也有些急了,馬上切換戰場。


    之前甄謹的掩體戰術很不錯,但是,如果是在寬闊的大街上,這種戰術就與自殺無異了。


    在寬闊的街道上,敵人的火力點,要比小巷多得多。所以,在大街上移動,應采取交替掩護移動。


    隻見甄謹,首先將小分隊分為兩組。一組先向前移動,由另一組負責掩護。一組到達一處掩體後,立即進行警戒,掩護另一組移動。這時,先到達的一組的隊員,必須專心警戒,絕對不能回頭觀察,隊友是否就位。


    好在平時多有操練,另一組就位後,輕拍前一組隊員的肩膀,表示“我已就位,你可以移動”。以此反複。絕對不能一哄而散,將整個小隊的背後暴露給敵火。在街道中移動應盡量在陰影處進行,因為在強光的照射下,敵人對陰影處的人,將不再敏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條文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條文喵並收藏亂世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