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再起,李不凡再次下達大撤退命令,這讓段祺瑞又驚又怒。
不戰而退,這成何體統?當初從印度撤退,就已經讓孫文找上門來,如今簡直是已經退到了家門口。雖然迪布魯格爾屬於阿薩姆邦,以前是被英軍控製的,但是李不凡調動兩百萬民夫修建基礎設施建設,那是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
李不凡不是信誓旦旦說必須拿下阿薩姆邦嗎?可現在退到迪布魯格爾以西幾十公裏地,西方聯軍簡直就可以兵臨城下。
李不凡究竟想幹什麽?
段祺瑞毫不客氣地跑到國防部,向李不凡質問。
在李不凡的辦公室,一座微型沙盤上,分明的標注著敵我勢態。目前中方南亞方麵軍一半主力集結在迪布魯格爾西南幾十公裏地,另一部分卻剛剛退過孟加拉,駐紮在緬甸和孟加拉邊境一帶。
李不凡對於段祺瑞的怒氣也不以為意,指著沙盤上的勢態道:“段老難道就沒看出點什麽?”
徐樹錚看著沙盤,半響皺起了眉頭。在他看來,孟加拉和阿薩姆邦的卡西山,緬甸和阿薩姆之間的山地和熱帶雨林等於硬生生的將國防軍南亞方麵軍一分為二。這樣的超大規模決戰,分兵可是大忌,可這裏的地理形勢,除非國防軍嚴守藏南河一線,否則後撤就必須分兵,否則另一方麵就會陷入空虛,如果被對方偏師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徐樹錚卻沒有說什麽,李不凡既然已經標注了出來,這說明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如果是他,在麵對這樣的情形下,寧可堅守藏南河―蒂斯達河防線,兩百多萬大軍而且有大河天險,徐樹錚自信如果是他防守,絕對能讓列強碰個頭破血流。
這樣一個堅固的防線,李不凡為什麽要放棄呢?徐樹錚想不明白。
段祺瑞已經冒火地道:“我看出什麽?我看出我們幾百萬大軍整整修建打造了近三個月,有大河天險的防線被你像丟垃圾一樣丟給了列強。你分兵?難道就不怕敵人各個擊破嗎?”
李不凡苦笑道:“其實我是不想分兵的,是準備在阿薩姆邦和西方聯軍主力決戰,可是受地形限製,不得不分兵。”頓了頓道,“不過段老擔心有些過了。可麵對這樣的局麵,列強也是不得不分兵的。”
段祺瑞冷哼一聲道:“你當洋鬼子都是傻子嗎?他們就不會集中兵力圍殲一部?”
李不凡得意地道:“他們當然想,可他們不敢。段老你看沙盤,如果列強集中兵力進攻阿薩姆邦迪布魯格爾的我軍陣地,我們有一百多萬大軍布置在孟加拉邊境,隨時可以穿插反攻,從西隆一線攻擊古瓦哈蒂,對西方聯軍形成一個反包圍;如果西方聯軍進攻孟加拉方向攻占緬甸南部,那就更不得了了,我們布置在阿薩姆邦的百萬大軍會在裝甲集群開路先,迅速南下西進控製藏南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我們的補給完全可以用我們從印度弄來的船隻輕易完成。”
段祺瑞遲疑了一下,語氣緩和下來道:“你的意思是,列強也不得不分兵?”
李不凡歎息一聲道:“是啊。他們不得不分兵,我多麽希望他們不要分兵。”
段祺瑞皺眉道:“你什麽意思?對方要不分兵,兩三百萬大軍壓上來,難道你還有辦法對付他們不成?”
李不凡突然笑了起來,笑聲透出森寒的殺機:“段老,馬上就四月份了。”
段祺瑞皺起了眉頭道:“春耕時節,和這個有什麽關係?”
李不凡一時間啼笑皆非,想了想,對段祺瑞低聲一陣耳語,隨後道:“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麽打算的。”
段祺瑞不能置信地看著李不凡,雖然李不凡這麽做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可是相比於取得勝利而言,那絕對是微不足道的。很快段祺瑞也皺起眉頭道:“如果計劃不成功呢?”
李不凡歎息一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那我們就摧毀迪布魯格爾的油田,甚至包括擴建的工程,利用緬甸和阿薩姆邦之間的山地叢林和列強打消耗戰。其實我當初和吳敵一同研究的戰略設想就是利用叢林和列強打消耗戰,叢林作戰,除了飛機還勉強可以做一定的支援以外,重炮、野炮幾乎難以派上大用場,反而是我軍大規模列裝的迫擊炮占盡優勢。”
段祺瑞此刻內心可謂是百感交集,雖然李不凡描述了他的戰略意圖,勉強可以接受。可他依然道:“不凡啊,你有沒有考慮過連續的大撤退,給民間造成的影響,這極可能會引發社會的動蕩啊。”
李不凡隻能歎息以對,後果他自然是明白的,畢竟列強積威日久,而中國崛起的時間太短,人們這個時期的自信是脆弱的。可是他能有什麽辦法?他是人,不是神。即便在德國留學並在德軍中服役過的他,也萬萬沒有料到自動化帶來的是空前恐怖的消耗,而最最要命的是,中國的工業產能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巨大消耗。
難道李不凡不想一鼓作氣直接打下印度嗎?難道不想一組快速的組合攻擊打得列強找不到北嗎?當然想。可是,至少這個時期的中國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為了能籌備可能多的戰略物資,李不凡不僅想盡辦法加快工業發展,更是處心積慮的破壞西方聯軍的後勤補給,就是為了拖延時間。
他深深知道這麽做會引發國內動蕩,但是他更知道倉促作戰後果更嚴重。如此,他隻有兵行險著,隻要盡快取得優勢,那麽一切的不和諧的聲音都會消失――
兵者,詭道也。
李不凡的一退再退,讓西方聯軍心底的不安感覺日益強烈,麵對李不凡這樣的軍事強人誰敢掉以輕心?
中方終於在迪布魯格爾一帶布下了防線,可海格、米歇爾和霞飛都不敢輕易發起進攻。當然試探性進攻不斷,可中方在迪布魯格爾一線抵抗異常的頑強,幾乎每一處陣地都會反複爭奪。
更讓他們吃驚的是,盤踞在孟加拉和緬甸邊境的中國百萬大軍撤了。
“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海格上將幾乎快發瘋。
東方的軍事發展和西方完全不同,在歐洲,除了俄羅斯外,其他國家都是小國,就沒有領土超過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奧匈帝國雖然領土超過百萬平方公裏,但那實際是多元體國家,強行合並而成)為此,歐洲的軍事講究寸土必爭,也就是正麵作戰,因為他們更本就沒有過多的戰略深縱。可中國的軍事卻不同,中國幾千年來就是一個統一的龐大的國家,有著廣闊的戰略深縱,就是著名的《三十六計》那也是把‘走’定為上計。由此可見在中國兵法中,‘走’字占據何等重要地位,運動戰早就深入人心。
米歇爾臉色也極為難看:“他們放棄了孟加拉和緬甸邊境的防線,那麽緬甸南部沿海平原無險可守,那也必定是要放棄的。從沙盤上看,他們隻能是防守薩爾溫江防線,以及內比都一帶的山地。”
霞飛想了想道:“海格,您說我們是不是太謹慎了。”
“嗯?”
霞飛看著帶著疑問看過來的海格,正色道:“我這裏有一個計劃。如果能夠完成,那麽我們有可能殲滅中國阿薩姆方麵的主力。”
海格上將大吃一驚,他知道霞飛是非常有才華的將軍,在歐戰中就是霞飛的指揮,讓英法聯軍頂住了德軍第一波的猛攻。當下道:“太好了,您請說。”
霞飛認真地道:“我覺得我們的軍事行動太過於保守。中國人的確迅速橫掃東南亞,但是他們所擊敗多為殖民地軍團,而菲律賓的美軍也幾乎沒有經曆太過殘酷的戰爭,為此戰鬥力並不能和我們久經戰場考驗的部隊相比。中國人的實力是那麽一點,也不可能突然多出幾百萬部隊幾千門火炮。我認為,我們可以讓南路軍迅速攻占緬甸南部和薩爾溫江的中**隊對峙,主力迅速北上攻占曼德勒,並伺機攻占密支那,切斷中國阿薩姆方麵部隊的後勤補給線,如果做到這一點,那麽我想我們這一仗已經贏了一半。”
米歇爾看了看地圖,點頭道:“的確是個非常好的計劃,隻是我們的後勤隻怕會有困難。蘇日安孟加拉方麵中國人大舉讓人修路,但是時間太短,道路依然十分的差。如果補給無法跟上,那很可能會有風險。”
霞飛冷笑一聲道:“戰爭本身就是最大的冒險。米歇爾將軍,難道您希望這場戰爭打成和歐戰的一樣的持久戰和消耗戰嗎?”
指揮部會議室內瞬間安靜了下來,歐戰的慘烈讓所有人都記憶猶新。
海格上將終於道:“好吧,霞飛將軍,那麽我希望您親自去緬甸指揮,有什麽要求,隻要我們能做得到的,都會盡量滿足。”
霞飛微笑道:“能親自指揮這場戰鬥,我非常的榮幸。”
不戰而退,這成何體統?當初從印度撤退,就已經讓孫文找上門來,如今簡直是已經退到了家門口。雖然迪布魯格爾屬於阿薩姆邦,以前是被英軍控製的,但是李不凡調動兩百萬民夫修建基礎設施建設,那是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
李不凡不是信誓旦旦說必須拿下阿薩姆邦嗎?可現在退到迪布魯格爾以西幾十公裏地,西方聯軍簡直就可以兵臨城下。
李不凡究竟想幹什麽?
段祺瑞毫不客氣地跑到國防部,向李不凡質問。
在李不凡的辦公室,一座微型沙盤上,分明的標注著敵我勢態。目前中方南亞方麵軍一半主力集結在迪布魯格爾西南幾十公裏地,另一部分卻剛剛退過孟加拉,駐紮在緬甸和孟加拉邊境一帶。
李不凡對於段祺瑞的怒氣也不以為意,指著沙盤上的勢態道:“段老難道就沒看出點什麽?”
徐樹錚看著沙盤,半響皺起了眉頭。在他看來,孟加拉和阿薩姆邦的卡西山,緬甸和阿薩姆之間的山地和熱帶雨林等於硬生生的將國防軍南亞方麵軍一分為二。這樣的超大規模決戰,分兵可是大忌,可這裏的地理形勢,除非國防軍嚴守藏南河一線,否則後撤就必須分兵,否則另一方麵就會陷入空虛,如果被對方偏師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徐樹錚卻沒有說什麽,李不凡既然已經標注了出來,這說明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如果是他,在麵對這樣的情形下,寧可堅守藏南河―蒂斯達河防線,兩百多萬大軍而且有大河天險,徐樹錚自信如果是他防守,絕對能讓列強碰個頭破血流。
這樣一個堅固的防線,李不凡為什麽要放棄呢?徐樹錚想不明白。
段祺瑞已經冒火地道:“我看出什麽?我看出我們幾百萬大軍整整修建打造了近三個月,有大河天險的防線被你像丟垃圾一樣丟給了列強。你分兵?難道就不怕敵人各個擊破嗎?”
李不凡苦笑道:“其實我是不想分兵的,是準備在阿薩姆邦和西方聯軍主力決戰,可是受地形限製,不得不分兵。”頓了頓道,“不過段老擔心有些過了。可麵對這樣的局麵,列強也是不得不分兵的。”
段祺瑞冷哼一聲道:“你當洋鬼子都是傻子嗎?他們就不會集中兵力圍殲一部?”
李不凡得意地道:“他們當然想,可他們不敢。段老你看沙盤,如果列強集中兵力進攻阿薩姆邦迪布魯格爾的我軍陣地,我們有一百多萬大軍布置在孟加拉邊境,隨時可以穿插反攻,從西隆一線攻擊古瓦哈蒂,對西方聯軍形成一個反包圍;如果西方聯軍進攻孟加拉方向攻占緬甸南部,那就更不得了了,我們布置在阿薩姆邦的百萬大軍會在裝甲集群開路先,迅速南下西進控製藏南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我們的補給完全可以用我們從印度弄來的船隻輕易完成。”
段祺瑞遲疑了一下,語氣緩和下來道:“你的意思是,列強也不得不分兵?”
李不凡歎息一聲道:“是啊。他們不得不分兵,我多麽希望他們不要分兵。”
段祺瑞皺眉道:“你什麽意思?對方要不分兵,兩三百萬大軍壓上來,難道你還有辦法對付他們不成?”
李不凡突然笑了起來,笑聲透出森寒的殺機:“段老,馬上就四月份了。”
段祺瑞皺起了眉頭道:“春耕時節,和這個有什麽關係?”
李不凡一時間啼笑皆非,想了想,對段祺瑞低聲一陣耳語,隨後道:“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麽打算的。”
段祺瑞不能置信地看著李不凡,雖然李不凡這麽做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可是相比於取得勝利而言,那絕對是微不足道的。很快段祺瑞也皺起眉頭道:“如果計劃不成功呢?”
李不凡歎息一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那我們就摧毀迪布魯格爾的油田,甚至包括擴建的工程,利用緬甸和阿薩姆邦之間的山地叢林和列強打消耗戰。其實我當初和吳敵一同研究的戰略設想就是利用叢林和列強打消耗戰,叢林作戰,除了飛機還勉強可以做一定的支援以外,重炮、野炮幾乎難以派上大用場,反而是我軍大規模列裝的迫擊炮占盡優勢。”
段祺瑞此刻內心可謂是百感交集,雖然李不凡描述了他的戰略意圖,勉強可以接受。可他依然道:“不凡啊,你有沒有考慮過連續的大撤退,給民間造成的影響,這極可能會引發社會的動蕩啊。”
李不凡隻能歎息以對,後果他自然是明白的,畢竟列強積威日久,而中國崛起的時間太短,人們這個時期的自信是脆弱的。可是他能有什麽辦法?他是人,不是神。即便在德國留學並在德軍中服役過的他,也萬萬沒有料到自動化帶來的是空前恐怖的消耗,而最最要命的是,中國的工業產能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巨大消耗。
難道李不凡不想一鼓作氣直接打下印度嗎?難道不想一組快速的組合攻擊打得列強找不到北嗎?當然想。可是,至少這個時期的中國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為了能籌備可能多的戰略物資,李不凡不僅想盡辦法加快工業發展,更是處心積慮的破壞西方聯軍的後勤補給,就是為了拖延時間。
他深深知道這麽做會引發國內動蕩,但是他更知道倉促作戰後果更嚴重。如此,他隻有兵行險著,隻要盡快取得優勢,那麽一切的不和諧的聲音都會消失――
兵者,詭道也。
李不凡的一退再退,讓西方聯軍心底的不安感覺日益強烈,麵對李不凡這樣的軍事強人誰敢掉以輕心?
中方終於在迪布魯格爾一帶布下了防線,可海格、米歇爾和霞飛都不敢輕易發起進攻。當然試探性進攻不斷,可中方在迪布魯格爾一線抵抗異常的頑強,幾乎每一處陣地都會反複爭奪。
更讓他們吃驚的是,盤踞在孟加拉和緬甸邊境的中國百萬大軍撤了。
“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海格上將幾乎快發瘋。
東方的軍事發展和西方完全不同,在歐洲,除了俄羅斯外,其他國家都是小國,就沒有領土超過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奧匈帝國雖然領土超過百萬平方公裏,但那實際是多元體國家,強行合並而成)為此,歐洲的軍事講究寸土必爭,也就是正麵作戰,因為他們更本就沒有過多的戰略深縱。可中國的軍事卻不同,中國幾千年來就是一個統一的龐大的國家,有著廣闊的戰略深縱,就是著名的《三十六計》那也是把‘走’定為上計。由此可見在中國兵法中,‘走’字占據何等重要地位,運動戰早就深入人心。
米歇爾臉色也極為難看:“他們放棄了孟加拉和緬甸邊境的防線,那麽緬甸南部沿海平原無險可守,那也必定是要放棄的。從沙盤上看,他們隻能是防守薩爾溫江防線,以及內比都一帶的山地。”
霞飛想了想道:“海格,您說我們是不是太謹慎了。”
“嗯?”
霞飛看著帶著疑問看過來的海格,正色道:“我這裏有一個計劃。如果能夠完成,那麽我們有可能殲滅中國阿薩姆方麵的主力。”
海格上將大吃一驚,他知道霞飛是非常有才華的將軍,在歐戰中就是霞飛的指揮,讓英法聯軍頂住了德軍第一波的猛攻。當下道:“太好了,您請說。”
霞飛認真地道:“我覺得我們的軍事行動太過於保守。中國人的確迅速橫掃東南亞,但是他們所擊敗多為殖民地軍團,而菲律賓的美軍也幾乎沒有經曆太過殘酷的戰爭,為此戰鬥力並不能和我們久經戰場考驗的部隊相比。中國人的實力是那麽一點,也不可能突然多出幾百萬部隊幾千門火炮。我認為,我們可以讓南路軍迅速攻占緬甸南部和薩爾溫江的中**隊對峙,主力迅速北上攻占曼德勒,並伺機攻占密支那,切斷中國阿薩姆方麵部隊的後勤補給線,如果做到這一點,那麽我想我們這一仗已經贏了一半。”
米歇爾看了看地圖,點頭道:“的確是個非常好的計劃,隻是我們的後勤隻怕會有困難。蘇日安孟加拉方麵中國人大舉讓人修路,但是時間太短,道路依然十分的差。如果補給無法跟上,那很可能會有風險。”
霞飛冷笑一聲道:“戰爭本身就是最大的冒險。米歇爾將軍,難道您希望這場戰爭打成和歐戰的一樣的持久戰和消耗戰嗎?”
指揮部會議室內瞬間安靜了下來,歐戰的慘烈讓所有人都記憶猶新。
海格上將終於道:“好吧,霞飛將軍,那麽我希望您親自去緬甸指揮,有什麽要求,隻要我們能做得到的,都會盡量滿足。”
霞飛微笑道:“能親自指揮這場戰鬥,我非常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