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趙桓不知朱氏來此作甚,但皇後趕到朝議場所,必是有非常之事,當下說道:“眾位愛卿在此略候,朕去去就來。來人,為各位愛卿看座。”


    待趙桓轉入後閣,見朱氏正焦急地站立等候,說道:“皇後何事?為何如此匆匆?”


    朱氏見趙桓到來,麵『色』一喜,對著身邊的李素荷說道:“素荷且到外間等候。”


    趙桓見朱氏屏退左右,不知何故,直直地看著朱氏。


    “官家,外間可是正議論官家去留之事?”


    “皇後如何得知?”趙桓一愣神,繼而有氣無力說道:“各位大臣各執一詞,朕好生為難。”


    “官家可有堅守汴京之意?”


    “這。。。。。”趙桓不知朱氏何意,但朱氏所問令他著實難以回答。


    朱氏的神『色』間閃過一絲陰鬱失望的幽怨,但還是說道:“事關國運,官家怎地拿不定主意,昨夜官家備車仗之事,萬萬不能行。”


    趙桓神『色』一晃,忽地說道:“險些忘了此時,皇後午膳後便做準備,稍後攜大哥、主主出城。”


    “這如何使得,難不成讓國母棄了滿城『婦』孺獨自逃命。臣妾更不願拋下官家獨自出城。”


    趙桓聽得這話,臉麵微紅,心中卻是一熱,著實有些激動,不過還是控製住自己的感情。說道:“任憑皇後如何說道,朕意以決。”隨後高聲喊道:“李有、李有。”


    “奴才在”李有在外間聽到後慌忙入內。


    “李有,朕傳旨由你護送皇後午後出城,朕會派王孝竭遣禁軍在城外相候,好生侍候。”趙桓說罷,也不待朱氏說話,轉身向前殿走去。


    朱影待要叫他時,以不見人影,殿閣內無法高聲喧嘩,無奈地搖首歎息。


    而在李綱等人回來後,仍是各執一詞,陳良弼除了一口咬定不可守外,卻說不出多少道理。


    李綱提出不少具體的意見,如整頓軍馬、揚聲出戰、堅守以待勤王之師等。並且針對樊家崗的劣勢說道:“城堅且高,樓櫓誠未備,然不必樓櫓亦可守。濠河惟樊家岡一帶以禁地不許開鑿,誠為淺狹,然以精兵強弩占據,可以無虞”


    趙桓的心思又開始活動隨口說道:“以李愛卿所言,堅守還是上策。”


    李綱見趙桓鬆動,大為欣喜,說道:“陛下英明。”


    “但誰可任將爾?”


    李綱環視一眼在場宰執們,毫不避諱地說道:“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祿,蓄養大臣,蓋將用將之於有事之日。白相公,李相公等雖是書生未必知兵,然為大宋宰執之首,但借其二位相公位號,扶驅將吏以抗敵鋒,此亦是二位相公職責所在。”


    白時中、李邦彥二人當時臉麵煞白,平時『吟』詩作對,大論國事尚可,要麵對如狼似虎的金軍,哪有這個膽量,二人同時認定李綱在羞辱他們。


    白時中惱怒成羞地指著李綱,抬高嗓門說道:“李伯記,你亦是一介書生,難道可以出戰?”


    李綱決然說道:“若是陛下不以臣為庸儒,坰使治軍,臣願以死報。隻是臣人微官卑,不足以鎮服將吏而以。”


    “愛卿真忠義之士也。”趙桓眼光發亮,欣喜異常地說道:“執政有何闕否?”


    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趙野見問到自己分內事,上前說道:“陛下,尚書右丞宇文粹中隨上皇東幸,其職尚闕。”心中歎道:‘真是便宜了李伯記。’


    “朕即封卿為尚書右丞。響午了,眾位卿家可去崇政門外廡用膳,午後再議不辭。”


    眾人看看天『色』不早,來回奔波也是頗為疲倦,聞言倒是樂意退朝休息片刻。


    趙桓自與朱氏相見後,午膳也沒有了胃口,想來想去左右每個主意,一會要死守祖宗的社稷,一會又懼怕金軍勢力想要出狩。


    一旁侍立的王孝竭見趙桓心事重重,知道這位官家還是拿不定主意,當即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皇後、國公的車仗何時出宮?”


    趙桓楞了楞神,脫口說道:“午後悄悄出宮,派禁軍城外相候。”


    “遵旨”王孝竭又說道:“那――陛下。。。。。如今,金軍正在過河,陛下。。。。”


    “過河”趙桓打了個冷戰,放下手中的筷子。雙目無神地望著眼前一桌子的美食,忽地說道:“王孝竭,傳旨,午後召眾位大人福寧殿再議去留之計,著封李綱為東京留守。”


    王孝竭會意地一笑。在這一頓飯的功夫,趙桓又改變主意了,顯然又想出狩。


    福寧殿議論剛開始,李綱便先生為主,訴說唐明皇出狩川中的曆史教訓。並訴說:“出狩就是龍脫於淵,前途實不可測。”並言唐明皇聞潼關失守,即時幸蜀,宗社、朝廷碎於安賊之手,屢年然後僅能複之。


    範祖禹在旁邊也極力主張堅守並說道:“唐明皇其失在於不能堅守以待勤王之師。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雲集,金人必不能久留。舍此而去,如龍脫於淵,車駕朝發而都城夕『亂』。雖臣等留,何補於事宗社、朝廷且將為邱墟,願陛下審思之。”


    “此真乃危言聳聽。”耿南仲白了眼李綱,範祖禹二人一眼。不屑地說道:“相公言過了。”


    趙桓還在猶豫間,王孝竭從內門入,在趙桓身惻說道:“陛下,皇後、國公已經出城,正由禁軍護衛南下。”頓了頓,又細聲說道:“陛下怎可久留在此。”


    趙桓聞言臉『色』大變,猛然從禦座上站了起來,聲音變了個調。說道:“諸位愛卿勿在議論,朕將親往陝西,起兵以複都城,決不可留此。”說罷,不知為何,流下了兩行淚水。


    李綱急得跪倒在地,頓首流涕道:“事尚未到絕地,陛下真要舍棄社稷、萬民。。。。”由於氣急攻心,言辭已不能出,幾乎到了以死相邀的地步。


    正在此時,皇叔燕王趙似、越王趙俁晉見,二王見此情景,問明情由,不禁麵麵相噓。做為外藩,他們對朝廷大事是不好發表甚麽意見的。。


    趙桓又緩緩地坐回禦座,神情激動,亦不能言語。


    李綱繼續說道:“金軍已然過河,陛下西去,其必以輕騎追之,何能去遠?”


    燕王趙似、越王趙俁見趙桓仍在猶豫不決,也感到不能再格守外藩不予朝政的製度,當下趙似說道:“陛下,臣以外藩本不應議論朝政,然祖宗百年基業危在旦夕,臣不得不進一二言。金人敗盟入寇,陛下當以大義曉諭天下臣民,據守京城,萬不可將宗廟社稷之地,棄之而讓與蠻夷,陛下若是西去,必然涼了天下億兆臣民拳拳之心。”


    趙俁亦說道:“陛下,臣亦以為陛下不可棄守京城,京城乃陛下之根本,棄之亦如龍脫於淵,虎落平陽,而大宋江山危也。”


    “京城可戰將吏不下二十萬,金人遠來已是強弩之末,陛下以逸待勞豈有不勝之理?”


    “陛下,祖宗創業不易,豈能輕棄。”


    “二位大王言之有理,臣請陛下速做聖斷,以奮軍心。”


    兩位叔輩親王的話相當有分量,趙桓的神情稍稍恢複,情緒稍定。即取紙禦書“可回”二字,用皇帝璽寶,傳命王孝竭取快馬追還皇後、國公。


    良久,趙桓直直望著李綱緩緩地說道:“既是卿留朕,治兵禦寇專以委卿,不令稍有疏虞。”李綱惶恐不安,再三頓首受命。與李棁同出治事。


    當夜,李綱宿於尚書省公廳,而其他宰執宿於內東門司。


    三更時分,皇後車駕將近半夜還是沒有回來,趙桓越發不安,又生逃逸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並收藏宋最新章節