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儒帥]第三百六十四章問禮七關陣(2)


    ------------


    “莫非這第二關,便是弈棋?”玉正平笑著自語。e時至今日,他已大不同於當年與馬依雲對弈之時,需要周瑜將魂的指點了。眼下他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若第二關是對弈決勝,他也絲毫不懼。不過一想起與馬依雲在一起的日子,便忽地又想起了馬依雲與安定王之事,心中不免一絲酸苦。


    正要上前時,他又轉念一想:“‘問禮七關陣’針對的是軍中將領,自已師從周瑜,通曉琴棋書畫也就罷了。而大部分將軍都是戎馬一生,豈能個個都擅弈棋之道?如此一來,這‘問禮七關’,不成了‘刁難七關’?”


    他再仔細望去,發現那人手邊擺了五枚棋子,整整齊齊的作成了一排。他心下登時雪亮,此關並非弈棋,而是指的一件往事----“臨台點將”。


    他聽周瑜將魂說起過,當年赤壁開戰前,一切皆已安排停當,隻等總帥周瑜發令。然而孫權左等右等,遲遲未聽見號炮聲響。他心下焦急,便入中軍主帳中看視。


    到那裏時,隻見周瑜正高坐在點將台上,與參讚魯肅下棋。孫權雖是著急,但知這兄長一向古怪,卻最能出人意表,故也不敢打擾,隻得在邊上靜侯。周瑜談笑風生,下的甚有趣味,魯肅則是滿頭大汗,心不在焉,不時的望向孫權。兩人目光一交,卻都沒有主意,於是隻得陪著周瑜。


    棋局剛入中盤,周瑜哈哈一笑,手中扣起五枚棋子,對魯肅笑道:“子敬,五著之內,讓你見負”。言罷,他彎指一彈,將手中一枚棋子彈出,那棋子撞在棋盒之內,便有兩枚棋子簌的飛出,一枚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棋盤交點之上,另一枚則飛向了令壺。令壺之內的令簽,經這一撞,一道簽令斜斜的飛了出去,恰衝入太史慈手中。


    這時周瑜目視棋盤,口中道:“十九,三。太史慈聽令……”


    如是這般,周瑜五著之後,魯肅眼看無法,隻得中盤作負,而五道軍令也已下達,太史慈等將各自領命去迄。


    此段典故,便喚作“臨台點將”,而這青袍人排開的五枚棋子,便是“臨台點將”的五招。


    玉正平思想已定,便上前行禮道:“不才玉正平,前來闖陣。”


    青袍人也不答話,抓過案邊的那隻黑棋盒子,擲向玉正平。


    玉正平立時明白了對方的用意,此關已然開始,這接棋盒便是一試。對方一擲既平穩,力道又足,飛行之中,夾雜了強勁的風聲。如無足夠將力,接過便是不易,而若然強行去接,又必會將棋子震散在地,那便是先行輸了一道。


    玉正平微微一笑,卻並不伸手去接。他右掌翻過,一道將力打出。此力打的恰到好處,不但將那棋盒擋回,最妙之處在於,正有五枚棋子彈了出來。棋盒彈回案邊之時,玉正平也已將五枚棋子接在了手中。


    青袍人一奇,端詳了玉正平一會兒,道:“你竟然知曉這‘臨台點將’?”


    玉正平道:“大都督之名天下盡傳,不才知曉一二,也非奇事。”


    他這話雖是自謙,卻也極是由衷,青袍人聽他語氣中對周瑜甚是恭敬,麵色登和,笑道:“那最好,省卻了許多事。便比來。”言罷,伸手將案上那五枚棋子扣過,繼而曲指一彈,一子便疾速飛向了玉正平。


    玉正平如法炮製,兩子在空中疾撞而去。


    勝負之數,便在於誰的棋子可以保存的更為完好。


    玉正平心中明白,這一擲,並非是單比將力。棋子本就甚小,兼帶又已離了手,發力時將力再強,也無法一直帶有強橫真氣。因此除了發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講究角度、軌跡,以及分寸的拿捏。


    對二人而言,最好的力道,便是撞到對方棋子之時,還有一股回力,如此才可以在撞碎對方之後,不被反力震碎。


    隻聽“咣”的一聲,二子在空中相遇。


    碰撞之後,皆落在了地上。


    兩人望去,但見青袍人的棋子,已碎作了四瓣,而玉正平的棋子,則止碎作了兩瓣。


    青袍人讚道:“好!”接著,四枚棋子漸次而發。玉正平也是一般,彎指輪彈,次第飛出。


    “咣咣咣咣”四聲,八子均落下。


    二人看時,青袍人的棋子分別碎成了兩瓣、三瓣、三瓣、完好。玉正平之數則是三、二、四,三。


    青袍人笑道:“你輸了。”


    玉正平淡淡一笑,望向了青袍人的那最後一枚棋子。


    青袍人一奇,也循著那的目光看去,卻沒有什麽古怪。


    然而四五下眨眼的功夫後。


    那棋子忽然砰的一響,碎成了一團粉末。


    原來玉正平的力量,在這最後一枚棋子的對決之中,拿捏到了妙處。這棋子乍看完好,內中實則已被玉正平的一股柔勁震的粉碎。嶺中風一吹來,便如風化般散開了。


    如此一來,玉正平三勝二負,卻是贏了。


    玉正平笑道:“承讓。”


    青袍人大笑一聲,道:“呂將軍曾說,督帥這‘臨台點將’的五招,我是隻得其形,未得其意。我一向不以為然,今日一試,方知果然是如此。小兄弟,你便過去罷。”


    言畢,他攜了棋盤,飛身離去。


    玉正平尋思,此人倒是灑脫,問禮陣之中,果然盡是豁達之士。他帶上藤箱,繼續前行。


    又行百餘步,隻聽朗朗讀書聲響起。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道中,一個布衣卷,昂聲念著。


    這是《禮記#8226;大學》中的一段話,這“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字,便是修習儒學之根本。玉正平對這段話並不陌生,然而此乃關陣之中,並非太學之堂,用此何為?


    他轉念一想,尋思:“莫非這是一段我不知道的招式典故?是了,句中有‘心正’之詞,將力發自心宮,此關必是將力較量無疑了。這心正身修雲雲,定是一門高明的將力功法。”


    玉正平思想明白,上前行禮道:“不才前來闖陣,未知此關,要如何才能通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將魂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三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三六並收藏三國將魂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