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儒帥]第三百六十三章問禮七關陣
------------
從周瑜將魂那裏,玉正平知曉了他的這個習慣。他親自布防的江東軍中,都會有這麽一個所在。所謂“問禮七關陣”,顧名思義,便是一個由七道關卡組成的陣勢。周瑜認為,“先禮後兵”,那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否則根本沒有與他論“禮”的資格。能過七關陣者,方是他認可之人,便有資格“問禮”了。
一言以蔽之,闖過飛鷹嶺上的“問禮七關陣”,即可見到丁奉徐盛。
玉正平攜著那箱子,提了一口氣,往前方走去。走了有一百三十餘步,隻見一個道人,手中拿著一支拂塵,正安靜的在道路正中打著坐。
玉正平知曉,這便是第一關了。他將藤箱輕輕放在一邊,向那道人拱手道:“道長有禮了。不才玉正平,前來闖陣。”
那道人聽了,拂塵一揚,雙眼仍是閉著,口中輕笑道:“好,好。此刻曹軍名將盡在北麵,貧道本來思想,設在這裏的七關陣,也不過是個擺設罷了。不想今日卻當真有人來,還是個年輕後生,真是後生可畏。”
玉正平道了句謙詞,問道:“不敢請教道長法號。”
那道人輕輕一笑,道:“貧道區區末技,不過世間一顆塵埃,蒙督帥看的起,來這裏做個問禮關口,哪裏有什麽法號?”
玉正平道:“道長過謙了。”
道人道:“貧道既是第一關,也便不與你多述了。你亮兵刃罷。”
玉正平道:“七關陣名為問禮,不才又豈敢枉動兵器?就以這一雙空手討教道長罷。”
道人睜了目,笑道:“也好。便請出招罷。”
玉正平點了點頭,雙手一招,擺出個起手勢來,卻是皇甫嵩的“飛燕十三式”。
自那日被“垂釣四音”裏的銀弦、銅笙二人聯手壓製之後,玉正平便一直在思考對策。他思想,論起將力招式,那兩人都不如他,縱是聯手,也定然不會數招之內便擊敗他。而當日之所以如此者,必是因為垂釣四音久在周瑜身邊,對於“九柳八陣”耳濡目染,熟悉程度更勝自已之故。
周瑜之九柳八陣,其軍事原則,整個江東軍都在使用。然整套陣訣招式,卻隻有未來的江東軍統帥才有資格修習,故而隻有呂蒙、陸遜才會。除此二人之外,便是這莫名春去春又來的玉正平了。
垂釣四音身為垂釣處四大殺手,被周瑜另眼相看,特別傳授了一些九柳八陣中的絕學。雖止有風雷六決中的一二決而已,但已是受用無窮,足使他們躋身於當世高手之列。他們四人得了密傳之後,喜不能勝,日夜習練,在所學的那一二訣之上,已有了周瑜十分之六七的火侯,故雖不如玉正平來的“博”,卻比他更為“精”。
玉正平於其中關節雖不能盡明,但所料想也相差無幾,因此便決定,對陣江東眾將之時,不再盲目使用風雷六訣,而是要盡多的摻雜其他招式。“精”既已不能勝,那便來個反其道而行之,讓它更“博”。好在九柳八陣本就不可拘泥一途,如此一來,反倒更適其懷。
當下,他一招“飛燕十三式”中的“蠶頭燕尾”打了出去。
這一招打來,招式古樸之中,帶些瀟灑之意,十分漂亮。道人看了讚道:“好俊的身法。”將手一掠,拂塵在空中變向,向玉正平身後攻去。
他的意思,本是要以攻對攻,避的玉正平變招。沒想到玉正平宛若未見,捺開的手掌依然如燕尾一般,呼嘯著向道人擊去。道人隻覺玉正平止這一招,便將自己整個身子罩入其中,心下微微納罕。
他哪裏知道,這“飛燕十三式”,玉正平隻見皇甫嵩使過一兩次而已,略知其形罷了,而對於其催力方法、變化方法則全然不曉。玉正平當下此招,隻是在混淆敵聽,飛燕為表,卻是九柳為用,內裏都還是風雷六決的法子。那古樸的“蠶頭”,實則用了山訣之法,而那瀟灑的燕尾,則是用了風決之法。
見他逼的越來越近,道人暗道不妙,拂塵一甩,繞上了玉正平的左臂。這是一招“金蛇纏絲”,他也已隱隱覺出玉正平的招式以快為主,這柔絲環繞之法,正是快之天敵,故而出了此招。
束縛之下,玉正平果然捉襟見肘,那風訣便打不起來。他心念電轉,一招“燕子回巢”,整個人往後退了出去,欲掙開對方的拂塵。
不料他卻是後退,那拂塵卻越是纏的緊,漸漸的,玉正平整個左臂被纏的如蠶繭一般,行動極是不便。
如此相鬥十餘合,玉正平大落下風,心中尋思:“隻這第一關我便過不去麽?”
道人笑道:“後生勇氣可嘉,隻是功夫上,還須多多修習才成。”
玉正平聽了,暗覺慚愧,然而剛一如此想,登時明白道:“是了,我太過在意對方,故而自身本事便不能發揮了。”
他本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最是遇強則強,剛剛竟然會生出慚愧之意,使他明白了是自己心緒未寧之故。周瑜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一想到是在對陣周瑜所部,往往不經意間便會有些怯意,將力發自心宮,內心一旦生怯,那將力便大打折扣。他當即調整思緒,靜下心來。心一靜,自信便生,頓感心宮沸騰,將力重新鼓蕩起來。
他不再顧前顧後,也不再一心隻求脫開那拂塵的糾纏,將力一運,再度運起“蠶頭燕尾”,接著便再使招“飛燕衝雲”,隻聽一陣“茲啦”聲響,道人的拂塵斷作數截。
這一下瞬間逆轉,道人一怔,隨即明白。他捋須一笑,道:“後生本事甚高,倒也罷了,難得是可以如此快的調整心境,殊為可貴。
又鬥十餘招,玉正平越戰越勇,招式漸漸隨性起來。道人拂塵已斷,又一著不慎,被玉正平一掌打在胸口。幸是問禮之關,不下殺手,玉正平將力未吐,便撤了回去。
道人笑道:“這一關是貧道敗了,不過,剛才的招式,並不是你的真正絕學罷?”
玉正平笑道:“道長還是看出來了。”
道人在空中點了兩下,道:“你隻是在以那招式為表,實則自有一套你的法子。所以如此做,是為隱藏真實功夫,還是為其他?”
玉正平思想了一下,道:“為了更好展現真實功夫。”
道人聽了,搖頭道:“外圓是為了內方,後生果然可畏。這關你已破了,你去罷。”言罷,他雙足一點,身子向後飛去,消失在在密林之中。
玉正平道聲承讓,複提了藤箱,往前走去。
又走出約有二百步,隻見道中擺了一個幾案,案上一座棋盤,邊上坐著名身穿青色長袍的男子。他一麵盯著棋盤,一麵用手指夾了枚棋子,不斷的敲打著案沿。
------------
從周瑜將魂那裏,玉正平知曉了他的這個習慣。他親自布防的江東軍中,都會有這麽一個所在。所謂“問禮七關陣”,顧名思義,便是一個由七道關卡組成的陣勢。周瑜認為,“先禮後兵”,那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否則根本沒有與他論“禮”的資格。能過七關陣者,方是他認可之人,便有資格“問禮”了。
一言以蔽之,闖過飛鷹嶺上的“問禮七關陣”,即可見到丁奉徐盛。
玉正平攜著那箱子,提了一口氣,往前方走去。走了有一百三十餘步,隻見一個道人,手中拿著一支拂塵,正安靜的在道路正中打著坐。
玉正平知曉,這便是第一關了。他將藤箱輕輕放在一邊,向那道人拱手道:“道長有禮了。不才玉正平,前來闖陣。”
那道人聽了,拂塵一揚,雙眼仍是閉著,口中輕笑道:“好,好。此刻曹軍名將盡在北麵,貧道本來思想,設在這裏的七關陣,也不過是個擺設罷了。不想今日卻當真有人來,還是個年輕後生,真是後生可畏。”
玉正平道了句謙詞,問道:“不敢請教道長法號。”
那道人輕輕一笑,道:“貧道區區末技,不過世間一顆塵埃,蒙督帥看的起,來這裏做個問禮關口,哪裏有什麽法號?”
玉正平道:“道長過謙了。”
道人道:“貧道既是第一關,也便不與你多述了。你亮兵刃罷。”
玉正平道:“七關陣名為問禮,不才又豈敢枉動兵器?就以這一雙空手討教道長罷。”
道人睜了目,笑道:“也好。便請出招罷。”
玉正平點了點頭,雙手一招,擺出個起手勢來,卻是皇甫嵩的“飛燕十三式”。
自那日被“垂釣四音”裏的銀弦、銅笙二人聯手壓製之後,玉正平便一直在思考對策。他思想,論起將力招式,那兩人都不如他,縱是聯手,也定然不會數招之內便擊敗他。而當日之所以如此者,必是因為垂釣四音久在周瑜身邊,對於“九柳八陣”耳濡目染,熟悉程度更勝自已之故。
周瑜之九柳八陣,其軍事原則,整個江東軍都在使用。然整套陣訣招式,卻隻有未來的江東軍統帥才有資格修習,故而隻有呂蒙、陸遜才會。除此二人之外,便是這莫名春去春又來的玉正平了。
垂釣四音身為垂釣處四大殺手,被周瑜另眼相看,特別傳授了一些九柳八陣中的絕學。雖止有風雷六決中的一二決而已,但已是受用無窮,足使他們躋身於當世高手之列。他們四人得了密傳之後,喜不能勝,日夜習練,在所學的那一二訣之上,已有了周瑜十分之六七的火侯,故雖不如玉正平來的“博”,卻比他更為“精”。
玉正平於其中關節雖不能盡明,但所料想也相差無幾,因此便決定,對陣江東眾將之時,不再盲目使用風雷六訣,而是要盡多的摻雜其他招式。“精”既已不能勝,那便來個反其道而行之,讓它更“博”。好在九柳八陣本就不可拘泥一途,如此一來,反倒更適其懷。
當下,他一招“飛燕十三式”中的“蠶頭燕尾”打了出去。
這一招打來,招式古樸之中,帶些瀟灑之意,十分漂亮。道人看了讚道:“好俊的身法。”將手一掠,拂塵在空中變向,向玉正平身後攻去。
他的意思,本是要以攻對攻,避的玉正平變招。沒想到玉正平宛若未見,捺開的手掌依然如燕尾一般,呼嘯著向道人擊去。道人隻覺玉正平止這一招,便將自己整個身子罩入其中,心下微微納罕。
他哪裏知道,這“飛燕十三式”,玉正平隻見皇甫嵩使過一兩次而已,略知其形罷了,而對於其催力方法、變化方法則全然不曉。玉正平當下此招,隻是在混淆敵聽,飛燕為表,卻是九柳為用,內裏都還是風雷六決的法子。那古樸的“蠶頭”,實則用了山訣之法,而那瀟灑的燕尾,則是用了風決之法。
見他逼的越來越近,道人暗道不妙,拂塵一甩,繞上了玉正平的左臂。這是一招“金蛇纏絲”,他也已隱隱覺出玉正平的招式以快為主,這柔絲環繞之法,正是快之天敵,故而出了此招。
束縛之下,玉正平果然捉襟見肘,那風訣便打不起來。他心念電轉,一招“燕子回巢”,整個人往後退了出去,欲掙開對方的拂塵。
不料他卻是後退,那拂塵卻越是纏的緊,漸漸的,玉正平整個左臂被纏的如蠶繭一般,行動極是不便。
如此相鬥十餘合,玉正平大落下風,心中尋思:“隻這第一關我便過不去麽?”
道人笑道:“後生勇氣可嘉,隻是功夫上,還須多多修習才成。”
玉正平聽了,暗覺慚愧,然而剛一如此想,登時明白道:“是了,我太過在意對方,故而自身本事便不能發揮了。”
他本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最是遇強則強,剛剛竟然會生出慚愧之意,使他明白了是自己心緒未寧之故。周瑜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一想到是在對陣周瑜所部,往往不經意間便會有些怯意,將力發自心宮,內心一旦生怯,那將力便大打折扣。他當即調整思緒,靜下心來。心一靜,自信便生,頓感心宮沸騰,將力重新鼓蕩起來。
他不再顧前顧後,也不再一心隻求脫開那拂塵的糾纏,將力一運,再度運起“蠶頭燕尾”,接著便再使招“飛燕衝雲”,隻聽一陣“茲啦”聲響,道人的拂塵斷作數截。
這一下瞬間逆轉,道人一怔,隨即明白。他捋須一笑,道:“後生本事甚高,倒也罷了,難得是可以如此快的調整心境,殊為可貴。
又鬥十餘招,玉正平越戰越勇,招式漸漸隨性起來。道人拂塵已斷,又一著不慎,被玉正平一掌打在胸口。幸是問禮之關,不下殺手,玉正平將力未吐,便撤了回去。
道人笑道:“這一關是貧道敗了,不過,剛才的招式,並不是你的真正絕學罷?”
玉正平笑道:“道長還是看出來了。”
道人在空中點了兩下,道:“你隻是在以那招式為表,實則自有一套你的法子。所以如此做,是為隱藏真實功夫,還是為其他?”
玉正平思想了一下,道:“為了更好展現真實功夫。”
道人聽了,搖頭道:“外圓是為了內方,後生果然可畏。這關你已破了,你去罷。”言罷,他雙足一點,身子向後飛去,消失在在密林之中。
玉正平道聲承讓,複提了藤箱,往前走去。
又走出約有二百步,隻見道中擺了一個幾案,案上一座棋盤,邊上坐著名身穿青色長袍的男子。他一麵盯著棋盤,一麵用手指夾了枚棋子,不斷的敲打著案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