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正月過去,春天便正式的來到了人間。二月春風似剪刀,剪綠了嫩嫩的柳樹枝條。
劉錦華手裏的糧食此時已經全部出了手,她又拿了幾兩散碎銀子謝了張大川,至此,劉錦華的糧食買賣便徹底告一段落了。
通過張大川和走街串巷做貨郎的大江叔,已經定了兩家人家租用她家的老宅。一個租前院做買賣,一個租了後院住人。
等二爺知道這個消息氣的脖子上青筋直蹦的時候,契約都已經寫好了,一切都塵埃落定。
二爺拉不下臉去數落閨女,卻跟妻子冷戰了好幾天。
他對著曾氏撂臉子,無奈曾氏卻撂的比他還厲害呢。
時間一長,他就又一次敗下陣來,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隻是後來想起便搖頭歎息,“你們娘倆啊。。。真是頭發長見識短。。。那是老劉家的根哪!”一副深切痛惜的樣子。
錦華理解她爹的想法,卻無法讚同他。那個老宅於她而言有著太過慘痛的記憶,讓她恨不能直接把它給賣了,永不再見才好。
她覺著,隻要遠離老宅,也就遠離了前世那悲慘的命運。
當然不能直接賣了,那就隻好租出去,心裏也痛快些。
隻是,那個叫李三的,跑她們家也跑的太勤快了些。
元宵節的時候送來了兩包元宵和兩盞精致的宮燈。那宮燈本來錦華想叫人直接送到庫房鎖起來,曾氏卻嫌她浪費東西,“這燈點起來多亮堂啊,晚上用著最好了。”
剛過了二月二龍抬頭,李三便又跑來了。
如今二爺病情好轉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樣需要曾氏拋頭露麵的見客,便徑直去前院見了他。回來時便拿了一隻紫紅雕迎春花的匣子遞給閨女,“給你的。”
曾氏也顧不得看那匣子裏裝了什麽,隻忙著上前問道,“他說什麽了?李少爺最近在做什麽啊?”
二爺的神情有些焦慮,坐下道,“他說一過了年李少爺就去了江南察看貨源去了,這匣子就是他讓人從江南給捎回來的。”
曾氏長舒了一口氣,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不是忙著查賬,就是查看貨源啊。可真忙啊。”
這邊夫妻兩人神思不屬的,那邊錦華卻已經把那匣子給打開了,竟是滿滿一盒子色澤圓潤的珍珠。雖然隻是普通的小粒珠子而已。就單顆價錢來說倒也不貴。但是這可是整整一匣子啊,數量上多了,價錢自然也就上去了。
說不喜歡是假的。
這些珠子,用途可多了去了,可以穿成手串、項鏈。也可以攢成珠花,自然也可以鑲嵌在釵啊簪子上之類的,隻要做的精致巧妙,做成什麽都能自成一派風華。
可這東西還真是燙手啊。錦華撚起一顆小珠子,在指尖滴溜溜的轉著。
但是,那人如今不在河濱。還是讓她鬆了一口氣,頓時渾身輕鬆了很多。
她眼睛盯著這一顆珍珠,心思卻早就飛走了。琢磨起開成衣鋪子的事。
她已經十六歲了,時間不等人,她想在自己未嫁之前把家裏的事情都打理妥當了。
家裏這些人,父親要好好將養身體,弟弟將來也要立業、成家。光靠地裏的出息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實在不太寬裕。雖然母親繡技精湛。確實賺錢不少,但是,她不舍的讓母親整日埋首在針線活中,天長日久,很容易熬壞了眼睛,再說母親的身體也並不算太康健。
最重要的原因則是,母親並不是多喜歡刺繡。她小時候就是被迫學的,如今也是為了生計被迫又拿起銀針。錦華不願意讓母親憋憋屈屈的活著。
以前是沒有那個本錢,現在卻不一樣了。
她向來是個謹慎的性子,買賣糧食最多也隻投了一百兩銀子。她隻想小賺一筆而已,這並不是一個長遠的買賣。更重要的是,她不想因為這事惹來麻煩。
民以食為天。曆朝曆代,無論到了哪裏,糧食的問題總是很敏感的,一不小心就會惹來歹人或是同行,甚至是官府的忌憚。所以,即使她沾了未卜先知的光,本來可以一本萬利,悶聲發大財,她還是忍住了這巨大的誘惑,艱難的抬抬手,把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給放過去了。
她最喜歡的還是依著自己的長處慢慢的賺錢。
女兒家哪有不喜歡漂亮衣服的?她自然也喜歡,而且是非常喜歡。不管是前世,還是現在。
可是,那時候,她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喜歡。
剛開始是太窮了,買不起。後來終於有錢了,買的起了,可是她卻又無心去置辦了。她的心已經千瘡百孔了,哪有餘力去倒騰這些東西?何況,就是她願意收拾自己,又有誰願意看呢?!
不管怎樣,現在,機會來了。她很想試試看,盡管以前從沒做過。可正是因為如此,卻更引起她十分的好奇來。
她相信,那會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跟她被囿於內宅幾十年完全不同的感覺。
她早就打算好了要請田家姨母幫忙。雖然現在兩家很有些尷尬,也不知道田家知道這事了沒有。
但是,她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時間不等人,必須馬上行動。趁著那人正好不在家。
錦華私心裏不願意讓那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
錦華跟母親商量這事,曾氏的想法跟原來一樣,還是覺得買田產更穩當。而且,她不喜歡讓女兒拋頭露麵,“你也是要談婚論嫁的人了,可不能整日往外跑!”
曾氏非常不高興,“你嫌買地收入太低,我們可以依舊做些針線,悄悄的拿出去買了,總比直接開鋪子要穩當許多吧!”
錦華跟她賭咒發誓,說會請好掌櫃、活計來經營,自己絕不會直接去插手。
曾氏猶豫了好幾天,最終,卻還是拗不過女兒。
錦華趁著母親終於鬆了口,唯恐夜長夢多,事不宜遲,趕緊收拾了一番,硬著頭皮坐車去了田家。
因為與李家的親事,錦華心裏有點打鼓。李家那一家子此時還不知怎麽鬧呢。
果然,雖然靜怡見了她簡直高興的不知怎樣好,但田夫人,雖然臉上依舊笑意盈然,卻始終有些別扭,不如以前那樣親熱。
想來也不奇怪,田夫人與她那侄子感情甚好,甚至好到親自做媒,想要為他求娶張知縣家四小姐,官商聯姻,完全是為了侄子的前程著想。
然而,這侄子竟拂了自己一片好意,自作主張,想另娶他人,任誰心裏也不會舒服。
錦華也不說破,不但沒去上趕著討好,反而故作為難的求起田夫人來,“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卻是又有難事要求姨母幫忙呢。”
田夫人一愣,她可是知道劉家母女的性子,都是極自覺、很有分寸的,輕易不會開口求人,也從來沒做過讓自家為難的事。
待問明之後倒是笑了,“你這孩子,這算什麽大事,也值得這樣鄭重其事的?倒把我給嚇了一跳!”
田夫人手底下倒是也有一座布莊,但卻是以買賣布匹和一些荷包、手帕、絡子之類的小繡件為主,成衣占得相當少,所以錦華倒也不擔心犯了她的忌諱。
在衙門那邊打一句招呼,這對田夫人而言不過是小事而已,再加上田夫人喜歡劉錦華這種有心數,擅長過日子的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當年嫁給窮得叮當響的丈夫,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苦心孤詣的把整個家經營起來的,心裏更加的疼惜她,撫著她的頭發歎道,“靜怡但凡是有你一半我就放心嘍。”
這還是自今天踏進田家門起,田夫人對自己第一次如此親昵的舉動。
錦華自然很是高興,她很是珍惜跟田家母女的情分,自然不願意就此疏遠了,嘴上卻不敢把這話當真,隻笑道,“姨母莫說這個,我還時常在想,我若是趕得上姨母一半就好了。”錦華也聽靜怡說過田夫人那不一般的發家史,一直對她很是敬佩,此時也真心的捧了她一句。
這一句還真是騷到了田夫人的癢處,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說起來,田夫人當年嫁到田家時,田大人隻是一個窮秀才而已。後來,靠著田夫人的嫁妝田大人中了舉,然後卻又屢試不第。這時,李家的生意已經蒸蒸日上了,如此便又靠了李家的關係,以舉人之身進了官衙,又打熬了幾年之後才終於正式補了主簿的缺,算是正式踏入了仕途。
可以說,田主簿能有今天,絕對是田夫人一手促成的。也怪不得田夫人在家裏說一不二,田大人對這位夫人也格外的敬重,若非因為無子,竟連妾室、通房都沒有一個的。
屋子裏的氣氛頓時真正的輕鬆了起來。
靜怡也跟著湊趣,笑著問錦華,“你手頭的錢夠不夠,要不要再給你添上一些?”
錦華哪好意思欠人太多,伸手又把田家借給自己的三十兩銀票拿了出來,還給田夫人,“姨母已經幫了我們很多要的忙了,我可不好意思再借了!再說如今的錢基本也差不多了,若是再管你的錢我都要羞愧死了!”
見她態度堅決,田夫人才把錢給收下了。
劉錦華手裏的糧食此時已經全部出了手,她又拿了幾兩散碎銀子謝了張大川,至此,劉錦華的糧食買賣便徹底告一段落了。
通過張大川和走街串巷做貨郎的大江叔,已經定了兩家人家租用她家的老宅。一個租前院做買賣,一個租了後院住人。
等二爺知道這個消息氣的脖子上青筋直蹦的時候,契約都已經寫好了,一切都塵埃落定。
二爺拉不下臉去數落閨女,卻跟妻子冷戰了好幾天。
他對著曾氏撂臉子,無奈曾氏卻撂的比他還厲害呢。
時間一長,他就又一次敗下陣來,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隻是後來想起便搖頭歎息,“你們娘倆啊。。。真是頭發長見識短。。。那是老劉家的根哪!”一副深切痛惜的樣子。
錦華理解她爹的想法,卻無法讚同他。那個老宅於她而言有著太過慘痛的記憶,讓她恨不能直接把它給賣了,永不再見才好。
她覺著,隻要遠離老宅,也就遠離了前世那悲慘的命運。
當然不能直接賣了,那就隻好租出去,心裏也痛快些。
隻是,那個叫李三的,跑她們家也跑的太勤快了些。
元宵節的時候送來了兩包元宵和兩盞精致的宮燈。那宮燈本來錦華想叫人直接送到庫房鎖起來,曾氏卻嫌她浪費東西,“這燈點起來多亮堂啊,晚上用著最好了。”
剛過了二月二龍抬頭,李三便又跑來了。
如今二爺病情好轉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樣需要曾氏拋頭露麵的見客,便徑直去前院見了他。回來時便拿了一隻紫紅雕迎春花的匣子遞給閨女,“給你的。”
曾氏也顧不得看那匣子裏裝了什麽,隻忙著上前問道,“他說什麽了?李少爺最近在做什麽啊?”
二爺的神情有些焦慮,坐下道,“他說一過了年李少爺就去了江南察看貨源去了,這匣子就是他讓人從江南給捎回來的。”
曾氏長舒了一口氣,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不是忙著查賬,就是查看貨源啊。可真忙啊。”
這邊夫妻兩人神思不屬的,那邊錦華卻已經把那匣子給打開了,竟是滿滿一盒子色澤圓潤的珍珠。雖然隻是普通的小粒珠子而已。就單顆價錢來說倒也不貴。但是這可是整整一匣子啊,數量上多了,價錢自然也就上去了。
說不喜歡是假的。
這些珠子,用途可多了去了,可以穿成手串、項鏈。也可以攢成珠花,自然也可以鑲嵌在釵啊簪子上之類的,隻要做的精致巧妙,做成什麽都能自成一派風華。
可這東西還真是燙手啊。錦華撚起一顆小珠子,在指尖滴溜溜的轉著。
但是,那人如今不在河濱。還是讓她鬆了一口氣,頓時渾身輕鬆了很多。
她眼睛盯著這一顆珍珠,心思卻早就飛走了。琢磨起開成衣鋪子的事。
她已經十六歲了,時間不等人,她想在自己未嫁之前把家裏的事情都打理妥當了。
家裏這些人,父親要好好將養身體,弟弟將來也要立業、成家。光靠地裏的出息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實在不太寬裕。雖然母親繡技精湛。確實賺錢不少,但是,她不舍的讓母親整日埋首在針線活中,天長日久,很容易熬壞了眼睛,再說母親的身體也並不算太康健。
最重要的原因則是,母親並不是多喜歡刺繡。她小時候就是被迫學的,如今也是為了生計被迫又拿起銀針。錦華不願意讓母親憋憋屈屈的活著。
以前是沒有那個本錢,現在卻不一樣了。
她向來是個謹慎的性子,買賣糧食最多也隻投了一百兩銀子。她隻想小賺一筆而已,這並不是一個長遠的買賣。更重要的是,她不想因為這事惹來麻煩。
民以食為天。曆朝曆代,無論到了哪裏,糧食的問題總是很敏感的,一不小心就會惹來歹人或是同行,甚至是官府的忌憚。所以,即使她沾了未卜先知的光,本來可以一本萬利,悶聲發大財,她還是忍住了這巨大的誘惑,艱難的抬抬手,把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給放過去了。
她最喜歡的還是依著自己的長處慢慢的賺錢。
女兒家哪有不喜歡漂亮衣服的?她自然也喜歡,而且是非常喜歡。不管是前世,還是現在。
可是,那時候,她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喜歡。
剛開始是太窮了,買不起。後來終於有錢了,買的起了,可是她卻又無心去置辦了。她的心已經千瘡百孔了,哪有餘力去倒騰這些東西?何況,就是她願意收拾自己,又有誰願意看呢?!
不管怎樣,現在,機會來了。她很想試試看,盡管以前從沒做過。可正是因為如此,卻更引起她十分的好奇來。
她相信,那會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跟她被囿於內宅幾十年完全不同的感覺。
她早就打算好了要請田家姨母幫忙。雖然現在兩家很有些尷尬,也不知道田家知道這事了沒有。
但是,她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時間不等人,必須馬上行動。趁著那人正好不在家。
錦華私心裏不願意讓那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
錦華跟母親商量這事,曾氏的想法跟原來一樣,還是覺得買田產更穩當。而且,她不喜歡讓女兒拋頭露麵,“你也是要談婚論嫁的人了,可不能整日往外跑!”
曾氏非常不高興,“你嫌買地收入太低,我們可以依舊做些針線,悄悄的拿出去買了,總比直接開鋪子要穩當許多吧!”
錦華跟她賭咒發誓,說會請好掌櫃、活計來經營,自己絕不會直接去插手。
曾氏猶豫了好幾天,最終,卻還是拗不過女兒。
錦華趁著母親終於鬆了口,唯恐夜長夢多,事不宜遲,趕緊收拾了一番,硬著頭皮坐車去了田家。
因為與李家的親事,錦華心裏有點打鼓。李家那一家子此時還不知怎麽鬧呢。
果然,雖然靜怡見了她簡直高興的不知怎樣好,但田夫人,雖然臉上依舊笑意盈然,卻始終有些別扭,不如以前那樣親熱。
想來也不奇怪,田夫人與她那侄子感情甚好,甚至好到親自做媒,想要為他求娶張知縣家四小姐,官商聯姻,完全是為了侄子的前程著想。
然而,這侄子竟拂了自己一片好意,自作主張,想另娶他人,任誰心裏也不會舒服。
錦華也不說破,不但沒去上趕著討好,反而故作為難的求起田夫人來,“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卻是又有難事要求姨母幫忙呢。”
田夫人一愣,她可是知道劉家母女的性子,都是極自覺、很有分寸的,輕易不會開口求人,也從來沒做過讓自家為難的事。
待問明之後倒是笑了,“你這孩子,這算什麽大事,也值得這樣鄭重其事的?倒把我給嚇了一跳!”
田夫人手底下倒是也有一座布莊,但卻是以買賣布匹和一些荷包、手帕、絡子之類的小繡件為主,成衣占得相當少,所以錦華倒也不擔心犯了她的忌諱。
在衙門那邊打一句招呼,這對田夫人而言不過是小事而已,再加上田夫人喜歡劉錦華這種有心數,擅長過日子的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當年嫁給窮得叮當響的丈夫,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苦心孤詣的把整個家經營起來的,心裏更加的疼惜她,撫著她的頭發歎道,“靜怡但凡是有你一半我就放心嘍。”
這還是自今天踏進田家門起,田夫人對自己第一次如此親昵的舉動。
錦華自然很是高興,她很是珍惜跟田家母女的情分,自然不願意就此疏遠了,嘴上卻不敢把這話當真,隻笑道,“姨母莫說這個,我還時常在想,我若是趕得上姨母一半就好了。”錦華也聽靜怡說過田夫人那不一般的發家史,一直對她很是敬佩,此時也真心的捧了她一句。
這一句還真是騷到了田夫人的癢處,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說起來,田夫人當年嫁到田家時,田大人隻是一個窮秀才而已。後來,靠著田夫人的嫁妝田大人中了舉,然後卻又屢試不第。這時,李家的生意已經蒸蒸日上了,如此便又靠了李家的關係,以舉人之身進了官衙,又打熬了幾年之後才終於正式補了主簿的缺,算是正式踏入了仕途。
可以說,田主簿能有今天,絕對是田夫人一手促成的。也怪不得田夫人在家裏說一不二,田大人對這位夫人也格外的敬重,若非因為無子,竟連妾室、通房都沒有一個的。
屋子裏的氣氛頓時真正的輕鬆了起來。
靜怡也跟著湊趣,笑著問錦華,“你手頭的錢夠不夠,要不要再給你添上一些?”
錦華哪好意思欠人太多,伸手又把田家借給自己的三十兩銀票拿了出來,還給田夫人,“姨母已經幫了我們很多要的忙了,我可不好意思再借了!再說如今的錢基本也差不多了,若是再管你的錢我都要羞愧死了!”
見她態度堅決,田夫人才把錢給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