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了院子,錦華忙著伺候他擦臉擦手,那人的酒勁兒卻似剛剛上來,迷離著眼睛,揮舞著手臂恨恨的罵,“個沒長心的混蛋!一家人眼巴巴、小心翼翼的供著他這麽些年,說不念就不念了!沒長心的混蛋啊!”
錦華一看勢頭不對,趕緊朝左右使了個眼色,丫頭們忙不迭的退下去了,不想聽見什麽主子不願讓人知道的家族秘辛。
那人嘟嘟囔囔的罵了他弟弟半天,忽然就又委屈起來,“這臭脾氣,一不順心就lll火,誰惹著他了?!老了老了,也是個老無賴,不講理!不讓人省心!”這是在抱怨他爹呢。
錦華聽了心裏十分好笑,又猜著他本來就沒喝多少,隻不過借酒裝瘋、泄心中不滿而已,所以也不敢露出暢意的神情來,隻低著頭忍笑。
不輕不重的埋怨了他爹幾句,末了又狠狠的握拳一砸炕桌,“搬家!明天就搬家!不跟他們在這裏生氣了!眼不見心不煩!”
錦華心頭大喜,臉上還不好露出來,隻更加心甘情願的替他擦起身子來,那動作簡直可以稱的上是溫柔似水了。
同是不想念書,李茂森的命運卻跟錦年截然不同。
李茂森挑明了之後,也就隻有老爺子在中秋之夜了半截子的火,半道裏還被他小兒子一盆冷水給給澆熄了。接下來的幾天,家裏人還沒怎麽著,李茂森卻還賭上了氣,悶在自己院子裏不出來,誰也不見。
張氏還在兩老的麵前握著帕子泫然欲泣,“二爺心裏難受啊,他何嚐不想蟾宮折桂,光耀門楣?可這功名也不是想考就考得出來的!這麽多年,他受家裏供養,心裏這壓力大著呢。。
。”不但滿腹的委屈?而且還隱隱指責家裏人不夠體貼她丈夫呢。
被她話裏話外的暗暗指責的人均低頭不語,仿佛還真有些愧疚似的。老爺子默然半晌,最後抬起頭囑咐下人,“去到廚房傳個話?中午給二少爺做個紅燒蹄膀來,他愛吃。”
這就不戰而敗了?
錦華心裏頭可真膩歪。想他們家錦年,為了不念書這個事幾乎鬮騰了好幾年,差點被她爹娘給逼瘋了,中間被罵無數次,還被打了好幾次,鬧騰的傷筋動骨、要死要活的?最後才終於達成所願。連帶著自己那幾年也過得不舒坦,經常提心吊膽的,害怕固執的爹娘又跟執拗的弟弟幹起來。。。
為什麽到了人李家,這事情就詭異的掉了個個兒呢!一家人還都得小心翼翼的供養著那位呢!
此時,李茂林終於提出了搬出去的話。
還沒等老爺子說話,李夫人已經低頭掉起了眼淚,拿著帕子哭得無聲無息的,卻一個字都不說?活脫脫就是一個哀傷、心碎卻還隱忍、體貼的母親形象。
李茂林有些慌亂的皺起眉頭,張氏早就低下頭裝哀傷,錦華看看左右?隻好起身站起來勸,盡管勸的毫無誠意,反過來覆過去的不過是那些車軲轆話,還得說的小心翼翼,省的婆婆吃心,以為是自己背後挑唆分家,再把自己給恨上可就不妙-了。
這一勸,非但沒給勸好,李夫人卻哭得更厲害了。
老爺子終於坐不住了,煩躁的起了身?朝著老婆子一揮袖子,“行了行了,別哭了!又不是搬到多遠的地方,不就是一牆之隔,也值當的你哭哭啼啼的!簡直頭長,見識短!”盡管厲聲斥責了妻子?卻又轉頭看著大兒子,“既然你母親舍不得,你就再晚點般。等。。。。”微微沉吟了一下,“等你母親過完生辰之後吧。”
李茂林立時就點頭應著了,毫不猶豫的。
錦華卻心裏一咯噔,這一下子,就又給延後到十一月裏去了啊!
韓氏又抽搭了一會兒,終於停住了悲聲。
這下輪到劉錦華鬱悶了。昨晚上還高興了半宿呢,合著全白費了。
幸虧接下來要忙活錦年的婚事,她沒事就往娘家跑,跟母親商量著告禮、鋪床、做賬等成親的各項流程,又幫著布置新房,回家來還拿著不少活計,給錦年做個衣裳、鞋子之類的,倒也顧不上琢磨李家的這些糟心事。
幸而婆婆韓氏也不知是不是覺著老大快搬走的緣故,倒也不再為難她,她凡是想回娘家,一般也就準了,並不用大費口舌。
就是劉家院裏,也是一番新景象了。要說曾氏也是個聰明人,早就命人破土動工起了一道牆,在自己院裏給兒子又隔出一個小院來做新房。雖然小了些,到底是獨立的院落了。
錦華想起前世母親和弟弟的恩恩怨怨,十分欣喜母親的轉變。那時候,母親在錦年婚後,掌控欲依然十分強烈,甚至還幾次不顧臉麵、大失矜持的去聽兒子和兒媳的牆角。。。想想錦華都替母親臊的慌,也替她累得慌。
如今這樣,真是最好不過了。
錦年成親那天,按著曾氏的意思,婚事依然辦的十分體麵、熱鬧。
洞房花燭夜,錦華笑著看著錦年拿秤杆挑起新娘的蓋頭,露出一張熟悉中又帶著陌生的濃妝豔抹的笑終於長出了一口氣,把心落到了肚子裏。
錦年在成親的這一天,包括挑了新娘子的蓋頭之後,一直都是一副冷冰冰、不上心的死模樣,錦華暗自唾棄他,不過也沒空搭理他,反正自有治他的人。
等過了幾天她再來,果然,新娘子餘氏羞答答的來見大姑子,錦年也在一邊陪著,那吊喪不哭的表情早已經不見,不時的還要被小媳婦拉扯一下袖子,錦年便假裝生氣的瞪她一眼,卻透出股子親昵和縱容來。
餘氏其貌不揚的,頂多算得上是端莊,性情卻不錯,愛說愛笑的,是個有心胸的。否則也不會把個那麽別扭的熊孩子劉錦年給收了心。
錦華不禁笑了,前世的時候,自己跟娘家越來越疏遠,隻是聽說他倆感情甚篤?卻沒親見。如今親眼看了,這心裏頭真是舒坦,再抬頭看看初冬的天,當真是藍的好看?藍的徹底了。
曾氏也和新兒媳婦很是親近,餘氏親熱的挽著婆婆的胳膊,曾氏一臉的喜氣,娘兩個你敬我,我敬你的,看起來竟比親生母女還要親熱。
錦華倒也不吃味,坐在一邊笑眯眯的看著?隻暗地裏祈禱這份親熱能維持的久一些。
沒多久,就又到了錦龍的好日子。
劉家二房一家人,連女婿再加上新娶的兒媳婦,都打扮一新,喜氣洋洋的坐了車回了台子鎮上。
李茂林卻恰逢有一樁重要的生意要談,隻道了喜沒喝喜酒就匆匆的要走。錦華本來就覺得,既然他有事,自己替他說一聲也就是了?人根本就不用到場,何苦折騰這一套呢,整個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他本想騎馬走的?錦華卻不肯,“風太涼了,你別不知道輕重了,萬一將來讓風吹得身上落下了毛病,受罪的還是你!”堅持讓他坐車去,大不了送完他再讓車夫趕車回來。
李茂林著急走,本來很不耐煩這樣的婆婆媽媽,但是這是在嶽家,廳裏頭擠滿了人,眾目睽睽之下?他覺得倍有麵子,臉上笑得都眯了眼,一麵讓人去備車,一麵又假惺惺的抱怨劉錦華“事多”。
錦年和錦龍大概都屬於“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狀態,竟然大異平常的來了興致,互相對視一眼?在旁邊擠眉弄眼的起起哄來。
錦華不免有些臉紅,眼角餘光下意識的瞥了一眼站在錦鳳後頭笑得貌似雲淡風輕的某人,完後也還是覺得自己大概真的算是很“賢惠”的了。
不過,她這一瞅倒不要緊,倒是現錦鳳身邊的那個丫頭長的麵色白皙,眼梢挑著,腰肢纖細,雖不是十分顏色,實在也算是個小美人了。
這倒讓錦華有些奇怪了。她可是知道這位二姐的脾氣,看曾尚才看的緊緊的,恐怕連隻母蚊子都飛不過去。
麥子若不是長的普通,錦鳳也不會點了她做陪嫁丫頭。聽說她家裏倒是有幾個下人,不是跟麥子似的長的粗壯笨拙,就是已經成了親的。這一回怎麽。。。
身處劉家大宅,那股子讓人憋悶的感覺依然揮之不去,因此,若是可以,劉錦華寧願一輩子不回來。可是,人生在世,總有那麽多的不得以。
不過,農家人規矩沒那麽多,錦華甚至在二門處偶遇了腳步匆匆的張大川。
莊戶人家的紅白喜事一般都不會專門請人,村裏相好不錯的,不管是貧是富,都會抽出時間來幫忙。
“大川哥,好久不見。”錦華很是驚喜。
張大川也很高興,看見錦華大驚之下不免有些手忙腳亂的,手裏拿著的一卷紅紙差點掉了下來,錦華忍笑不禁,不禁想起兩人將將認識的時候,他見了自己總是有些局促不安的。
不過,張大川很快就平靜下來,含笑打量了她一眼,“看妹妹的樣子,過的應該很是不錯。”
那笑容裏的關懷和真誠,錦華看的很清楚,頓時覺得心裏一暖,暗想,自己若是有這麽一個親大哥就好了,可以依靠,可以信賴。
“大川哥不是過的也很不錯麽?”錦華打趣了一句,倒也聽母親或是錦年偶爾提起他的。
張大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還不是當初多虧了你!”
錦華把臉一崩,故意不悅道,“那可都是大川哥憑自己的本事賺來的,你再說這樣見外的話我就不依了!”
張大川又往左右看看,到底顧忌錦華的名聲,匆忙說了句,“以後有什麽事別跟我客氣,叫錦年給我送個信就成了!好了,我先忙去了。”
錦華忙點點頭應著了,又笑著看他走遠了。
這一趟既是碰見了他,雖然沒說幾句話,到底沒白來。
還沒等轉過身來,背後就傳來一聲嬌笑,“喲,三妹妹,你剛才是跟誰聊得那麽開心啊?”
錦華一看勢頭不對,趕緊朝左右使了個眼色,丫頭們忙不迭的退下去了,不想聽見什麽主子不願讓人知道的家族秘辛。
那人嘟嘟囔囔的罵了他弟弟半天,忽然就又委屈起來,“這臭脾氣,一不順心就lll火,誰惹著他了?!老了老了,也是個老無賴,不講理!不讓人省心!”這是在抱怨他爹呢。
錦華聽了心裏十分好笑,又猜著他本來就沒喝多少,隻不過借酒裝瘋、泄心中不滿而已,所以也不敢露出暢意的神情來,隻低著頭忍笑。
不輕不重的埋怨了他爹幾句,末了又狠狠的握拳一砸炕桌,“搬家!明天就搬家!不跟他們在這裏生氣了!眼不見心不煩!”
錦華心頭大喜,臉上還不好露出來,隻更加心甘情願的替他擦起身子來,那動作簡直可以稱的上是溫柔似水了。
同是不想念書,李茂森的命運卻跟錦年截然不同。
李茂森挑明了之後,也就隻有老爺子在中秋之夜了半截子的火,半道裏還被他小兒子一盆冷水給給澆熄了。接下來的幾天,家裏人還沒怎麽著,李茂森卻還賭上了氣,悶在自己院子裏不出來,誰也不見。
張氏還在兩老的麵前握著帕子泫然欲泣,“二爺心裏難受啊,他何嚐不想蟾宮折桂,光耀門楣?可這功名也不是想考就考得出來的!這麽多年,他受家裏供養,心裏這壓力大著呢。。
。”不但滿腹的委屈?而且還隱隱指責家裏人不夠體貼她丈夫呢。
被她話裏話外的暗暗指責的人均低頭不語,仿佛還真有些愧疚似的。老爺子默然半晌,最後抬起頭囑咐下人,“去到廚房傳個話?中午給二少爺做個紅燒蹄膀來,他愛吃。”
這就不戰而敗了?
錦華心裏頭可真膩歪。想他們家錦年,為了不念書這個事幾乎鬮騰了好幾年,差點被她爹娘給逼瘋了,中間被罵無數次,還被打了好幾次,鬧騰的傷筋動骨、要死要活的?最後才終於達成所願。連帶著自己那幾年也過得不舒坦,經常提心吊膽的,害怕固執的爹娘又跟執拗的弟弟幹起來。。。
為什麽到了人李家,這事情就詭異的掉了個個兒呢!一家人還都得小心翼翼的供養著那位呢!
此時,李茂林終於提出了搬出去的話。
還沒等老爺子說話,李夫人已經低頭掉起了眼淚,拿著帕子哭得無聲無息的,卻一個字都不說?活脫脫就是一個哀傷、心碎卻還隱忍、體貼的母親形象。
李茂林有些慌亂的皺起眉頭,張氏早就低下頭裝哀傷,錦華看看左右?隻好起身站起來勸,盡管勸的毫無誠意,反過來覆過去的不過是那些車軲轆話,還得說的小心翼翼,省的婆婆吃心,以為是自己背後挑唆分家,再把自己給恨上可就不妙-了。
這一勸,非但沒給勸好,李夫人卻哭得更厲害了。
老爺子終於坐不住了,煩躁的起了身?朝著老婆子一揮袖子,“行了行了,別哭了!又不是搬到多遠的地方,不就是一牆之隔,也值當的你哭哭啼啼的!簡直頭長,見識短!”盡管厲聲斥責了妻子?卻又轉頭看著大兒子,“既然你母親舍不得,你就再晚點般。等。。。。”微微沉吟了一下,“等你母親過完生辰之後吧。”
李茂林立時就點頭應著了,毫不猶豫的。
錦華卻心裏一咯噔,這一下子,就又給延後到十一月裏去了啊!
韓氏又抽搭了一會兒,終於停住了悲聲。
這下輪到劉錦華鬱悶了。昨晚上還高興了半宿呢,合著全白費了。
幸虧接下來要忙活錦年的婚事,她沒事就往娘家跑,跟母親商量著告禮、鋪床、做賬等成親的各項流程,又幫著布置新房,回家來還拿著不少活計,給錦年做個衣裳、鞋子之類的,倒也顧不上琢磨李家的這些糟心事。
幸而婆婆韓氏也不知是不是覺著老大快搬走的緣故,倒也不再為難她,她凡是想回娘家,一般也就準了,並不用大費口舌。
就是劉家院裏,也是一番新景象了。要說曾氏也是個聰明人,早就命人破土動工起了一道牆,在自己院裏給兒子又隔出一個小院來做新房。雖然小了些,到底是獨立的院落了。
錦華想起前世母親和弟弟的恩恩怨怨,十分欣喜母親的轉變。那時候,母親在錦年婚後,掌控欲依然十分強烈,甚至還幾次不顧臉麵、大失矜持的去聽兒子和兒媳的牆角。。。想想錦華都替母親臊的慌,也替她累得慌。
如今這樣,真是最好不過了。
錦年成親那天,按著曾氏的意思,婚事依然辦的十分體麵、熱鬧。
洞房花燭夜,錦華笑著看著錦年拿秤杆挑起新娘的蓋頭,露出一張熟悉中又帶著陌生的濃妝豔抹的笑終於長出了一口氣,把心落到了肚子裏。
錦年在成親的這一天,包括挑了新娘子的蓋頭之後,一直都是一副冷冰冰、不上心的死模樣,錦華暗自唾棄他,不過也沒空搭理他,反正自有治他的人。
等過了幾天她再來,果然,新娘子餘氏羞答答的來見大姑子,錦年也在一邊陪著,那吊喪不哭的表情早已經不見,不時的還要被小媳婦拉扯一下袖子,錦年便假裝生氣的瞪她一眼,卻透出股子親昵和縱容來。
餘氏其貌不揚的,頂多算得上是端莊,性情卻不錯,愛說愛笑的,是個有心胸的。否則也不會把個那麽別扭的熊孩子劉錦年給收了心。
錦華不禁笑了,前世的時候,自己跟娘家越來越疏遠,隻是聽說他倆感情甚篤?卻沒親見。如今親眼看了,這心裏頭真是舒坦,再抬頭看看初冬的天,當真是藍的好看?藍的徹底了。
曾氏也和新兒媳婦很是親近,餘氏親熱的挽著婆婆的胳膊,曾氏一臉的喜氣,娘兩個你敬我,我敬你的,看起來竟比親生母女還要親熱。
錦華倒也不吃味,坐在一邊笑眯眯的看著?隻暗地裏祈禱這份親熱能維持的久一些。
沒多久,就又到了錦龍的好日子。
劉家二房一家人,連女婿再加上新娶的兒媳婦,都打扮一新,喜氣洋洋的坐了車回了台子鎮上。
李茂林卻恰逢有一樁重要的生意要談,隻道了喜沒喝喜酒就匆匆的要走。錦華本來就覺得,既然他有事,自己替他說一聲也就是了?人根本就不用到場,何苦折騰這一套呢,整個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他本想騎馬走的?錦華卻不肯,“風太涼了,你別不知道輕重了,萬一將來讓風吹得身上落下了毛病,受罪的還是你!”堅持讓他坐車去,大不了送完他再讓車夫趕車回來。
李茂林著急走,本來很不耐煩這樣的婆婆媽媽,但是這是在嶽家,廳裏頭擠滿了人,眾目睽睽之下?他覺得倍有麵子,臉上笑得都眯了眼,一麵讓人去備車,一麵又假惺惺的抱怨劉錦華“事多”。
錦年和錦龍大概都屬於“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狀態,竟然大異平常的來了興致,互相對視一眼?在旁邊擠眉弄眼的起起哄來。
錦華不免有些臉紅,眼角餘光下意識的瞥了一眼站在錦鳳後頭笑得貌似雲淡風輕的某人,完後也還是覺得自己大概真的算是很“賢惠”的了。
不過,她這一瞅倒不要緊,倒是現錦鳳身邊的那個丫頭長的麵色白皙,眼梢挑著,腰肢纖細,雖不是十分顏色,實在也算是個小美人了。
這倒讓錦華有些奇怪了。她可是知道這位二姐的脾氣,看曾尚才看的緊緊的,恐怕連隻母蚊子都飛不過去。
麥子若不是長的普通,錦鳳也不會點了她做陪嫁丫頭。聽說她家裏倒是有幾個下人,不是跟麥子似的長的粗壯笨拙,就是已經成了親的。這一回怎麽。。。
身處劉家大宅,那股子讓人憋悶的感覺依然揮之不去,因此,若是可以,劉錦華寧願一輩子不回來。可是,人生在世,總有那麽多的不得以。
不過,農家人規矩沒那麽多,錦華甚至在二門處偶遇了腳步匆匆的張大川。
莊戶人家的紅白喜事一般都不會專門請人,村裏相好不錯的,不管是貧是富,都會抽出時間來幫忙。
“大川哥,好久不見。”錦華很是驚喜。
張大川也很高興,看見錦華大驚之下不免有些手忙腳亂的,手裏拿著的一卷紅紙差點掉了下來,錦華忍笑不禁,不禁想起兩人將將認識的時候,他見了自己總是有些局促不安的。
不過,張大川很快就平靜下來,含笑打量了她一眼,“看妹妹的樣子,過的應該很是不錯。”
那笑容裏的關懷和真誠,錦華看的很清楚,頓時覺得心裏一暖,暗想,自己若是有這麽一個親大哥就好了,可以依靠,可以信賴。
“大川哥不是過的也很不錯麽?”錦華打趣了一句,倒也聽母親或是錦年偶爾提起他的。
張大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還不是當初多虧了你!”
錦華把臉一崩,故意不悅道,“那可都是大川哥憑自己的本事賺來的,你再說這樣見外的話我就不依了!”
張大川又往左右看看,到底顧忌錦華的名聲,匆忙說了句,“以後有什麽事別跟我客氣,叫錦年給我送個信就成了!好了,我先忙去了。”
錦華忙點點頭應著了,又笑著看他走遠了。
這一趟既是碰見了他,雖然沒說幾句話,到底沒白來。
還沒等轉過身來,背後就傳來一聲嬌笑,“喲,三妹妹,你剛才是跟誰聊得那麽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