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中方和西方聯軍幾百萬大軍的進退,簡直就是漫山遍野。


    中方是有準備的後撤,而且有船運物資,行動還較為快速。可印度的船隻被中方全部弄走,歐洲來的船有遭到中國海軍的威脅無法抵達恒河提供運輸保障,西方聯軍的行動簡直就如蝸牛一般。


    中國國防軍裝備一兩千輛坦克,沒重武器那支部隊敢往前頂?上次阿薩姆邦英印軍團就是被裝甲集群突擊一舉打垮的,中方的裝甲集群隻需要反戈一擊就能把他們打垮。可帶著重武器,行動能快得起來嗎?


    進入四月,藏南、阿薩姆邦地區開始進入豐水期,這裏的豐水期是什麽情形?一年有一半時間會下雨,集中在豐水期,基本上簡直是三天兩頭的下雨。這裏是世界上雨量最充沛的地區,年降水量上萬毫米,道路泥濘,尤其是經過坦克碾壓後的土公路,就跟爛泥塘一樣。


    西方聯軍攜帶了大量的重武器,大炮是他們的優勢,可在這種連坦克行動都快吐血的地方,用原始的手段拉重炮,簡直讓人崩潰。尤其是這裏的鬼天氣,剛剛還是天晴的,瞬間就下雨,把你淋成落湯雞。


    張孝準也被阿薩姆邦的氣候弄得心裏發毛,慶幸不已。


    “幸虧我們退得快啊,在雨季來臨前把坦克撤了回來,否則能不能開得回來都是個問題。”


    李嵩山笑了笑道:“這是這個世界幾乎最特殊的氣候,這裏雖然是平原,但是能適合大規模坦克作戰的時間很少。以我們的坦克質量和性能都一籌莫展,更別說西方英法的坦克,比如法國的‘雷諾’小豆丁。估計得統統趴窩在爛泥裏。許多人人認為我們就該在藏南河-蒂斯達河防線和西方決戰,可實際上我們卻要喪失所有的優勢。”


    張孝準訝然道:“所有?我們的飛機不是西方能相比的。”


    李嵩山搖頭道:“這裏天氣變化迅速,你說,如果我們空軍主力機群正在執行作戰任務,突然間暴雨傾盆,你說會怎麽樣?”


    張孝準當場變了臉色,他簡直不敢想象那樣的情形。雖然中國的飛機比西方先進得多。一點小雨要強行升空作戰還是勉強能做得到的。可要是遇上暴雨,那天上的飛機可就真的成了落湯雞‘嘩嘩’的往下掉――全軍覆沒。


    在這一刻,張孝準內心受到了巨大的震動,在此刻,他清晰的感受到,有裝備並不一定意味著占據優勢,那還得看地理氣候條件,你擁有的這些武器能不能發揮作用。如果不能發揮作用,跟沒有有什麽區別?當然是有區別的。因為你還多了累贅。


    李不凡當初為什麽選擇在臨近冬季南下作戰?不僅僅是列強剛好湊上來,也不僅僅是因為北方蘇俄冬季,蘇俄無法保障冬季作戰的補給因此不能威脅中國,其最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避開了中南半島和阿薩姆邦等的確的雨季。避開雨季的好處在於,中國的飛機坦克等機械化力量都能全麵動用,隻有這樣才能保障雷霆一擊。以最短的時間內打垮西方軍隊的主力。


    中國兵法古代就講究:為將者,不知天時,不知地理。庸才也。


    其實這就是指天時地利。


    張孝準歎息道:“可我們這一退,就退了一兩千公裏地,這心裏實在不是滋味啊。”


    李嵩山正色道:“所以你目前還是參謀長,你不差能力,差的是心性。如果你不能看透這點,如何獨當一麵?我們退了又怎麽樣?失去的是我們的土地嗎?戰爭還沒有結束,這些土地的歸屬權還待定,沒什麽可惜的。打輸了,我們就算占了再多的土地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打贏了,就算現在放棄。以後不是一樣拿過來?”


    張孝準苦笑道:“司令教訓得是。”


    李嵩山道:“總司令安排你來做我的參謀長,不僅是為了讓你在戰爭中成長,最重要的是要讓你擁有戰略眼光。隻有這樣,你今後才能真正的獨當一麵。”


    張孝準內心其實並不僅僅想做一個參謀長,他希望的是“十萬旌旗斬閻羅”。原本他以為李不凡一直不讓他單獨領兵作戰,那是為了防備他,因為他畢竟在早期和同盟會的關係不清不楚。可現在才知道,李不凡是對他寄予厚望的,可是他的能力有待提高。


    想到這裏,張孝準內心異常的慚愧,試想李不凡如果是心胸狹窄之輩,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嗎?俗話說得好,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一個人的成就往往取決於他的眼光。當下道:“司令,卑職一定會努力,絕不讓總司令失望。”司令有很多,但是“總司令”在中國卻隻有一個,那就是李不凡。而原本的海軍總司令李海軍,隻能降級別成為海軍司令,其他人就隻能稱為“某某艦隊司令官”。


    李嵩山微笑道:“很好。完善一下我們的作戰計劃,迪布魯格爾西南的防線設在五十公裏外,在這個範圍允許三十公裏的彈性防禦。白天丟了陣地,晚上不惜一切代價也得給我奪回來。”


    “是!”張孝準應聲,頓了頓道,“司令,據說南洋方麵軍也在後撤?可我聽說洋人的軍艦害怕我們的海軍還有空軍的飛機,基本上都不敢和我軍正麵對抗。這未免退得太沒有道理了吧?”


    李嵩山暗自歎息,南洋群島戰場中方當然有不撤退的餘地,因為對方更本就不敢實行大規模的登陸戰,甚至連海軍都不敢照麵。可實際的情況他知道,卻不能說。


    李不凡被東南亞土著破壞後勤的舉動激怒,為了打造安全的後勤補給,同時打造出人和的戰略要素,並且給西方世界增加壓力,名義上對土著進行“打土豪分田地”,可實際上是把數量巨大的土著送到荒地去開荒和基礎設施建設。可這麽短的時間,無論是開荒的地,還是以水電站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可能建好,也就是說西方人用不上。這麽做是有目的性的,所有的土著糧食都有控製的,當中方一退,留下的是億萬餓肚子的土著,地方已經被西方占領,總沒理由讓中國運糧食過去給土著吃吧?麻煩全丟給了列強。


    列強會不占領嗎?不可能。東南亞一係列戰爭西方世界敗得太慘,就像是一頭餓急的狗,哪怕丟出去的是光禿禿的骨頭,也必須去咬。西方世界太需要勝利的消息了,收複失地也是巨大的勝利啊。對,西方聯軍在印度已經“擊退”了中國人的幾百萬大軍,可沒理由你印度方麵軍一枝獨秀啊,而能輕易收複“大量失地”的機會擺在眼前,還有什麽可猶豫的?你方麵軍司令要猶豫,因為你已經升不了官了,可其他人需要功勳啊。


    至於多少土著災民,西方聯軍怎麽可能放在眼裏?低賤的土著而已,死再多也沒人去看一眼。考慮到西方“白人至上”de理念,隻怕這些土著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李嵩山當然是不敢把這個講出來,這個後果可能是會死上億,甚至幾億人,這要是傳了出去,李不凡非得被後世扣一個反人類罪不可。而隻要不外傳,中方完全有理由辯駁,中方是為了開發地方,給土著分田地那是假不了的,中國整船整船的運糧食給土著吃,那也是有據可查的,隻是因為運輸量大,而中國的運力有限,沒有太多儲備糧食而已。地方已經被西方聯軍占領,中方沒道理再給土著運糧食,況且中方能對土著這麽負責,你西方世界對土著是什麽態度?


    黑鍋必須得讓西方世界來背!


    要說中國人對這些土著實行種族滅絕政策?胡說八道。東南亞各地不是依然生活著這麽多土著(先前有提過,說留下華僑和親華土著。我認為國家也必須有原則,才能取信於人,取信於盟友,為此我提過――中國不會忘記朋友,也不會忘記敵人。),至於移民開荒的土著,那是因為這些土著本身就是無產者,這個時代的土地幾乎集中在地主和農場資本家手中,給他們分田地難道還錯了?


    所以,無論這麽解釋,那都是中國有理。


    中國兵法――上兵伐謀。


    中國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即使在軍方也一項推崇儒將。儒將自然得有儒將的風采,動不動殺人盈城血流千裏,豈不大煞風景?很多時候是可以殺人不用刀的。


    李不凡這一招雖然付出一些代價,但是不僅達到處理土著的目的,同時饑荒也絕對會給西方聯軍造成巨大的麻煩。如果西方調用大量其他地區的殖民軍團,而那些軍團的土著看到了這一幕,會不會有想法?就算不爆發革命,軍心動蕩那是必然的。殖民軍團不能用,那麽西方世界隻能赤膊上陣,那麽中國又達到第二個目的,讓經曆世界大戰已經損失大量青壯的西方,流盡這一帶青年的鮮血,直到他們撐不住為止。


    可這一切李嵩山那都是萬萬不能說的,隻道:“我軍撤退,放棄緬甸南部,中南半島安全受到威脅,南洋方麵軍的補給就受到威脅,收縮防線有利於集中兵力,甚至可以隨時抽調部隊增援我南亞方麵軍。”


    “原來如此...”


    ps:


    春節期間可能隻能一更,但是我盡量。請大家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咱有三千虎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板磚幫幫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板磚幫幫主並收藏咱有三千虎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