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關]
臨關城樓外, 北燁的三十萬大軍與留國的四十萬大軍呈對陣之勢, 屯於原野之上。
一時間,臨關城外氣氛緊張,大戰一觸即發。
大軍前方, 棗紅鐵騎之上,厲子辛一身銀白鎧甲在身, 手執黑鐵長劍,颯颯英姿如戰神一般。
按照之前的計策, 天即將放亮的時候, 王覺年便率領五萬精兵抄小路去敵軍後方圍堵了。
此時此刻,臨關三十萬大軍皆歸於左帥厲子辛麾下。
當那輪圓日從地平線上躍出時,厲子辛鏗地一聲將腰懸鐵劍拔了出來, 繼而朗聲喊道:“今留國攻我邊城, 侵我疆土,意圖昭然若揭!爾等皆為北燁之熱血男兒, 你們說, 該怎麽辦?”
他這一喊,字字激憤,如重錘般擊在人心,瞬時激得三軍將士熱血沸騰。
回應他的是幾十萬人的怒吼,那一陣陣的吼聲如雷鳴般, 以振聾發聵之勢,充斥在原野之上。
戰鼓聲隨之變得密集,數萬匹烈馬似有感應般隨之仰天嘶吼, 馬蹄一個勁地刨地,塵土飛揚間,一派的蓄勢待發。
一時間山野震動,草木皆驚!
北燁軍士氣大振,厲子辛臉色一正,深吸口氣,厲聲喝道:“男兒當戰死荒野,何須馬革裹屍!三軍將士聽令!今日上陣殺敵,凡殺敵多者,賞千金,擢三級!有半路逃逸者,殺無赦!”
厲子辛的視線在眾將士頭頂上方掃了個來回,繼而舉起手中長劍,朝敵軍的方向一指,大喊一聲殺,然後手提馬韁,雙腿一踢馬肚,霍地一衝而出。
馬蹄過處,留下疾風陣陣。
馬背上,隻留下一個堅毅的身影。
在他身後,數十萬北燁軍隊,如水流般嘩啦啦地一湧而出。
一場混戰,已然開始。
與此同時,王覺年率領的五萬精兵正趕往天險樂水。
戰場內,厲子辛一馬當先,手持鐵劍揮舞生風,所過之處,皆是人頭落地。
對方主帥見北燁軍中居然有如此猛將,立即催馬上來,直麵便是一刀。
厲子辛握著鐵劍的手一緊,繼而聽見“鏗”的一聲,雙方兵器相接,然後就見一白一紅兩騎錯身往前衝去。
剛才那一劍,厲子辛原想將對方撂下馬來,但卻未能成功。
那位留國的主帥,能吃他一劍而安然無恙,果然是個厲害角色。
如此這般,他二人提劍再戰,一時間打得難分難舍。
而此事的戰場上,早已是哀鴻遍野。
無論是受傷的還是未受傷的,沒有人身上不是鮮血。
這便是冷兵器時代的戰場,沒有新式武器的加入,隻有活生生的砍殺。
一個多時辰後,留軍漸漸落於下勢。
留國境內烏砂礦極為稀少,所以隻能以青銅鑄劍。
與之相對,北燁自攻取南琉後,有源源不斷的烏砂礦藏作為保證,是以將士們幾乎人人持鐵劍在手。
相對鐵劍而言,青銅劍的輕便度和鋒利性可就差得遠了。
如此一來,留軍在兵器上已經輸了一成,是以很快便顯出了敗勢。
此時,對方的主帥一看形勢不好,立馬揮動帥旗,示意三軍盡數撤退。
眼看著敵軍被殺得丟盔棄甲,厲子辛自然要按計追趕。
再往後,王覺年的五萬伏兵便可以派上用場了。
另一邊,王覺年領著五萬大軍趕到了樂水,正欲行埋伏之時,孰料還未行動,便從懸崖峭壁之上傳來一陣震天的大喊。
王覺年抬頭去看,見頭頂上方的峭壁上早已旗幟林立,一看那旗幟和服飾的樣式,竟然是西平軍。
王覺年心中大叫一聲不好,知道此時撤退已經晚了。
樂水天塹本就是易守難攻的要地,兩邊是陡峭的崖壁,中間隻留一條狹窄的通道,此通道最窄處,隻供兩人並騎而過。
如今他的五萬精兵想要盡數往後退去,簡直比登天還難。
事實上,他那撤退的命令都還未來得及下達,頭頂上方的數萬支箭矢便齊齊射了下來,隨之而來的便是山石滾落和箭矢入肉的聲響,混著一聲聲的哀嚎,在耳邊回蕩。
王覺年一邊使盡全力揮劍自保,一邊提起馬韁往前狂奔,腦中早已空白一片。
軍中有奸細,這是他當時唯一的想法。
四麵八方的箭矢破風而來,身後早已屍橫遍野。
當身邊所有人都相繼倒下後,他再也避無所避,被利箭穿胸而過的感覺,讓這位戎馬一生的上將軍止不住望天心歎——天要亡我!
在他正前方百米遠處的天塹盡頭,汗血寶馬之上,蘇沫一身金絲盔甲在身,一臉冷然地望著北燁的五萬精兵於瞬間被殺了個片甲不留。
繼而就見他比了個停止的手勢,王覺年在一命嗚呼之前那個一瞬間,終究還是被對方的人給救了下來。
與此同時,厲子辛去正在奔赴樂水的路上,依計追趕留國逃兵。
前方十裏遠處,蘇沫正騎在馬上,等著他的獵物。
[北燁城郊先鋒營]
這一日對於李然來說尤其難熬,夕陽西下時,殘陽如血,照得天地間一片血紅,看得人幾乎有些心驚肉跳。
這樣的天色,實在不是什麽好兆頭。
李然在營地裏視察了一通,正準備去驃騎營看看情況,卻有小將來報,說帥營中正有人急著要見統帥。
他剛一進大帳,江雲便冷不防地從暗處隱了出來,單膝跪地,一臉正容地說道:“臨關兵敗,陛下命主人即刻帶十五萬先鋒軍趕往前線支援!”
李然心中咯噔一下,沉聲喝道:“你說什麽?”
“臨關一役,我三十五萬大軍,如今隻剩十六萬還在城中死守!是以陛下命人來營地給屬下傳話,讓主人即刻啟程!”
不對!這事不對!
江訣昨晚還在為帶兵的事鬧情緒,今天怎麽就主動讓他帶兵去臨關了?更何況還是如此危險的情況之下?
江雲見對方神色間滿滿都是疑惑,低頭拱手說道:“請主人即刻啟程!”
“江雲,你最好跟我說實話!”
江雲抿著嘴不肯開口,李然繼續說道:“他明知道臨關危險,卻還讓我帶十五萬大軍趕過去。那麽隻有一種可能——這兒比臨關還要危險。”
李然直直地望著對方,說道:“說吧,究竟出了什麽事。當然,如果你不想說,我可以去問他本人。”
對方神色間一派堅定,江雲臉上一愣,沉默片刻,開口說道:“辰裴叛國,領著十萬精兵從臨關殺回來了。”
此話一說,李然渾身一怔。
辰裴在這個節骨眼上帶兵叛逃,對守臨關的人來說,該是怎樣的致命打擊?
李然腦中千回百轉,繼而深吸一口氣,壓住內心翻滾的情緒,說道:“辰裴既然敢帶著十萬大軍殺回來,可見辰尚早已在羅城做好部署,一旦這十五萬大軍走了,羅城就隻剩下十萬禁衛軍把守,外加八千內廷衛和暗衛。按理來說,江訣有十萬多兵馬,對上辰尚的十萬大軍,不一定就會輸。可是既然他沒把握能穩操勝券,非得讓我離開,那麽隻有一種可能——禁衛軍內部出問題了,是不是?”
李然分析得頭頭是道,江雲根本沒料到,他能抽絲剝繭般將這其中的原因分析得如此透徹,臉上下意識就是一愣。
而那個一愣,也再次讓李然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十萬禁衛軍中,有五萬已經叛逃,至今還未能找到辰尚與其聯係的方式。”
江雲沉默片刻,冷冷開了口,李然點了點頭,繼續問道:“為什麽辰尚會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謀反?”
江雲被他一問,臉色一沉,恨恨說道:“哼!辰尚通敵賣國,乘著西平大軍進攻臨關之時,陷陛下於內憂外患之中,妄圖坐享漁翁之利!此人有狼子野心,陛下早已有所覺察,卻沒料到他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使暗招!如此卑鄙無恥之徒,人人得而誅之!”
他說得如此義憤填膺,可見如今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
至於辰裴為什麽會丟下這個和西平裏應外合的好機會,原因隻可能是一個——因為他們早已看準了,此次將是辰氏一族問鼎至尊寶座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一旦江訣敗落,辰尚出任北燁輔相多年,黨羽遍布全國,籠絡民心根本不在話下。
如今則正好乘著這次混亂,一舉實現他多年的心願。
而他這個心願,卻很有可能給了臨關一個救命的機會。
“既然對方有備而來,江訣為什麽不幹脆捉了辰尚,來個先下手為強?”
“此事乃機要之事,恕屬下無法透露其中的□□!”
江雲這小子也實在木訥,眼看著對方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他還在死鴨子嘴硬。
李然問完之後,心中一個咯噔,腦中一個念頭閃過,一臉不敢置信地望向江雲,問道:“莫非他這是要坐等辰裴的十萬大軍?”
江雲起初還不肯承認,後來被李然看得招架不住,隻能點了點頭。
不用對方解釋,李然早已恍然大悟。
此時若是滅了辰尚,辰裴的那十萬大軍必定會殺回臨關。
到那個時候,臨關失守那一刻,便是留國和西平大軍長驅直入之時,也是北燁亡國之日。
李然渾身一震,這麽險象環生的局麵,難怪連江訣都要將身家性命壓上。
“所以他要用自己做餌,跟辰尚賭這一把嗎?”
李然閉著眼,語氣平靜,不用心去聽,根本聽不出任何情緒波動。
其實答案再明顯不過,江訣就是被逼到了死角,隻能選擇在這個最不利的時刻,破釜沉舟地跟辰尚做個了結。
江雲一臉肅然地點了點頭,李然閉眼深思片刻,開口說道:“一旦辰裴的十萬大軍到了羅城,江訣即便是大羅神仙也難自救。到時候,就算臨關保住了,還不是替他辰尚保住了江山?”
李然一說完,就感覺手心裏多了個冰冷冷的東西。
他霍得睜開眼來,視線裏,江雲以雙膝跪地的姿勢,將一塊四方的玉質印章交予他手中,繼而朝他埋頭一磕首,如傳聖諭一般,一字一句說道:“臨關雖險,但京師亦有可能不保。屬下受陛下之托,將傳國玉璽交予殿下。若然陛下遭遇不測,請殿下棄臨關而退守豐都,以備他日複國!”
聽到複國這兩個字的時候,李然幾乎被怔得目瞪口呆。
望著手中這個象征著北燁至高權力和榮耀的東西,這一瞬間他心中究竟是什麽感受,或許隻有他自己才能體會。
江訣,那個走一步甚至會算三步,能將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之中的男人,究竟被逼到了什麽樣的窮途末路,才會留下“複國”這麽一條不算退路的退路呢?
更令他不可思議地是,一個城府如此深的人,居然會將那條所謂的退路,留給除了他自己之外的另一個人。
李然渾身僵硬,耳邊依稀就是江訣咆哮著不讓他帶兵前往臨關的怒吼,眼前閃過的是承乾殿內那個孤獨疲憊的身影。
李然突然發現,他的記憶裏,幾乎沒有多少江訣的容貌。
此時此刻,手心裏的這個傳國玉璽,連帶著對方的那份信任和深情,竟成了千金重擔,壓得他幾乎有些喘不過氣來。
從來沒有哪一個人的感情,會讓他產生一種沉到心底的負累感。
李然的心中波濤翻滾,江雲抬起頭來,一臉鄭重地說道:“主人,殷先生讓屬下幫他帶了一句話,他說——陛下的心意,殿下如果還不明白,那在下亦無話可說。倘若陛下有何不測,隻希望殿下能看在小殿下尚且年幼的份上,保他一世無憂……”
李然心中一悚,一臉怔然地望向江雲,問道:“他會一直留在江訣身邊?”
江雲點了點頭,李然心中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有殷塵這個極有謀略的人從旁助陣,江訣至少又多了幾分勝算,憂的是一旦京師失守,那麽所有他熟識的人,都要跟著陪葬。
這一刻,殘酷的事實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擺到了他麵前。
更可悲的是,他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
他突然想起當日,江訣曾經臉帶苦澀地說過:“小然,朕亦不是萬能的。若有任何閃失,那個被逼入絕境的人,就是朕了……”
為什麽他要做這樣的選擇?
難道天下就這麽重要,重要到要讓他連命都可以拿去賭?
為什麽不留下一些兵馬自保?
隻因為要去臨關的是他和江逸,所以要保證讓他們沒有任何閃失嗎?
看著手心裏的傳國玉璽,李然的心竟然有些痛了……
臨關城樓外, 北燁的三十萬大軍與留國的四十萬大軍呈對陣之勢, 屯於原野之上。
一時間,臨關城外氣氛緊張,大戰一觸即發。
大軍前方, 棗紅鐵騎之上,厲子辛一身銀白鎧甲在身, 手執黑鐵長劍,颯颯英姿如戰神一般。
按照之前的計策, 天即將放亮的時候, 王覺年便率領五萬精兵抄小路去敵軍後方圍堵了。
此時此刻,臨關三十萬大軍皆歸於左帥厲子辛麾下。
當那輪圓日從地平線上躍出時,厲子辛鏗地一聲將腰懸鐵劍拔了出來, 繼而朗聲喊道:“今留國攻我邊城, 侵我疆土,意圖昭然若揭!爾等皆為北燁之熱血男兒, 你們說, 該怎麽辦?”
他這一喊,字字激憤,如重錘般擊在人心,瞬時激得三軍將士熱血沸騰。
回應他的是幾十萬人的怒吼,那一陣陣的吼聲如雷鳴般, 以振聾發聵之勢,充斥在原野之上。
戰鼓聲隨之變得密集,數萬匹烈馬似有感應般隨之仰天嘶吼, 馬蹄一個勁地刨地,塵土飛揚間,一派的蓄勢待發。
一時間山野震動,草木皆驚!
北燁軍士氣大振,厲子辛臉色一正,深吸口氣,厲聲喝道:“男兒當戰死荒野,何須馬革裹屍!三軍將士聽令!今日上陣殺敵,凡殺敵多者,賞千金,擢三級!有半路逃逸者,殺無赦!”
厲子辛的視線在眾將士頭頂上方掃了個來回,繼而舉起手中長劍,朝敵軍的方向一指,大喊一聲殺,然後手提馬韁,雙腿一踢馬肚,霍地一衝而出。
馬蹄過處,留下疾風陣陣。
馬背上,隻留下一個堅毅的身影。
在他身後,數十萬北燁軍隊,如水流般嘩啦啦地一湧而出。
一場混戰,已然開始。
與此同時,王覺年率領的五萬精兵正趕往天險樂水。
戰場內,厲子辛一馬當先,手持鐵劍揮舞生風,所過之處,皆是人頭落地。
對方主帥見北燁軍中居然有如此猛將,立即催馬上來,直麵便是一刀。
厲子辛握著鐵劍的手一緊,繼而聽見“鏗”的一聲,雙方兵器相接,然後就見一白一紅兩騎錯身往前衝去。
剛才那一劍,厲子辛原想將對方撂下馬來,但卻未能成功。
那位留國的主帥,能吃他一劍而安然無恙,果然是個厲害角色。
如此這般,他二人提劍再戰,一時間打得難分難舍。
而此事的戰場上,早已是哀鴻遍野。
無論是受傷的還是未受傷的,沒有人身上不是鮮血。
這便是冷兵器時代的戰場,沒有新式武器的加入,隻有活生生的砍殺。
一個多時辰後,留軍漸漸落於下勢。
留國境內烏砂礦極為稀少,所以隻能以青銅鑄劍。
與之相對,北燁自攻取南琉後,有源源不斷的烏砂礦藏作為保證,是以將士們幾乎人人持鐵劍在手。
相對鐵劍而言,青銅劍的輕便度和鋒利性可就差得遠了。
如此一來,留軍在兵器上已經輸了一成,是以很快便顯出了敗勢。
此時,對方的主帥一看形勢不好,立馬揮動帥旗,示意三軍盡數撤退。
眼看著敵軍被殺得丟盔棄甲,厲子辛自然要按計追趕。
再往後,王覺年的五萬伏兵便可以派上用場了。
另一邊,王覺年領著五萬大軍趕到了樂水,正欲行埋伏之時,孰料還未行動,便從懸崖峭壁之上傳來一陣震天的大喊。
王覺年抬頭去看,見頭頂上方的峭壁上早已旗幟林立,一看那旗幟和服飾的樣式,竟然是西平軍。
王覺年心中大叫一聲不好,知道此時撤退已經晚了。
樂水天塹本就是易守難攻的要地,兩邊是陡峭的崖壁,中間隻留一條狹窄的通道,此通道最窄處,隻供兩人並騎而過。
如今他的五萬精兵想要盡數往後退去,簡直比登天還難。
事實上,他那撤退的命令都還未來得及下達,頭頂上方的數萬支箭矢便齊齊射了下來,隨之而來的便是山石滾落和箭矢入肉的聲響,混著一聲聲的哀嚎,在耳邊回蕩。
王覺年一邊使盡全力揮劍自保,一邊提起馬韁往前狂奔,腦中早已空白一片。
軍中有奸細,這是他當時唯一的想法。
四麵八方的箭矢破風而來,身後早已屍橫遍野。
當身邊所有人都相繼倒下後,他再也避無所避,被利箭穿胸而過的感覺,讓這位戎馬一生的上將軍止不住望天心歎——天要亡我!
在他正前方百米遠處的天塹盡頭,汗血寶馬之上,蘇沫一身金絲盔甲在身,一臉冷然地望著北燁的五萬精兵於瞬間被殺了個片甲不留。
繼而就見他比了個停止的手勢,王覺年在一命嗚呼之前那個一瞬間,終究還是被對方的人給救了下來。
與此同時,厲子辛去正在奔赴樂水的路上,依計追趕留國逃兵。
前方十裏遠處,蘇沫正騎在馬上,等著他的獵物。
[北燁城郊先鋒營]
這一日對於李然來說尤其難熬,夕陽西下時,殘陽如血,照得天地間一片血紅,看得人幾乎有些心驚肉跳。
這樣的天色,實在不是什麽好兆頭。
李然在營地裏視察了一通,正準備去驃騎營看看情況,卻有小將來報,說帥營中正有人急著要見統帥。
他剛一進大帳,江雲便冷不防地從暗處隱了出來,單膝跪地,一臉正容地說道:“臨關兵敗,陛下命主人即刻帶十五萬先鋒軍趕往前線支援!”
李然心中咯噔一下,沉聲喝道:“你說什麽?”
“臨關一役,我三十五萬大軍,如今隻剩十六萬還在城中死守!是以陛下命人來營地給屬下傳話,讓主人即刻啟程!”
不對!這事不對!
江訣昨晚還在為帶兵的事鬧情緒,今天怎麽就主動讓他帶兵去臨關了?更何況還是如此危險的情況之下?
江雲見對方神色間滿滿都是疑惑,低頭拱手說道:“請主人即刻啟程!”
“江雲,你最好跟我說實話!”
江雲抿著嘴不肯開口,李然繼續說道:“他明知道臨關危險,卻還讓我帶十五萬大軍趕過去。那麽隻有一種可能——這兒比臨關還要危險。”
李然直直地望著對方,說道:“說吧,究竟出了什麽事。當然,如果你不想說,我可以去問他本人。”
對方神色間一派堅定,江雲臉上一愣,沉默片刻,開口說道:“辰裴叛國,領著十萬精兵從臨關殺回來了。”
此話一說,李然渾身一怔。
辰裴在這個節骨眼上帶兵叛逃,對守臨關的人來說,該是怎樣的致命打擊?
李然腦中千回百轉,繼而深吸一口氣,壓住內心翻滾的情緒,說道:“辰裴既然敢帶著十萬大軍殺回來,可見辰尚早已在羅城做好部署,一旦這十五萬大軍走了,羅城就隻剩下十萬禁衛軍把守,外加八千內廷衛和暗衛。按理來說,江訣有十萬多兵馬,對上辰尚的十萬大軍,不一定就會輸。可是既然他沒把握能穩操勝券,非得讓我離開,那麽隻有一種可能——禁衛軍內部出問題了,是不是?”
李然分析得頭頭是道,江雲根本沒料到,他能抽絲剝繭般將這其中的原因分析得如此透徹,臉上下意識就是一愣。
而那個一愣,也再次讓李然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十萬禁衛軍中,有五萬已經叛逃,至今還未能找到辰尚與其聯係的方式。”
江雲沉默片刻,冷冷開了口,李然點了點頭,繼續問道:“為什麽辰尚會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謀反?”
江雲被他一問,臉色一沉,恨恨說道:“哼!辰尚通敵賣國,乘著西平大軍進攻臨關之時,陷陛下於內憂外患之中,妄圖坐享漁翁之利!此人有狼子野心,陛下早已有所覺察,卻沒料到他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使暗招!如此卑鄙無恥之徒,人人得而誅之!”
他說得如此義憤填膺,可見如今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
至於辰裴為什麽會丟下這個和西平裏應外合的好機會,原因隻可能是一個——因為他們早已看準了,此次將是辰氏一族問鼎至尊寶座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一旦江訣敗落,辰尚出任北燁輔相多年,黨羽遍布全國,籠絡民心根本不在話下。
如今則正好乘著這次混亂,一舉實現他多年的心願。
而他這個心願,卻很有可能給了臨關一個救命的機會。
“既然對方有備而來,江訣為什麽不幹脆捉了辰尚,來個先下手為強?”
“此事乃機要之事,恕屬下無法透露其中的□□!”
江雲這小子也實在木訥,眼看著對方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他還在死鴨子嘴硬。
李然問完之後,心中一個咯噔,腦中一個念頭閃過,一臉不敢置信地望向江雲,問道:“莫非他這是要坐等辰裴的十萬大軍?”
江雲起初還不肯承認,後來被李然看得招架不住,隻能點了點頭。
不用對方解釋,李然早已恍然大悟。
此時若是滅了辰尚,辰裴的那十萬大軍必定會殺回臨關。
到那個時候,臨關失守那一刻,便是留國和西平大軍長驅直入之時,也是北燁亡國之日。
李然渾身一震,這麽險象環生的局麵,難怪連江訣都要將身家性命壓上。
“所以他要用自己做餌,跟辰尚賭這一把嗎?”
李然閉著眼,語氣平靜,不用心去聽,根本聽不出任何情緒波動。
其實答案再明顯不過,江訣就是被逼到了死角,隻能選擇在這個最不利的時刻,破釜沉舟地跟辰尚做個了結。
江雲一臉肅然地點了點頭,李然閉眼深思片刻,開口說道:“一旦辰裴的十萬大軍到了羅城,江訣即便是大羅神仙也難自救。到時候,就算臨關保住了,還不是替他辰尚保住了江山?”
李然一說完,就感覺手心裏多了個冰冷冷的東西。
他霍得睜開眼來,視線裏,江雲以雙膝跪地的姿勢,將一塊四方的玉質印章交予他手中,繼而朝他埋頭一磕首,如傳聖諭一般,一字一句說道:“臨關雖險,但京師亦有可能不保。屬下受陛下之托,將傳國玉璽交予殿下。若然陛下遭遇不測,請殿下棄臨關而退守豐都,以備他日複國!”
聽到複國這兩個字的時候,李然幾乎被怔得目瞪口呆。
望著手中這個象征著北燁至高權力和榮耀的東西,這一瞬間他心中究竟是什麽感受,或許隻有他自己才能體會。
江訣,那個走一步甚至會算三步,能將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之中的男人,究竟被逼到了什麽樣的窮途末路,才會留下“複國”這麽一條不算退路的退路呢?
更令他不可思議地是,一個城府如此深的人,居然會將那條所謂的退路,留給除了他自己之外的另一個人。
李然渾身僵硬,耳邊依稀就是江訣咆哮著不讓他帶兵前往臨關的怒吼,眼前閃過的是承乾殿內那個孤獨疲憊的身影。
李然突然發現,他的記憶裏,幾乎沒有多少江訣的容貌。
此時此刻,手心裏的這個傳國玉璽,連帶著對方的那份信任和深情,竟成了千金重擔,壓得他幾乎有些喘不過氣來。
從來沒有哪一個人的感情,會讓他產生一種沉到心底的負累感。
李然的心中波濤翻滾,江雲抬起頭來,一臉鄭重地說道:“主人,殷先生讓屬下幫他帶了一句話,他說——陛下的心意,殿下如果還不明白,那在下亦無話可說。倘若陛下有何不測,隻希望殿下能看在小殿下尚且年幼的份上,保他一世無憂……”
李然心中一悚,一臉怔然地望向江雲,問道:“他會一直留在江訣身邊?”
江雲點了點頭,李然心中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有殷塵這個極有謀略的人從旁助陣,江訣至少又多了幾分勝算,憂的是一旦京師失守,那麽所有他熟識的人,都要跟著陪葬。
這一刻,殘酷的事實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擺到了他麵前。
更可悲的是,他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
他突然想起當日,江訣曾經臉帶苦澀地說過:“小然,朕亦不是萬能的。若有任何閃失,那個被逼入絕境的人,就是朕了……”
為什麽他要做這樣的選擇?
難道天下就這麽重要,重要到要讓他連命都可以拿去賭?
為什麽不留下一些兵馬自保?
隻因為要去臨關的是他和江逸,所以要保證讓他們沒有任何閃失嗎?
看著手心裏的傳國玉璽,李然的心竟然有些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