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暮卿看著衙役抬著屍體離去之後,就返回了落鬆院,她可不想再看蘇連棟鐵青的臉色,而且她的目的也達到了,想來李氏也該是明白她的用意。
進了自家院子,綠兒的話就更多了,言語間流露著崇拜的意味:“小姐,你說得可都是真的?昨夜你真得看到有人跟蹤你?而且那麽惡心的屍體,你看著都不覺得惡心嗎?還有二爺的臉色好難堪,好像是讓小姐你氣著了……”
蘇暮卿抿了抿唇,側首神情分外凝重的望著綠兒,淡淡道:“這麽多話,小心我讓人縫了你的嘴。”
還欲說話的綠兒瞬間噤聲,眸子裏卻是含著笑意,她曉得小姐才沒那麽狠呢。
蘇暮卿回來後將手洗了許多次後,方才罷休。
待得閑下時,蘇暮卿喚過秋棠,平靜的交代道:“若是有人喚了你去,問起昨夜晚上的事兒,你如實告知就是,看到的沒看到的;聽到的沒聽到,想說就都說。”
秋棠應聲點頭:“奴婢明白。”
這廂才回院子沒說幾句話,那邊李氏領著青菊向著落鬆院而來,當她們瞧得青蘿竟是在院子裏掃落葉之時,眉眼間閃過一絲不可思議。
“奴婢見過二夫人。”朱兒恭敬的作揖,有著醜陋傷疤的麵容上沒有絲毫表情。行禮之後,又退開身子,在一邊清掃著落葉,動作一絲不苟,似乎毫無怨言。
李氏望了朱兒兩眼,先前才聽聞蘇暮卿對她還算不錯,怎如今是落得下等仆人。
然,李氏也沒有多說什麽,如今青蘿已不再是她的丫頭,連名字都改得徹底,她又何須再去操這份心。況乎。本就是她想棄之。隻是瞧著青蘿那平和的神色,讓李氏不得不暗暗猜想暮卿是用了什麽方法來調價丫頭,讓一個充滿欲望的人變得如此平心靜氣。
蘇暮卿隱約聽到外頭傳來朱兒的聲音,向著窗外探了眼,嘴角勾起一道意味不明的笑容,李氏來得可真夠快。
蘇暮卿淺笑著走出屋子,上前迎道:“嬸娘,你怎過來了?莫不是那事兒這麽快就處理好了?”
李氏滿臉慈愛的開口道:“這事兒,你叔父說他會處理。我也樂得輕鬆。”
蘇暮卿盯著李氏的笑顏,輕搖頭:“嬸娘。其實你很不開心,想來你並不希望這事兒讓叔父處理是不?”
李氏麵色一緊,眸色微閃。對上蘇暮卿含著探究的目光:“暮卿,你是在打什麽注意?”
蘇暮卿柳眉微皺,稍即又舒展開來,明亮的眸子裏含著讓人無法辨別的神色,薄唇勾出一道美麗的弧度:“嬸娘。我們還是進屋聊天。站在院子裏,若讓人瞧著去,還以為暮卿不尊敬長輩。”
說話間,蘇暮卿回首喚道:“綠兒,秋棠你們愣著作甚,還不快給夫人沏茶。”
屋子裏散發著淡淡的檀香。而在茶水衝開之時,一股幽香四溢,繚繞在空氣裏。久久不肯散去。
蘇暮卿安坐於李氏的對麵,麵帶笑容著回望李氏,客氣道:“嬸娘,這天氣涼下來,大清早的就在外頭佇立。想來該是冷了,喝茶暖暖身。”
李氏溫和的笑笑。也不作推脫,她還是相信暮卿這丫頭就算心裏頭怨恨她,但也不至於不會在茶水中下藥。在這一點,她必須承認晚卿的心性連暮卿的一半都沒有。
“暮卿,晚卿要是有你一半乖巧,嬸娘就可以少操心啊。”
不知是不是屋子裏的氣氛太過融洽,李氏竟是這般開了口,讓蘇暮卿愕然。
其實,蘇暮卿有一點想不通,前世蘇晚卿一直偽裝的非常好,時而溫柔,時而俏皮,在她還留在蘇府時,除卻那一次為晚卿推下江河中,似乎其並未再對她做什麽。而這一世,詭計層出不窮。是前世她太傻沒注意嗎?如此,又是怎安全躲過呢?
蘇暮卿不由鎖起眉頭,卻也沒有多想。
她淡淡的笑笑,搖搖頭道:“嬸娘,其實暮卿知道,每個娘親都是會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來得出息。以前娘親也經常說暮卿,她老是說暮卿怎就是個悶葫蘆,就不能多學學晚卿,嘴兒甜,懂禮貌,識大體。所以晚卿其實挺不錯。隻是,暮卿真得沒想到晚卿竟是為了睿王……唉!”
蘇暮卿長長的歎了口氣。
李氏布著親和笑意的麵容微變,稍即麵上染著歉意:“這該算是嬸娘不曾教好,若是好好的與她說說,怕就不會有這樣的事兒了。暮卿,是嬸娘對不起你。好在,你沒有事兒,不然嬸娘都不曉得如何與你爹娘交代。”
蘇暮卿又是一陣哀歎,低聲喃語:“這是命啊命。”
隨即斂起麵上的憂傷,又換上一副笑意漣漣的麵孔:“嬸娘,這些咱們就不提了,都是過去的事兒。嬸娘,你過來找暮卿可是有何事?”
李氏麵色一整,有些嚴肅:“暮卿,你早上在庭院說的話,有幾分真?”
蘇暮卿微怔,清明的眸子裏閃過失望,她幽幽道:“嬸娘,你不信暮卿?你可以問問秋棠,昨夜我們回來的時候出了什麽事兒,還有我當是說得什麽話。”
李氏搖搖頭,探究的神色掃了眼秋棠,口上卻是道:“暮卿,也不是嬸娘不信你。你可知道你說得話,讓你叔父有多生氣,你難道忘了張姨娘在你叔父心中的地位嗎?萬一弄得不得當,你怕是會有麻煩。”
蘇暮卿心下一陣譏諷,這個時候關心起她的麻煩了?以前可是巴不得除去她。
雅致的臉龐卻是掛著一臉難以置信:“嬸娘,暮卿可都是實話實說,難道這樣都不行嗎?叔父真得會為了一個姨娘而傷害暮卿嗎?”
李氏凝視著蘇暮卿的神色,眸間閃過狐疑,道:“暮卿,嬸娘也不過是提醒你一下而已。可不要為了讓嬸娘認可張姨娘是嬸娘最大的敵人而說謊。”
蘇暮卿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李氏微怔,怎又讓她繞開了話題。
蘇暮卿輕抿了一口熱茶,放下後手指輕輕地撫摸著杯口,好久她幽幽道:“嬸娘,咱們也不兜圈子了,這客裏客氣的話我們說得也夠多了。暮卿打得注意其實很簡單,看你們互鬥。”
明亮的眸子是深不可測的幽潭,甚是陰寒,連同著她身上也泛著絲絲冷氣,使得李氏不禁覺得自己仿佛置身在千年冰窖之中,寒氣蔓延全身。
李氏驚詫的望著蘇暮卿,片刻溫和的麵容也冷了下來,冷聲道:“於你有什麽好處?”
蘇暮卿輕聲笑語:“好處很多,就像你們巴不得我死一樣,那樣你們獲得好處也很多。”
話音剛落,屋裏的丫頭們麵色也跟著不停的變化,她們皆是能夠感受到二小姐雖是笑著說話,可散發著的寒氣冷徹骨,而且還滲著絲絲恨意。
李氏冷哼一聲:“那嬸娘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有什麽法子讓我們鬥起來。提醒你一句,這麽多年來,我們都相安無事。”
蘇暮卿低低一笑,含著笑意的雙眸忽然一冷,如寒霜。聲音也驟然冷了下來:“是嗎?那是因為你那時候還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兒,能為叔父的仕途帶來好處。可現在那樣子在……想必叔父遲早要拋棄了。而張姨娘有兩個兒子,你卻沒有。如此,張姨娘要是想要上位,你覺得呢?”
李氏眉頭緊緊蹙起,冷凝著蘇暮卿:“你當以為你嬸娘連這些都不知道嗎?連這些都不知道,何以在蘇府這地方留下來。”
蘇暮卿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你當然知道,可在財富與地位麵前,會讓人更瘋狂。你們一而再再而三陷害我,為的是什麽?別以為我當真什麽都不知道,以為是全部是晚卿所為,有些怕還是你和叔父授意。”
“你……”李氏冷道,“你清楚得可真多,你難道不知道知道越多離死越遠嗎?”
蘇暮卿把玩著手中的茶杯,笑著道:“當然知道。我都知道,你知道在外邊時我為何意味深長的看你嗎?我想要叔父知道我和你站在一起,也許他還會有懷疑。不過很快他們都會以為我們是關係頗好的嬸侄,包括你的女兒。”
說話間,蘇暮卿站起身子,緩緩地在屋子裏踱步。
李氏從來沒有想到一個才不過十五歲的女孩子會給她帶來壓力,蘇暮卿究竟是在算計些什麽。
這時,蘇暮卿繞到李氏的身後,俯下身子,雙眸卻是掃了眼秋棠,甚是低聲道:“嬸娘,叔父和南海國,七十二煞……”聲音越來越輕,那三個丫頭蹙著眉頭似乎想要聽得更清楚。
蘇暮卿直起身子,視線幽幽地凝視著李氏,笑語:“嬸娘,暮卿知道可是多?”
言畢,蘇暮卿嘴角笑意更甚,雙眸晶亮如深夜璀璨的星辰,幽光逼人。
李氏背脊僵住,圓潤的麵容上冷意盡失,眼眸漸漸地變得深邃,惶恐在眼眸中一閃而過。
然,稍即李氏柔和的笑出聲:“沒想到暮卿竟是知道那麽多的事兒,當真是厲害,也難怪是願意與嬸娘站一塊兒。”
蘇暮卿輕笑:“嬸娘明白就好。攘外必先安內。”
進了自家院子,綠兒的話就更多了,言語間流露著崇拜的意味:“小姐,你說得可都是真的?昨夜你真得看到有人跟蹤你?而且那麽惡心的屍體,你看著都不覺得惡心嗎?還有二爺的臉色好難堪,好像是讓小姐你氣著了……”
蘇暮卿抿了抿唇,側首神情分外凝重的望著綠兒,淡淡道:“這麽多話,小心我讓人縫了你的嘴。”
還欲說話的綠兒瞬間噤聲,眸子裏卻是含著笑意,她曉得小姐才沒那麽狠呢。
蘇暮卿回來後將手洗了許多次後,方才罷休。
待得閑下時,蘇暮卿喚過秋棠,平靜的交代道:“若是有人喚了你去,問起昨夜晚上的事兒,你如實告知就是,看到的沒看到的;聽到的沒聽到,想說就都說。”
秋棠應聲點頭:“奴婢明白。”
這廂才回院子沒說幾句話,那邊李氏領著青菊向著落鬆院而來,當她們瞧得青蘿竟是在院子裏掃落葉之時,眉眼間閃過一絲不可思議。
“奴婢見過二夫人。”朱兒恭敬的作揖,有著醜陋傷疤的麵容上沒有絲毫表情。行禮之後,又退開身子,在一邊清掃著落葉,動作一絲不苟,似乎毫無怨言。
李氏望了朱兒兩眼,先前才聽聞蘇暮卿對她還算不錯,怎如今是落得下等仆人。
然,李氏也沒有多說什麽,如今青蘿已不再是她的丫頭,連名字都改得徹底,她又何須再去操這份心。況乎。本就是她想棄之。隻是瞧著青蘿那平和的神色,讓李氏不得不暗暗猜想暮卿是用了什麽方法來調價丫頭,讓一個充滿欲望的人變得如此平心靜氣。
蘇暮卿隱約聽到外頭傳來朱兒的聲音,向著窗外探了眼,嘴角勾起一道意味不明的笑容,李氏來得可真夠快。
蘇暮卿淺笑著走出屋子,上前迎道:“嬸娘,你怎過來了?莫不是那事兒這麽快就處理好了?”
李氏滿臉慈愛的開口道:“這事兒,你叔父說他會處理。我也樂得輕鬆。”
蘇暮卿盯著李氏的笑顏,輕搖頭:“嬸娘。其實你很不開心,想來你並不希望這事兒讓叔父處理是不?”
李氏麵色一緊,眸色微閃。對上蘇暮卿含著探究的目光:“暮卿,你是在打什麽注意?”
蘇暮卿柳眉微皺,稍即又舒展開來,明亮的眸子裏含著讓人無法辨別的神色,薄唇勾出一道美麗的弧度:“嬸娘。我們還是進屋聊天。站在院子裏,若讓人瞧著去,還以為暮卿不尊敬長輩。”
說話間,蘇暮卿回首喚道:“綠兒,秋棠你們愣著作甚,還不快給夫人沏茶。”
屋子裏散發著淡淡的檀香。而在茶水衝開之時,一股幽香四溢,繚繞在空氣裏。久久不肯散去。
蘇暮卿安坐於李氏的對麵,麵帶笑容著回望李氏,客氣道:“嬸娘,這天氣涼下來,大清早的就在外頭佇立。想來該是冷了,喝茶暖暖身。”
李氏溫和的笑笑。也不作推脫,她還是相信暮卿這丫頭就算心裏頭怨恨她,但也不至於不會在茶水中下藥。在這一點,她必須承認晚卿的心性連暮卿的一半都沒有。
“暮卿,晚卿要是有你一半乖巧,嬸娘就可以少操心啊。”
不知是不是屋子裏的氣氛太過融洽,李氏竟是這般開了口,讓蘇暮卿愕然。
其實,蘇暮卿有一點想不通,前世蘇晚卿一直偽裝的非常好,時而溫柔,時而俏皮,在她還留在蘇府時,除卻那一次為晚卿推下江河中,似乎其並未再對她做什麽。而這一世,詭計層出不窮。是前世她太傻沒注意嗎?如此,又是怎安全躲過呢?
蘇暮卿不由鎖起眉頭,卻也沒有多想。
她淡淡的笑笑,搖搖頭道:“嬸娘,其實暮卿知道,每個娘親都是會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來得出息。以前娘親也經常說暮卿,她老是說暮卿怎就是個悶葫蘆,就不能多學學晚卿,嘴兒甜,懂禮貌,識大體。所以晚卿其實挺不錯。隻是,暮卿真得沒想到晚卿竟是為了睿王……唉!”
蘇暮卿長長的歎了口氣。
李氏布著親和笑意的麵容微變,稍即麵上染著歉意:“這該算是嬸娘不曾教好,若是好好的與她說說,怕就不會有這樣的事兒了。暮卿,是嬸娘對不起你。好在,你沒有事兒,不然嬸娘都不曉得如何與你爹娘交代。”
蘇暮卿又是一陣哀歎,低聲喃語:“這是命啊命。”
隨即斂起麵上的憂傷,又換上一副笑意漣漣的麵孔:“嬸娘,這些咱們就不提了,都是過去的事兒。嬸娘,你過來找暮卿可是有何事?”
李氏麵色一整,有些嚴肅:“暮卿,你早上在庭院說的話,有幾分真?”
蘇暮卿微怔,清明的眸子裏閃過失望,她幽幽道:“嬸娘,你不信暮卿?你可以問問秋棠,昨夜我們回來的時候出了什麽事兒,還有我當是說得什麽話。”
李氏搖搖頭,探究的神色掃了眼秋棠,口上卻是道:“暮卿,也不是嬸娘不信你。你可知道你說得話,讓你叔父有多生氣,你難道忘了張姨娘在你叔父心中的地位嗎?萬一弄得不得當,你怕是會有麻煩。”
蘇暮卿心下一陣譏諷,這個時候關心起她的麻煩了?以前可是巴不得除去她。
雅致的臉龐卻是掛著一臉難以置信:“嬸娘,暮卿可都是實話實說,難道這樣都不行嗎?叔父真得會為了一個姨娘而傷害暮卿嗎?”
李氏凝視著蘇暮卿的神色,眸間閃過狐疑,道:“暮卿,嬸娘也不過是提醒你一下而已。可不要為了讓嬸娘認可張姨娘是嬸娘最大的敵人而說謊。”
蘇暮卿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李氏微怔,怎又讓她繞開了話題。
蘇暮卿輕抿了一口熱茶,放下後手指輕輕地撫摸著杯口,好久她幽幽道:“嬸娘,咱們也不兜圈子了,這客裏客氣的話我們說得也夠多了。暮卿打得注意其實很簡單,看你們互鬥。”
明亮的眸子是深不可測的幽潭,甚是陰寒,連同著她身上也泛著絲絲冷氣,使得李氏不禁覺得自己仿佛置身在千年冰窖之中,寒氣蔓延全身。
李氏驚詫的望著蘇暮卿,片刻溫和的麵容也冷了下來,冷聲道:“於你有什麽好處?”
蘇暮卿輕聲笑語:“好處很多,就像你們巴不得我死一樣,那樣你們獲得好處也很多。”
話音剛落,屋裏的丫頭們麵色也跟著不停的變化,她們皆是能夠感受到二小姐雖是笑著說話,可散發著的寒氣冷徹骨,而且還滲著絲絲恨意。
李氏冷哼一聲:“那嬸娘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有什麽法子讓我們鬥起來。提醒你一句,這麽多年來,我們都相安無事。”
蘇暮卿低低一笑,含著笑意的雙眸忽然一冷,如寒霜。聲音也驟然冷了下來:“是嗎?那是因為你那時候還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兒,能為叔父的仕途帶來好處。可現在那樣子在……想必叔父遲早要拋棄了。而張姨娘有兩個兒子,你卻沒有。如此,張姨娘要是想要上位,你覺得呢?”
李氏眉頭緊緊蹙起,冷凝著蘇暮卿:“你當以為你嬸娘連這些都不知道嗎?連這些都不知道,何以在蘇府這地方留下來。”
蘇暮卿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你當然知道,可在財富與地位麵前,會讓人更瘋狂。你們一而再再而三陷害我,為的是什麽?別以為我當真什麽都不知道,以為是全部是晚卿所為,有些怕還是你和叔父授意。”
“你……”李氏冷道,“你清楚得可真多,你難道不知道知道越多離死越遠嗎?”
蘇暮卿把玩著手中的茶杯,笑著道:“當然知道。我都知道,你知道在外邊時我為何意味深長的看你嗎?我想要叔父知道我和你站在一起,也許他還會有懷疑。不過很快他們都會以為我們是關係頗好的嬸侄,包括你的女兒。”
說話間,蘇暮卿站起身子,緩緩地在屋子裏踱步。
李氏從來沒有想到一個才不過十五歲的女孩子會給她帶來壓力,蘇暮卿究竟是在算計些什麽。
這時,蘇暮卿繞到李氏的身後,俯下身子,雙眸卻是掃了眼秋棠,甚是低聲道:“嬸娘,叔父和南海國,七十二煞……”聲音越來越輕,那三個丫頭蹙著眉頭似乎想要聽得更清楚。
蘇暮卿直起身子,視線幽幽地凝視著李氏,笑語:“嬸娘,暮卿知道可是多?”
言畢,蘇暮卿嘴角笑意更甚,雙眸晶亮如深夜璀璨的星辰,幽光逼人。
李氏背脊僵住,圓潤的麵容上冷意盡失,眼眸漸漸地變得深邃,惶恐在眼眸中一閃而過。
然,稍即李氏柔和的笑出聲:“沒想到暮卿竟是知道那麽多的事兒,當真是厲害,也難怪是願意與嬸娘站一塊兒。”
蘇暮卿輕笑:“嬸娘明白就好。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