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性子剛硬,又一直端正守禮,是最為看不得這種賣女兒為妾、攀附富貴的行徑的!
反正,不管從哪兒說,這門親都不合適,虧得這李大少爺怎麽想來著!
“可是,咱要是一口回絕了。。。”二爺遲疑著,一邊屈指敲著桌子,很有些發愁。他一向謹小慎微,又在李家做了那麽多年的工,李茂林平時積威甚重,所以他對東家始終存著很深的敬畏心理。
“回絕了也是個麻煩。那個人看著可不太好惹,說不定會給咱們家下什麽絆子呢。起碼,你那個賬房的差使是保不住了。”二奶奶也是憂慮重重。這有錢有勢的人家,隨隨便便一出招,也不是平頭百姓能招架得了的。
二奶奶性子雖傲,對外邊的世情百態卻比一般的內宅婦人們看的清楚明白。
而且,雖然二爺和二奶奶都瞧不上賬房的行當,可眼前,這份工錢可是一家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來源呢。生存比天大啊。
“不管了,還是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總不能真格的就把閨女給賣了吧!”
這事孰長孰短,二奶奶很快就做出了決定,轉身又囑咐二爺,“下回你見了他,適當的暗示一下,如果能讓他知難而退,兩家各自保存了顏麵那是最好的。。。”
二爺忙點頭。女兒可是他的寶貝疙瘩,他可不舍得讓她進那種深宅大院裏吃苦受罪。
兩口子唉聲歎氣,相對無言。正屋的燭火幾乎亮了一夜。。。
因了這事,臘月初一的進香娘兩個誰也沒去,連提也沒提這個茬兒。
沒過幾天,田靜怡就寫了信來,埋怨錦華初一的時候為何沒去進香,又熱情的邀請她去看她們家新開的臘梅花。
信裏還提到張四小姐張婉蓉的親事已經定下了。據說明年年初就完婚。隻聽張家的人透露說,她的夫婿是個大財主,家有良田千畝,奴婢成群,卻不在本地,而是遠在繁華熱鬧的省城。總之,簡直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親事啊。
至於其它的,就打聽不到了。
田靜怡憤憤不平的猜測,張知縣夫人是不會這麽好心把張婉蓉嫁個好夫婿的,定是這男的有什麽隱疾什麽的。外表光鮮,內裏還不知爛成什麽樣呢。另外,張家一定得了那人不少的聘禮。他們家就指著賣庶出的女兒過日子呢!
先前張家就瞅準了她表哥家資雄厚,如今這回親大概也得值個好價錢吧。
錦華看完信,隻覺得渾身一陣冰涼,把信“啪”的一聲就拍在了桌子上。
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
本來,她心裏還心存幻想。覺得冥冥中自有天定,有些事情是改變不了的。可是,看樣子,張婉蓉果然不能像前世一樣嫁給那個人了!
至於什麽賞梅花的事兒,她哪裏敢去啊!那個人正在一邊虎視眈眈的看著呢。
沒辦法,錦華研磨提筆。給田靜怡回了一封信,推說身體不適,婉拒了邀請。
她心裏煩躁著。卻還得先暫停了繡經文的活兒,把五彩的絲線重新撿起來,精心的配了色,日夜趕工,給張婉蓉繡了一個好看又實用的香囊。
畢竟相交一場。劉錦華對張婉蓉印象還不錯,她的遭遇也很是令人同情。因此總得送點東西表示一下。
這香囊跟原來準備給田靜怡祝賀及笄之喜的香囊款式相仿,隻是花色不同。給靜怡的繡了紅梅報春,看著就透著股子喜慶和蓬勃之意。給張四小姐的則繡了一叢空穀幽蘭,淡雅出塵,恰是符合了張婉蓉的喜好和性子。
因為忙著繡經文賺私房錢,這些小東西她已經很久沒做了,幸好很快她就找到了感覺,很順利的把這兩個香囊做成了,居然還得了二奶奶破例的幾句稱讚。
二奶奶甚少誇人,錦華還是挺知足的。
但是,二奶奶誇就誇吧,偏偏看著自家閨女的眼神裏又帶著憂慮,臉上也是心事重重,讓錦華心裏也很不自在。
自己的事兒自己著急上火也就罷了,偏又害得母親憂心,讓她心裏覺著很是難受。
這輩子,她隻想著讓母親過的開開心心的,哪成想,隻為了自己的親事,就把母親給折騰的夠嗆。
轉眼到了臘月十八,也就是田靜怡及笄之日。劉錦華左右為難,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不去田家。也顧不上靜怡樂不樂意了,還是躲著那人更重要一些。
二奶奶知道女兒的心思,她當然不能去,自己卻是非去不可的了。田夫人可不是別人,她對自家一向是敬重有加的,自己也不能為了躲人連正常的走動也絕了。
錦華就把自己剛剛做得的兩個香囊都取出來交給母親。送給張婉蓉的香囊就由田靜怡轉交了。
曾氏也不能孤身前往,就由錦年護送了去。
錦年興奮異常,一是因為自己可以跟大人一樣出門應酬了,二是因為可以趁此機會出去走走,放放風。整日裏讀書寫字,真是連頭都搞得昏昏沉沉的了。再不出門透透氣,他都懷疑自己撐不到下場的日子,就直接被他娘給憋死了!
二奶奶走的時候臉色有些沉重,回來時反而看著像是輕鬆了些。
劉錦華擔心了一天,此時卻先忙著給母親斟了一碗茶水,把茶壺放下,想開口又止住了,轉身坐回椅子上拿起了繡棚,一針一針的有一搭無一搭的繡著,心裏七上八下的暗暗觀察母親的神情,卻愣是不敢張開嘴問。
自己都覺得張不開嘴。
那人不過是微微露意而已,確實沒有明明白白的說些什麽啊。
再說了,萬一,他要是明明白白的說了,自家又該怎麽辦呢?
曾氏見她欲言又止,隻好狀若無意的隨口跟閨女聊起閑天來,“今天田家很是熱鬧,去的賓客真是不少,可謂高朋滿座啊。”轉眼又想起自己女兒及笄時的冷清,曾氏便又不快的止住了話頭。
停了一下,曾氏又道,“我到了那裏也不認識什麽人,隻在一邊坐著,倒是少了跟人虛言客套的煩惱了。”二奶奶自嘲的笑了笑。
劉錦華知道母親這是受了冷落,心裏不高興了。她卻無心安慰她,隻低著頭聽著,一語不發。
二奶奶也沉默下來,心裏盤算著接下來的話該怎麽說。
可錦華已經等不及了,她忽然放下了手裏的針線,視死如歸一般問道,“您這次去看見李家大少爺了麽?”她的眼睛直直的盯住母親的嘴,心裏怕的砰砰亂跳。
二奶奶看著閨女,正色的點點頭,“見到了。”
“那他。。。”
“說起來,李家大少爺也真是個知禮的,見了我專門上前問候,竟是好生攀談了幾句,好多人跟他打招呼他都沒怎麽理呢。”二奶奶不動聲色的平鋪直述。
屋子裏頓時又靜了下來。母女兩人都望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出起神來。
好半晌,二奶奶忽然又打破了寂靜,遲疑的問道,“他若是有心娶你為正妻,你可願意?”
錦華像是被嚇了一跳似的,驚訝的回過頭來看向母親,片刻後便搖了搖頭,認真答道,“不願意。”
二奶奶卻並沒有像她所料的那樣問她為什麽,隻是沉默的點了點頭,歎了口氣道了一句,“不願意就不願意吧。你放心,娘是不會逼你的。而且,咱們還不知人家是怎麽想的呢。”
二奶奶歎息著起身往裏屋去了。錦華卻發了半天的呆,越想越覺得母親的態度十分可疑,竟像是有些鬆動了似的,不禁暗暗心驚。
看來,那人也是好手段,不知道說了什麽,或是做了什麽,竟讓一向眼高於頂的母親輕易的就動搖了呢。
晚間,錦華睡得不好,半夜裏起來一次,竟意外發現東廂房裏依然亮著燭光。
該不會是母親背著自己又給錦年布置了很多課業吧。
錦華頓時擔心起來,也不顧深夜嚴寒,趕忙裹上了一件厚棉袍越過院子去敲錦年的房門,她低聲詢問,“錦年,你幹什麽呢?怎麽還不睡啊?”
房裏的燈卻立刻熄了,錦年的聲音也低低的傳過來,“沒事,姐,我睡不著覺,看書呢!”
錦華見裏頭沒了動靜,便也隻好轉身回房睡覺,卻覺得錦年的聲音裏透著股子心虛。這輩子她跟弟弟十分親近,自以為對他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當下便有些疑心。
第二天清早,錦年被曾氏揪到正屋去上早課,忙著背四書。錦華則打著收拾屋子的旗號進了東廂房,一邊給他收拾料理,一邊暗自尋找。
她疑心錦年正值青春年少,可能是背著人看淫詞豔書了吧。他隻有十三歲而已,這還了得?!
劉錦華心急如焚,一心要尋得引壞弟弟的“贓物”。她沒天都會收拾錦年的屋子,對這屋裏的東西放置也是清楚得很。
稍稍費了一番功夫,卻沒尋到什麽禁書之類的,隻在書箱子底下尋到了一套怪模怪樣的刀具。有的細如針,有的卷起來成三角形,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居然有十幾把的樣子。
這是做什麽的?
錦華拿起這些東西翻過來覆過去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想了想,便又放回了原處。
反正,不管從哪兒說,這門親都不合適,虧得這李大少爺怎麽想來著!
“可是,咱要是一口回絕了。。。”二爺遲疑著,一邊屈指敲著桌子,很有些發愁。他一向謹小慎微,又在李家做了那麽多年的工,李茂林平時積威甚重,所以他對東家始終存著很深的敬畏心理。
“回絕了也是個麻煩。那個人看著可不太好惹,說不定會給咱們家下什麽絆子呢。起碼,你那個賬房的差使是保不住了。”二奶奶也是憂慮重重。這有錢有勢的人家,隨隨便便一出招,也不是平頭百姓能招架得了的。
二奶奶性子雖傲,對外邊的世情百態卻比一般的內宅婦人們看的清楚明白。
而且,雖然二爺和二奶奶都瞧不上賬房的行當,可眼前,這份工錢可是一家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來源呢。生存比天大啊。
“不管了,還是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總不能真格的就把閨女給賣了吧!”
這事孰長孰短,二奶奶很快就做出了決定,轉身又囑咐二爺,“下回你見了他,適當的暗示一下,如果能讓他知難而退,兩家各自保存了顏麵那是最好的。。。”
二爺忙點頭。女兒可是他的寶貝疙瘩,他可不舍得讓她進那種深宅大院裏吃苦受罪。
兩口子唉聲歎氣,相對無言。正屋的燭火幾乎亮了一夜。。。
因了這事,臘月初一的進香娘兩個誰也沒去,連提也沒提這個茬兒。
沒過幾天,田靜怡就寫了信來,埋怨錦華初一的時候為何沒去進香,又熱情的邀請她去看她們家新開的臘梅花。
信裏還提到張四小姐張婉蓉的親事已經定下了。據說明年年初就完婚。隻聽張家的人透露說,她的夫婿是個大財主,家有良田千畝,奴婢成群,卻不在本地,而是遠在繁華熱鬧的省城。總之,簡直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親事啊。
至於其它的,就打聽不到了。
田靜怡憤憤不平的猜測,張知縣夫人是不會這麽好心把張婉蓉嫁個好夫婿的,定是這男的有什麽隱疾什麽的。外表光鮮,內裏還不知爛成什麽樣呢。另外,張家一定得了那人不少的聘禮。他們家就指著賣庶出的女兒過日子呢!
先前張家就瞅準了她表哥家資雄厚,如今這回親大概也得值個好價錢吧。
錦華看完信,隻覺得渾身一陣冰涼,把信“啪”的一聲就拍在了桌子上。
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
本來,她心裏還心存幻想。覺得冥冥中自有天定,有些事情是改變不了的。可是,看樣子,張婉蓉果然不能像前世一樣嫁給那個人了!
至於什麽賞梅花的事兒,她哪裏敢去啊!那個人正在一邊虎視眈眈的看著呢。
沒辦法,錦華研磨提筆。給田靜怡回了一封信,推說身體不適,婉拒了邀請。
她心裏煩躁著。卻還得先暫停了繡經文的活兒,把五彩的絲線重新撿起來,精心的配了色,日夜趕工,給張婉蓉繡了一個好看又實用的香囊。
畢竟相交一場。劉錦華對張婉蓉印象還不錯,她的遭遇也很是令人同情。因此總得送點東西表示一下。
這香囊跟原來準備給田靜怡祝賀及笄之喜的香囊款式相仿,隻是花色不同。給靜怡的繡了紅梅報春,看著就透著股子喜慶和蓬勃之意。給張四小姐的則繡了一叢空穀幽蘭,淡雅出塵,恰是符合了張婉蓉的喜好和性子。
因為忙著繡經文賺私房錢,這些小東西她已經很久沒做了,幸好很快她就找到了感覺,很順利的把這兩個香囊做成了,居然還得了二奶奶破例的幾句稱讚。
二奶奶甚少誇人,錦華還是挺知足的。
但是,二奶奶誇就誇吧,偏偏看著自家閨女的眼神裏又帶著憂慮,臉上也是心事重重,讓錦華心裏也很不自在。
自己的事兒自己著急上火也就罷了,偏又害得母親憂心,讓她心裏覺著很是難受。
這輩子,她隻想著讓母親過的開開心心的,哪成想,隻為了自己的親事,就把母親給折騰的夠嗆。
轉眼到了臘月十八,也就是田靜怡及笄之日。劉錦華左右為難,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不去田家。也顧不上靜怡樂不樂意了,還是躲著那人更重要一些。
二奶奶知道女兒的心思,她當然不能去,自己卻是非去不可的了。田夫人可不是別人,她對自家一向是敬重有加的,自己也不能為了躲人連正常的走動也絕了。
錦華就把自己剛剛做得的兩個香囊都取出來交給母親。送給張婉蓉的香囊就由田靜怡轉交了。
曾氏也不能孤身前往,就由錦年護送了去。
錦年興奮異常,一是因為自己可以跟大人一樣出門應酬了,二是因為可以趁此機會出去走走,放放風。整日裏讀書寫字,真是連頭都搞得昏昏沉沉的了。再不出門透透氣,他都懷疑自己撐不到下場的日子,就直接被他娘給憋死了!
二奶奶走的時候臉色有些沉重,回來時反而看著像是輕鬆了些。
劉錦華擔心了一天,此時卻先忙著給母親斟了一碗茶水,把茶壺放下,想開口又止住了,轉身坐回椅子上拿起了繡棚,一針一針的有一搭無一搭的繡著,心裏七上八下的暗暗觀察母親的神情,卻愣是不敢張開嘴問。
自己都覺得張不開嘴。
那人不過是微微露意而已,確實沒有明明白白的說些什麽啊。
再說了,萬一,他要是明明白白的說了,自家又該怎麽辦呢?
曾氏見她欲言又止,隻好狀若無意的隨口跟閨女聊起閑天來,“今天田家很是熱鬧,去的賓客真是不少,可謂高朋滿座啊。”轉眼又想起自己女兒及笄時的冷清,曾氏便又不快的止住了話頭。
停了一下,曾氏又道,“我到了那裏也不認識什麽人,隻在一邊坐著,倒是少了跟人虛言客套的煩惱了。”二奶奶自嘲的笑了笑。
劉錦華知道母親這是受了冷落,心裏不高興了。她卻無心安慰她,隻低著頭聽著,一語不發。
二奶奶也沉默下來,心裏盤算著接下來的話該怎麽說。
可錦華已經等不及了,她忽然放下了手裏的針線,視死如歸一般問道,“您這次去看見李家大少爺了麽?”她的眼睛直直的盯住母親的嘴,心裏怕的砰砰亂跳。
二奶奶看著閨女,正色的點點頭,“見到了。”
“那他。。。”
“說起來,李家大少爺也真是個知禮的,見了我專門上前問候,竟是好生攀談了幾句,好多人跟他打招呼他都沒怎麽理呢。”二奶奶不動聲色的平鋪直述。
屋子裏頓時又靜了下來。母女兩人都望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出起神來。
好半晌,二奶奶忽然又打破了寂靜,遲疑的問道,“他若是有心娶你為正妻,你可願意?”
錦華像是被嚇了一跳似的,驚訝的回過頭來看向母親,片刻後便搖了搖頭,認真答道,“不願意。”
二奶奶卻並沒有像她所料的那樣問她為什麽,隻是沉默的點了點頭,歎了口氣道了一句,“不願意就不願意吧。你放心,娘是不會逼你的。而且,咱們還不知人家是怎麽想的呢。”
二奶奶歎息著起身往裏屋去了。錦華卻發了半天的呆,越想越覺得母親的態度十分可疑,竟像是有些鬆動了似的,不禁暗暗心驚。
看來,那人也是好手段,不知道說了什麽,或是做了什麽,竟讓一向眼高於頂的母親輕易的就動搖了呢。
晚間,錦華睡得不好,半夜裏起來一次,竟意外發現東廂房裏依然亮著燭光。
該不會是母親背著自己又給錦年布置了很多課業吧。
錦華頓時擔心起來,也不顧深夜嚴寒,趕忙裹上了一件厚棉袍越過院子去敲錦年的房門,她低聲詢問,“錦年,你幹什麽呢?怎麽還不睡啊?”
房裏的燈卻立刻熄了,錦年的聲音也低低的傳過來,“沒事,姐,我睡不著覺,看書呢!”
錦華見裏頭沒了動靜,便也隻好轉身回房睡覺,卻覺得錦年的聲音裏透著股子心虛。這輩子她跟弟弟十分親近,自以為對他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當下便有些疑心。
第二天清早,錦年被曾氏揪到正屋去上早課,忙著背四書。錦華則打著收拾屋子的旗號進了東廂房,一邊給他收拾料理,一邊暗自尋找。
她疑心錦年正值青春年少,可能是背著人看淫詞豔書了吧。他隻有十三歲而已,這還了得?!
劉錦華心急如焚,一心要尋得引壞弟弟的“贓物”。她沒天都會收拾錦年的屋子,對這屋裏的東西放置也是清楚得很。
稍稍費了一番功夫,卻沒尋到什麽禁書之類的,隻在書箱子底下尋到了一套怪模怪樣的刀具。有的細如針,有的卷起來成三角形,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居然有十幾把的樣子。
這是做什麽的?
錦華拿起這些東西翻過來覆過去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想了想,便又放回了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