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誌原十八營被清軍圍剿,嚴重威脅生存環境,為了打破清軍的部署,他們采取的措施是分路搶糧求食、打開被困局麵。十八營回軍分路回陝西各地活動:一路向陝西東北路,在鄜州、洛川、延安、甘泉和白水、澄城一帶;一路向南,到陝西西南的汧陽、隴州、長武和甘肅的靈台一帶。


    但是由於左宗棠督師,且所部都是慣於鎮壓農民起義的正規軍,武器精良,因而針對回軍采用的戰術,左宗棠采取了各路出擊、嚴密封堵、將之壓在董誌原一線,尤其嚴堵欲入關中之回軍,不令再擾後路的對策。因而“北路、東路、西南路各軍且防且剿,無戰不克,大挫凶鋒”。


    回軍敗回董誌原,在左宗棠大軍層層圍困的重壓下,董誌原回軍洶懼益甚,在董誌原地區建立三百多座堡寨,憑借地理優勢負隅頑抗,集中兵力,準備與左宗棠做生死較量。


    董誌原回軍雖迭經剿敗,凶焰漸衰,而自延、鄜迤南以達汧、隴,回騎紛紛四出,冒死掠食,幾於無日無之。官軍非裹糧數日不能盡力窮追,又步騎相懸,常有不及之勢。


    冬季回軍四處搶糧,四處出擊,攻勢十分淩厲,有防不勝防,攻不勝攻之勢,也是餓極了瘋狂之舉。


    董誌原十八營設元帥,指揮作戰。其首領即“十八營元帥”計有馬正和、白彥虎、餘彥祿、崔偉、陳琳、禹得彥、馮君福、馬長順、楊文治、馬正剛、馬生彥、畢大才、閻興春、藍明泰、哈連金、鄒保和、張代雨、馬維驤等。另外還有赫明堂、孫義寶等為首在固原等地活動的回民軍。這些首領人物都是陝西各處回民起義的發動者和組織者。


    董誌原十八營控製的範圍,北到安化的驛馬關,南到寧州的丘家寨,西到鎮原的蕭金鎮,東到合水縣的西華池。


    屯聚之地多位於交通要道比較大的村鎮或要隘關口,如太昌、焦村、邱家寨、三不同、荔家堡、肖金、董誌、西峰、什社等。


    各部回軍在董誌原駐兵的情況,馮阿訇(馮君福)駐蕭金鎮;鄒阿訇(鄒保和)駐十社鎮;馬正和駐西峰鎮的寨子街;楊文治駐董誌鎮;白彥虎駐西峰鎮北十裏的晏西坳。


    這些地方原先就有堡寨,有些地方又新修了回堡,用作軍事據點。蕭金鎮是屯駐在董誌原回軍的中心老營所在地。


    由於回民軍多挈家帶口,舉家隨軍,故據守原董誌原的回軍有二十萬之眾。但實際能打仗的精壯人丁不過四、五萬之數。


    由於重兵壓境,加上傷亡很大,通過冬季的整編,董誌原的回軍將原來的十八大營合並為四大營。


    回軍雖然被左宗棠的大軍壓製在董誌原地區,但漫長的冬季,官軍並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反而是回軍掌握主動,不斷的騷擾官軍的補給線,


    今日駐守十社鎮的回軍正在為剛得到消息,為之振奮。據探馬來報,一支京師來的運輸隊“李字營”,離此不足四百裏地,李字營有槍有炮,但押運隊由軍校年輕的學生和民夫組成,共約2000多人,而且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


    暗探阿四頭安全回來了,他正在向兩位主將稟明李字營的情況。大廳裏的十幾名將領,仔細的的傾聽著三名漢人暗探剛探得官軍的最新動向。


    十社鎮議事廳裏,十幾名將領盤腿坐在地毯上,一張張臉上飽經風霜,皆是留有濃密的胡須。如今回軍十八營人馬分為四路人馬,有的大帥手下隻有上千精兵,第四營的主帥崔偉就握有5000人馬,議事廳裏他坐主位,其他人都分別坐在他的兩側。


    崔偉出生於清道光十一年,四十歲不到,陝西鳳翔府南郊崔家窪人,兄弟四人,排行第三,人稱崔三。身體魁偉,喜愛武略,精通馬術。


    這裏麵最慘的就是六帥禹得彥,去年年關時節帶領1000多回軍搶糧,被徐占彪的川軍的伏擊,死傷慘重,逃回董誌原時身邊隻剩下400多人。他那矮壯的身軀,有些萎靡不振,別人都在提問,而他一言不發。


    三名探子跪在地上,各自訴說打探到的情況,探子阿四頭指天發誓,道:“四帥,我都打探清楚了,句句屬實。李字營的2000多名將士,學生兵不超過17歲,都是學堂裏讀書郎,從來沒有打過仗。另外600多名戰士是新招募的流民,才訓練了2個多月,過去連槍都沒摸過。打過仗見過血的人,不超過300百人,還有商隊的100人有點戰鬥力,剩餘的人都是民夫,用來推大炮,趕車的。不過他們的裝備都是進口的,所以李字營才敢耀武揚威來前線打仗。”


    十四帥藍明泰心有疑慮的問道:“李字營,每日行軍多少裏路?”


    “不超過五十裏,我問過其他民夫了,他們行軍途中還練打靶射擊呢,打過野狼,還剝了狼皮,故意讓狼群來報仇,以擁有一張狼皮為榮。空閑得很,窯子都逛了好幾回,一群紈絝子弟帶的兵。”另一名探子回道,其他兩名探子添油加醋,把李字營詆毀了一番。


    “那個押運使李大人,還帶小老婆呢。油頭粉麵,像是個太監,隻會拿著一根皮鞭子嚇唬人。管家飯師爺是個大胖子,肚子裏的油可以點油燈了。”阿四頭就想燒殺搶掠,好為死去的兄弟報仇。仇恨越積越多,這裏的人都和官兵有仇,雙方互相殺來殺去,血海深仇永世銘記。


    “不過他們大炮很多,有100多門大小火炮,都是洋玩意。不讓我們靠近,都是由京城那裏的民夫運輸。飯師爺隻讓我們新來的人搬雜物,連住宿都把我們分開,很多事都是聽京師的民夫吹出來的,自詡一門炮可以抵上一百條槍,說是要轟平董誌原,運輸大隊的炮彈堆積如山,不許火種靠近,我們推車都要搜身,火石、洋火柴都要沒收。”阿四頭能說會道,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在回話,其他兩名探子,小雞啄米般,認可他的話,情報準確,就等四帥做決定。


    “新式火炮、洋槍,這仗不好打呀。”六帥禹得彥早就被官兵打怕了,不想去劫掠官兵的運輸隊。一個隱藏的秘密不為人知,他對回軍的未來不報信心,暗中向清軍徐占彪所部表明要反正的意願,還把董誌原回軍的軍事部署告予徐占彪,這才讓左宗棠得知董誌原回軍的一切,大清軍隊的戰術部署針對性很強的緣故。


    如今禹得彥重回董誌原是來做內應,心有靈犀的看向十二帥畢大才,兩人結成聯盟,隨時準備反戈一擊。


    禹得彥生於於道光元年,已經五十多歲,滿頭白發,看上去身形疲憊,陝西禹家大莊人氏,大財主、大土豪。除擁有大量的土地外,他還在大荔、渭南、三原、西安、開封等地開設商號、當鋪。並在四川境內開辦鹽井,故當地人稱其為“川客禹家”。如今回軍上層的人物,都是阿訇以及這種地主階層的人物。他家大業大,在他營裏還有10000多人。


    畢大才心領神會,叫道:“這是一個圈套,我們不能上當,還是以小股出擊,有便宜就占,點子紮手就嚇唬幾下。我們又不缺這些糧草,犯不著去和京師來的兵馬拚命,那些八旗兵不會爬城頭,看見我們回軍舍生忘死,前仆後繼消滅辮子狗,馬上滾回京師,還是讓那些漢人賣命。”


    畢大才是禹得彥親信,三十歲不到,是員勇將。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虯髯叢生,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營內有6000多百姓,聽命於他的指揮。


    回軍各路人馬,除了掌管軍隊,還攜帶家眷,拖家帶口從陝西轉移至董誌原,十八營回軍經過血海刀山的考驗,一起歃血為盟。但是誓言不能當飯吃,有人矢誌不渝的堅守盟誓,情願灰飛煙滅也矢誌不渝。有的人卻在為家族、營下的百姓考慮,腳踩兩隻船,背棄了當初的誓言。


    如今六帥禹得彥和十二帥畢大才勾結在一起,等待起義,不過這一次他們將是反戈一擊。此時讓他們兩營人馬離開董誌原根據地,出去搶掠,那是出工不出力,不會有所作為的。


    回軍各營人馬都是這樣,為了生存聯合在一起,但又都有各自的獨立性,有各自的地盤,各管各的管理方式。再加上這些回軍,雖然信仰伊斯蘭教,但派別不一,種族也不一,教義有所不同,更加相互提放,攜作中保持獨立性是各支回軍的現狀。


    這也是回軍被大清軍隊各個擊破的緣由,沒有統一的部署,其他地方的回軍不會策應董誌原回軍,保住各自現有的地盤,是各路回軍的現狀。如今作為四大營主帥崔偉名義上統轄這些營共10000人的兵馬,但要以尊重為主,各營的軍帥思想並不統一。


    六帥禹得彥和十二帥畢大才不願意襲擊官兵的運輸隊,已經含蓄的表達了看法。四帥崔偉聽出兩人一個鼻孔出氣,也不會強人所難,不去詢問禹得彥和畢大才對襲擊官兵運輸隊的意見。大家底子不一樣,有人富裕,有人餓肚子,有幾個營的人早已窮凶惡極,冬季襲擊官兵運輸隊,四處搶糧以他們幾營為主力。


    崔偉把頭轉向另一側,看向那幾名生死與共的兄弟。十四帥藍明泰、十五帥哈連金、十六帥鄒保和與心腹參將二河州,他們的意見同樣重要。


    十四帥藍明泰從一開始就聽得仔細,和手下的參將安傑兩人低聲嘀咕一番,做出了決定。


    藍明泰和安傑年紀差不多,三十歲出頭,他們和其他幾路回軍不同,出身“刀客”,既土匪。在回民全省皆反時,也加入造反的行列,如今家大業大,部眾超過10000人,對於搶掠最為擅長。


    “四帥!我們可以立刻拉出2000兵馬,時不我待啊。”藍明泰摩拳擦掌的叫嚷,他們一營人超過10000人,積存的糧草不足,害怕在清軍長期圍困下支撐不住。冬季雖然搶掠了幾次官兵的運輸隊,但依然想多立戰功。


    安傑站起身道:“我這就去調兵。諸位大帥,商議好了,知會我一聲。”


    四帥崔偉還沒有下命令,安傑已經走出議事廳,他隻聽大哥藍明泰的話,哪裏把其他大帥放在眼裏?各路人馬都是如此,各自出擊搶掠,回來上交三成戰利品。各營人馬調度,發展壯大都靠自己拚來的,誰會送你口糧、人丁。


    要知道到了春季清軍就會大兵壓近,董誌原周圍的清軍會更多,回軍戰略回旋餘地就會更小,最害怕被官軍壓逼至董誌原坐以待斃,對於未來充滿恐懼,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就算李字營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也要嚐試一下。


    “那你們呢?”四帥崔偉看向旁邊沒有吭聲的另兩位大帥,十五帥哈連金、十六帥鄒保和,期盼這兩人也能挑起重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神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尼小樣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尼小樣兒並收藏晚清神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